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

站在皇宮大殿的門口,天啓皇帝慢慢的擡起頭,目光看向了天空。今天是武狀元考覈的地方,原本準備將考覈放在皇宮裡,可是想了想天啓皇帝還是放棄了。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天啓皇帝下旨將武狀元的考覈放在了教軍場,並且准許百姓前去觀看。這種事情文人士子或許沒什麼興趣,可是普通的百姓自然不同。大家都是無聊的很,這種事情自然能夠激起很多人的興趣。

聽着城西校軍場上傳來的歡呼聲,天啓皇帝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這樣的方法能夠更好的鼓舞民衆的信心,自然是非常不錯的。唯一可惜的就是天啓皇帝沒能去看,畢竟皇上要去會很麻煩,更何況天啓皇帝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邁步走回到地圖的前面,天啓皇帝看着上面的地方,臉上露出了歡喜的笑容。

站在天啓皇帝身後的王承恩則是一臉的苦笑,天啓皇帝每一次露出這樣的笑容,肯定是決定了要做什麼事情。而且肯定是大事情,就像以前出宮一樣。

“皇上,張皇后來了!”陳林躬着身子走了進來,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語氣恭敬的說道。

笑着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說道:“不是說過了,朕只要不是在議事,皇后到這裡來就不用通報了!”

“奴婢之罪!”陳林連忙跪倒在地,惶恐的說道。

“皇上不要怪陳公公了,是妾身讓他進來通報的!”張皇后笑語嫣然的走了進來,自從知道自己懷了天啓皇帝的孩子,她的心情就一直不錯。

見張皇后的肚子已經鼓起來了,天啓皇帝的臉上也帶上了笑容,不過還是嗔怪這說道:“有什麼事情派人過來說一聲,朕過去也就是了。你現在有了身孕,應該好生的修養。”

“妾身謝過皇上,太醫也說了。妾身整日的呆在牀上也不好,走動走動反而對身體有好處。”張皇后輕輕的扶了扶,對着天啓皇帝笑着說道。

攙扶着張皇后坐下,天啓皇帝臉上帶着笑容,沉聲說道:“寶珠今天過來有什麼事情嗎?”

“妾身就是想過來看看陛下,陛下有日子沒到妾身那裡去了,妾身的心裡空空的。”張皇后一邊說着。臉上便帶上了委屈的神色。不過她的心裡清楚,天啓皇帝這段時間不是沒到她那裡去,而是壓根就沒到後宮去。

天啓皇帝笑着道:“愛妃這話說的讓朕無話可說,朕這些日子有些忙,後宮都沒去了。倒不是故意冷落了你們,朕今晚就過去陪愛妃!”

笑着搖了搖頭。張皇后撒嬌道:“妾身又不是這個意思,皇上沒有功夫過去,妾身就過來啊!”

“啓稟皇上,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駱大人求見!”剛剛走出去的陳林,此時又大步的走了回來,恭敬的跪到地上道。

天啓皇帝微微一愣,不過接着臉上便露出了狂喜的神色。遼東的事情已經差不多了,不然駱思恭回來的。剛想吩咐讓駱思恭進來,又想起身邊的張皇后,天啓皇帝對陳林道:“讓他在外面等一下吧!”

大殿裡王承恩和陳林都是一愣,天啓皇帝一項勤政,從來不因爲自己的事情耽誤朝廷的事情。如果有外臣求見,天啓皇帝即刻就會召進來。不過想到天啓皇帝對張皇后的寵愛,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皇上切莫如此。妾身這就告辭了!”張皇后站起身子,拉着天啓皇帝說道。

“朕今天晚上去坤寧宮,寶珠先回去吧!”天啓皇帝慢慢的點了點頭,又將目光落到王承恩的臉上道:“讓人好好的伺候着!”

王承恩自然是連忙應承,得罪了天啓皇帝或許會有轉圜的餘地,如果得罪了張皇后,絕對會被天啓皇帝杖斃。

目送張皇后離開。天啓皇帝走到了自己的龍椅上坐下,對着跪在地上的陳林道:“去把駱思恭帶進來吧!”

時間不長,駱思恭便在陳林的引導下走了進來,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大聲的道:“臣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着跪在地上的駱思恭,天啓皇帝發現他的他的頭髮有些發白,猛然間纔想起駱思恭的歲數也小了。快步的走下臺階,天啓皇帝來到駱思恭的身邊,伸手把他攙扶了起來。

“愛卿這麼大年紀,替朕到遼東那樣的苦寒之地奔波,朕的心裡甚是疼惜啊!”天啓皇帝拉着駱思恭,語氣中帶着濃濃的關切。

“臣的先祖自永樂年間變爲錦衣衛,我大明兩百多年,駱家世代爲錦衣衛,深受皇恩。皇上乃是駱家的大恩人,駱思恭爲皇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駱思恭躬着身子,語氣十分的嚴肅認真。

回頭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啓皇帝吩咐道:“賜坐!”說着一轉身向着自己的龍椅走了回去。

“愛卿,和朕說說遼東的事情吧!”天啓皇帝最關心的還是遼東的事情,如果遼東的改制成功,那其他的地方也就可以考慮了。

“回陛下,這是孫大人的奏摺,請皇上過目!”駱思恭將孫承宗的奏摺拿出來,雙手託過頭頂。

拿過王承恩呈上來的奏摺,天啓皇帝慢慢的打開看,上面寫了整個改制的過程。士卒和軍官的放映,已經孫承宗採取的措施,非常的詳細。

將奏摺放在一邊,天啓皇帝對駱思恭說道:“土地已經分完了,現在孫愛卿正在選拔士卒,組建新軍。這些事情你知道的多嗎?”

“回皇上,臣知道一些!孫大人準備調整遼東的軍隊佈局,將山海關到瀋陽之間的諸多堡壘拆除。建立新的巨大堡壘,用來屯重兵。以前那些小的堡壘全廢棄,另外在瀋陽屯駐重兵,在瀋陽和遼陽之間建立馬場,飼養戰馬。具體的怎樣做,因爲還沒有開始,臣不得而知。不過在開始之前,孫大人應該會有奏摺呈遞上來!”駱思恭恭敬地施了一禮,將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說道。

慢慢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接着道:“那你知道這次的選兵,孫愛卿準備怎麼辦嗎?”

“回皇上,這是關於新軍建立的奏摺,孫大人託臣呈遞!”駱思恭又從懷裡拿出一本奏摺,託舉到頭上,語氣恭敬的道。

天啓皇帝頓時一愣,笑着指着駱思恭,道:“你那裡還有奏摺嗎?有的話全都拿上來,什麼時候變的這個樣子了!”

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駱思恭無奈的道:“回皇上,這是孫大人吩咐的,就這兩本了,在沒有了!”

沒有理會駱思恭,天啓皇帝將奏摺拿了過來,慢慢的翻開。開始依舊是老套路,之乎者也,吹捧了天啓皇帝一番,才進入正題。

練兵十萬,其中三萬是騎兵,四萬的野戰步兵,其餘三萬乃是守城的士卒。這裡面還不包括一些親衛、養馬等等技術兵種。如過全都算上,整個遼東的明軍人數會在十八萬左右。看着孫承宗給出的糧餉,每個人每月二兩銀子,這是軍餉。這些人每年的軍餉就需要四百三十萬兩,這還僅僅是軍餉一項。另外還有人吃馬喂的糧草,作戰的鎧甲武器這些軍需,每年光投入到遼東的錢就需要七百萬兩白銀。

向着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天啓皇帝臉上全是苦笑,養活軍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反對改制的大臣說的是有道理的,遼東的賦稅肯定彌補不了這樣的差額,這裡面的錢差的太多了

天啓皇帝心裡不禁有些埋怨孫承宗,二兩銀子的軍餉,這是不是太高了,如果換成一兩銀子,那樣的每年就能省下二百萬兩銀子。

對於現在大明朝的貨幣購買力,天啓皇帝心裡還是有數的,現在市場的米價並不高,一兩銀子就能夠買一石大米。天啓皇帝也算過,一石大米大概有三百斤。三百斤的大米足夠一家十口人吃一個月的。剩餘的一兩銀子可以買肉食,添些衣服。

如果按照這個錢數發下去,那麼一個十口人的家庭中,有一個人當兵,那就可以生活的很不錯了。在加上種一些田地,在這個時代就是小康水平了。

皺着眉頭在大殿裡來回的走動,天啓皇帝也有些無奈,如果自己答應了下來,每年就會多開銷兩百萬兩。如果改成一兩,當兵的日子依舊是苦哈哈,這募兵的意義也就不在了。

大明朝一個七品知縣,一年的俸祿摺合白銀不過四十五兩,每月不到四兩銀子。士卒你的俸祿漲到二兩,確實不低了,不過軍官的俸祿肯定要高一些,這軍餉的花費會成爲大頭啊!

揉了揉自己的額頭,天啓皇帝心裡告訴自己,還是得弄錢。反正都是弄,就不差這二百萬兩了!

一邊的駱思恭自然知道天啓皇帝在憂慮什麼,那可是一年七百萬兩的開銷,絕對不是個小數目。如果大明朝的軍制全都這麼改,不知道天啓皇帝能不能吃的消。駱思恭的心裡也擔心,天啓皇帝要到哪裡去弄這麼多錢!

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196章 大清洗第99章 告密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479章 不忍心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491章 圍城第551章 蠢貨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422章 抉擇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454章 氣勢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429章 城門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197章 綁架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50章 互相試探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33章 思考第34章 登基第529章 軍機處第196章 大清洗第237章 會盟第68章 覲見第176章 歡喜禪第103章 老狐狸第102章 拜訪第348章 援軍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49章 讀聖賢書第378章 入貴州第371章 廷議第446章 鹽政第189章 阻力第160章 人手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633章 溫馨第11章 心思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287章 張家口第628章 談判三第173章 定計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518章 撤軍第16章 兩個女人第103章 老狐狸第181章 人和人第393章 戰後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353章 改制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260章 將在外第113章 出發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266章 滿桂第591章 聚將鼓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189章 阻力第524章 見面第258章 回京城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438章 吉祥巷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610章 招生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217章 夜襲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348章 援軍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207章 登聞鼓第330章 新火器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32章 博弈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528章 逝去
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196章 大清洗第99章 告密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479章 不忍心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491章 圍城第551章 蠢貨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422章 抉擇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454章 氣勢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429章 城門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197章 綁架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50章 互相試探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33章 思考第34章 登基第529章 軍機處第196章 大清洗第237章 會盟第68章 覲見第176章 歡喜禪第103章 老狐狸第102章 拜訪第348章 援軍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497章 騎兵對騎兵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49章 讀聖賢書第378章 入貴州第371章 廷議第446章 鹽政第189章 阻力第160章 人手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633章 溫馨第11章 心思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287章 張家口第628章 談判三第173章 定計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518章 撤軍第16章 兩個女人第103章 老狐狸第181章 人和人第393章 戰後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353章 改制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260章 將在外第113章 出發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266章 滿桂第591章 聚將鼓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189章 阻力第524章 見面第258章 回京城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438章 吉祥巷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610章 招生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217章 夜襲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348章 援軍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207章 登聞鼓第330章 新火器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32章 博弈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528章 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