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兵發鐵嶺

坐在太師椅上,孫承宗滿臉的嚴肅,手中拿着的正是剛剛送來的八百里急報。不過不是送到他手上的,而是送到了遼東監軍太監陳洪的手上,顯然這又是天啓皇帝的密旨。

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陳洪,孫承宗並沒有看迷信而是將它放在了一邊,笑呵呵的道:“陳公公,不知道這封信裡面寫的什麼?”

微微一愣,陳洪沒想到孫承宗會這麼問,連忙擺了擺手,道:“大人說下了,咱家不過是陛下的奴卑,怎麼可能知道里面寫的是什麼?更何況宦官不得參政,這是太祖皇爺的祖訓,奴卑怎麼敢違背!”

一臉敬佩的看着陳洪,孫承宗頗爲感慨的道:“公公虛懷若谷,大有古人之風啊!”

嘴上雖然這麼說,其實孫承宗和陳洪都沒放在心上,都知道祖訓宦官不得干政,可是大明朝這兩百多年真的做到了嗎?劉瑾、王振哪個不是禍及一時的權閹?

“大人過譽了,咱家一個不全之人,怎能當得起大人如此讚譽?咱家過來不過是告訴大人,這封信是東廠送過來的,中途沒有被人拆解,除了皇上和大人,沒有人知道里面寫的什麼!”陳洪面容很是嚴肅,天啓皇帝很少瞞着東廠和太監做什麼,現如今既然這麼做,那就一定是重中之重。

緩緩的點了點頭,孫承宗自然知道這封密信的分量,恐怕天啓皇帝對這次戰鬥的部署就在裡面。將信件從新拿起來,孫承宗笑着對陳洪道:“陳公公,老夫失禮了!”

“大人請便!”陳洪自然是不會說什麼,臉上帶着淡然的笑容,輕輕的端起了一邊的茶杯。遼東乃是苦寒之地,能喝到茶葉已經很是不容易,想喝到最好的茶葉只能到孫承宗這裡來,孫承宗的茶葉可都是天啓皇帝送的。

沒有再看陳洪,將信件慢慢的撕開,從裡面抽出幾張信紙,孫承宗低着頭慢慢的看了起來。當看到信紙上的字跡時,孫承宗很是感動,一項不動聲色的他眼圈也有些發紅。

紙張上的字跡並不是什麼體,歪歪扭扭的,有些醜。放在孫承宗這樣飽讀詩書的人眼裡,這樣的字連不入流都算不上,只能說只蒙童寫的。

不過當看到這樣的字跡,孫承宗忽然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出現在他眼前的是那個向他請教的少年,那個侃侃而談胸有抱負的少年。

天啓皇帝的親筆信,孫承宗知道大明朝能得到這封信的,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收攝了一下自己的心神,孫承宗便看起了信上的內容。內容很簡單,天啓皇帝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希望孫承宗派人支援遵化,人數不要過多。第二層意思也很簡單,希望孫承宗拿出一點成績來。

輕輕的將手裡的信紙放下,孫承宗面容異常的凝重,低着頭想了想,對一邊的陳洪道:“陳公公,皇上的密旨老夫已經看過,現在已經有了計較,下面都算擂鼓聚將。不知道陳公公要不要看看陛下的密旨?或者有什麼想要說的嗎?”

對着孫承宗笑了笑,陳洪連忙擺着手道:“大人玩笑了,咱家是做奴卑的,皇上的吩咐那就是聖旨。既然皇上沒讓咱家看,那咱家就不能看。至於擂鼓聚將,這個大人不用問咱家,皇上交待過,作戰的事情由大人全權負責,咱家一句話一不說!”

緩緩的站起身子,對着陳洪一抱拳,孫承宗笑着說道:“公公高義,那老夫就擂鼓聚將,公公請!”說着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跟着孫承宗站起身子,陳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要打仗了!這一仗絕對至關重要,陳洪看的很明白。朝中雖然攝於天啓皇帝的威信,可是現如今也頗有微詞,天啓皇帝需要一場大勝,大明朝需要一場大勝!

孫承宗剛剛走出屋子,外面的校尉連忙稟告道:“大人,熊大人、盧將軍幾位大人已經到了客廳!”

聽到校尉的稟告,孫承宗回頭對陳洪笑道:“讓公公見笑了,不懂規矩!”

“全都是沙場建功之人,想要打仗乃是應有之義,總要比怯懦畏戰要好得多!”陳洪笑着擺了擺手,連忙說道。

看了一眼錦衣衛的校尉,孫承宗面容頓時嚴肅的了起來,大聲的吩咐道:“本督不去見他們,吩咐下去,敲響聚獎鼓!”

“是,大人!”校尉面容也嚴肅了起來,平日裡聚將是不用敲聚將鼓,現如今既然敲響了聚獎鼓,那就說明要打仗了!

鼓聲響徹都督府,緊接着外面便響起了號角聲,無數的將領迅速的向這裡聚攏。大家的臉上全都帶着喜色,在這裡等了幾天了,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將軍們陸續的走了進來,隨着遼東經略熊廷弼的進入,大廳裡面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雖然興奮,可是不代表沒有腦子。能到這裡來的,最低也要是副總兵,其餘的人是沒有參與資格的。

“大帥到!”隨着一聲喊聲,孫承宗一身戎裝出現在了大廳裡,身後血紅色的披風,腰間懸着寶劍。三縷長髯飄灑在胸前,一副儒將的風範。

“參見大帥!”衆人倆忙給孫承宗見禮,所有人全都是跪拜禮,包括原本不用跪拜的熊廷弼。

緩步的走到座椅前面,輕輕的坐了下來,孫承宗面容嚴肅的說道:“諸位請起!”

衆人全都起來做好,孫承宗從座位上走了下來,站到最前面,大聲的道:“請王命旗牌、尚方寶劍!”

伴隨着孫承宗的一聲喊喝,王命旗牌被立了起來,一名錦衣衛的百戶懷裡抱着尚方寶劍走了出來。在孫承宗的帶領下,衆人又給王命旗牌和尚方寶劍行禮。等到都做完了,孫承宗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衆人也都各自坐下。

目光在衆人的臉上掃過,孫承宗目光中帶着審視,最後大聲的道:“諸位,多餘的話本帥就不多說了,什麼情況大家都知道。現如今皇上的聖旨已到,本官希望諸位同心戮力,一戰功成。”

“謹遵均命!”衆人齊聲喊喝,屋頂彷彿都在顫動。

滿意的點了點頭,孫承宗接着說道:“建奴已經打進了長城,皇上命令本督派人支援遵化城。幾位騎兵統領,你們誰願意帶領本部人馬去支援遵化?”

孫承宗的話音剛落,下面一個年輕人猛地站了起來,正是孫承宗的徒弟盧象升。此時的盧象升穿着一身盔甲,腰間掛着的不是寶劍而是鋼刀,一臉堅毅的走了出來,道:“啓稟大帥,卑職願意率領本部人馬馳援遵化城。”

“大帥!卑職願意帶領本部人馬馳援遵化城!”第二個站出來乃是曹文詔,語氣異常的嚴肅堅定。

緊接着另外兩個人也站了出來,誰也不是笨蛋,建奴主力在遵化,想要打一場過癮的就只能去遵化。目光在衆人臉上掃過,孫承宗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份心勁已經頗爲難得了。

當看到盧象升祈求的目光,孫承宗心裡頗爲複雜,不過這種情緒轉眼便被壓了下來。伸手將令牌拿起來,孫承宗大聲的道:“盧象升,曹文詔上前接令!”

兩個人同時向前走了一步,大聲的答道:“末將在!

“命你二人率領本部人馬支援遵化城,到了那裡之後好要服從援軍統帥孫大人的命令!”孫承宗說完便將手中的令牌交給了傳令兵,由傳令兵再給兩個人。

等到兩個人將令牌接到手,孫承宗接着道:“去吧!”

“卑職告退!”兩個人同時行李,轉身向外面走去,同時離開的還有盧象升的副手賀世賢和曹文昭的副手趙率教。

四人離開之後,孫承宗目光在中人的臉上掃過,緩緩的站起身子,大聲的道:“回去準備好,明日一早,全軍兵發鐵嶺!”

在座的人全都愣住了,衆人誰也沒想到孫承宗居然會做出這樣的決策,要知道自從薩爾滸之戰後,明軍從來沒有主動出擊過。衆人互相看了看,很多人心裡不無擔心,這次會不會再一次變成第二次薩爾滸?

不過這裡不是商議軍事的地方,大家只能聽從命令,衆人全都站了起來,恭敬的對孫承宗行了一禮,道:“是!”

“爾等回去準備吧!如果有誰抗命不遵,違反軍法,一律嚴懲不待!”孫承宗面容冷峻,擺手示意衆人退出去。

大堂裡很快便沒有人了,大家全都走了出去,只有一個人沒走,這個人正是遼東經略熊廷弼。他正笑呵呵的看着孫承宗,不過眉宇間的那麼擔憂,絲毫沒有逃過孫承宗的眼睛。

“飛百,有什麼話想說嗎?”孫承宗看着熊廷弼,緩緩地站起身子,笑着問道。

“大人,現在就出兵收復鐵嶺,會不會有些太早了?我們並沒有準備好,這樣出兵是不是倉促了一些?”熊廷弼看着孫承宗,帶着一絲詢問的說道。

擺了擺手,孫承宗沉吟了片刻,道:“這裡不是講話的地方,我們到後面去說!”

點了點頭,熊廷弼便跟着孫承宗向後面走去!(未完待續。)

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375章 考狀元第231章 動作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353章 改制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494章 請辭第316章 父子第589章 日出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89章 隆中對一第410章 探監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356章 接頭第40章 做媒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393章 戰後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135章 局勢二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260章 將在外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90章 隆中對二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556章 君前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371章 廷議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532章 武研院第556章 君前第586章 急躁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257章 戚家軍第126章 籌備第1章 第一件事第37章 準備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589章 日出第41章 參選第201章 劉徹第425章 秦淮河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227章 兄妹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616章 鄭芝龍第565章 軟禁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49章 讀聖賢書第39章 聞風而動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24章 見面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90章 隆中對二第35章 新皇帝第539章 難民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336章 心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233章 談生意第62章 早朝之上第137章 信任第589章 日出第616章 鄭芝龍第126章 籌備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63章 莫須有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220章 涌動第77章 疑惑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11章 心思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143章 艾菲斯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96章 師徒第56章 新的一年第69章 京營第53章 籌建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24章 序幕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538章 揍他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
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375章 考狀元第231章 動作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353章 改制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494章 請辭第316章 父子第589章 日出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89章 隆中對一第410章 探監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356章 接頭第40章 做媒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393章 戰後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135章 局勢二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260章 將在外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90章 隆中對二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556章 君前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371章 廷議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532章 武研院第556章 君前第586章 急躁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257章 戚家軍第126章 籌備第1章 第一件事第37章 準備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589章 日出第41章 參選第201章 劉徹第425章 秦淮河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227章 兄妹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616章 鄭芝龍第565章 軟禁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49章 讀聖賢書第39章 聞風而動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24章 見面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90章 隆中對二第35章 新皇帝第539章 難民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336章 心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233章 談生意第62章 早朝之上第137章 信任第589章 日出第616章 鄭芝龍第126章 籌備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63章 莫須有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220章 涌動第77章 疑惑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11章 心思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143章 艾菲斯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96章 師徒第56章 新的一年第69章 京營第53章 籌建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24章 序幕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538章 揍他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