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楊嗣昌

靜靜的想一想,天啓皇帝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不由沉聲問道:“劉愛卿,朕記得朕前幾天聽說過一個高宏圖,現在還在袁應泰的手下。他似乎對工部的事情頗有見解,不知道愛卿說的是不是這個人?”

微微一愣,劉一璟也拍了拍額頭,一臉恍然的道:“是的陛下,看臣這個記性,就是這個高宏圖。臣想起來了,當初是臣和孫大人提到的,便把他再一次召回到了朝裡,真是糊塗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有些遲疑的問道:“劉愛卿,高宏圖現在在工部任職,如果讓他入閣,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陛下,不知陛下在擔心什麼呢?”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天啓皇帝,劉一璟遲疑的問道。

“這個愛卿你看,工部的尚書袁應泰還沒有入閣,如果讓高宏圖入閣是不是有些不妥啊?”看着劉一璟,天啓皇帝有些猶豫的說道。

聽完天啓皇帝的話,劉一璟輕輕的皺着眉頭,半晌才小心的道:“陛下,臣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愛卿儘管說啊!愛卿與朕不會有什麼隔閡,有什麼話儘管說,朕不會怪罪!”天啓皇帝看着劉一璟,輕聲的說道。

“陛下貴爲天子,這天下都是陛下的,對於官員來說,做官其實就是在爲陛下做官。官場雖然是論資排輩的地方,可是那是在臣子裡面,在陛下這裡不可以。無論什麼時候,陛下都要給人一種任人唯賢,唯纔是舉的姿態。皇上現在很年輕,一定要給所有的官員一種感覺,只要有才能,真心爲國,無論年齡大小,資歷深淺,都能得到皇上的重用。這纔是爲君之道!”劉一璟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沉聲說道。在皇帝面前大談爲君之道,這就非常的不妥,這也算是劉一璟對天啓皇帝最後一次的試探。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輕輕的將劉一璟攙扶起來。一臉認真的道:“愛卿。忠君愛國,實乃國之干城!今日愛卿這一番話,恍若醍醐灌頂。朕年輕的時候沒有這個福分,等到朕立了太子。就讓愛卿做太子的老師!”

“陛下,臣惶恐!”劉一璟雖然嘴上這麼說,可是心裡卻放下了,天啓皇帝雖然年輕,可是這心胸真的不是一般的寬廣。

“愛卿。朕對貪官、昏官一定不會手軟,可是對終於大明、忠於朕的官員,朕是一定不會虧待的!愛卿以後大可放手是爲,朕不會怪罪愛卿的!”天啓皇帝一臉認真的看着劉。一璟,沉聲說道。

用力的點了點頭,劉一璟頗爲感動的道:“陛下,臣定當鞠躬盡瘁!”

“愛卿,這推舉閣臣的事情,下一次早朝的時候。朕會提出來。至於人選除了今天的兩個人,愛卿在好好的想一想,朕也想一想!”天啓皇帝面色一整,沉聲說道。

“是,陛下。臣這就告退!”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劉一璟恭敬的說道。

等到劉一璟離開,天啓皇帝想了想,對一邊的陳洪吩咐道:“把孫傳庭找來。讓他快點來!”

“是,陛下。內臣這就去!”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天啓皇帝在大殿裡靜靜的沉思,心中不斷的翻轉着,想着自己的想法,時間不長,孫傳庭便在陳洪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看着走進來的孫傳庭,天啓皇帝的心裡頗爲欣慰,雖然明末戰亂四起,內憂外患。可是大明朝也有着不一樣的優勢,那就是人才。無論是遠在遼東的孫承宗,還是面前的孫傳庭,都是世間少有的人才。無論是能力還是忠誠度,都是歷史上少有的,這些人才是振興大明的關鍵。

讓天啓皇帝詫異的是,孫傳庭此時一身的戎裝,頂盔摜甲,罩袍束帶,腰間挎着寶劍。這一刻天啓皇帝有了意思錯覺,面前的不是一個文官,而是一個商場宿將,古人所說的儒將指的應該就是孫傳庭,一個書生有了武魂。

來到天啓皇帝的身邊,孫傳庭便想要跪倒,天啓皇帝輕輕的揮了揮手,沉聲道:“愛卿免禮吧!”

“謝陛下!”對着天啓皇帝一抱拳,孫傳庭沉聲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道:“愛卿,三大營沒什麼事情吧?”

“回陛下,一切安好!”孫傳庭和很多文官不同,他並不善於言辭,更多的時候,他喜歡做。少了那些誇誇其談,多了一些成熟穩重,反而更加的讓人信任。

看着一臉幹練的孫傳庭,天啓皇帝沉聲道:“自從愛卿統帥三大營開始,成績斐然,朕心甚慰。朕現在想知道,三大營現在有多少人?是否能夠一戰?”

微微一愣,孫傳庭沉吟了一下,才頗爲認真的說道:“陛下,三大營原本有七萬人。臣到了三大營之後,裁撤了一些,還有五萬人。其中神機營一萬,神樞營一萬,五軍營五萬人。至於打仗的問題,現在的三大營沒有經過戰陣,以往的軍紀也很散漫,臣接手的時間尚短,想要三大營有戰力,恐怕還有一些時間。”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道:“愛卿已經做的很不錯了,這三大營裡一萬的神機營,使用的是火器,一萬大的神樞營是騎兵,三萬五軍營則是步兵。朕一直希望,三大營能夠恢復昔日的榮光。想當年三大營隨成祖征討蒙古,那是何等爲威勢,看到現在的三大營,朕的心裡很難過啊!”

“陛下,臣雖然沒有諸葛武侯的才幹,可是臣敢保證,只要給臣一年的時間,一定能將三大營練成精銳。不過想要成爲百戰精銳,那不是能練得出來的,需要拉到戰陣上和建奴大幾仗。臣相信,在經過幾場戰鬥之後,三大營就能成爲真正的精銳!”孫傳庭對着天啓皇帝一抱拳,大聲的說道。

孫傳庭的話擲地有聲,天啓皇帝則是淡然的笑了笑,如果是別人說這樣的話,天啓皇帝肯定嗤之以鼻,可是同樣的話出自孫傳庭的口中,天啓皇帝卻相信,這是真的。

看着孫傳庭,天啓皇帝頗爲認真的點了點頭,沉聲道:“愛卿,朕知道你說的是真的,朕也相信你能做到。今天朕找愛卿來是有別的事情,想聽聽愛卿的想法。”

“陛下有什事情儘管吩咐,臣自當盡心竭力!”雖然不知道天啓皇帝想說什麼,可是孫傳庭深知爲人臣子的本分。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沉聲道:“遼東的事情想必愛卿也聽說了,朕一段時間一直在爲遼東的事情憂心!事情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朕想對遼東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改革雖然分爲軍政兩個方面,可是重點還是軍隊,畢竟遼東總是在打仗。”

“是,陛下。遼東的事情臣聽說過一些!”孫傳庭見天啓皇帝看着自己,不由沉聲說道。

“薊遼總督劉徹已經下獄了,這個位置非常的重要,這想把孫承宗放到這裡。對於孫承宗的才能朕是非常信任的,這樣在遼東就缺了一個督師。遼東的政事上有遼東巡撫楊漣,朕沒什麼好擔心的。可是軍事上,就只有一個遼東經略熊廷弼,朕需要一個人帶着坐鎮遼東。”天啓皇帝看着孫傳庭,神情頗爲認真的道。

撩起自己的戰袍跪倒在地,孫傳庭沉聲道:“陛下,臣願去遼東,只要陛下劍鋒所指,臣甘願爲馬前卒!”

把孫傳庭攙扶起來,天啓皇帝沉聲道:“朕知道愛卿的忠心,可是不光是遼東,三大營的人馬也要有人統帶。朕準備將擴充三大營,將三大營的人馬擴充到十萬,朕需要的是一隻精銳的三大營。”

看着孫傳庭,天啓皇帝沉聲道:“這件事情如果交給沒有能力的人,朕不放心,這兩邊都需要愛卿,朕很爲難!”

聽了天啓皇帝的話,孫傳庭也爲難了,按照心裡的想法,他是非常的想去遼東的。雖然走的是文官的道路,可是孫傳庭的骨子裡希望能夠縱橫殺場,遼東纔是英雄用武之地。可是如果擴充三大營,也確實是一件大事,自己也走不開啊!

沉吟了許久,孫傳庭面露喜色的道:“陛下,臣想起一個人,能夠代替臣的位置!”

有些驚喜的看着孫傳庭,天啓皇帝迫不及待的問道:“誰?愛卿快說!”

“陛下,乃是左都御史楊鶴的兒子楊嗣昌,楊嗣昌從下知兵事,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讓楊嗣昌掌管三大人,肯定萬無一失,而且肯定能爲陛下練出一支精兵。”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孫傳庭大聲的說道。

聽了孫傳庭的話,天啓皇帝微微一愣,楊嗣昌,這個名字天啓皇帝十分的熟悉。以前沒有想起來,在孫傳庭的提醒下,天啓皇帝終於想了起來。

見天啓皇帝沒有面露喜色,孫傳庭心裡就是一沉,看來天啓皇帝知道楊嗣昌。這裡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不過天啓皇帝那麼信任楊鶴,對他的兒子應該也更加的信任纔對啊?

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149章 謀劃第524章 見面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614章 開考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353章 改制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487章 準備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94章 隆中對六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154章 開戰了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235章 徐家集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447章 出事了第17章 計劃第82章 信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142章 大婚四第105章 愁第300章 望江樓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38章 選後第49章 讀聖賢書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71章 燧發槍第525章 路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183章 風雲動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323章 出城第224章 一個月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59章 接着密謀第195章 時機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518章 撤軍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615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38章 找人第227章 兄妹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38章 揍他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532章 武研院第24章 序幕第116章 首級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151章 換位第411章 任長樂第23章 鬥法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542章 杭州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14章 吳三桂第518章 撤軍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549章 牽連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138章 找人第353章 改制第137章 信任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35章 新皇帝第445章 食鹽第537章 老狐狸第432章 許顯純到了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591章 聚將鼓第212章 人選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73章 小鎮第322章 審問第401章 登岸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137章 信任第588章 朕來了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221章 范文程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538章 揍他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
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149章 謀劃第524章 見面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614章 開考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353章 改制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487章 準備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94章 隆中對六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154章 開戰了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235章 徐家集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447章 出事了第17章 計劃第82章 信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142章 大婚四第105章 愁第300章 望江樓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38章 選後第49章 讀聖賢書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71章 燧發槍第525章 路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183章 風雲動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323章 出城第224章 一個月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59章 接着密謀第195章 時機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518章 撤軍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615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38章 找人第227章 兄妹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38章 揍他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532章 武研院第24章 序幕第116章 首級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151章 換位第411章 任長樂第23章 鬥法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542章 杭州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14章 吳三桂第518章 撤軍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549章 牽連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138章 找人第353章 改制第137章 信任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35章 新皇帝第445章 食鹽第537章 老狐狸第432章 許顯純到了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591章 聚將鼓第212章 人選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73章 小鎮第322章 審問第401章 登岸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137章 信任第588章 朕來了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221章 范文程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538章 揍他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