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局勢一

看着一臉安然的熊廷弼,孫承宗很難想像,這位就是那位脾氣暴躁的遼東經略,或許這麼多年的壓抑讓他的性格改變了很多,此時放下了很多的東西。

輕輕的笑了笑,孫承宗淡淡的道:“熊經略這次險些被下了大牢,不但沒有抱怨咒罵,卻是一副頓悟的樣子,真不知道熊經略經歷了什麼。能不能和老夫說說,老夫很好奇啊!”

“大人玩笑了,雖然不是什麼愉快的事情,可是下官卻是甘之如飴啊!下官這次看到的是希望啊!大明的希望啊!”熊廷弼一臉的欣慰,此時他的腦海想到的是那個年輕人,以及那個年輕人信任的眼神。

微微有些發愣,孫承宗實在不敢想象熊廷弼會有這樣的一面,笑了笑,淡淡的道:“熊經略還是什麼都沒有說啊!老夫也不問了,不知道熊經略對這遼東的局勢怎麼看?”

輕輕的嘆了口氣,熊廷弼苦澀的笑了笑,有些頹然的道:“遼東的局勢複雜,很多人都會這麼說,可是在下官看來卻一點也不復雜。”熊廷弼的眼光逐漸變的深邃,也逐漸變得狠厲。

“哦,這話怎麼說?老夫很好奇啊?”孫承宗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自然很想知道個究竟,他剛來遼東,還是知道一些這裡的內情比較好。

“遼東不過三股勢力,蒙古人,後金,再就是我們大明。雖然號稱三股勢力,可是卻不是三股勢力,此時的蒙古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實力。林丹汗就像一個老了的老虎,他的牙齒掉了,爪子也禿了,沒有了什麼威脅,那麼就剩下我們和後金了。”熊廷弼的手不斷的撫摸着炮管,眼中滿含着感情,彷彿這大炮就是他的孩子一樣。

雖然心裡很好奇,可是孫承宗卻沒有說話,他知道這位熊經略有話要說,這話已經藏在心裡十幾年了。這次要讓他說個痛快,他想說的,或許就是自己想聽的。

“後金下官就是不說,大人也能知道,長於騎射,善於野戰,典型的韃子的作戰風格。無論是漢朝時候的匈奴人,或者是唐朝的突厥人,都是這種戰法,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下官想說的是我們自己。”熊廷弼此時目光直直的看着孫承宗,眼中滿含的是希望與決然。

“熊經略經管說,老夫絕對不會泄露半個字!”孫承宗的臉色頓時嚴肅了下來,對着熊廷弼承諾道。

輕輕的搖了搖頭,熊廷弼苦笑着道:“大人,這次的案子還沒有結,熊某的下場還未可知,或許是被砍頭也未可知,自然不在意大人外不外傳。下官的這些話牽扯頗深,大人真的要聽?”熊廷弼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孫承宗說這些,當初見到那位少年天子,自己都沒有開這個口。

“熊經略經管說,無論有什麼牽扯就沒關係!”孫承宗這次來遼東,就沒打算了活着回去。如果能克復遼東那自然是好,如果做不到,他也不會回京去見天啓皇帝了。

用力的點了點頭,熊廷弼緩聲道:“遼東最複雜的莫過於我們自己,看起來一片祥和,兵強馬壯,可是真的細究起來,這遼東沒有多少能打仗的兵啊!下官給大人舉個簡單的例子,遼陽城有三萬守軍,這是能打仗的軍隊,至於其他的不算。扣除冒領和吃空餉的,也就有兩萬五千的能戰之兵,在這兩萬五千能戰之兵中,有一小部分用的還是四年前的刀,穿的還是三年前的鎧甲。有的因爲打仗弄壞了的,士兵就穿着單衣,這樣怎麼打仗?”熊廷弼越說越激憤,用手狠狠的拍了拍炮管,似乎也沒覺得疼。

孫承宗愣住了,一動不動,他沒想到熊廷弼開口就是這樣的話,心中除了震驚就是憤怒。當年孫承宗在大同,軍隊裡雖然也有吃空餉的事情,上下一手刮一刮,可是卻遠遠沒有這裡厲害啊!將士們居然拿着這樣的裝備,面對的卻是勇猛善戰的韃子,這仗是怎麼打的?伸出手用力的拍了拍熊廷弼的肩膀,孫承宗道:“熊經略,接着說。

“將士的糧餉,這麼多年了,從來就沒有全額的發放過,這麼多年過來了,士兵有一半的時間在餓着肚子!”熊廷弼說道這裡更加的激憤,他曾經親眼見過餓的面黃肌瘦的士兵,這件事情他也是身有感觸。

緩緩的搖了搖頭,孫承宗也摸了摸那冰涼的炮管,沉聲道:“大明一年的歲入三百二十萬兩,陛下每年投到遼東的糧餉卻是四百一十萬兩,這麼多的銀錢,遼東的將士居然還有餓肚子的,老夫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熊廷弼也緩緩的點了點頭,苦笑着道:“很多人都看不過,紛紛的上書彈劾,可是那奏摺彷彿泥牛入海,杳無音訊!那些上奏摺的人,很快便會被人用這樣的那樣的罪名拿掉,充軍甚至殺頭。下官在遼東多年,這樣的事情見得太多了,這遼東雖說距離京師不遠,可是也算的上山高皇帝遠了。”話語雖然隨意,可是熊廷弼的口中卻滿是苦味。

“身爲臣子,有些本不該說,可是這裡就你我二人,說一說也無妨。當年的萬曆爺什麼也不過問,朝廷的大事被那些人把持着,這遼東的事情自然沒有人理會。陛下不管,那些人更不會管,只要不出大亂子就沒什麼。或許他們本就沒看得起這些野豬皮,不是他們放縱,也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陛下剛剛登基不久,很多事情還不明白,這是一張大網,不是我們能弄得破的!”孫承宗的語氣不重,說的話卻有些大逆不道,不過這位老大人的臉上卻是沒有絲毫的變色。

在京師的時候,孫承宗無數次的和天啓皇帝議事,天啓皇帝很多次都抱怨自己的那位爺爺。有的時候氣憤了,說的話很是難聽,孫承宗這個不過是小屋見大屋了。

輕輕的笑了笑,孫承宗接着道:“不過我相信陛下,我想很快就會有動作了,或許我們都能看的到。”

求各種票票!給點唄!

第227章 兄妹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75章 朝議第250章 遵化第22章 主角第558章 進城第156章 攻城第609章 開臺第605章 回京第413章 動手吧第206章 早朝詩第122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597章 九邊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429章 城門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212章 人選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247章 兵情第449章 回京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458章 甘薯第119章 震動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42章 內庫和人第416 欽差駕到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336章 心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375章 考狀元第251章 廣寧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604章 定論第155章 交戰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158章 暮色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416 欽差駕到第233章 談生意第422章 抉擇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207章 登聞鼓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516章 行動吧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629章 談判四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235章 徐家集第8章 父子第188章 審問第239章 分兵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9章 仙藥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532章 武研院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287章 張家口第43章 吏部第172章 拼了第144章 皇后第155章 交戰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95章 廠衛第121章 笑四笑第69章 京營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12章 人選第448章 同行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133章 思考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71章 燧發槍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183章 風雲動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
第227章 兄妹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75章 朝議第250章 遵化第22章 主角第558章 進城第156章 攻城第609章 開臺第605章 回京第413章 動手吧第206章 早朝詩第122章 駱思恭的人選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597章 九邊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429章 城門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212章 人選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247章 兵情第449章 回京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458章 甘薯第119章 震動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42章 內庫和人第416 欽差駕到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336章 心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375章 考狀元第251章 廣寧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604章 定論第155章 交戰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158章 暮色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416 欽差駕到第233章 談生意第422章 抉擇第272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207章 登聞鼓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516章 行動吧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629章 談判四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235章 徐家集第8章 父子第188章 審問第239章 分兵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9章 仙藥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532章 武研院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287章 張家口第43章 吏部第172章 拼了第144章 皇后第155章 交戰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95章 廠衛第121章 笑四笑第69章 京營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212章 人選第448章 同行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133章 思考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71章 燧發槍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377章 四人傳奇第183章 風雲動第414章 皇上上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