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

看着跪在地上的大臣,天啓皇帝淡然的笑了笑,伸手不斷的撫摸着手上的扳指,一句話也不說。下面跪着的大臣心裡也是無比忐忑,沒有人知道天啓皇帝是怎麼想的,很多大臣現在才意識到,這位剛剛等級的少年的皇帝很是讓人琢磨不透。

許久,天啓皇帝慢慢的站了起來,看着下面的大臣,臉上的笑容漸漸的收斂,神情頗爲嚴肅的道:“張居正乃是當年神宗皇帝所定的案子,朕身爲神宗皇帝的孫子,不能只聽你們一言便重審此案。”

見下面的大臣又想說話,天啓皇帝輕輕的揮了揮手,淡然的道:“朕也知道,不可讓大明之臣承受不白之冤,所以朕決定齋戒七日。使人詢問神宗皇帝的意思,如果神宗皇帝覺得可行,朕自然是遵命。好了,就這樣決定了,退朝吧!”說完,天啓皇帝緩步的走出了大殿,步履沉穩,沒有絲毫的異常。

等到天啓皇帝走了,大殿裡的人才緩緩的站了起來,許多人都是面面相覷,這算不算一次沒有事先約定的逼宮?

看着走向自己的孫興邦,官應震冷冷的哼了一聲,猛地一甩袖子,大步的向外走去!

見官應震如此態度,孫興邦只能搖着頭苦笑,看來這次的事情真的有些麻煩了。不由看向了不遠處的趙南星,當看到他嘴角那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趙興邦心中的擔心越來越大。再一次調轉自己的目光,這一次趙興邦看向的是戶部尚書吳亮嗣。在這朝堂上他能求助的對象恐怕也就只有這個盟友了。

緩步的走到吳亮嗣的身邊,趙興邦沉聲道:“今天的事情頗爲詭異。處處透着邪性,我們晚上見面商議一下吧!”

慢慢的點了點頭,吳亮嗣小聲的道:“事情沒有看起來這麼簡單,也不是我們兩個能夠阻攔的,晚上我們去拜訪一下楊大人吧!他纔是關鍵的人物,孫大人不在京城,我們能商量的人,也就只有他一個人而已。”一邊說着。二人一邊慢慢的像着外面走了出去。

緊緊的皺着眉頭,楊鶴的表情也是頗爲凝重,有些擔心的向皇宮的後面看去,臉上也是頗爲擔憂。今天的事情處處透着怪異,顯然是有人早有預謀的,可是事情究竟是怎麼樣呢?

在這些人裡,唯一一個能笑的出來的就是趙南星了。他現在的心情非常好,汪文直真是一個人才,輕輕的用了一個手段,就讓三黨自亂陣腳了。

“大人,請跟我來!”楊鶴剛剛走出去不遠,一個小太監快步的來到他的身邊。小聲的道。

跟着小太監走出去不遠,楊鶴左右看了看,見沒有人才小聲的道:“公公,我們這是去哪裡啊?”

“楊大人,陛下在御花園。咱家帶着大人過去!”小太監也沒有回頭,只是規矩的回答道。

跟隨着小太監。左轉右轉,終於來到了御花園中的一個涼亭。當看到坐在涼亭裡面的天啓皇帝之後,楊鶴終於鬆了一口氣。

“臣,左都御史楊鶴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來到天啓皇帝的身邊,楊鶴撩衣服跪倒,大禮參拜!

輕輕的揮了揮手,天啓皇帝笑着道:“愛卿免禮平身,來人,賜坐!”

等到楊鶴坐下,天啓皇帝笑着道:愛卿的氣色不錯,看起來日子過的還如意?”

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楊鶴有些尷尬的說道:“陛下,臣慚愧。在這個時候臣不能給陛下幫什麼忙,臣不如孫大人啊!”

見楊鶴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天啓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愛卿誤會了,朕沒有別的意思,不知道愛卿對今日朝堂上的事情怎麼看?”天啓皇帝見楊鶴的樣子,覺得還是說正事吧!

沉吟了許久,楊鶴才沉聲道:“陛下,臣覺得事情絕對不像表面看起來這麼簡單,也僅僅是爲了張居正的事情,恐怕這裡另有隱情。”

看着楊鶴,天啓皇帝面無表情,就那麼直直的看着,一句話也沒有說。直到楊鶴頭上有了汗水,天啓皇帝才沉聲道:“朕找你來,不是讓你說這些的,你應該明白朕的心思。這麼長時間了,朕一直覺得對你信任有加,不過你似乎對着還是有防備!怕什麼?怕朕喜怒無常?”

“陛下,臣,臣無話可說!”此時楊鶴真的是冒汗了,臉上也是一臉緊張,最後一臉頹然的說道。

“或許你覺得朕委屈了你,可是這樣一點事情你還要藏着掖着,只能讓朕這麼想。你是朕的人,有朕給你撐腰,你怕什麼?你剛剛說你不如孫承宗,朕看不光是能力的問題,主要是你的想法。你要知道,你現在是朕的人,放開手腳,不要什麼人或者什麼事束縛了你。”天啓皇帝拍着楊鶴的肩膀,淡然的說道。

用力的點了點頭,楊鶴大聲的道:“是,陛下!”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道:“現在說說吧!今天的事情你怎麼看?”

“陛下,今天的事情確實透着詭異,開始站出來的是浙黨的人,可是臣看孫興邦的樣子,顯然是不知道這件事情。況且孫興邦不是不知道官應震對張居正的看法,所以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孫興邦安排的。齊浙楚黨的另外一個人就是戶部尚書吳亮嗣,這個人顯然也沒有必要這樣做。臣觀察官應震的反映,顯然是對浙黨和齊黨的人很是不滿,所臣覺得這件事情應該是。”楊鶴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只是最後卻被天啓皇帝揮手打斷了。

“是東林黨!”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緩緩的說出了一個名字,接着臉色便沉了下來。

半晌,天啓皇帝才緩緩的道:“用這種方法將齊浙楚黨拆開,而楚黨是三黨之中實力最強的,只要將楚黨拉過去,那麼就能大大的削弱三黨的實力。就算其餘的兩黨投入你這個黨派,也是於事無補。畢竟你和孫承宗出來的時間短,根基薄,不是東林黨的對手的。”

“陛下,臣可不是結黨啊!臣對陛下忠心耿耿,對朝廷也是盡心盡責,臣!”楊鶴見天啓皇帝將自己個東林黨他們相提並論,頓時大驚失色,連忙跪倒在地大聲的道。

苦笑着看着楊鶴,天啓皇帝將他慢慢的扶了起來,溫言道:“愛卿不必如此,愛卿的心意朕自然明白,朕就是那麼一說。愛卿沒有結黨,忠心爲國,朕自然知道。就算愛卿結黨,也是朕的黨,愛卿不必擔心。愛卿既然以國士報之,朕自當以國士代之,愛卿放心!”

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接着道:“事情看起來和簡單,可是從佈局上來講,絲毫沒有破綻,這是一位高人啊!在朕看來,這不過是第一步,接下來肯定還有其他的策略。官應震希望朝爲張居正平反,畢竟那是湖北人的驕傲,他是無論如何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哪怕明明知道這是東林黨的陰謀。至於孫興邦和吳亮嗣就有些可憐了,孫興邦被人栽贓嫁禍,可謂有口難辨,可謂啞巴吃黃連。整個佈局環環相扣,對人心的把握非常的到位,真的不知道東林黨何時出了這樣一個人物,真是個人才啊!”

見天啓皇帝看明白了一切,楊鶴的心裡暗歎,這位少年天子果然不簡單。這眼光真是老辣,想了想沉聲問道:“那陛下,有什麼應對的辦法了嗎?”

看了一眼楊鶴,天啓皇帝笑着道:“辦法?爲什麼要有辦法?你說朕應該站在哪邊?朕敢說,不出一天,今天朝上的事情就會傳遍京城,朝廷要爲張居正平反。張居正在百姓的心裡意味着什麼,朕不說愛卿也知道。只要消息傳出去,朕除了重審張居正的案子,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如果朕硬壓下去,一個昏君的帽子是跑不掉了,這些人從來都是將自己擺在正義的一方的。”

楊鶴此時也愣住了,這些他還真的沒有想到,皺着眉頭有些遲疑的道:“如果陛下重審張居正的案子,那官應震自然要跳出來,孫興邦肯定控制不住那些人,那三黨就真的亂了。這樣東林黨的計劃就成了,真是陰險,太陰險了!”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道:“他們在做這個局的時候,就前後都想到了,無論朕同意不同意,他們都能取得好處。現在朕對着佈局的人,越來越好奇了。”

見天啓皇帝一副悠哉悠哉的樣子,楊鶴頓時有些着急,頗爲擔心的道:“陛下,還是想想辦法啊!這樣下去不行了,如果真的讓他們做到了,那事情就麻煩了!”

笑着看着楊鶴,天啓皇帝欣慰的道:“楊愛卿忠君愛國,朕的心裡很欣慰,如果天下都是愛卿和孫愛卿這樣的官,我大明的天下也不會落到這個地步。愛卿不要擔心,不是有句古話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嗎?爲他人做嫁衣的事情,沒有什麼稀奇的!”

不知道爲什麼,看到天啓皇帝的笑容,楊鶴覺得自己的後輩一陣發涼。

第19章 紅丸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215章 趙率教第126章 籌備第357章 等待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95章 廠衛第587章 打算第176章 歡喜禪第411章 任長樂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353章 改制第518章 撤軍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196章 大清洗第517章 對決第105章 愁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02章 會京師第368章 心思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183章 風雲動第86章 策論第48章 周嘉謨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348章 援軍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122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448章 同行第385章 御前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587章 打算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614章 開考第150章 準備第84章 熊府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24章 序幕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121章 笑四笑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479章 不忍心第391章 渡赤水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348章 援軍第426章 交易第616章 鄭芝龍第215章 趙率教第41章 參選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89章 隆中對一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243章 改變第46章 木盒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565章 軟禁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371章 廷議第313章 桃花運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429章 城門第250章 遵化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3章 登基大典第616章 鄭芝龍第339章 因由第438章 吉祥巷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35章 新皇帝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79章 夜晚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418章 對策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445章 食鹽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460章 宋代皇室
第19章 紅丸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215章 趙率教第126章 籌備第357章 等待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95章 廠衛第587章 打算第176章 歡喜禪第411章 任長樂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353章 改制第518章 撤軍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196章 大清洗第517章 對決第105章 愁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02章 會京師第368章 心思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183章 風雲動第86章 策論第48章 周嘉謨第585章 提前動手第348章 援軍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122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448章 同行第385章 御前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587章 打算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614章 開考第150章 準備第84章 熊府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24章 序幕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121章 笑四笑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479章 不忍心第391章 渡赤水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348章 援軍第426章 交易第616章 鄭芝龍第215章 趙率教第41章 參選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89章 隆中對一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243章 改變第46章 木盒第208章 天啓大案第565章 軟禁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371章 廷議第313章 桃花運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429章 城門第250章 遵化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3章 登基大典第616章 鄭芝龍第339章 因由第438章 吉祥巷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35章 新皇帝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79章 夜晚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418章 對策第331章 堅船利炮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445章 食鹽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460章 宋代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