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覲見

孫承宗原本是泰昌皇帝的老師,可是自從泰昌皇帝死後,朝廷沒有新的任命。他的翰林編修不過掛個虛銜,所以這些天也就一直在家。

看了一眼孫承宗,楊鶴的臉上差異之色一閃而過,雖然以前也見過這位老大人幾次,可是真的沒打過什麼交道。此時來到這位大人的家裡,楊鶴才發現這位真是一位好官,單是在這個時候,能夠做到廉潔自持,就已經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楊鶴笑着道:“孫大人,這頓酒席的錢您是省不下了,雖然你不請我等進去,可是這酒你是免不了了。”

楊鶴看了一眼孫承宗身後的房子,這樣的屋子怎麼看都是鄉間的農夫居住的,很難想像堂堂的一代帝師,居然住在這樣的地方。

就在孫承宗想問爲什麼的時候,這個每日稀落的門前,再一次來了一羣人,不過這次來的人卻是不同。

一頂青色的小驕,看起來沒有絲毫的特別,甚至都不如那些鄉間的土財主的驕子。讓人不敢小瞧這些人的是那羣護衛在驕子前的人,那是禁衛,天啓皇帝的護衛。

隨着驕簾的挑起,一位身着宮服的太監緩步走了出來,當看到站在門口的官員時,稍微一愣,緊接着便笑呵呵的道:“諸位大人來的早啊!看來咱家來晚了。”

“陳公公,我們來的早也沒用啊!還是得您老人家管用啊!”楊鶴對這位陳公公沒有什麼偏見,知道這位老人不但得到了天啓皇帝的寵信,而且爲人頗爲正直,和那些大奸大惡的太監並不是一類人。

“楊大人這麼說,咱家可擔當不起。不知道哪位是孫大人?出來接旨吧!”陳洪緩緩的朝人羣裡走了過來,在人羣裡掃視了一圈之後,目光便落在了孫承宗的臉上。

“臣,孫承宗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孫承宗雖然有些莫名其妙,可是卻還是乖乖的跪在地上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孫承宗進士出身,素有才幹,曾爲先帝之師。朕自登基以來,謹小慎微,深恐有負先帝重託。特此加封孫承宗爲皇極殿大學士,入內閣行走。令特旨加封帝師,進宮教導朕讀書。欽此。”隨朕陳洪的宣讀,孫承宗的身體一直都在不住的顫抖,自己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了。

“臣謝主隆恩。”恭恭敬敬的接過聖旨,孫承宗的神色雖然有些激動,可是卻是滿臉的欣慰。

看着孫承宗的模樣,又看了一眼他身後的宅子,陳洪心中暗道:“這位孫大人真是不凡,怪不得陛下如此看重。”

“孫大人,陛下知道大人生活清苦,這是陛下賞賜的。”陳洪一邊說一邊對身後的禁衛招了招手,禁衛心領神會,端着一個木質的盤子走了過來,在盤子的上面還蓋着一塊紅色的絲綢。

輕輕的拿起絲綢,頓時露出了裡面銀白色的東西,陳洪輕輕笑了笑,緩緩的道:“這裡是紋銀五百兩,是陛下賞給孫大人,希望孫大人能夠笑納。”

看着那晃人眼睛的銀子,孫承宗心裡有些感嘆,看來這位少年天子真的不簡單啊!輕輕的拿起一錠銀子,放到了陳洪的手裡,笑着道:“謝過陳公公,這次辛苦陳公公了。”

將銀子賺到手裡,陳洪頓時笑了起來,看來這位孫大人也不是食古不化的老頑固,也很是明白事理嗎!

“衆位,老夫要回去換一身衣服,衆位等等。衆位來恭賀老夫,這頓酒老夫請了。”對着陳洪笑點了點頭,孫承宗又將目光轉向了站在一邊的楊鶴等人,笑了笑道。

隨着內閣首輔事件的結束,整個朝堂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氣氛,雖然死氣沉沉,卻也是井然有序。東林黨人似乎也默認了這個結果,齊浙楚黨則是抓緊時間聯繫中立的大臣,似乎他們纔是朝廷裡的主角。

乾清宮,御書房,天啓皇帝正在召見新的內閣首輔大學士孫承宗。

君臣二人誰也沒有說話,都在互相的看着,天啓皇帝不住的打量這個明末的名臣,眼中閃動着是喜悅的神色。在天啓皇帝打量孫承宗的同時,這位新任的大學士也在打量着天啓皇帝。印象中的那個懦弱的少年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是滿臉的堅毅,雙眼開合間精光不斷的閃動,看起來就很是不凡。

“孫愛卿,這幾日如何?家裡有什麼事情嗎?可以和朕說說。”看了一眼氣定神閒的孫承宗,天啓皇帝不禁暗自佩服起這位老先生,單單這份養氣的功夫就不是常人能及的。

“回陛下,老臣家中一切安好,勞陛下掛心了。”孫承宗對着天啓皇帝微微的施了一禮,略帶感激的

雖然已經很晚了,可是大內皇宮依舊燈火通明,宮裡的人都知道,天啓皇帝在召見新的內閣大學士孫承宗。

對於這位新任的內閣大學士,無論是宮裡還是宮外,都認爲這是一位深的帝寵的大臣。御書房裡,天啓皇帝和孫承宗相對而作,桌子上放着幾道菜還有一壺酒。

“孫愛卿,朕今日很高興,陪朕喝幾杯!”天啓皇帝的心情很好,從他的臉上就能看出來,這樣的笑容是這麼長時間來,很少見的。這讓站在一邊的李嵐更加的好奇,這位孫承宗到底是什麼人,爲什麼天啓皇帝如此的看重?

相對於天啓皇帝的高興,孫承宗就顯得有些緊張了,在漢唐,大臣和皇帝一起吃飯並沒有什麼。可是在明朝,除了正是的大典之外,很少有人能夠得到這樣的殊榮。輕輕的拿起桌上的酒杯,孫承宗道:“陛下,老臣無功受祿,寢食難安。”

對於這位宦海沉浮的老臣,這一生的經歷很是坎坷,雖然十六歲中了秀才,可是好運氣似乎在那時候用完了。一直到十六年後,三十二歲的孫成宗才考中了舉人。原本以爲自己好運來到的孫承宗,發現命運再一次和他開了一個玩笑。直到十一年後,孫承宗才考中進士,這個時候的孫承宗已經四十三歲了。雖然考中的是榜眼,但是也可一說是大器晚成了。

今天就這樣了,謝謝大家了!祝大家晚安!

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9章 聞風而動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59章 接着密謀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134章 局勢一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230章 聯姻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403章 南京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376章 動作第573章 立太子第641章 拔刺第627章 談判二第385章 御前第49章 讀聖賢書第143章 艾菲斯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322章 審問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82章 信第473章 小鎮第38章 選後第634章 前奏曲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595章 進皇宮第11章 心思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426章 交易第29章 山雨欲來第161章 中計了第28章 奏摺第247章 兵情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300章 望江樓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368章 心思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51章 密談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29章 談判四第527章 計劃第212章 人選第38章 選後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636章 開戰第106章 私心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385章 御前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610章 招生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237章 會盟第23章 鬥法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86章 策論第176章 歡喜禪第265章 南北第139章 大婚一第453章 火炮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16章 兩個女人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24章 天亮了第239章 分兵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33章 幕後第524章 見面第447章 出事了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517章 對決第155章 交戰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35章 新皇帝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634章 前奏曲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76章 大喜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215章 趙率教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627章 談判二第108章 大朝會二
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9章 聞風而動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59章 接着密謀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134章 局勢一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230章 聯姻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403章 南京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376章 動作第573章 立太子第641章 拔刺第627章 談判二第385章 御前第49章 讀聖賢書第143章 艾菲斯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322章 審問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82章 信第473章 小鎮第38章 選後第634章 前奏曲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595章 進皇宮第11章 心思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426章 交易第29章 山雨欲來第161章 中計了第28章 奏摺第247章 兵情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300章 望江樓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368章 心思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51章 密談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29章 談判四第527章 計劃第212章 人選第38章 選後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636章 開戰第106章 私心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385章 御前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610章 招生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237章 會盟第23章 鬥法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86章 策論第176章 歡喜禪第265章 南北第139章 大婚一第453章 火炮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16章 兩個女人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24章 天亮了第239章 分兵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107章 大朝會一第33章 幕後第524章 見面第447章 出事了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517章 對決第155章 交戰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35章 新皇帝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634章 前奏曲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376章 大喜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215章 趙率教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627章 談判二第108章 大朝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