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萬事俱備

南京碼頭人山人海,整個南京城似乎都空了,人們全都集中到了這裡。所有人都翹首以盼,等着迎接奉旨欽差,都察院左都御史楊鶴。

碼頭上的隊伍可以分爲幾個部分,其中最耀眼的要數那些穿着黃色的衣服的人了。全部都是被分封的南京的親王、郡王,在他們的身後,各府的鎮國將軍、輔國將軍,黑壓壓一大片。這些全都是大明朝的宗室,全是龍子龍孫,等閒是不會露面的。

щщщ◆ t t k a n◆ ¢○

在大明朝,宗室雖然沒有了權勢,身份自由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可是身份地位那是異常的尊崇。哪怕是當朝一品,很多見了王爺也是要跪下磕頭的。除非是楊鶴這樣的奉旨欽差,能讓他們親自迎出來的可不多!

距離王爺們不遠的地方,則是大明朝的有一個特權階層,那是世襲的勳貴。這些人以魏國公爲首,也是黑壓壓一片。與其他地方的勳貴們不同,這裡的人可是很多都是手握兵權的。其中的代表就要屬魏國公府了,世代鎮守南京,中軍都督府大都督!

在這些人的身後,則是南京城的武將,全都是衛所裡面的軍官。身上的鎧甲擦得鋥亮,身後的披風血紅色的,胯下的戰馬也是刷洗的特別乾淨,顯得是英勇異常,人如虎,馬如龍。

在這些人的不遠處則是南京的官員了,六部尚書、侍郎、郎中,以及其他衙門的官吏,這裡可是整個有一套班子的。雖然平日裡沒什麼作用,可是現在卻都身穿官服站在這裡。當然還有南直隸各個衙門,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等。

外圍還有鉅商富賈,士子書生等等。整個南京碼頭是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雖然等了有一會兒了,可是衆人的臉上沒有絲毫的不耐煩,互相小聲的談着話,臉上都帶着溫和的笑容。不過很多人會不時的像遠處看一眼。眼中便會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有的人則是一直低着頭,不和人說話,也不看向周圍的人,不時擡手擦一擦汗。

如果有人關注這些人,不難發現,這些人似乎都很緊張。擡頭看向河面的時候。眼睛都飄忽的很,有的人身子似乎都在顫抖。

不知道過了多久,河面上出現一艘福船,船頭立着一杆大旗,上面寫着:代天巡狩,奉旨欽差!

來了!等在岸上的人全都知道。顯然這是欽差大臣到了!連忙整理的自己的衣冠,生怕給欽差大臣留下不好的印象。當然也有人不在乎,宗室這邊就沒有什麼動作,不過禮儀都很周全。

在宗室裡面,這失禮可是大罪過,和那些普通的官員大大的相反。宗室裡面,圈地摟錢。只要不做的太過分,皇上基本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怕是強搶民女,這樣的事情頂多也即是下旨申斥。可是失禮卻不一樣,那可是能夠奪去王爵的。

大臣們卻恰恰相反,前面的事情做了些,很容易被人扳倒,皇上知道了也沒有好果子吃!至於失禮,文官經常玩什麼死諫,又要撞死又要怎麼樣的,那失禮的地方就多了。皇上一般都是不予追究。其餘的朝代可能還整治一下,明朝卻非常的特殊。

衆人目光炯炯的盯着船隻,慢慢的靠岸之後,當先走出來依舊是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然後是開路的欽差衛隊,在這之後。走出來的便是奉旨欽差楊鶴。

在楊鶴的身後,左邊是許顯純,右邊是東廠的公公,這位可是從一出京城就跟着的欽差副使。不過魏朝早就有過交代,這一路上他也沒有說話,幾乎就是不存在。

此時許顯純手裡抱着尚方寶劍,面無表情的看着衆人,臉上是一臉的嚴肅,目光直直的看着前方。在許顯純的身邊,欽差副使曹化淳手裡的拖着聖旨,一臉肅然的跟着楊鶴。

站在船頭上,河風吹動着楊鶴的衣袍,回身看着許顯純,楊鶴大聲的道:“請出尚方寶劍!”

在楊鶴身後的許顯純連忙走上前去,雙手將尚方寶劍託舉在手裡,恭敬的將尚方寶劍交給楊鶴。

楊鶴接過寶劍,高高的舉過頭頂,目光在周圍的人身上掃過,臉上的神情莊嚴而肅穆。

站在河邊上的人全都撩衣服跪倒,連王爺們都不例外,口中大聲的喊喝道:“臣等恭請聖安!”

舉着尚方寶劍,楊鶴向着京城的方向施了一禮,大聲的道:“聖躬安!”

跪在那裡的人三拜九叩之後,大聲的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將尚方寶劍交回到許顯純的手裡,楊鶴有將一邊的聖旨拿了過來,慢慢的展開,大聲的說道:“聖旨!”

衆人連忙接口道:“臣等接旨!”

將聖旨再一次讀了一邊,衆人三呼萬歲之後,楊鶴再一次大聲的喊道:“諸位請起!”

在一切進行完畢之後,楊鶴走下了船,在和衆人寒暄之後,便宣告解散了。那些宗室門走的最快,因爲是代天巡狩,不得不來接一下。總歸沒有自己的事情,儘快離開的好啊!

世襲的勳貴也全都離開了,大家依舊是有說有笑,似乎這次奉旨欽差的到來都和他們沒有關係。

一邊的地方官則是躲不了,重新參拜過欽差大人之後,楊鶴在他們的陪同下到了欽差行轅內。

夜裡,南京城裡歌舞昇平,倒也是議論紛紛,這位欽差大人的來意是很多人揣測的。有的人接到了揚州那邊的回報,似乎斷了一個案子,好像沒什麼特別的。

第二天一早,天氣是特別的好,魏國公徐弘基起的很早。雖然沒有祖上疆場廝殺的經歷,可是畢竟是武藝傳家,徐弘基還是頗有武將風範。

正按照平時的習慣在院子裡練刀,外面守門的兵丁跑了進來,來到徐弘基的身邊,恭敬的行了一個軍禮,大聲的道:“國公爺!欽差副使曹公公在外求見!”

微微皺了皺眉頭,無奈的嘆了口氣,想躲躲不過去!將自己的九背砍山刀交給身邊的士卒,徐弘基沉聲道:“說了有什麼事情了嗎?”

“回國公爺,說是奉了欽差之命來的,具體什麼事情卻沒有說!”士卒恭敬的行了一禮,道。

拿過一邊的手巾擦了擦汗水,徐弘基嘆了口氣,對士卒道:“把人請到大廳去,讓管家先招待着,待我更衣之後就去見他!”

收拾完畢之後,徐弘基來到了大堂裡,進來就看到那裡坐着一個小太監。年紀非常的小,臉上也很稚嫩,不過眼睛倒是很亮,看樣子也是極爲聰明之人!

見到徐弘基進來,曹化淳連忙跪倒在地,獻媚的笑了笑,道:“奴婢給國公爺請安,國公爺身體康泰,長命百歲!”

微微一愣,將曹化淳攙扶了起來,徐弘基沉着臉說道:“這位小公公,本國公有什麼地方得罪過你嗎?”

聽到徐弘基的話,曹化淳的臉色都綠了,以爲被徐弘基掐着胳膊,不能跪下去。嘴脣顫抖着,期期艾艾的說道:“國公爺何出此言啊?您乃是與國同戚的國公爺,奴婢身份低賤,這話是怎麼說的!”

狠狠的瞪了一眼曹化淳,徐弘基面容嚴肅的對他說道:“坐下說!”看着曹化淳坐下,徐弘基自己也坐回到了椅子上。

“我告訴你,你給本公爺磕頭那是應該的,皇上看到都會覺得高興,本公爺受得起!可是你現在的身份不同了,欽差副使,讓你跪了,那是打了皇上的臉。好在這裡沒人看到,不然就麻煩了!”徐弘基臉色也不是很好看,雖然這件事是個小事情,真的傳出去也沒什麼了不起,可是沒準會讓天啓皇帝不高興。

見曹化淳又要說話,徐弘基擺了擺手,沉聲道:“直接說正事吧!你到這裡來是做什麼?或者說欽差大人讓你來做什麼?”

“回國公爺,欽差大人希望你到欽差行轅去一趟,欽差大人找國公爺有事情相商!”曹化淳雖然還想說什麼,一邊的魏國公徐弘基也不想聽,只好將自己此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緩緩的點了點頭,徐弘基慢慢的站起了身子,對着曹化淳道:“回去上覆欽差大臣,本國公更衣之後即刻趕過去!”

“是,國公爺!”對着徐弘基行了一禮,曹化淳轉身出去了。

欽差行轅之內,楊鶴正等着徐弘基,臉上帶着幾分焦急的神色。一邊站着許顯純,自然也少不了東廠的孫雲鶴。兩個人不時互相看一眼,不過都不說話。

“大人,魏國公來了!”外面走進一名錦衣衛,對着楊鶴施了一禮,恭敬的道。

“請!”楊鶴坐回了椅子上,聲音嚴肅的道。

走進大堂,徐弘基便撩起衣服跪倒在地,行了一個大禮,聲音恭敬的道:“魏國公徐弘基,見過欽差大人!”那句如朕躬親可不是白說的,魏國公也敢施禮。

沒有人徐弘基站起來,楊鶴則是慢慢的站起了身子,從懷裡拿出了一份黃色的卷軸,慢慢的展開之後,大聲的道:“聖旨到!魏國公徐弘基接旨!”(未完待續。。。)

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146章 準備第523章 銀子第49章 讀聖賢書第421章 見面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421章 見面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257章 戚家軍第10章 起風了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591章 聚將鼓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7章 開始了第49章 讀聖賢書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266章 滿桂第449章 回京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98章 暗樁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336章 心第57章 開始了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114章 吳三桂第120章 探子第306章 動手吧第479章 不忍心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328章 善後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139章 大婚一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528章 逝去第474章 人好多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191章 騎兵第221章 范文程第18章 寶劍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132章 威信第46章 木盒第491章 圍城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53章 改制第121章 笑四笑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530章 佈置第20章 試探第68章 覲見第378章 入貴州第84章 熊府第570章 人心第505章 迷局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266章 滿桂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128章 殺人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523章 銀子第154章 開戰了第82章 信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537章 老狐狸第28章 奏摺第306章 動手吧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511章 拜師第92章 隆中對四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217章 夜襲第113章 出發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211章 閻應元第401章 登岸第102章 拜訪第449章 回京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581章 顏思齊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
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146章 準備第523章 銀子第49章 讀聖賢書第421章 見面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421章 見面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257章 戚家軍第10章 起風了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591章 聚將鼓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7章 開始了第49章 讀聖賢書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266章 滿桂第449章 回京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98章 暗樁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336章 心第57章 開始了第462章 互相較量第114章 吳三桂第120章 探子第306章 動手吧第479章 不忍心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298章 打草驚蛇第328章 善後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139章 大婚一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528章 逝去第474章 人好多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191章 騎兵第221章 范文程第18章 寶劍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590章 仗義死節第132章 威信第46章 木盒第491章 圍城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53章 改制第121章 笑四笑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530章 佈置第20章 試探第68章 覲見第378章 入貴州第84章 熊府第570章 人心第505章 迷局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266章 滿桂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128章 殺人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523章 銀子第154章 開戰了第82章 信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537章 老狐狸第28章 奏摺第306章 動手吧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511章 拜師第92章 隆中對四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217章 夜襲第113章 出發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211章 閻應元第401章 登岸第102章 拜訪第449章 回京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581章 顏思齊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