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思考

天啓元年,二月初一。

時間前進的並不快,不過卻沒有人能夠阻擋,只不過每段時間忙碌的事情都不一樣。從上個月開始,整個大明朝的朝廷就都在圍繞一個人轉,或者說大明朝的朝廷一直再圍着一個人轉,這個人就是至高無上的皇帝。

天啓皇帝的婚事已經定下來了,進過欽天監的推算,天啓皇帝和張皇后的八字非常的和。乃是天生的一對,能夠福保大明千秋萬代,多子多福!

至於這個推算知否準確,那是顯而易見的,因爲滿朝的文武沒有一個反對的,這就重側面說明了這個推算是無比的準確。或許這個世界上唯一對這件事情,抱有懷疑態度的就是天啓皇帝自己了。

既然是珠聯璧合的一對,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結婚了,經過欽天監的推算二月初八是一個好日子,大吉大利。這個推算自然也是十分準確的,因爲沒有人懷疑,當然,天啓皇帝除外。

看了一眼身邊的陳洪,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緩聲道:“這是在幹什麼?朕好無聊啊!”這段時間以來,天啓皇帝的早朝早就停了,美其名曰準備大婚。

看了一眼堆積如山的奏摺,陳洪笑着道:“如果陛下覺得無聊,可以出去走走啊!”

見陳洪看了自己面前的奏摺,天啓皇帝苦笑着道:“連你這個老傢伙也敢開朕的玩笑,找打是不是?”

在天啓皇帝身邊這麼長時間,陳洪對這位少年天子多少了解一些,開一些不傷大雅的玩笑,會讓天啓皇帝更加的信任自己。訕訕的笑了笑,陳洪討好的道:“老臣知道陛下是一位明君,這樣的事情是做不出來的,不過看到陛下每天這麼勞累,老奴有一句不知道該不該說?”

雖然明朝早就有宦官不得干政的說法,可是這麼多年基本沒人遵守,這個時候陳洪既然這樣說,那肯定是關於國事的。揉了揉發脹的額頭,天啓皇帝笑着道:“說吧!又不是第一次了,非要做這個姿態!”

雖然被天啓皇帝拆穿了,陳洪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變化,依舊一臉獻媚的笑着。想了想,陳洪才道:“陛下,朝廷大事其實都是掌握在內閣的手裡,無論是地方賦稅,出兵平叛,又或者是官員的升遷。這也就決定了內閣在朝廷裡的地位,當年太祖爺建立內閣也是爲了分擔皇帝的負擔。因爲有了內閣票擬,所以陛下看摺子就不會這麼累。”

緩緩的點了點頭,這些天啓皇帝自然知道,見陳洪還有說下去的趨勢,天啓皇帝揮了揮手,淡淡的道:“說重點,這些朕都知道。”

這次陳洪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老臉罕見的一紅,訕訕的笑了笑,便開口道:“內閣的辦事的快慢和好壞,直接取決於內閣大學士的能力,也就是用人,陛下用人,老臣不應該多嘴的。”說道這裡陳洪似乎覺得不妥,忽然不在往下說了。

看了一眼陳洪,天啓皇帝有些生氣了,老傢伙。臉色頓時一變,大聲的道:“少來這套,說!”

呵呵的笑了笑,陳洪甩了甩了手裡的拂塵,接着道:“陛下讓孫承宗大人入了內閣,這段時間內閣報上來的摺子每一件都處理的很好,那幾天陛下不就很清閒!”陳洪的話點到爲止,他相信聰明如天啓皇帝肯定能聽的明白。

看了一眼陳洪,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原本的內閣首輔大學士方從哲回家了,孫承宗去了遼東,顧慥被自己趕回了家。現在的內閣大學士還有兩個人,一個是韓曠,另一個是劉一璟。

這兩個人爲官多年,深知官場深淺,只是說道能力,並不是那麼出彩。看來真的該在找幾個人來了,弄的自己這麼累,真是得不償失。

緩緩的閉上眼睛,天啓皇帝慢慢的翻找自己的記憶,希望能在這裡面找到一些人,一些自己記得人。

天啓皇帝正在爲找人發愁的時候,遼東卻來了人,很秘密的來到了遼東,一夥人去找孫承宗,另一夥人去找楊漣。

孫承宗看了一眼身邊的熊廷弼,心中滿是欣慰,這個人是個人才啊!只要有了這樣的人,大明就還有希望。慢慢的走到瀋陽城的城頭上,熊廷弼在則是緩步的跟在孫承宗的身後。

熊廷弼來到遼東之後,一直被軟禁在軍營裡,和那些京城三法司人住在一起。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就在昨天,遼東督師孫承宗派人來傳信,說軍營不是查案的地方,三法司的人不能住在這裡。不由分說的,便將三法司的人趕走了,趕到了驛館裡。

三法司的人知道自己惹不起,那好我們閃,可是讓人詫異的事情發生了。三法司的人可以走,熊廷弼卻要留了下來!孫承宗的理由也很充分,熊廷弼是重要的人證,住在軍營便於保護,況且熊廷弼不過是配合調查,沒人有權力拘押他!三法司大的人知道這是不講理,可是也沒有人趕去找孫承宗的麻煩。就這樣,在熊廷弼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時候,便被人帶到城頭上。

撫摸着城頭上架設的大炮,熊廷弼感慨良多,這麼多年自己一腔熱血,都爲了遼東。自己多少次發下誓言,哪怕將自己的滿腔熱血全部都灑在着遼東的山山水水,自己也要達成心中的抱負。

見熊廷弼的複雜神色,孫承宗微微一笑,這纔是一個將帥應該有的氣概,不怕死。在戰場上,怕死者死,不怕死的生。

“熊大人,怎麼樣?這次京城一遊,再回到這遼東的土地上,有什麼感覺?”雖然和熊廷弼接觸的不多,可是對於有能力的人,孫承宗是很敬佩的,無論文武,不論出身。

“不瞞大人,這麼多年,下官一直身在遼東。對於這裡的人,這裡的土地,有着不一樣的感情。下官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克復遼土,能夠一展胸中的抱負。可是這麼多年了,卑職的心裡卻一直壓着一口氣,無處發泄,所以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得罪了很多人。”熊廷弼滿臉的釋然,似乎蛻變了一樣,彷彿佛家的頓悟一般,似乎將心裡的東西放下了很多。

求推薦!求收藏!求......

;

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54章 家宴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23章 鬥法第360章 二人擡第375章 考狀元第24章 序幕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394章 平定第50章 互相試探第423章 賬冊第116章 首級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430章 廠衛第321章 抓人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31章 妥協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523章 銀子第243章 改變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207章 登聞鼓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26章 籌備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246章 派兵第56章 新的一年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155章 交戰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375章 考狀元第133章 思考第633章 溫馨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523章 銀子第38章 選後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595章 進皇宮第151章 換位第356章 接頭第589章 日出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230章 聯姻第589章 日出第566章 崔福第144章 皇后第97章 抵京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50章 算計第121章 笑四笑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83章 來龍去脈第636章 開戰第51章 密談第76章 罷官第227章 兄妹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06章 私心第169章 高宏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230章 聯姻第519章 完結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57章 開始了第143章 艾菲斯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103章 老狐狸第629章 談判四第165章 幕後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403章 南京第119章 震動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410章 探監第33章 談話第416 欽差駕到第15章 呂后第8章 父子第527章 計劃第44章 徐光啓第100章 葉志高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531章 步伐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126章 籌備
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54章 家宴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23章 鬥法第360章 二人擡第375章 考狀元第24章 序幕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394章 平定第50章 互相試探第423章 賬冊第116章 首級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430章 廠衛第321章 抓人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31章 妥協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523章 銀子第243章 改變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207章 登聞鼓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26章 籌備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246章 派兵第56章 新的一年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155章 交戰第333章 塵埃落定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375章 考狀元第133章 思考第633章 溫馨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523章 銀子第38章 選後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595章 進皇宮第151章 換位第356章 接頭第589章 日出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230章 聯姻第589章 日出第566章 崔福第144章 皇后第97章 抵京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50章 算計第121章 笑四笑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83章 來龍去脈第636章 開戰第51章 密談第76章 罷官第227章 兄妹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06章 私心第169章 高宏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230章 聯姻第519章 完結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57章 開始了第143章 艾菲斯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103章 老狐狸第629章 談判四第165章 幕後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403章 南京第119章 震動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410章 探監第33章 談話第416 欽差駕到第15章 呂后第8章 父子第527章 計劃第44章 徐光啓第100章 葉志高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531章 步伐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126章 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