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開考

大廳裡面的氣氛再一次尷尬了起來,不過這一次鄭一官沒有站出來說什麼。坐在一邊的顏思齊想了想,開口說道:“布萊恩司令,這件事情不是一件小事情,我既然是他們的大哥,就要兄弟們着想。天色也不早了,布萊恩司令和許公先去休息一下吧!晚上我給二位安排接風!”

對於這件事情,顏思齊心裡真的沒有什麼把握,只要先推脫掉。

一邊的許心素和布萊恩也不以爲意,顏思齊的反映早就在他們的預料之中。欣然的同意了,在侍女的帶領下走了出去,對於他們來說事情已經辦完了一大半了!

“欺人太甚!”兩個人出去之後,顏思齊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來。整個身子都在顫抖,臉上的肌肉都抽搐了起來。

鄭一官坐在一邊,輕輕的端起了自己的茶碗,喝了一口,笑着說道:“大哥不必如此,海上就是這樣,誰拳頭打,誰說的算。現在我們實力不如荷蘭人,只能讓他們耀武揚威,他日東風壓倒西風,還不一定會怎麼樣呢!”

“他們這是在威脅我們,更可恨的是那個許心素,他居然和荷蘭人勾結到了一起算計我們!”顏思齊聽了鄭一官的話,似乎平復了一些,坐了下來,憤憤的說道。

“許心素狡猾的很,他纔不會讓自己趟這趟渾水,他恐怕早就爲自己埋好了退路。”鄭一官深知許心素的爲人,如果被他在背後捅一刀,鄭一官絲毫不覺得奇怪。

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顏思齊無奈的嘆了口氣,道:“一官,你說現在怎麼辦?荷蘭人的計劃能成功?”

苦澀的笑了笑,鄭一官略帶着嘲諷的說道:“什麼叫成功?大明是那種能投降的朝廷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雖然是一句很古板的話語。可是這兩百多年,大明一直都是這麼做的。蒙古韃子兵到北京城下,可見朝廷議和了?英宗被抓了。朝廷議和了?”

“荷蘭人想的太簡單了,他們不瞭解大明,以爲能夠逼迫大明簽訂條約,那是癡心妄想而已。他們能夠打下廈門,那有怎麼樣?以他們的實力,能夠在廈門站住腳?或許在海上他們的實力強大,可是在陸地上,我絕不相信他們能夠打得過朝廷的官軍。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做起當年倭寇的勾當!”鄭一官狠狠的將茶杯放下。語氣中已經戴上了不耐煩。

“我們有什們辦法?現在我們實力單薄。如果我們的實力夠強大。會讓荷蘭人在這裡耀武揚威?一旦和朝廷開戰,朝廷就會堅壁清野,到時候我們的生意就沒辦法做了。現在的皇上可不是嘉獎皇上。從北疆的動作就能看得出來,皇上非常的重視武備!”顏思齊身在日本。對於大明的消息非常的關心,此時他的心中也非常的煩躁。

緩緩的點了點頭,鄭一官沉聲說道:“一旦開戰,荷蘭人會有補給,我們卻沒有了補給。除了困守臺灣,再也沒有了什麼出路。可是那樣就把朝廷得罪死了,恐怕到了最後就是大軍圍剿了。朝廷已經建立了一支海軍,據說花費了頗多,戰船也很不錯。雖然還沒有見過,可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現在不是分析這些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做?”顏思齊擺了擺手,顯然已經不在想聽鄭一官分析原因了,他想要鄭一官拿出一個辦法來。

“其實辦法不是沒有,而且有好幾個,只是不知道該怎麼選擇而已。”鄭一官看了一眼顏思齊,頗爲什麼說道。

顏思齊一愣,連忙追問道:“有什麼主意你就說,全都說出來,咱們兄弟好好商量商量。”

“第一個辦法,我們和荷蘭人一起幹,不過不能表現的太突出,讓荷蘭人去做。如果荷蘭人和朝廷兩敗俱傷,我們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不過荷蘭人沒那傻,恐怕會讓我們當炮灰。如果真的是這樣,我們不妨和朝廷聯繫一下,假意投靠朝廷。我們最好的線人現在就在島上,投靠朝廷恐怕就是許心素給自己的一條退路。”鄭一官神秘的笑了笑,能夠洞悉許心素的心思,恐怕也就只有自己和自己的義父李旦了。

“我們表面上答應荷蘭人,與他們虛與委蛇,或許這是一個好時機也說不定。”鄭一官見顏思齊陷入了思考,便停止了自己的話語。

雖然不是什麼好辦法,可是現在也只能這樣了,很多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更何況海上的事情誰說的清楚,有時候運氣也很關鍵。

“不過一官,如果荷蘭人打贏了怎麼辦?”顏思齊深知荷蘭人的實力,對於朝廷實在是沒什麼信心。他不明白鄭一官哪裡來的信心,這讓他很是擔心。鄭一官總拿當年的倭寇說事,現在的荷蘭人可比當年的倭寇強大的多了。

鄭一官也不知道怎麼和顏思齊說,在他看來荷蘭人就算取得了廈門,其實也一點意義也沒有。不能駐守,因爲守不住,想在那裡建立據點,那就是癡心妄想。那樣只能挑起朝廷對倭寇的厭惡,到時候一場巨大的戰爭,恐怕會波及整個沿海。

現在天啓皇帝不是以前的皇帝,從他能夠建造海軍做法來看,這是一位能夠認識大海的重要性的皇帝。以大明的國力,造些船恐怕不是什麼難事。真的將大明的怒火惹起來,恐怕下場會非常的悽慘。

“不能讓荷蘭人打贏,我們一定要起到平衡的作用。如果讓荷蘭人打贏,我們以後的日子恐怕就不好過了。”雖然心裡不認同荷蘭人能夠打贏,可是鄭一官也知道自己和顏思齊說不清楚。與其浪費口水,還不如簡單一點的說。

點了點頭,顏思齊果然沒有在追問,而是靜靜的陷入了沉思。

在顏思齊和荷蘭人扯皮的時候,天啓皇帝已經忙碌完了科考的事情,對於這些事情,天啓皇帝倒也不用太過操心,畢竟早就有了慣例。

天啓五年乙丑科總共錄取進士三百人,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是餘煌、華旗方、吳孔嘉。對於這個考試,天啓皇帝不關心,可是對於國武監和國子監的考試,天啓皇帝可是十分的關心的。

在天啓皇帝看來,這纔是重中之重,以後也將是重中之重。

此時天啓皇帝一身便衣站在閣樓上,看着徐光啓等人正在忙碌,準備開始國子監的第一次考試。因爲早就下發了文書,各地的讀書人也早就趕到了這裡。因爲沒有功名的要求,來的人還是不少的。不過更多的人卻是不屑,看不起不走正途的人,所以倒也沒出現萬人空巷的現象。

一張小桌子,一個國子監的書辦正坐在那裡,他的任務就是驗看前來考試的士子的文書。說是文書,其實就是一種變向的推薦信。各地的世子由各縣的教諭開具的文書,要求並不嚴格,尤其是對學問沒有什麼要求。

在眼看過文書之後,便可以領到自己的號碼牌了,其實也就相當於後世的准考證。在經過這一關之後,士子面對的就是腰間挎着刀的錦衣衛,搜身防作弊的!

經過搜身之後,便來到了一個寬闊的廣場,孔聖人的塑像拜在高臺上。徐光啓帶着國子監的所有教諭在那裡等待着,每個人都沒有穿官服,而是穿着國子監的學士服。

士子們走進來之後,拿着自己的號碼牌去登記,這個時候便會有人問你要考文學院還是理學院了。大部分學子還是選擇文學院,不過也有抱着僥倖選擇理學院的,畢竟那邊的人看着少了很多。

不過理學院這邊也有不少人,這些人都是徐光啓找來的。徐光啓不管是在家鄉還是在士林,還是很有地位的!這是爲自己的孩子謀一個前程,對於那些科舉無望的人來說在,這是一個機會。更何況又徐光啓的保證,一旦考上便能有個前程,還是會有很多人趨之若鶩的。

等到沒有人在進場之後,國子監的大門慢慢的關上了,徐光啓帶着所有的教諭來到了孔聖人的塑像面前。恭敬的給塑像行禮上香,然後便轉過身,大聲的道:“今日國子監第一次開考,招收學子!在聖人的塑像前,你們當謹記你們都是聖人門徒。無論學問怎麼樣,當記得聖人爲人的教導,不可舞弊!”

略微停頓了一下,徐光啓接着說道:“作爲國子監的院監,老夫在聖人面前也保證,絕不徇私舞弊!衆人考生入場吧!相信你們不會後悔今天的選擇。”

在教諭的帶領下,考生陸陸續續的走進了考場,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人生的第一次,或許也是改變人生的抉擇。考場的監考是這些教諭,當然還有一些來自錦衣衛的大漢將軍。這些人全副武裝,更主要的是一種威懾,當然也是爲了維護現場的秩序。

看着下面已經開始發考卷了,天啓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回頭看了一眼陳洪,道:“走吧!已經沒什麼好看的,我們回宮吧!”

第173章 定計第220章 涌動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454章 氣勢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176章 戚家刀第524章 見面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257章 戚家軍第61章 謀劃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42章 內庫和人第473章 小鎮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532章 武研院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634章 前奏曲第149章 謀劃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542章 杭州第93章 隆中對五第354章 警察第212章 人選第114章 劫殺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82章 信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330章 新火器第158章 暮色第467張 分歧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9章 仙藥第447章 出事了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321章 抓人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556章 君前第49章 讀聖賢書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302章 文震孟第183章 風雲動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22章 主角第537章 老狐狸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446章 鹽政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167章 抉擇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0章 起風了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421章 見面第494章 請辭第322章 審問第523章 銀子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31章 妥協第51章 密談第69章 京營第531章 步伐第407章 逛妓院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391章 渡赤水第339章 因由第265章 南北第591章 聚將鼓第39章 聞風而動第72章 試炮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23章 出城第189章 阻力第82章 信第448章 同行第580章 朱由菘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78章 博弈
第173章 定計第220章 涌動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454章 氣勢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176章 戚家刀第524章 見面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257章 戚家軍第61章 謀劃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42章 內庫和人第473章 小鎮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532章 武研院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634章 前奏曲第149章 謀劃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542章 杭州第93章 隆中對五第354章 警察第212章 人選第114章 劫殺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82章 信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330章 新火器第158章 暮色第467張 分歧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9章 仙藥第447章 出事了第513章 詭異的毒藥第321章 抓人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514章 兵發鐵嶺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556章 君前第49章 讀聖賢書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302章 文震孟第183章 風雲動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22章 主角第537章 老狐狸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446章 鹽政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167章 抉擇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0章 起風了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421章 見面第494章 請辭第322章 審問第523章 銀子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31章 妥協第51章 密談第69章 京營第531章 步伐第407章 逛妓院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391章 渡赤水第339章 因由第265章 南北第591章 聚將鼓第39章 聞風而動第72章 試炮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323章 出城第189章 阻力第82章 信第448章 同行第580章 朱由菘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78章 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