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讀聖賢書

“愛卿給朕解釋一下這段話好嗎?”天啓皇帝看着一臉怪異的周嘉謨,知道火候已經差不都了,微笑着道。

“陛下,臣相信以陛下的聰慧,自當早就領悟了這段話裡的含義了。”周嘉謨也不傻,宦海沉浮,幾經磋磨,這個人已經是油滑了很多。年輕時候那份報國的雄心已經被消磨了很多了,可是和天啓皇帝一番交談之後,心中的報復似乎再一次被點燃了,年輕時候的夢想似乎也再一次醒了過來。雖然是這樣,可是還是抱着人到中年的矜持,繼續和天啓皇帝打着太極拳。

周嘉謨話裡的意思天啓皇帝自然能夠聽懂,他無非實在告訴自己,自己的話他已經聽懂了,有什麼話就直說吧!這麼繞來繞去的有意思嗎?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道:“借用一句諸葛亮的話,益州疲弊,此真存亡之秋也。蜀國隨疲憊,可是卻也有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今我大明可謂大廈將傾,國家也是千瘡百孔,可是這個時候,大明的這些大臣在做什麼?”此時壓抑在天啓皇帝心中的怒火,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場所,天啓皇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裡不斷的迴響。震懾這這大殿,也震懾着周嘉謨的身心,他的身子都爲微微的顫抖。懷才得遇英明主,那麼自己也可以一生無憾了。

“他們在爭權奪利,在挖大明的牆角,他們有沒有想過,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或者對他們來說,不過是換個主子而已,可是這麼多年的聖賢書都讀到哪裡去了?平日了滿嘴的清高之詞,可是誰少拿一點都不行。正應了那句話,筆下有千言,胸中無一策。文天祥臨死前說過,讀聖賢書,所謂何事?”天啓皇忽然間狀若瘋魔,眼睛因爲憤怒迅速充血變得血紅,伸手便將腰間的寶劍拔了出來。

天啓皇帝用劍指着周嘉謨,眼睛瞪着他,大聲的喝問道:“你是不是大明的重臣?願不願意和朕中興大明?如果你言不由衷,朕就滅了你的九族。如果你此時告訴朕,你不可以,朕讓你致仕。”此時天啓皇帝已經將劍駕到了周嘉謨的脖子上,對於自己不能肯定的大臣都要進行一番測試,周嘉謨就是天啓皇帝要測試的第一個人。對於這樣有能力的大臣,天啓皇帝是打心底裡期盼的,可是如果他們深陷黨爭,不要說做什麼實事了,就算能不能堅持本心都難說的很。

周嘉謨沒有想到天啓皇帝居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他不由擡起頭看着天啓皇帝,可是看到的卻是天啓皇帝憤怒的眼神。雖然是憤怒的眼神,周嘉謨看到了一絲信任更多的卻是期盼。此時的他不禁想起來自己年少的是的夢想,想起了曾經發下的治國平天下的豪言壯志,胸中頓時一種東西要噴涌而出。

狠狠的將頭磕在地上,聲音顫抖着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臣願爲陛下馬前卒,雖死不悔。”

天啓皇帝將寶劍收了起來,將周嘉謨緩緩的扶了起來,拍着他的肩膀道:“卿不負朕,朕必不負卿。他日若大明亡國,朕希望愛卿能在朕的身邊。”

“如果真到那個時候,臣必不在陛下身邊,臣雖然武不能上陣,文不能定天下。可陛下以國士帶我,臣必以國士報之。到了那時,臣願提三尺青鋒,爲陛下戰死殺場。”周嘉謨此時心裡已經生出了士爲知己者死的信念,這一生能遇到這樣的值得報效的君王,自己何惜一死?這或許就是文人的氣節,文人的骨氣,文人的脊樑。

用力的拍了拍周嘉謨的肩膀,天啓皇帝用力的道:“有什麼想法,經管放手施爲,朕給你做主。”

“陛下,朝中臣子大多結黨營私,想要澄清吏治,第一步是要澄清朝堂,將這些結黨營私之人全部趕出朝堂。然後選賢任能,才能迅速的澄清吏治。”周嘉謨將自己的意見拋了出來,這是他爲官這麼多年的經驗之談。他的心中對於面前的這位帝王有了強大的信心,說起話來自然不再有絲毫保留。

“朕何嘗不想一舉掃除黨爭,澄清吏治,可是談何容易。朝堂上的勢力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愛卿上任之後,可以先選拔一批有能力,有才幹的官員。將他們的能力全部都記錄下來然後送到朕這裡來。等到時機成熟,朕自會一舉解決黨爭,澄清吏治。”周嘉謨的意見自然是好的,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大明朝積弊已久,正可謂積重難返,想要一步成事,自然是不可能了。

“是,臣遵旨。”雖然天啓皇帝沒有準了自己的辦法,可是周嘉謨的心裡卻更加的安心了,因爲皇帝是老成謀國之言。此時他的心裡更加的安心了,幹勁也更足了。

帶着滿心的歡喜和對未來的希望,周嘉謨離開了乾清宮,此時他彷彿看到了大明的中興。一個強大的王朝,一位賢明的君主,還有自己一代賢臣,必將留名青史。

從乾清宮出來之後,周嘉謨在紫禁城的門口遇到了兩個人,或許說是正在等他的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楊漣和左光斗。

“周兄,不知陛下召見有何事?”左光斗的性子比較急,看到周嘉謨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周嘉謨知道天啓皇帝那些話都是心腹之言,萬萬不能對他人講,可是卻也不忍心欺騙自己的好友,只好道:“陛下問了我兩個問題。”

“什麼問題?”左光斗連忙問道,眼中滿含着期盼,更懂卻是患得患失。

“第一個問題是讀聖賢書所謂何事?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爲了什麼而讀書?”說完之後,周嘉謨頭也不回的走了,只留下不明所以的楊漣和左光斗。

二人相視一眼之後,左光斗依舊是滿臉的霧水,一邊的楊漣卻有了一絲明悟,若有所思的道:“是啊!讀聖賢書,所謂何事!”說完也不理會左光斗的追問,快步的向着周嘉謨的腳步而去了。

謝謝殘迷書友的打賞,今天的第二更送到,希望大家多多的支持,票票啊!票票啊!

第511章 拜師第154章 開戰了第531章 步伐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421章 見面第604章 定論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486章 安心第64章 妥協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73章 將軍第251章 廣寧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47章 進京第241章 叛亂起第425章 秦淮河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212章 人選第194章 密摺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5章 朝議第400章 關係第353章 改制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32章 威信第437章 百草園第39章 聞風而動第446章 鹽政第458章 甘薯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50章 互相試探第539章 難民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87章 遼東行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486章 安心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523章 銀子第560章 張大可第633章 溫馨第61章 謀劃第219章 佔領第35章 新皇帝第421章 見面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412章 擬旨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354章 警察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2章 提上褲子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215章 趙率教第634章 前奏曲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32章 博弈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461章 出城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321章 抓人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323章 出城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424章 去南京第601章 海匪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437章 百草園第33章 幕後第207章 登聞鼓第125章 命案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117章 抉擇第504章 希望第467張 分歧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517章 對決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122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34章 局勢一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532章 武研院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37章 準備第543章 貪腐案第102章 拜訪
第511章 拜師第154章 開戰了第531章 步伐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421章 見面第604章 定論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486章 安心第64章 妥協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73章 將軍第251章 廣寧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47章 進京第241章 叛亂起第425章 秦淮河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212章 人選第194章 密摺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5章 朝議第400章 關係第353章 改制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32章 威信第437章 百草園第39章 聞風而動第446章 鹽政第458章 甘薯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50章 互相試探第539章 難民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87章 遼東行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486章 安心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523章 銀子第560章 張大可第633章 溫馨第61章 謀劃第219章 佔領第35章 新皇帝第421章 見面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412章 擬旨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354章 警察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2章 提上褲子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215章 趙率教第634章 前奏曲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32章 博弈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461章 出城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321章 抓人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323章 出城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424章 去南京第601章 海匪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437章 百草園第33章 幕後第207章 登聞鼓第125章 命案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117章 抉擇第504章 希望第467張 分歧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517章 對決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122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134章 局勢一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532章 武研院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37章 準備第543章 貪腐案第102章 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