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軍機處

天啓二年就這樣過去了,可以說是有喜有憂的一年,總的來說朝政清明,國事順利。雖然國庫還是空虛,可是天啓皇帝的內庫卻豐盈了起來。

正月十五轉眼就過去了,大朝會上沒有說什麼重要的事情。不過大朝會之後,一條消息將所有在喜悅中的官員全都弄萌了,內閣大學士韓礦致士了。原本平靜的官場,再一次掀起了漣漪。

不過這個漣漪還沒有濺起水花,另外一個更爲驚人的消息傳來出來,天啓皇帝要建立軍機處。很多人都被這個新出現的衙門弄蒙了,不過稍微一打探便全都是倒吸冷氣的聲音。

軍機處的地位和內閣相同,軍機大臣與內閣大臣的職責一樣,不過軍機處主管軍事。將原本的軍隊諸事從內閣劃分了出來,有關天下諸軍事全部由軍機處參議。將地方軍隊劃出原本的官員序列,軍官的升遷考覈皆有吏部和軍機處商議。

這樣一個消息傳出來,頓時朝野震盪,一時間議論紛紛。贊同者有之,反對者有之,不一而足。不過反對者腐儒居多,真正的實幹派官員贊同的比較多。還有一讚同的人則是看中了官位,畢竟和內閣大學士等同的地位,讓很多入閣無望的人看到了希望。

二月初一早朝,天啓皇帝着急了在京四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武官,朝議軍機處之事。

“皇上駕到!”伴隨着王承恩熟悉度的喊聲,天啓皇帝走到了龍書案的後面坐了下來,笑着看着下面的大臣,笑着說道:“諸位愛卿平身吧!”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等到諸位大臣全都站起來之後。一邊的王承恩面容嚴肅的喊道。

在幾件事情討論之後,大殿裡陷入了短暫的安靜,所有人都知道重要的事情來了。不過卻沒有人說話,都在四下觀望,這個出頭鳥沒有人願意做。

笑着看着下面的諸位大臣。天啓皇帝沉吟了片刻,道:“軍機處的事情已經傳出去幾天了,諸位愛卿有什麼話但講無妨,畢竟是國之大事,不能不慎重。”

“皇上,臣覺得很好!”天啓皇帝的話音剛落。一邊的兵科給事中袁崇煥便站了出來,沒有理會一邊的人的目光,恭敬的看着天啓皇帝。

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指着袁崇煥道:“有人開口就是好事情,袁愛卿,說來聽聽吧!”

“是。皇上!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不察也。自古兵事便是國之大事,聖人言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現如今北疆不寧,建奴雖遭受重創,卻依舊禍亂遼東。西北邊陲蒙古韃子虎視眈眈。皇上聖明。軍機處實乃一良策,臣覺得勢在必行。”袁崇煥侃侃而談,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

天啓皇帝點了點頭,袁崇煥的賣相不錯,說的也是十分有理,怪不得崇禎皇帝相信了袁崇煥五年平遼的話。不過天啓皇帝可不是崇禎皇帝,袁崇煥可不可用,還要在看看。

“袁大人,此話怕是有些不妥吧!聖人之人不過是兵事對國家有多重要,與軍機處之事並不妥當。現行軍制乃是祖制。改之似有不妥,況且牽扯太廣,臣覺得應該慎重考慮。”這次站出來的是禮部侍郎於大通,臉上帶着笑容看着袁崇煥,說的話倒是不客氣。

“於大人此言差矣。祖制可不可改的事情似乎沒有在說的必要了,時移世易,不懂變通何其迂腐?朝中大事當審慎奪之,豈能因祖制而不可輕廢?昔太祖初登大寶,不也是設有丞相之位,可是胡惟庸案之後,太祖罷丞相而設內閣,何故?概因丞相權力過重,辭世便不需要下官在詳敘了吧?”袁崇煥看着於大通,面色絲毫不變的道。

見於大通又要說話,袁崇煥趕忙道:“遠的不說,單說萬曆初年張居正改革,致使府庫充盈。設立市舶司,東南沿海不復倭寇之患,這都是改革的成效,於大人難道視而不見?”袁崇煥一臉的笑容,玩嘴皮子,自己還真就沒怕過誰。

一邊的於大通臉色漲得通紅,支支吾吾的沒有在說出什麼,袁崇煥這幾個帽子扣的都不小。從太祖到萬曆,於大通頓時啞口無言。

“袁大人,改革的優劣誰也不敢肯定,袁大人何以如此言辭鑿鑿?歷史上改革之事頗多,可是真正成功的又有幾人?改革不易,臣請皇上三思!”於大通退下來,一邊的吏部主事張承魚佔了出來,恭敬的道。

袁崇煥本想在說話,可是沒等她開口,後面的督察院左督御史們陽鶴便站了出來,道:“張大人此言差矣,改革成敗勿論,究其根本乃是國之政策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如不改則亡國不遠矣,無論成敗,皆要推行改革。現如今軍事荒廢,各地士卒十去七八,軍中貪污腐敗嚴重,已經到了不得不政治的地步。想當年太祖定鼎中原,大明軍事之盛,元蒙韃子望風而逃。”

目光在所有人的臉上掃過,楊鶴接着道:“現如今兵事頹廢,遼東建奴猖狂如此,難道諸位大人視而不見?如今皇上乃盛世明軍,改遼東軍制,一掃遼東頹勢,遼東方纔有此大勝。臣請皇上成立軍機處,同時在全國改變軍制,仿效遼東!”

楊鶴的話將大殿上的人都震住了,誰也沒想到楊鶴居然會發表這樣的意見,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成立軍機處已經是出格之舉了,現在居然要改革全國軍制。不過很多人也明白,遼東軍制改革卓有成效,推行軍制改革已經是勢在必行。

不過現在實習軍官何其多,如果真的全國改制,恐怕會出亂子啊!很多大臣都出來勸諫,一時間早朝彷彿成了菜市場,吵得很厲害。

天啓皇帝一臉平靜的坐在龍椅上,看着下面爭吵的大臣,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這麼長時間,天啓皇帝早就習慣瞭如此早朝。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天啓皇帝知道時機差不多了。

啪!狠狠的一拍龍膽,大聲的道:“都給朕閉嘴!”隨着一聲響,大殿裡頓時安靜了下來。天啓皇帝指着下面的大臣,道:“一個一個成何體統,都是讀聖賢書之人,成何體統。朝堂上是你們吵鬧的地方嗎?以爲這裡是酒樓?你們都是酒客?”

“皇上恕罪,臣等罪該萬死!”這一幕一點也不新鮮,大臣們自然知道怎麼配合,連忙跪倒在地。不過大多都是一副無所謂的表情,這種事情經歷的多了,沒什麼大不了。

天啓皇帝也知道只能這樣,擺了擺手,道:“軍機處之事就這樣定下來吧!內閣仿照內閣寫一個章程出來,朕看看之後在定。至於軍機大臣,諸位愛卿都回去想想,下次廷議便推舉內閣大臣。不過朕把話說在前面,這軍機大臣和內閣大學士不同,不限文武,有能者居之。退朝!”說完天啓皇帝便站起身子走了出去。

大殿裡的大臣們全都站了起來,一個個沒有了剛剛激動地模樣,彷彿剛剛爭吵的不是他們。

站在首位的孫承宗臉上帶着笑容,成立軍機處的事情天啓皇帝在私下裡已經和內閣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商討過了,這次大朝會不過是走個形式。雖然爭吵嚴重,不過官職最高的也就是左督御史楊鶴了。

不過孫承宗倒是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那便是兵科給事中袁崇煥。雖然給事中不過是五品官,可是誰也不敢小瞧這個官職,那可是皇帝的近侍。看來天啓皇帝將袁崇煥放在這個位置,也是有考量的意思啊!孫承宗如是想。

“袁大人,不知道能否和老夫聊聊?”孫承宗笑着看着袁崇煥,道。

沒想到是孫承宗,袁崇煥頓時一愣神,連忙施禮道:“下官見過大人,不知大人有什麼事情垂詢,下官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面對孫承宗這位大明官場第一人,袁崇煥絲毫不敢施禮,身子微躬的站在一邊,等待着孫承宗問話。

走在路上的大臣有意無意的看向這邊,孫承宗的一言一行可都是非常的惹人關注。不過孫承宗卻毫不意思,伸手將袁崇煥扶起,笑着道:“袁大人不必拘禮,老夫就是想和袁大人聊聊軍機處的事情。”

“大人深思遠慮,下官不敢班門弄斧!”袁崇煥從沒有接觸過孫承宗,此時便有些不敢開口。

“袁大人,老夫並不是不能容人之人,袁大人有什麼想法但講無妨。老夫觀袁大人似乎意猶未盡,老夫願洗耳恭聽!”孫承宗似乎沒有放過袁崇煥的意思,臉上帶着笑容,眼睛微眯着看着袁崇煥。

實在是推不開,袁崇煥自然不會再推,笑着說道:“既然大人由此雅興,不如讓下官做東,找一個地方下官陪大人好好聊聊?”袁崇煥此時也是仗着膽子,小心翼翼的看着孫承宗。

“這樣啊!如果袁大人不嫌棄,那就到老夫那裡去吧!”孫承宗笑了笑,看着袁崇煥道。

“下官求之不得!”孫承宗的府上可不是誰都能去的,袁崇煥趕忙答應下來。

第21章 駕崩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368章 心思第551章 蠢貨第516章 行動吧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89章 隆中對一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78章 博弈第51章 密談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160章 人手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35章 海軍第62章 早朝之上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429章 城門第306章 動手吧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135章 局勢二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188章 審問第413章 動手吧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84章 熊府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449章 回京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357章 等待第339章 因由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346章 改軍制第46章 木盒第11章 心思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360章 二人擡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55章 無憂無慮第18章 寶劍第173章 定計第619章 遼東有事情了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313章 桃花運第116章 首級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50章 算計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422章 抉擇第636章 開戰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482章 殺機第220章 涌動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273章 攻城之戰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189章 阻力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53章 籌建第287章 張家口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610章 招生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63章 莫須有第453章 火炮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191章 騎兵第241章 叛亂起第243章 改變第356章 接頭第412章 擬旨第98章 暗樁第613章 攤牌第70章 火器廠第265章 南北第155章 交戰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53章 籌建第381章 遼東改制
第21章 駕崩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368章 心思第551章 蠢貨第516章 行動吧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89章 隆中對一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78章 博弈第51章 密談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160章 人手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535章 海軍第62章 早朝之上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429章 城門第306章 動手吧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135章 局勢二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188章 審問第413章 動手吧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84章 熊府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449章 回京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357章 等待第339章 因由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346章 改軍制第46章 木盒第11章 心思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360章 二人擡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55章 無憂無慮第18章 寶劍第173章 定計第619章 遼東有事情了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313章 桃花運第116章 首級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550章 算計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422章 抉擇第636章 開戰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482章 殺機第220章 涌動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273章 攻城之戰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189章 阻力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53章 籌建第287章 張家口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610章 招生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63章 莫須有第453章 火炮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191章 騎兵第241章 叛亂起第243章 改變第356章 接頭第412章 擬旨第98章 暗樁第613章 攤牌第70章 火器廠第265章 南北第155章 交戰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53章 籌建第381章 遼東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