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

三月的北京城依舊有了冷,冬天變得越來越長了,氣候開始變得反常了。這對天啓皇帝開說,真的算不上一個好消息。最近朝廷在忙碌的是春耕的問題,當然不是傳統的春耕,而是天啓皇帝準備推行的新政策。

玉米已經培育兩年了,種子已經在足夠多,足夠在遼東和北方的一些省份進行試種了。遼東已經種了一年了,收成非常的不錯。如今在北直隸準備大規模的試種,這是天啓皇帝能夠很好控制的省份。

至於其他省份的試種,天啓皇帝知道不能夠着急,畢竟這個時代的消息傳播的太慢。很多百姓也相信不及的朝廷,白給種子他們也未見得領情。不過天啓皇帝已經下旨給了各地的官員,將種子放在官田裡面種植,爲明天的大規模推廣打下基礎。

對於天啓皇帝來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剛剛有些錢財的時候,這個計劃就開始了。錦衣衛的一個秘密任務,就是收集種子。他們的目標便是那些僑居在大明的外國人,最後還是徐光啓通過自己的關係弄到了種子。其實地瓜很土豆在大明已經開始有人種植了,只不過是沒有被推廣開來。

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面就有了記載,天啓皇帝又在國子監裡面開設了一個新的科研項目,那就是種子的培育。發現新的作物,增加新的糧食產量,這是接下來幾年的重中之重。

隨着小冰川期的到來,氣候會變得越來越糟糕,天氣變冷。地震水災頻發,這都是天啓皇帝要面對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了明朝末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糧食便成了這個時候的關鍵,其實糧食在什麼時候都是關鍵。

щшш¤ ttкan¤ ¢Ο

或許造反不一定是因爲吃不飽飯,可是縱觀歷史,推翻朝代的農民一起,都是因爲吃不飽飯。現在大明的人口和後世相比。實在是不能用多來形容,只是耕作方式和產出太少了。

現在整個大明人口有一億左右,糧食的壓力遠沒有後世那麼大。不過發展農業是一個長久的事情,想要解決當下糧食緊缺的問題,需要一個更加快速的辦法。要知道今年是天啓五年,山西將會有一場大旱災,開啓農民起義的大旱災。

正是因爲連續三年的大旱災,讓西北的百姓到了活不下去的境地。這個時候。需要的是糧食!雖然起義會在兩年後爆發,可是天啓皇帝絕對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對於天啓皇帝來說,最好的獲得糧食的辦法便是進口!進口的最好方法便是海上貿易,或許進口糧食成本太高,可是在吃不上飯的時候,成本在高也是低成本。更何況以國家的名義去東南亞買糧,天啓皇帝覺得並不太需要考慮成本。

“皇上不必太過於擔心,無論是內閣還是軍機處。所有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他們不敢有絲毫怠慢的,臣也會隨時盯着的!”孫承宗見天啓皇帝似乎有些煩躁,開口安慰道。臉上帶着開懷的笑容。

對於孫承宗來說,天啓皇帝的所作所爲讓他十分的欣慰,只是他覺得天啓皇帝對什麼事情都有些着急了。不過他看的出來天啓皇帝還有原因,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開口問。

其實天啓皇帝一直在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生命!歷史上的天啓皇帝在天啓七年死了,現在已經是天啓五年了。自己雖然改變了很多事情。可是對於這件事情還是沒什麼把握。

歷史上對天啓皇帝的死,說法頗多,真相也是撲朔迷離,天啓皇帝真的不敢確定自己能夠躲得過去。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力,天啓皇帝希望自己能夠做更多的事情。這個心思自然不會對孫承宗說,天啓皇帝不會對任何人說。

“先生,這件事情就要多多的拜託你了!朕還在想海貿的事情,軍機處正在制定的詳細的計劃,朕希望能夠快些,朕有些等不及了!”天啓皇帝將手中的奏摺放下,輕輕的揉了揉自己的額頭,沉聲說道。

“皇上,這次的計劃太龐大,需要非常的詳細的計劃,着急是不行的。”孫承宗也只能用這種話語來安慰天啓皇帝,雖然略顯蒼白,但是管用。天啓皇帝自己的心裡也明白,只不過這種抱怨早就成了君臣奏對的一部分。

擺了擺手,似乎覺得是太着急了,天啓皇帝直接說道:“好了,不談這些事情了,先生留下來吃晚飯吧!”

“皇上,今天恐怕不行,家裡有了喜事,臣有多了一個孫子!”孫承宗笑着拒絕道,臉上帶着喜色。

對於孫承宗的生育能力,天啓皇帝是十分敬佩的,自己這麼多妃子,到了現在也不過兩個兒子,三個女兒。孫承宗只有三個老婆,卻又六個兒子,四個女兒。同時還有十幾個孫子,侄子侄孫就更多了,可以說一大家子。

天啓皇帝只能笑着點了點頭,看着孫承宗說道:“既然如此,愛卿就回家去吧!本來朕應該有所表示的,不過孫家的子嗣太多了,孫子更多,朕也分不清是哪一個。等一下讓陳洪送些禮物去,朕就不畫蛇添足了。”

對於天啓皇帝說法,孫承宗也只能苦笑着手下,這個華庭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好在自己臉皮夠厚。恭敬的行了一禮,孫承宗笑着說道:“臣告退!”

孫承宗走了之後,天啓皇帝將陳洪招呼了過來,笑着說道:“真不知道孫家有什麼秘法,朕是望塵莫及啊!”

“皇上還年輕,時間還長着呢!”笑着安慰了天啓皇帝一句,陳洪接着說道:“或許孫家真的有什麼秘法,要不要奴婢讓東廠去查一查?”

連忙擺了擺手,這個事情傳出去名聲太壞了,更何況自己也不是生不出兒子。如果傳出皇帝不行的傳言,那纔是大笑話,最後不一定傳成什麼樣。

天啓皇帝忙的暈頭轉向的時候,北通州的港口來了一艘特殊的船隻,或者說船隻上面的人非常的特殊。清一色的弗朗機人,一行十幾個人,在這個時候還是非常的惹眼的。

“瑞爾,這個地方就是大明的都城?這裡實在是太寒冷了,我很不適應。我不明白你爲什麼要到這裡來,實在是太不明智了!”一個人下了船,便開始了不斷的抱怨,此時他正在領頭的人面前,不住的嘀咕着。

“內馬爾,這一路上你已經無數次的抱怨了,原因我也像你解釋過了。大明朝要開海,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機會,大明朝需要我們,我們會成爲非常有用的人。”爲首的瑞爾看着內馬爾,臉上帶着幾分無奈,道。

擺了擺手,內馬爾笑着說道:“瑞爾,如果不是那些可惡的荷蘭人和英國人,我們現在已經把澳門變成了我們的殖民地了。馬世加路也總督不知道怎麼想的,爲什麼讓我們跑一趟北京。”

“等你能夠想明白的時候,你就是這次的領隊了!”似乎喪失瞭解釋的意願,瑞爾想用一句簡短的話來結束這次談話。

“在一九五三年,歐維至比第一次到達澳門,他便選擇了合法的貿易,而是沒有選擇將澳門變成殖民地。因爲他見識到了這個國家的強大,後來有一個像你一樣野心勃勃的人,他在澳門佈置了城堡,佈置了炮臺,可是後來怎麼樣?”瑞爾內馬爾還要在說話,便搶先一步堵住了他的嘴。

沒等內馬爾說話,瑞爾接着說道:“之後爆發了一場戰爭,茜草灣的海戰,難道時間過去這麼久了,你忘記了?那次我們戰敗了,我們不但沒能將澳門變成我們的殖民地,反而被大明國給驅逐了!”

“是,是!我知道,可是後來大明國一直不肯開放貿易,我們足足等待了幾十年。我們甚至支持日本的倭寇,可是我們最後也失敗了,可是那有怎麼樣呢?大明國已經不如從前了,他們在福建的水師你也看到了,那些老舊的戰艦早就應該淘汰了!”內馬爾似乎不以爲然,臉上帶着嘲諷的說道。

“內馬爾,我們之所以能夠在澳門立足,先是活的貿易權,後來獲得了居住權,到現在獲得了土地的使用權,是因爲我們按規矩辦事。葡萄牙已經不是強大的葡萄牙了,當年我們強大的時候,沒能將這裡變成殖民地,現在也沒有機會了!”瑞爾的臉上也閃過一抹傷感,語氣也變得平和了很多,想起祖國的沒落,讓他的心情也變得複雜了。

短暫的沉默之後?內馬爾嘆了口氣,道:“瑞爾,荷蘭人就在澎湖,馬六甲也不在我們的控制之中,我們來到這裡有什麼用?我們不能保持航線的安全,就算我們獲得了貿易權,可是那有怎麼樣呢?沒有強大武力保護,我們能夠做到什麼?”

“內馬爾,我可以想你透露一點,我帶來了海圖和造船的圖紙!這是總督大人給我的最大砝碼,如果大明國的皇帝有野心,這將是我們葡萄牙崛起的機會。”瑞爾目光灼灼的看着北京的方向,臉上滿是希望。

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376章 動作第89章 隆中對一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378章 入貴州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57章 開始了第401章 登岸第150章 準備第197章 綁架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425章 秦淮河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385章 御前第103章 老狐狸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116章 首級第189章 阻力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172章 拼了第411章 任長樂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82章 殺機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3章 登基大典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99章 告密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626章 談判第77章 疑惑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389章 無奈的抉擇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230章 聯姻第543章 貪腐案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16章 兩個女人第430章 廠衛第215章 趙率教第247章 兵情第207章 登聞鼓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76章 罷官第393章 戰後第78章 博弈第412章 擬旨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97章 抵京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196章 大清洗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212章 人選第66章 送行第24章 序幕第235章 徐家集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6章 新的一年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210章 楊嗣昌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43章 改變第330章 新火器第50章 互相試探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72章 試炮第531章 步伐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19章 紅丸第444章 抄家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57章 開始了第570章 人心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602章 李旦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565章 軟禁第158章 暮色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23章 鬥法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591章 聚將鼓第495章 地道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62章 早朝之上
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376章 動作第89章 隆中對一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378章 入貴州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57章 開始了第401章 登岸第150章 準備第197章 綁架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425章 秦淮河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385章 御前第103章 老狐狸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116章 首級第189章 阻力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172章 拼了第411章 任長樂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82章 殺機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3章 登基大典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99章 告密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626章 談判第77章 疑惑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389章 無奈的抉擇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145章 努爾哈赤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230章 聯姻第543章 貪腐案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16章 兩個女人第430章 廠衛第215章 趙率教第247章 兵情第207章 登聞鼓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76章 罷官第393章 戰後第78章 博弈第412章 擬旨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97章 抵京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196章 大清洗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212章 人選第66章 送行第24章 序幕第235章 徐家集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56章 新的一年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210章 楊嗣昌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43章 改變第330章 新火器第50章 互相試探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72章 試炮第531章 步伐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19章 紅丸第444章 抄家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57章 開始了第570章 人心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602章 李旦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565章 軟禁第158章 暮色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23章 鬥法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591章 聚將鼓第495章 地道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62章 早朝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