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

天啓皇帝看着面露喜色的戚金,笑着說道:“該給你的東西朕自然是不會少,你只要回答朕,你究竟能不能帶好這個水師?”

戚金頓時跪倒在地,以頭觸地沉聲說道:“回陛下,臣定當盡心竭力!”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說道:“這樣就好,你要記住,這支水師不歸屬於任何人統屬。列於各地官府之外,可配合其他軍行事,但不受任何人節制。”

聽到天啓皇帝的前面的話,戚金和孫承宗都是面露喜色,不過聽到後來,兩個人的笑容卻慢慢的凝固了。

天啓皇帝的話說的很明白,這支水師不受任何人的節制,只能幫助其他軍隊作戰。無論是孫承宗或者是戚金,或者別的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全都不會想到這個結果。

在遼東建立水師,自然是將水師交由遼東使用,對付的也是建奴。如果不將水師歸屬到遼東,最起碼也要受薊遼總督的節制。無論是對遼東建奴的作戰,或者是軍需供給都方便一些。不過天啓皇帝顯然不是這麼想的,至於天啓皇帝怎麼想的,兩個人誰也猜不到。

一邊的孫承宗則是臉色一變,他的心裡現在不斷的翻涌,那種猜到的可能讓他直冒冷汗。太史公有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己身爲內閣首輔大學士,乃是文官的領袖,又是皇帝的老師,地位可謂尊崇至極。先是做的遼東督師,掌握着遼東的大軍。後來有做了薊遼總督,節制三省巡撫,下轄四鎮兵馬,可謂大明朝第一人。

嘉靖一朝的嚴嵩。不過是個內閣首輔大學士,已經鬧得是烏煙瘴氣。是不是天啓皇帝擔心自己了?一直以來自己都想着怎麼樣施展胸中的抱負,怎麼樣爲國效力,覺得自己沒有私心。可是自己沒有私心是一回事,皇上認爲自己有沒有自己有私心又是一回事。

經過這樣的回想,孫承宗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不過天啓皇帝沒有說什麼,他也就那麼直直的坐在那裡。

緩步的走回桌子後面,天啓皇帝笑着看着戚金,笑着說道:“戚愛卿,起來吧!遼東的造船場還沒有建起來,水師的兵員尚未招募,戰船也還沒有影子,說這些似乎有些早了。”

等到戚金坐下,天啓皇帝淡然的笑了笑。語氣輕緩的說道:“這件事情就先定下來了,過完節你就和孫先生一起趕赴遼東,那邊很多事情需要做。另外水師的軍需先由孫先生那裡出,你也暫時歸孫先生節制。”

一邊的孫承宗再一次愣住了,難道皇上沒有那個意思?說自己想錯了?只是他還沒來得及多想,天啓皇帝已經將目光轉向了一邊的孫承宗,沉聲問道:“先生,你家裡有幾個兒子孫子?”

雖然心裡忐忑不已。不過孫承宗的臉色卻是絲毫不變,對着天啓皇帝一施禮。恭敬的說道:“回陛下,臣現在有子六個,孫子八個!”

聽了孫承宗的話,天啓皇帝一口水噴了出來,然後便咳嗽了起來。站在一邊的王承恩噶忙過了伺候,一邊給天啓皇帝遞手巾。一邊輕輕的拍打着天啓皇帝的後背。

坐在一邊的戚金聽到孫承宗的話,頓時也是一愣。他到現在也是一個兒子都沒有,當年叔叔想要生個兒子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看看人家孫承宗孫大學士,身爲內閣首輔大學士,皇上的老師。果然非常人所不能。

見天啓皇帝和戚金都這樣看着自己,饒是孫承宗的養氣功夫不錯,也是面色通紅。

輕輕的揮了揮手,天啓皇帝示意王承恩離開,然後神色頗爲古怪的看着孫承宗。顯然天啓皇帝也沒有想到,難道孫家有什麼祖傳秘方?孫承宗兄弟五個,他是老四,如果都這麼生,這孫家可真是了不得啊!

“先生,可有出仕的?”天啓皇帝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努力不讓自己笑出來,憋着氣問道。

“幾個人兒子考了功名,大兒子和二兒子已經在中了進士,一個在河南做布政使,另一個在南直隸做知府。至於孫子輩的,臣的長孫孫之沆今年不過十五歲,臣還沒有讓他參與科考!”雖然不知道天啓皇帝爲什麼會這麼問,還是恭敬的回答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孫家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全都出仕做官,憑藉着孫承宗的地位,不用打什麼招呼,孫家的人都會扶搖直上。再加上同年、門生故舊、同鄉之類的,這實力實在是太強勁。

看了一眼孫承宗,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如果自己扶持了孫家,恐怕有一天要親自把孫家人送上斷頭臺啊!

上下打量了一下孫承宗,天啓皇帝發現他臉上的皺紋似乎又多了一些。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笑着說道:“既然這樣朕也就不說什麼了,先生,過完節之後讓孫之沆進進宮吧!先做個侍讀,每日陪着朕讀讀書,至於考科舉什麼的倒是不着急!不知道先生以爲如何?”

在任何一個朝代,無論是給皇上做侍讀,或者是給太子做侍讀,那都是打破腦袋的事情。除了宮內的太監,侍讀就算是皇上身邊最親近的人了。

對於的這個孫子孫承宗自然是無比喜愛,雖然他是自己二兒子孫珍的兒子,不過從小聰明過人。行爲做事也非常的穩妥,非常有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能夠進宮陪天啓皇帝讀書,自然是非常不錯的事情。

不過經歷了剛剛的事情,孫承宗心裡頓時多了個心眼,歷史上被重用的人不少,被殺的也不少。功高震主不光是說說而已,看來自己以後一定要注意一些,一旦被天啓皇帝猜疑會非常的麻煩。

“陛下,臣的孫子頑劣,如果衝撞了陛下,臣萬死難辭啊!”如果什麼好事都被孫家佔了,恐怕到時候就會盛極而衰。天啓皇帝對自己可謂信任有加,不過自己可一定要把握好做臣子的本分。

淡然的笑了笑,天啓皇帝語氣輕緩的說道:“朕很喜諸葛武侯,世人或許都喜歡他的才能,不過朕卻喜歡他的爲臣之道,能夠恪守臣子的本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先生是朕的老師,也是先皇的老師,深的先皇器重。雖沒有得先皇臨終託孤,可是朕卻一直把先生當成諸葛武侯。朕不是扶不起的劉阿斗,先生不必擔心什麼!”

看着天啓皇帝真摯的表情,孫承宗緩步的走了出來,撩起衣服跪倒在地,恭敬的說道:“皇上,臣雖然不敢自比諸葛武侯,可是這爲臣的本分卻還是明白的。司馬懿當年未必有篡位之心,可是他的後人卻依舊篡位登上了皇位。臣深恐臣之後人做出大逆不道之事,請皇上不要對臣之後人特加提拔!”

戚金這個時候完全呆住了,他沒想到孫承宗和天啓皇帝完全不遵守官場的規矩。這樣深刻的話題一般都是點到即止,怎麼可以這樣說呢?他有些不明白孫承宗和天啓皇帝的關係了,這兩位似乎也太奇怪了些吧?

戚金不明白,可是孫承宗在這樣卻是別人深意的,這種事情最忌諱的就是藏着掖着。天啓皇帝的性格他多少知道一點,自己這樣說只能讓天啓皇帝更加信任自己。

“先生,朕剛剛說了,朕不是劉阿斗,自然也不是曹魏的皇帝。曹魏篡漢而得地位,司馬氏篡曹也就無話可說。我大明朝和曹魏可不一樣,太祖高皇帝北逐蒙元,建立了大明朝。先生儘可放手施爲,如果孫家有什麼做了什麼不妥的事情,朕不會手軟。該查辦查辦,該治罪治罪,只是希望那個那個時候先生不要怪朕。”看着孫承宗,天啓皇帝笑着說道。自己要收戚金的心,孫承宗的心也一定要安撫,一定要把他的顧慮打消掉。

對着天啓皇帝磕了一個頭,孫承宗恭敬的磕了一個頭,沉聲說道:“臣謝主隆恩!”

天啓皇帝笑着看着孫承宗,語氣輕鬆的說道:“愛卿起來吧!”天啓皇帝可不認爲孫承宗有造反的機會,明朝掌握皇權的人多了,當年的嚴嵩,兒皇帝劉瑾,還有九千歲魏忠賢。哪一個不是權傾朝野,可是誰敢造反了?因爲大明朝還有一羣人,只要有他們在,誰也別想着造反。

那羣人就是與國同戚的世襲勳貴,這羣人平日裡走馬鬥狗,撈錢撈的那叫一個快。用文官的話這些人就是國之蛀蟲,可是真到了有事情的時候,第一個站出來肯定是這些人。他們原意爲皇上去死,爲大明朝去死,那些口中煌煌言的文人卻不行。

“好了,事情就這樣定下了吧!節後讓孫之沆進宮來吧!遼東那邊朕就託付給先生了。先生不必有疑慮,大可放手施爲,萬事有朕。朕以後會派一隊錦衣衛護衛先生,有什麼事情先生也可讓他們去做!”天啓皇帝笑着看着孫承宗,與其淡然的說道。

只是聽到天啓皇帝的話,孫承宗和戚金都愣住了,臉上全都是吃驚的表情。

第176章 戚家刀第57章 開始了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613章 攤牌第347章 成都第302章 文震孟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287章 張家口第587章 打算第542章 杭州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302章 文震孟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627章 談判二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289章 都到了第31章 妥協第197章 綁架第117章 抉擇第50章 互相試探第421章 見面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300章 望江樓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116章 首級第447章 出事了第72章 試炮第339章 因由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430章 廠衛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90章 隆中對二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459章 轉變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572章 監視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73章 將軍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91章 騎兵第473章 小鎮第265章 南北第142章 大婚四第69章 京營第538章 揍他第589章 日出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376章 大喜第54章 家宴第5章 前進的步伐第357章 等待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143章 艾菲斯第84章 熊府第385章 御前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368章 心思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88章 審問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65章 請辭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413章 動手吧第30章 憤怒第554章 密謀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139章 大婚一第521章 榮寵第321章 抓人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137章 信任第91章 隆中對三第130章 採納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47章 進京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357章 等待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539章 難民第555章 方世鴻
第176章 戚家刀第57章 開始了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613章 攤牌第347章 成都第302章 文震孟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287章 張家口第587章 打算第542章 杭州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302章 文震孟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627章 談判二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289章 都到了第31章 妥協第197章 綁架第117章 抉擇第50章 互相試探第421章 見面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300章 望江樓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116章 首級第447章 出事了第72章 試炮第339章 因由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430章 廠衛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90章 隆中對二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459章 轉變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572章 監視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73章 將軍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91章 騎兵第473章 小鎮第265章 南北第142章 大婚四第69章 京營第538章 揍他第589章 日出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376章 大喜第54章 家宴第5章 前進的步伐第357章 等待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143章 艾菲斯第84章 熊府第385章 御前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368章 心思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88章 審問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65章 請辭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413章 動手吧第30章 憤怒第554章 密謀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139章 大婚一第521章 榮寵第321章 抓人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137章 信任第91章 隆中對三第130章 採納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47章 進京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357章 等待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539章 難民第555章 方世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