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

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

京城非常的熱鬧,納采的隊伍在京城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兩邊的百姓笑呵呵的跟隨着,目的地只有一個,那就是張國紀的府邸。

此時的張府早就已經忙了起來,打掃院子,準備晚宴。雖然不用將來人全部招待了,可是正使副使,禮部以及陪同而來的官員,那是全部都要招待的。

隨着鼓樂聲,納采的隊伍距離張府越來越近,張家的人在張國紀的帶領下,來到張家的大門口迎接天使。這個時候,張家的大門口早已經擺好的香案,一切事物都已經準備妥當了。早一步到這裡的吏部官員,早就幫張家安排好了一切,這個巴結國丈的機會,沒有人願意放過。

等到隊伍來到進前,便緩緩的分開,當先走出來的是手捧聖旨的內閣大學士劉一璟。看了一眼張國紀,劉一璟高聲的道:“張國紀,接旨!”

隨着劉一璟的喊聲,周圍的所有人都跪了下來,張國紀則是大聲的道:“草民接旨!”

緩緩的將聖旨展開,劉一璟大聲的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查張氏之女,賢良淑德,溫婉賢淑,立爲帝后,特遣使者內閣大學士劉一璟,行納采問名之禮。欽此!”劉一璟唸完之後,便將手裡的聖旨交給了張國紀。張國紀接過聖旨之後,自然是三呼萬歲,謝主隆恩。

劉一璟卻沒有上前攙扶張國紀,臉上的表情也很嚴肅,似乎在等待着張國紀做什麼。

將聖旨供在香案上,張國紀在桌子上拿起了一張紙,雙手恭恭敬敬的遞給劉一璟,大聲的道:“這是小女的生辰八字,請天使收好!”這個張國紀可是有些擔心,一旦欽天監那邊算出自己的女兒和皇帝八字不和,那可是就是烏龍了。不過他這也算是瞎擔心,估計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敢說八字不和這種話。

接過張國紀遞過來的表,劉一璟將它交給了身後的一個人,面容嚴肅的道:“回去推演良辰吉日,陛下擇日成親!”劉一璟自然深明此道,掐算八字的話壓根都沒說,直接就變成了擇選良辰吉日了。

對着身後的人揮了揮手,劉一璟大聲的道:“上禮!”隨着他的話音,在他身後那些擡着禮物的錦衣衛,一對一對的走進張府。在張府管家的引導下,將禮物一件一件的擺在張家的大院裡。

在納采禮節剛剛形成時候,納采不過是託媒人去探探口風,問問姑娘家的意思。那個時候的人認爲大雁是感情專一的象徵,所以納采的時候都要送一隻大雁。如果姑娘家不同意,也就會再這個時候拒絕,那大雁也就成了見面了。

不過隨着時間的流逝,國人愛攀比的風氣在那個時候也不是沒有,所以這見面禮是越來越重,也只有禮重了才能體現誠意的。如果禮輕了,女方就會認爲你是不尊重他們,婚事很可能就成不了。當然了,皇帝娶親,就算什麼都不送,也沒人敢拒絕。

不過皇家更丟不起那個人,所以這禮物是無比的多,也非常的珍貴。原本的那隻大雁,被一隻玉雁給代替了,不過個頭卻不比真的大雁小,一看就不是凡品。金銀首飾,綾羅綢緞,全部都是內府特供,一般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官窯的瓷器,名家的字畫,總之是珍貴無比,數量也不少。

站在人羣裡的人就只要羨慕的份了,多少人恨自己沒這個福分啊!不用說什麼爵位,封地之類的賞賜,單單就是這見面禮,就夠一大家子人活幾輩子的了。

等到所有的禮物都進了張府,張國紀再次的謝過恩,劉一璟的臉上才露出笑容,快步的走到張國紀的身邊,拉着張國紀的手,親熱的道:“國丈辛苦了,恭喜啊!今天老夫可是厚顏的來討一杯水酒啊!”

“看您這話說的,你是內閣大學士,這可是我請都請不來的貴客啊!裡面請,酒菜早已備下!”將所有人全都招呼進去,有對外面的管家囑咐好,照顧好外面來的人。

每位來的人都有賞錢,這是絕對不能少的,就連劉一璟和孫如遊都有。這已經是規矩了,送的人心安理得,收的人也是心安理得。不過不同職位的人,送的數量就不一樣,只不過太少了張家也不好意,打鼓的都有賞錢二兩。總之光是賞錢,張家就花出去差不多兩千兩,好在張家頗有家產,不然這個錢都出不起。

這一日張家很熱鬧,京城也很熱鬧,紫禁城裡也不例外,當然慶祝的地點是慈寧宮。

看着高興無比的皇太后,以及泰昌皇帝的幾位嬪妃,現在也都是太妃了,天啓皇帝沉思了一下,對着皇太后道:“母后,兒臣前面還有一些事情,就先走了!”

慈愛的看了一眼天啓皇帝,皇太后笑着道:“去吧!做一個好皇帝。”

也沒有猶豫,天啓皇帝站起身對着衆人施了一禮,便帶着陳洪快步的離開了。天啓皇帝回到乾清宮的時候,這裡早就有一個人在等着了。

看一眼駱思恭,天啓皇帝面容嚴肅的問道:“駱愛卿,遼東那邊有消息了嗎?”

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駱思恭恭敬的道:“回陛下,錦衣衛和東廠後派去的人已經到了,臣這裡有剛剛傳回來的信息!”

坐在龍椅上,揉着發脹的額頭,天啓皇帝淡淡的道:“朕沒心思看,挑重要的和朕說說!”

“是,陛下。孫大人和楊大人早就到了遼東,運去的那批物資,也到了瀋陽。孫大人將軍用的留了下來,那些種子,孫大人已經派人送到了遼東巡撫那裡。錦衣衛和東廠的人也都到了遼東,查探間諜的事情還沒有展開,所以沒有什麼收穫。”駱思恭將奏摺裡有的,簡單的對天啓皇帝說了一邊。

“重中之重是那些種子,朕已經告訴楊漣要保密,你在發一道密令,讓遼東的錦衣衛將它們給我照顧好。”天啓皇帝目光灼灼的看着駱思恭,顯然心裡還是擔心這遼東的事情,絲毫沒有因爲大婚而放鬆警惕。

;

第142章 大婚四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123章 到了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526章 爭奪第58章 密謀第142章 大婚四第126章 籌備第401章 登岸第215章 趙率教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228章 科爾沁第430章 廠衛第196章 大清洗第2章 提上褲子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197章 綁架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85章 熊廷弼第558章 進城第538章 揍他第211章 閻應元第519章 完結第35章 新皇帝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116章 首級第103章 老狐狸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10章 起風了第169章 高宏第458章 甘薯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459章 轉變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485章 沒死透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8章 父子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61章 謀劃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97章 抵京第104章 朝局第22章 主角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444章 抄家第176章 戚家刀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39章 聞風而動第459章 轉變第99章 告密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328章 善後第511章 拜師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217章 夜襲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488章 突入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35章 新皇帝第136章 局勢三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522章 太子第524章 見面第429章 城門第54章 家宴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522章 太子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25章 粉墨登場第102章 拜訪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54章 家宴第595章 進皇宮第494章 請辭第176章 戚家刀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68章 覲見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18章 寶劍
第142章 大婚四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123章 到了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526章 爭奪第58章 密謀第142章 大婚四第126章 籌備第401章 登岸第215章 趙率教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228章 科爾沁第430章 廠衛第196章 大清洗第2章 提上褲子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197章 綁架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85章 熊廷弼第558章 進城第538章 揍他第211章 閻應元第519章 完結第35章 新皇帝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116章 首級第103章 老狐狸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10章 起風了第169章 高宏第458章 甘薯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459章 轉變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485章 沒死透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8章 父子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61章 謀劃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97章 抵京第104章 朝局第22章 主角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444章 抄家第176章 戚家刀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39章 聞風而動第459章 轉變第99章 告密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328章 善後第511章 拜師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217章 夜襲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488章 突入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35章 新皇帝第136章 局勢三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522章 太子第524章 見面第429章 城門第54章 家宴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522章 太子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25章 粉墨登場第102章 拜訪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54章 家宴第595章 進皇宮第494章 請辭第176章 戚家刀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68章 覲見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18章 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