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李旦

看了一眼面前的大門,程昱緩緩的點了點頭,伸手拿起門環,輕輕的敲打了起來。不過裡面似乎沒有什麼動靜,程昱看了一眼一邊的鄭一官,再一次用力的拍了拍。

“好了,不要在拍了!再拍門就壞了。”裡面傳出來一個蒼老的聲音,略微帶着幾分不耐煩,不過還是將門打開了。見門口站着兩個人,看門的老者微微一愣,不過當看清兩個人的面容,老者頓時笑了起來,道:“原來是鄭少爺回來了,老爺前幾天還唸叨少爺,快進來!”

作爲李旦的乾兒子,鄭一官時常出入李府,下人對他並不陌生。平日裡鄭一官待人和善,自然很得人心。

“城叔,怎麼是你看門?小劉子呢?”鄭一官笑呵呵的和看門老者打招呼,從懷裡拿出一塊銀子遞給老者,笑着說道:“咱們就不弄那些虛禮了,小子這次回來,沒給您帶什麼東西,您拿去喝茶。”

看門老者也不客氣,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將銀子接過來,笑着說道:“小劉子要當爹了,這幾天都不在府上,這看門的事情,自然是老頭子做了。少爺還是趕快進去吧!老爺現在正在書房裡面。”

鄭一官點了點頭,他到李府是不用通傳的,這裡就是他另外一個家。鄭一官十八歲的時候,便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到了澳門舅舅那裡去學習。在那裡加入了天主教,被起了叫名尼古拉一官。

在隨後的幾年裡,鄭一官來往東南亞各地遊歷,後來便去了倭國的九州島。因爲想要學習劍術,鄭一官結實了福建的大海上翁翊皇,同時取了翁翊皇的乾女兒田川氏爲妻,同年,鄭一官拜入李旦的門下。

因爲早年的經歷,鄭一官眼界開闊。辦事幹練,很快便得到了李旦的信任。幾次大事情之後,李旦非常的喜歡鄭一官,便將鄭一官收爲義子。因爲自己的兒子不爭氣,李旦對鄭一官非常的看重,代若親子。

此時看着面前的鄭一官,李旦是越看越滿意。想到自己的那幾個人兒子,只能苦澀的嘆了口氣。客氣過幾句之後,李旦笑着對鄭一官說道:“一官,此次南京之行是否順利?”

“義父,這次南京之行頗爲順利,順當的聯繫上了方世鴻。與方世鴻的事情也談妥了。不過他們的起義失敗了,恐怕以後會有麻煩。”鄭一官對於李旦接納方世鴻一直不是很贊同,這樣肯定會招來朝廷的非議。

對於大明朝國內的事情,鄭一官也是非常的關心,他知道天啓皇帝不是一位好相與的皇帝。朝廷一直在建造海船,想必是對大海有所圖謀。自己這些人最好還是低調一些,不然很可能招惹到朝廷。現在接納方世鴻實在是太不值得了。

在鄭一官看來,大海太大,自己這些人可以縱橫海上。可是沒有了大明朝的腹地支持,自己這些人將會舉步維艱。畢竟無論是貨物還是人員,主要還是來自陸地上,失去了這個大後方,自己這些人也就是沒了水的魚。即便是在強大的魚,沒了水也沒有辦法活。

現在海上也不太平。天竺等地,荷蘭人、西班牙、葡萄牙那些鬼子,爭鬥越來越激烈。無論從那個角度看去,自己這些人的實力都太弱了。如果喪失了大明朝這個避風港,一旦有什麼差池,自己這些人恐怕會損失慘重。

“一官,你辦事我很是放心。既然辦好了就行了!”對於鄭一官的看法,李旦心裡十分的明白。鄭一官也和自己說過,可是在李旦看來,鄭一官有些小心的過頭了。

朝廷這些年的重點一直在北方。江南之地豈可妄動?這沿海之地,怎麼都是這些海商的天下。方世鴻所代表的可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大堆人。就算這次被皇上清洗掉一些,可是還是不可小覷的力量。

現在海上的情況複雜,各個勢力犬牙交錯,荷蘭人再一次佔領了澎湖。現在是應該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的時候,方世鴻這樣的人怎麼能放棄。

見李旦敷衍自己,鄭一官只能無奈的在心裡嘆氣。自己這位老幹爹,聽不進自己的話,自己曾經和他闡明瞭厲害,可是他卻不以爲然。偏偏這個人還非常的固執,自己怎麼說都沒用。

“乾爹,南京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不知道接下來讓孩兒去哪裡?是不是可以回九州了?”鄭一官現在很想回到九州島去,自己出來的時候,田川氏已經有了身孕。對於鄭一官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現在朝廷和荷蘭人在談判,也不知道談的怎麼樣了。原本以爲你能在澎湖做些事情,沒想到弄成現在這個樣子。現在確實也沒什麼事情,你就回到九州去吧!”李旦臉上帶着幾分苦澀,無奈的嘆了口氣。

現在海上荷蘭人的勢力太大,老牌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不是對手。原本強大的英國,現在國內鬧得不可開交,已經快要無暇外顧了。這些事情李旦自然是不知道,不過現在周圍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無疑就是荷蘭人。

自從荷蘭人佔領了澎湖,李旦就覺得事情不好,鄭一官在那個時候便到了澎湖。因爲精通荷蘭話,鄭一官很容易的就做了翻譯官。只是現在大明和荷蘭人不和,這個翻譯官意義也不大,便來到了廈門找李旦。

緩緩的點了點頭,這件事情鄭一官自然是知道的,現在自己不適合回到澎湖去。在說自己也不適合呆在澎湖,那裡實在是太束手束腳了。想着自己的快要生產的妻子,以及倭國的事業,鄭一官很是興奮。

“好了,知道你想回去了!過幾天正好有一艘船要去九州,你就一起回去吧!不過有些話我要和你說說,顏思齊這個人志大才疏,你和他做事,一定要小心!”李旦深深的看了一眼鄭一官,他可不想自己的這個乾兒子,不明不白的就死了。

臉上沒有什麼變化,鄭一官嚴肅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孩兒記住了,乾爹放心!”

嘴上雖然這麼說,可是鄭一官的心裡卻不以爲然。李旦已經老了,少爺幾分闖蕩的銳氣。況且鄭一官覺得,李旦沒有那種做大事的霸氣,更沒有準確的眼光。顏思齊這個人卻不一樣,膽子大,有謀略,能夠當機立斷。

至於李旦說的志大才疏,那是因爲李旦不相信顏思齊能夠成事。可是鄭一官卻不這麼認爲,他恰恰覺得顏思齊能行,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不過李旦是爲了自己好,鄭一官自然不會反駁。至於說服李旦,鄭一官早就放棄這種想法了。

“去吧!下去休息一下,晚上爲父設宴,替你洗塵。”李旦擺了擺手,雖然鄭一官裝作聽從,可是身爲老江湖,李旦豈會看不出鄭一官的不以爲然?

兩個人全都選擇了默認,誰也不會去捅破,這或許就是一種默契。

北京城,天啓皇帝離開之後,似乎對這裡並沒有什麼影響。百姓安居樂業,百官正常辦公,一切都按照着軌跡運轉着。

軍機處的值班房內,孫承宗將一份奏摺放了下來,輕輕的揉了揉自己的額頭。看了一眼一邊的定國公,孫承宗笑着說道:“定國公,今日差不多了,我們是不是該回去了?”看了一眼外面的夕陽,孫承宗伸了一個懶腰。到了下班的時候了,這一天還真是累啊!

慢慢的擡起頭,定國公看了一眼孫承宗,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孫大人真是好身體,實在是讓我佩服的緊。自從皇上離京,這些事情全都壓在我們的身上。大人這麼大年紀了,整日裡操勞忙碌,精神卻這麼好。我比大人小這麼多,反倒是累的要死。”

對於定國公的說話方式,孫承宗早就習慣了,這一點確實也是孫承宗讓人稱奇的地方。不過孫承宗戰死的時候已經七十七歲了,七十七歲還上戰場,現在這樣的年齡還真算不得什麼。更何況現在孫承宗雖然勞累,可是事事順心,身體自然更加的健康。

“國公爺說笑了,還不是你們怕老夫勞累,承擔了大部分的公事,這份情老夫記着啊!”孫承宗連忙擺了擺手,笑着說道。

“好了,這是最後一份摺子了!這個徐大人又要錢,平日裡也見不到他,來一次就是要錢。今天來的匆忙,放下奏摺就走了。不過還是告訴我,這份奏摺一定要今天批覆好!”定國公一邊說着,一邊將奏摺放到了一邊。

孫承宗點了點頭,定國公雖然是無意中說的,事實上是在和自己說。身爲軍機處首輔軍機大臣,有些事事情,定國公還是要向孫承宗回報的。不過大多數都是通過這種形式,孫承宗早就習慣了。

“徐光啓那裡的銀錢不能短缺,這件事情不能耽誤。他那裡的錢全都是皇上內庫的,送到司禮監就行了,他們會給的!”孫承宗笑了笑,這已經是城定例的事情了。

第560章 張大可第137章 信任第454章 氣勢第412章 擬旨第486章 安心第235章 徐家集第605章 回京第449章 回京第529章 軍機處第522章 太子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550章 算計第215章 趙率教第561章 回合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41章 參選第449章 回京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35章 新皇帝第227章 兄妹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627章 談判二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221章 范文程第251章 廣寧第543章 貪腐案第11章 心思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89章 阻力第336章 心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401章 登岸第228章 科爾沁第17章 計劃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228章 科爾沁第128章 殺人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8章 父子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163章 打贏了第394章 平定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566章 崔福第360章 二人擡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465章 進去吧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57章 開始了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181章 人和人第130章 採納第149章 謀劃第592章 抓人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231章 動作第636章 開戰第28章 奏摺第36章 早朝第614章 開考第57章 開始了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447章 出事了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4章 登基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357章 等待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40章 做媒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412章 躊躇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16章 兩個女人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94章 隆中對六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473章 小鎮第146章 準備
第560章 張大可第137章 信任第454章 氣勢第412章 擬旨第486章 安心第235章 徐家集第605章 回京第449章 回京第529章 軍機處第522章 太子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550章 算計第215章 趙率教第561章 回合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41章 參選第449章 回京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245章 勤王救駕第35章 新皇帝第227章 兄妹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627章 談判二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221章 范文程第251章 廣寧第543章 貪腐案第11章 心思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89章 阻力第336章 心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401章 登岸第228章 科爾沁第17章 計劃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342章 袁應泰到靈璧第228章 科爾沁第128章 殺人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8章 父子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163章 打贏了第394章 平定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566章 崔福第360章 二人擡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465章 進去吧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492章 兵發遵化第57章 開始了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181章 人和人第130章 採納第149章 謀劃第592章 抓人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108章 大朝會二第231章 動作第636章 開戰第28章 奏摺第36章 早朝第614章 開考第57章 開始了第261章 兵進遵化第447章 出事了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34章 登基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357章 等待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40章 做媒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412章 躊躇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16章 兩個女人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94章 隆中對六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473章 小鎮第146章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