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擬旨

回到客棧之後,天啓皇帝便將任長樂的情況告訴了陳芳芳姐妹,然後又安慰了兩姐妹一下.等到兩姐妹回房間之後,天啓皇帝和袁可立黨寒三人在大廳裡議事。

“陛下,那位牢裡的任長樂很是不簡單啊!雖然從沒有提到他案子的事情,可是對卻說了一堆私鹽的事情,很明顯是把皇上往裡面扯拽。”袁可立輕輕的皺着眉頭,面色很是凝重的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臉色也變得很凝重,皺着眉頭想了想,沉聲道:“身陷囹圄,蒙冤受屈,能有如此心胸和智謀已經是十分難得了。雖然將我們像裡面拉扯,也是我們自己送上門的,他說的也是我們感興趣的,這也怨不得他。”

袁可立慢慢的點了點頭,眉頭微蹙,沒有在說什麼,低着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這個時候陳林走了進來,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道:“陛下,今天有人來這裡打探消息!”

三個人全都擡起了頭,天啓皇帝笑着說道:“預料之中,只是沒有想到這麼快,什麼人?查清楚了嗎?”

“回陛下,查清了,是本城鹽商李家的大公子李博!”陳林躬着身子,語氣中帶着淡淡的不屑,身爲天啓皇帝的親信太監,這位陳公公眼界也是非常高的。

這次天啓皇帝等人住的地方也是東廠的一個據點,乃是東廠的暗樁,本城的鎮守太監都不知道。東廠在揚州可是佈置了很多的力量,想要查到李博自然是易如反掌。

“跳樑小醜!看着他沒有什麼大的動靜的就好了,不必過多的注意。”天啓皇帝說着將目光轉向了一邊的黨寒,沉聲問道:“讓你的送出的消息送回去了嗎?”

“回皇上,已經送出去了!”黨寒躬着身子,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聲音嚴肅的說道。

慢慢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舒了一口氣,沉聲說道:“那就好,接下來我們就等着吧!接下來會越來越有意思,讓朕看看這些人有什麼能耐!”

“陛下,臣覺得我們的實力有些單薄,一旦有什麼意外臣怕不能護衛陛下的安全。是不是在調些兵馬過來,一旦有什麼意外也好應付!”黨寒的心裡總覺得有些不妥,趁這個機會趕忙說了出來。

輕輕的擺了擺手,天啓皇帝臉上帶着自信道:“這裡是什麼地方?這裡是揚州,距離南京不過咫尺之隔。如果這裡有什麼事情,我們可以調動南京的人馬。揚州的城的人馬我們不能相信,可是南京中軍都督府都督魏國公,世受國恩,對我大明忠心耿耿。如果有什麼意外,那裡的兵馬是可以信重的。”

瞭然的點了點頭,南京中軍都督府都督魏國公確實是大明朝東南柱石,統領着大明朝在南京的十幾萬人馬。對於魏國公的忠心那是不用說的,中山王徐達的後人,乃是大明朝最早的王公貴族。與國同戚,自然是忠心耿耿的!

“等着吧!等京城的消息,最近不要做什麼!”天啓皇帝滿含深意的點了點頭,語氣中帶着幾分期盼。

自從天啓皇帝閉關,京城倒是沒有什麼變化,大明朝早就習慣了皇帝不上早朝的曰子。萬曆皇帝十幾年不理政務,朝廷也一樣運轉,現在天啓皇帝纔不在幾天,自然不會有什麼紕漏。

錦衣衛北鎮府司,駱思恭正坐在大堂上,自從天啓皇帝離開燕京,駱思恭就沒有離開過北鎮府司。雖然表面上沒有什麼變化,可是暗地裡錦衣衛的暗探早就忙了起來,駱思恭這自己也不敢懈怠。

“大人,黨儉事的信!”一個千戶走了進來,對着駱思恭施了一禮,恭敬的道。

聽到千戶的話,駱思恭就是一愣,臉上帶着幾分詫異。他已經派黨寒去跟着天啓皇帝了,難道出了什麼事情了,想到這裡駱思恭連忙道:“快!拿過來!”

千戶自然不敢有絲毫耽誤,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將書信遞給了天啓皇帝。

將書信接過來,駱思恭不敢有絲毫的耽誤,迅速的拆開信件,連忙看了起來。當看到上面話語之後,駱思恭的臉上變得異常凝重,對着下面的千戶吩咐道:“讓人備馬,我要去東廠!”

千戶頓時一愣,臉上帶着幾分詫異,難道自己聽錯了?指揮使大人怎麼要去東廠呢?雖然東廠和錦衣衛被廠衛廠衛,在文官那裡沒什麼區別,可是實際上東廠和錦衣衛一直都是面和心不合。

“看什麼看,讓你去備馬!”駱思恭狠狠的瞪了一眼,千戶大聲的呵斥道!

“是,卑職則就去!”千戶答應了一聲,轉身就像外面跑了出去,雖然心裡疑惑,可是他也不敢耽誤。

一刻鐘之後,黨寒就出現在了東廠的門外,東廠番子都沒有上前詢問,轉身就向裡面跑了進去。

時間不長,魏朝便帶着人走了出來,來到駱思恭的身邊,面色凝重的道:“駱大人,出了什麼事情嗎?”魏朝的心裡可是非常的清楚,這個時候駱思恭是不會和自己起紛爭的,能讓他來找自己的之後天啓皇帝的事情。魏朝一點都不敢怠慢,如果是外面那些太監的事情,那就糟了。

“魏公公,你看看這個!”說着在懷裡將那封信拿了出來,伸手遞給了魏朝。

將信接過來,魏朝迅速的展開,迅速看了下去。魏朝的臉色也便的越來越凝重,沉吟了一下,聲音嚴肅的道:“我們去內閣!”

駱思恭看了一眼魏朝,緩緩的點了點頭,他們其實最不喜歡那個地方,可是現在也沒什麼辦法。

內閣值班房裡,幾位內閣大學士正在批改奏摺,自從天啓皇帝離開燕京,奏摺就全是他們批閱的。大主意也都是他們拿的,不過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倒也沒有什麼紕漏。

在內閣值班房裡,一直都是很安靜,往來的書吏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氣氛。走起路來幾乎沒有聲音,也不會發出很大的聲響,與閣老們說話也都是小心翼翼的。

這樣安靜的氛圍有的時候也會被打破,外面一個書吏快步的走了進來,臉上掛着汗珠,口中穿着粗氣。大步的走進屋子裡,顧不得平曰的禮儀,快步的走到了內閣次輔劉一璟的身邊。

沒有人呵斥那個書吏,倒是幾位內閣大學士都把手中的活停了下來。他們都很有經驗,能讓一個書吏這樣的,顯然是有大事發生了。

“大人,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和提督東廠魏公公來了,說有大事要見大人!”書吏對着劉一璟施了一禮,氣喘吁吁的說道,臉上還帶着一絲擔心。

微微皺了皺眉頭,劉一璟臉上微微有些錯愕,內閣和東廠錦衣衛一項合不來。今天這兩位一起來,看樣子是有大事情啊!

慢慢的站起身子,劉一璟對書吏吩咐道:“把人請到偏聽,本閣這就過去!”

劉一璟也知道天啓皇帝不在京城,如果不是大事情這兩位是一定不會來的。不過這內閣的值班房是不能讓他們進的,見其他幾位大學士要說話,劉一璟輕輕的擺了擺手,道:“本閣先去看看,什麼話等回來再說!”

緩步走進大廳,劉一璟已經看到了駱思恭和魏朝,沒有說什麼便走到一邊坐了下來。

魏朝和駱思恭誰也沒有施禮,不過劉一璟走進來兩個人都站了起來,表示了一下尊重。

三個人做好了,駱思恭便迫不及待的道:“劉大人,事情緊急,客套的話我也就不多說了。這是皇上的信,劉大人過目!”

慢慢的點了點頭,劉一璟恭敬的站起身子,雙手將信件接過,舉過頭頂。等到信件到手,劉一璟才慢慢的放下來,展開來觀看。

眉頭微蹙,看了一眼駱思恭和魏朝,劉一璟沉聲道:“這是皇上的聖旨,內閣自然不會忤逆,我馬上就去擬旨。兩位在這裡稍等片刻,聖旨擬好之後,魏公公馬上送到司禮監批紅。至於宣旨的事情,魏公公可以去找王公公,想必不會有什麼疏漏!”

魏朝和駱思恭同時鬆了口氣,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魏朝聲音嚴肅的道:“劉大人,咱家別的話就不說了,希望內閣不要走漏了消息!”

“魏公公放心,皇上走的時候有過交代,內閣中都是大明的重臣,自然不會有什麼疏漏!”說着快速的站起身子,大步的向外走去。

回到內閣值班房,劉一璟的臉色很是凝重,對屋子裡的幾位大學士道:“諸位,本閣要擬旨,你們過來看看吧!這是皇上剛剛下的聖旨,時間緊迫,我來不及多說。本閣一邊寫着,你們一邊看着,如果有什麼疏漏,諸位可以提出來!”

幾位內閣大學士面面相覷,誰也不敢怠慢,全都跟着劉一璟來到他的桌子邊。

拿起一邊的狼毫筆,劉一璟微微想了想,便在紙上快速的寫了起來。時間不長便收了筆,便將目光看向了一邊的幾個人,嚴肅的問道:“諸位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未完待續。)

第68章 覲見第41章 參選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591章 聚將鼓第138章 找人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76章 罷官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412章 躊躇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302章 文震孟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7章 君前第346章 改軍制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181章 人和人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16章 兩個女人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10章 起風了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332章 選將第530章 佈置第357章 等待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67章 抉擇第334章 二臣傳第425章 秦淮河第526章 爭奪第330章 新火器第20章 試探第91章 隆中對三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155章 交戰第437章 百草園第560章 張大可第642章 咆哮第527章 計劃第84章 熊府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447章 出事了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4章 原來如此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126章 夜宴第56章 新的一年第22章 主角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183章 風雲動第505章 迷局第548章 遠見第313章 桃花運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24章 序幕第176章 戚家刀第572章 監視第91章 隆中對三第614章 開考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58章 密謀第134章 局勢一第58章 密謀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642章 咆哮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378章 入貴州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140章 大婚二第495章 地道第71章 燧發槍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601章 海匪第604章 定論第424章 去南京第555章 方世鴻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543章 貪腐案第354章 警察
第68章 覲見第41章 參選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591章 聚將鼓第138章 找人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76章 罷官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412章 躊躇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302章 文震孟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7章 君前第346章 改軍制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181章 人和人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16章 兩個女人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10章 起風了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332章 選將第530章 佈置第357章 等待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167章 抉擇第334章 二臣傳第425章 秦淮河第526章 爭奪第330章 新火器第20章 試探第91章 隆中對三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155章 交戰第437章 百草園第560章 張大可第642章 咆哮第527章 計劃第84章 熊府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447章 出事了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4章 原來如此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126章 夜宴第56章 新的一年第22章 主角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183章 風雲動第505章 迷局第548章 遠見第313章 桃花運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24章 序幕第176章 戚家刀第572章 監視第91章 隆中對三第614章 開考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58章 密謀第134章 局勢一第58章 密謀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642章 咆哮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596章 駱思恭的奏對第378章 入貴州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140章 大婚二第495章 地道第71章 燧發槍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601章 海匪第604章 定論第424章 去南京第555章 方世鴻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69章 天啓皇帝的笑容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543章 貪腐案第354章 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