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朝會三

“臣身爲都察院左都御史,陛下信任微臣,臣自然不敢信口雌黃!一定對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楊鶴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馮三元,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光芒,可是說起話來卻是擲地有聲。

天啓皇帝的臉色依舊不是很好看,陰沉的可怕,半晌才緩聲道:“熊廷弼乃是遼東經略,現在遼東是個什麼樣子,朕不說你們也知道。薩爾滸之戰之後,熊廷弼保住了遼東,那是對朝廷有大功的,朕不能寒了邊關將士的心,不能寒了衆臣的心。”深深的看了一眼楊鶴,天啓皇帝道:“楊愛卿,你有什麼話說吧!”

聽了天啓皇帝的話,所有的大臣都明白,這位少年天子對熊廷弼的印象非常的不錯,想要扳倒熊廷弼的人怕是要倒黴了,首當其衝的就是馮三元。剛剛那些想要站出來爲馮三元鳴不平的人,此時也全部收住了腳,爲了馮三元得罪內閣大學士韓曠,還得罪了天啓皇帝,實在是得不償失。

那些齊浙楚黨的官員和剛剛加入孫黨的官員,此時則是滿臉擔心的看着楊鶴,他們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位楊大人這是怎麼了。這樣一個人值得嗎?千萬別觸怒了天啓皇帝,那可就麻煩了。

“臣斗膽問一句,不知陛下想要怎麼處置馮御史?”楊鶴接下來的話讓所有人都呆住了,這位大人的膽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啊!不過他的話問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天啓皇帝的身上。

“參奏失實,交付有司衙門查處,至於有沒有構陷大臣,通敵賣國,那就要查過之後才知道了。”天啓皇帝似乎也沒有生氣,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下面的大臣一聽,果然自己沒猜錯,進了三法司還能出得來?這可是天啓皇帝欽定的罪名,沒有人敢輕易的推翻。況且這個馮三元不過是東林黨的棄子,誰敢冒着得罪皇帝還得罪的東林黨的風險救他啊!

這個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楊鶴的身上,所有人的都看着他,有擔心,有幸災樂禍。也有人將目光落到了站在最前面的人孫承宗身上,畢竟在他們看來孫承宗是因爲楊鶴才又的今天,這個時候孫承宗怎麼也應該站出來啊!

“陛下對臣有知遇之恩,可是今日臣有些話卻不得不說了,陛下既然以國士帶臣,臣自當以國士報之!”楊鶴卻是上前一步,緩緩的撩起自己的官服跪了下去,輕輕的將自己的官帽摘了下來,放在了地上。

看到這一幕所有的大臣都愣住了,這朝會剛剛開始,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就摘了自己的官帽。跪在地上的馮三元此時雙眼通紅,眼中淚水不斷的流了下來,自己在官場這麼多年,見過太多的爾虞我詐,太多的落井下石。此時楊鶴這樣對自己,真的讓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天啓皇帝此時也很詫異,心中暗道:“好你個楊鶴啊!讓你演個戲你也太投入了,等這件事情完了,看朕怎麼收拾你。”

心裡雖然不高興,可是天啓皇帝的臉色依舊還是原來的樣子,將看向楊鶴的目光放到了一邊,似乎對於楊鶴的動作無動於衷。

“陛下,自古一來御史就有監察百官的責任,風聞奏之本就是御史的職責,至於審獄斷案乃是三法司的事情。馮御史參奏遼東經略熊廷弼,乃是一個御史的本分,不但無過反而有功。至於陛下說的有沒有證據的事情,那是應該交給三法司去查的,如果御史將這些事情都做就是越權了。大明從無阻塞言路之說,陛下乃是盛世明君,更不應該有這樣的決定。臣今日在這大殿之上,力保馮御史。”楊鶴的話可謂震耳發聵,震得大殿之上鴉雀無聲,所有的人都愣住了,這可是批龍鱗,犯顏直諫啊!

很多人都激動了起來,這次的事情過去,無論結果如何讓,這位左都御史楊鶴在清流之中的地位一定會再升一個臺階,這天下恐怕在也無人能望其項背了。楊鶴身爲左都御史,在清流之中有着極高的威望,要不然也不會在東林黨和齊浙楚黨爭鬥那麼激烈的情況下,保住都察院的位子。此時更是犯顏直諫,這聲明想必就是如日中天了,很多站在楊鶴身邊的御史頓時也有些躍躍欲試了。

天啓皇帝此時心裡也不知是個什麼滋味,總覺得好像自己挖個坑把自己埋裡了,這些人啊!沒一個好對付的。

“楊愛卿,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天啓皇帝臉色陰沉的可怕,臉色也變得鐵青,站起身子對着楊鶴大聲的喝問道。

“陛下,馮御史參劾遼東經略熊廷弼乃是本分,因爲這件事情陛下處置了他,今後讓我等御史如何自處?臣深受皇恩,身爲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管都察院,這個時候如果不站出來,上對不起陛下知遇之恩,下對不起屬下的擁戴之義。這是爲臣的本分,如果陛下要處置馮御史,身爲馮御史的上官,臣請帶之受罰!”楊鶴此時居然也站了起來,回頭看着看站在自己身後的幾位御史,眼神十分的銳利,說出的話卻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這個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一樣了,這位楊大人簡直就是正義的化身,上對得起皇上,對得起下屬。爲了心中的一股正氣,批龍鱗,犯顏直諫。如果皇帝一意孤行,願意爲了自己屬下頂罪,這樣的上官到哪裡去找?

那些投靠過來的人,此時心中一片火熱,站在楊鶴身後的御史們,東林黨的人或許還有些猶豫,那些無黨派的人此時也不再觀望,有這樣的上官一定要好好的逢迎一下。

天啓皇帝緩緩的做了下來,看向楊鶴的眼光中充滿了威懾,似乎想要將他一口吞下去!

“陛下,臣覺得楊大人說的有道理,請陛下收回成命!”這次站出來的是吏部尚書周嘉謨。

“請陛下收回成命!”有人一帶頭,頓時大殿裡的大臣跪下來一大半,齊浙楚黨,孫黨,中立的文官,包括一些世襲勳貴。

;

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215章 趙率教第18章 寶劍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391章 渡赤水第343章 行軍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641章 拔刺第411章 任長樂第7章 君前第613章 攤牌第353章 改制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175章 許顯純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85章 御前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482章 殺機第391章 渡赤水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18章 寶劍第163章 打贏了第58章 密謀第51章 密談第306章 動手吧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323章 出城第137章 信任第407章 逛妓院第204章 方家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610章 招生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16章 兩個女人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81章 出發第219章 佔領第188章 審問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138章 找人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5章 粉墨登場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158章 暮色第518章 撤軍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133章 思考第63章 莫須有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66章 送行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526章 爭奪第281章 投降吧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36章 局勢三第144章 皇后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287章 張家口第266章 滿桂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486章 安心第4章 原來如此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241章 叛亂起第458章 甘薯第90章 隆中對二第184章 王承恩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582章 鄭一官第505章 迷局第189章 阻力第136章 局勢三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425章 秦淮河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334章 二臣傳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
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215章 趙率教第18章 寶劍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391章 渡赤水第343章 行軍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641章 拔刺第411章 任長樂第7章 君前第613章 攤牌第353章 改制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175章 許顯純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85章 御前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482章 殺機第391章 渡赤水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18章 寶劍第163章 打贏了第58章 密謀第51章 密談第306章 動手吧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323章 出城第137章 信任第407章 逛妓院第204章 方家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610章 招生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16章 兩個女人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81章 出發第219章 佔領第188章 審問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138章 找人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5章 粉墨登場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158章 暮色第518章 撤軍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133章 思考第63章 莫須有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66章 送行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526章 爭奪第281章 投降吧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36章 局勢三第144章 皇后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584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287章 張家口第266章 滿桂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486章 安心第4章 原來如此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241章 叛亂起第458章 甘薯第90章 隆中對二第184章 王承恩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582章 鄭一官第505章 迷局第189章 阻力第136章 局勢三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425章 秦淮河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334章 二臣傳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