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試探

這個世界有一句話,叫做不爲良相,變爲良醫。這句話是對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最好的詮釋。所以每個讀書人多多少少都要懂一些醫術,不但不是丟人的事情,反而很是有面子。

可是方從哲看到李可灼的模樣,頓時就像吞了一隻蒼蠅一樣,臉上的表情很是古怪。在他開來,這個李可灼此時的樣子,非常好的詮釋了一個成語,那就是沐猴而冠。當然這不是按照引申的意思去理解,而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方從哲覺得這個李可灼,怎麼看都像是一隻穿了衣服的猴子。

就在方從哲胡思亂想的時候,李可灼輕輕的站了起來,對着泰昌帝施了一禮,道:“陛下,臣看完了。”

泰昌帝卻很是激動,連忙拉住了李可灼的手,問道:“怎麼樣?你的紅丸能不能救朕一命?”

“恭喜陛下,剛好合適。”李可灼也不拖沓,趕忙大聲的說道。

周圍的人都馬上跪了下來,大聲的道:“天佑大明,吾皇萬歲。”

看着面前的三顆紅色藥丸,泰昌帝的身體都有些顫抖,此時李選侍也來到了這裡,滿懷希望的看着三顆紅色的丹藥。輕輕的拿起一顆,泰昌帝將它緩緩的放到了自己的嘴裡,喝了一口水,將丹藥緩緩的吃了下去。

“朕要休息一下,你們都離開吧!李可灼留在宮裡候命。”對這些人吩咐了一句,泰昌帝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太陽就像在一個遲暮的老人,每一步走起來都很費力,看着慢慢移動的太陽,葉翔的心裡百感焦急。此時他正坐在屋子的門口,拄着自己的七星劍,對身後的李進忠道:“那個李可灼離開多久了?”

李進忠此時正一臉恭謹的站在太子的身後,不知道爲什麼,只要一看到太子手裡的劍,他就覺得有事情要發生。上午的時候,李選侍派人來找自己,可是卻被太子給趕走了。此時看到太子的模樣,心中更是緊張的很,他已經感覺到了,整個紫禁城被一股看不見的風暴籠罩着。看了一眼一邊的李嵐,李進忠小心的道:“回殿下,已經兩個時辰了。殿下午膳就沒有用,奴才去那些吃的吧!不然殿下的身子會受不了的。”

看了看身後的李嵐,我道:“李嵐,你去尚膳監要幾個菜,再拿一些酒來,我要和李公公喝一點。”

李進忠有些錯愕,不知道這個時候太子怎麼有了這個心思,看到太子的笑容,李進忠的心裡猛地一抽。可是還沒等他發言,李嵐已經施了一禮離開了。

時間不長,李嵐就回來了,身後跟着幾個拿着食盒的太監。等到將菜都擺好了,葉翔將一邊的酒壺拿了起來,給自己倒了一杯,又給李進忠倒了一杯。

看到這一幕,李進忠趕忙跪了下來,一邊磕着頭一邊道:“奴才惶恐。”

“起來”,看到李進忠重新坐好,葉翔緩緩的道:“你跟了本宮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杯酒賞給你。”葉翔端起酒杯,喝進了嘴裡。

等到他放下酒杯,對身後的李嵐道:“你來倒酒。”轉過頭看着李進忠還沒有喝,而且還哭了,不由笑着道:“哭什麼,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本宮雖然還不時皇帝,可是也是你的主子,這些都是主子賞的,喝了吧!”

李進忠重重的點了點頭,拿起酒杯喝了下去,喝完之後又跪下了,頭觸地道:“奴才這一生有幸伺候殿下,是奴才三生有幸,以後殿下就是讓奴才去死,奴才也心甘情願。”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進忠,葉翔也站了起來,將自己的寶劍放到了他的頭上,向嘴裡倒了一杯酒,緩緩的道:“古語云士爲知己者死,你雖然不是士,可是你在本宮的心中,比那些士重要的多。本宮以國士帶你,希望你也不要負了本宮。”

李進忠的身子猛地一顫,猛然擡起頭,當碰觸到太子的眼睛之後,猛地一縮,他明白了太子爲什麼這個時候和他喝酒,找他說這些話。

馬上會有大事發生了,李選侍在找自己,殿下這麼說,看來殿下知道自己和李選侍的事情了。自己應該怎麼辦?選擇誰?如果不選擇太子,那麼這頓酒就是訣別酒了,太子在也不會對自己心慈手軟了,主僕的情分也就盡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進忠,葉翔的心就是一沉,看來這個人沒有必要在考量了,在他的心裡葉翔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權力。誰能給他權力,他就會圍在誰的身邊,這種人可以用,但是絕不可以推心置腹,或者,這就是明朝宦官的典範吧!

輕輕的擡起手中的劍,緩緩的坐回了椅子上,葉翔回頭對着李嵐微微一笑,緩緩的道:“斟酒。”

李嵐此時也有些緊張,畢竟她不是那種什麼都不懂的丫頭,也算是飽讀詩書。此時看到天子和李進忠的模樣,她就知道,恐怕真的有事情發生了。聽到太子叫她,不由猛地的全身一陣,小心翼翼的爲太子倒了一杯酒。

喝了一口酒之後,葉翔沒有說話,也沒有讓李進忠起來,就那麼看着他。此時的李進忠已經全身冷汗了,他知道剛剛的猶豫,讓太子殿下很不滿意。可是自己也不敢做什麼決定,如果就這麼跟着太子,一旦將來李選侍得了勢,自己可就什麼都拿不到了。

現在的李進忠和李選侍有着良好的關係,他相信一旦將來李選侍得了勢,自己一定會被重用。李進忠也一直堅信,李選侍一定會成爲真正掌握這個國家的人,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像當年的馮保、劉瑾一樣。以前,太子朱由校是一個很愛玩的小孩子,對他和客巴巴很是依賴,可是不知道從什麼開始,太子變了。變得有主見了,眼神更是變得很嚇人,最讓人差異的是太子不在對木工活感興趣了。如果不是每天跟着太子,李進忠甚至都會懷疑,太子是不是被人換掉了。這讓李進忠忐忑不以,可是心中的那一絲絲僥倖和對權力的熱衷,最終戰勝了那僅剩的一絲理智。

求收藏、求推薦、各種求!

;

第211章 閻應元第587章 打算第609章 開臺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542章 杭州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302章 文震孟第115章 下雪了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215章 趙率教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260章 將在外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36章 早朝第57章 開始了第321章 抓人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47章 進京第330章 新火器第543章 貪腐案第137章 信任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99章 告密第385章 御前第454章 氣勢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412章 擬旨第228章 科爾沁第219章 佔領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81章 顏思齊第393章 戰後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565章 軟禁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502章 血戰第196章 大清洗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412章 擬旨第356章 接頭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63章 莫須有第295章 明火執杖第551章 蠢貨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491章 圍城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126章 籌備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231章 動作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35章 新皇帝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518章 撤軍第586章 急躁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63章 莫須有第589章 日出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246章 派兵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54章 家宴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629章 談判四第634章 前奏曲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448章 同行第580章 朱由菘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266章 滿桂第347章 成都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33章 談話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400章 關係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44章 皇后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196章 大清洗第437章 百草園第257章 戚家軍第36章 早朝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590章 仗義死節
第211章 閻應元第587章 打算第609章 開臺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199章 內鬼最可怕第542章 杭州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302章 文震孟第115章 下雪了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215章 趙率教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260章 將在外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36章 早朝第57章 開始了第321章 抓人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47章 進京第330章 新火器第543章 貪腐案第137章 信任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99章 告密第385章 御前第454章 氣勢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412章 擬旨第228章 科爾沁第219章 佔領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81章 顏思齊第393章 戰後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565章 軟禁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502章 血戰第196章 大清洗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412章 擬旨第356章 接頭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63章 莫須有第295章 明火執杖第551章 蠢貨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491章 圍城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126章 籌備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231章 動作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35章 新皇帝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518章 撤軍第586章 急躁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63章 莫須有第589章 日出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246章 派兵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54章 家宴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291章 中秋才子宴第629章 談判四第634章 前奏曲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448章 同行第580章 朱由菘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266章 滿桂第347章 成都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33章 談話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400章 關係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144章 皇后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196章 大清洗第437章 百草園第257章 戚家軍第36章 早朝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590章 仗義死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