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部尚書

天啓元年,一月二十九,早朝。

緩緩的那拿起桌子上的奏摺,天啓皇帝微微皺了皺眉頭,大聲的道:“王愛卿歷侍三朝,朕心中十分的不捨,可是愛卿的身體也讓朕十分的擔心。愛卿既然去意已決,朕只能讓愛卿離去,希望愛卿能夠頤養天年!”天啓皇帝說話的時候語氣有些低沉,一副很不捨的樣子。

“臣,年老體衰,多謝陛下體諒!”王林光趕忙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好一副君臣和美的景象。

熊廷弼的事情雖然還沒有完,可是也已經有了眉目,朝堂上的局勢也已經穩定了下來,王林光此時卻一定要辭官了。自己面前的這位少年天子,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擺明打壓東林黨的人,自己這樣一個人還是先走吧!王林光本就是鐵桿的東林黨,沒必要爲這件事情搭上自己的性命。

“王愛卿勞苦功高,一心爲國,回家後依舊領一品俸祿!”天啓皇帝似乎頗爲傷感,語氣低沉的說道。

“陛下隆恩,臣無以爲報!”王林光趕忙跪倒在地,感激的說道。其實無論是天啓皇帝還是王林光都明白,這不過是雙方的一個默契。王林光致仕之後,天啓皇帝不會爲難他,至於一品的俸祿,那就實在是太低了,指着這個錢,都得餓死。

等到王林光站了回去,天啓皇帝看了一眼身邊的陳洪,淡淡的道:“讓袁應泰進來吧!”

“宣袁應泰!”陳洪一聲喊喝,外面便響起了腳步聲。

此時的袁應泰依舊身穿遼東巡撫的官職,走上大殿之後,撩衣服跪倒,對着天啓皇帝三拜九叩。

“愛卿起來吧!”天啓皇帝揮揮手,笑着道。

“謝陛下!”站起身子,袁應泰的態度顯得很是恭敬。

看着一臉幹練的袁應泰,天啓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好官,有能力的官員,愛民的官員。可是有一樣,袁應泰不會打仗,就是因爲使用了這個人,遼東的瀋陽和遼陽才全部失陷了,這也是天啓皇帝將他調回來的原因。

這位袁大人的長處是治執政一方,造福百姓,十分的有能力。這些還不是天啓皇帝看重的地方,在遼陽城破的時候,袁應泰對着京師的方向上吊了。這樣的人最起碼忠心沒有問題,既有忠心還有能力,怎麼可以不提拔呢?

“愛卿巡撫遼東,勞苦功高,這一路辛苦了。”將袁應泰的資料在腦海裡過了一便,天啓皇帝笑着笑,淡淡的道。

“陛下誇獎了,臣並沒有什麼功勞,這一切都是陛下運籌帷幄之功啊!”袁應泰很謙虛,在遼東多年,雖然朝局知道一些,可是面前的這位陛下,自己可是第一次見到,還是先摸一摸脾氣的好。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似乎對袁應泰的回答很滿意,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天啓皇帝淡淡的道:“愛卿一路舟車勞頓,先歇一歇吧!”

聽着天啓皇帝說話,袁應泰就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皇帝,如果真的想讓自己歇一歇,也就沒有必要將自己找到這裡來。看來天啓皇帝是想要自己的態度,想到這裡袁應泰趕忙跪倒在地,大聲的道:“臣不累,爲大明效力,爲陛下進忠。”袁應泰將進忠兩個字咬的很重,這個時候不能有絲毫的馬虎,不然自己就得回家種田了。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笑,對袁應泰道:“愛卿拳拳報國之心,朕已經知道了,工部尚書給朕上了辭呈,朕已經準了。你就先代理一下工部尚書,好好幹,不要讓朕失望。”天啓皇帝看似無意的說道,可是下面的大臣卻下了一跳,不由面面相覷。

“臣謝主隆恩!”宦海沉浮多年,袁應泰也不傻,工部尚書,自己算是升官了。只是代理就是天啓皇帝對自己你的一個考驗了,做好了,自然沒有話說,做不好那就不好說了。

天啓皇帝的朝會還在繼續,京城裡似乎沒有什麼影響,對於朝堂上的事情,老百姓還是一樣的漠不關心。

一個挑着兩個挑筐的小廝,一步步的向前走,還不時的左右看看。這是一個不短的衚衕,因爲並不靠近鬧市,所以這裡並沒與多少人。

小廝緩緩的走到衚衕裡,不是大聲的喊道:“茴香!上好的茴香!

伴隨着一聲響動,一個院子的後門緩緩的打開了,一個小二打扮的人緩步的走了出來,將肩膀上的手巾甩了甩,小二對着小廝道:“你過來!”

“來了,”小廝快步的跑到小二的身邊,笑着道:“您買茴香,上好的茴香!”

小二看了一眼小廝,百無聊賴的問道:“你的茴香是幾月的?”

聽到小二的話,小廝微微一愣,接着便笑着道;“看您說的,當然是六月的,不然小的也不能拿出來賣啊!”

小二緩緩的點了點頭,對着小廝道:“不知道這茴香能不能回鄉?”

小廝緩緩的點了點頭,臉上依舊是一臉的獻媚,笑着道:“想要回鄉,那的把活幹好!”

“終於等到茴香了,不知道怎麼才能回鄉呢?”看着小廝,小二滿臉嚴肅的問道。

“讓點子回鄉,茴香就能回鄉了!”小二則是一臉的笑意,表情沒有絲毫的變化。四下看了看,小二接着道:“這是你在這裡的最後一個差事,只要辦的好,你就能離開了!”

小二重重的點了點頭,嚴肅的道:“我要怎麼做?”

在一個挑筐裡拿出一個小紙包,小廝大聲的道:“您的茴香,已經給您包好了。”又在小二的耳邊道:“這裡面是落雁沙,給點子一顆,然後去官府報案,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你管了。”

小二點了點頭,對小廝道:“那這個案子我要到哪裡去報?那個衙門?”

詫異的看了一眼小二,小廝笑着道:“不愧頭那麼看重你,想的真周到,去順天府,記住了是順天府!”

“知道了,你走吧!不然會惹人懷疑的。”將紙包踹到懷裡,小二對小廝笑着道,似乎心情很是不錯。

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8章 父子第127章 選定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70章 人心第10章 起風了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90章 隆中對二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59章 接着密謀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67章 孫承宗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488章 突入第561章 回合第207章 登聞鼓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66章 送行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87章 遼東行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251章 廣寧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134章 局勢一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40章 做媒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140章 大婚二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167章 抉擇第523章 銀子第235章 徐家集第57章 開始了第181章 人和人第228章 科爾沁第610章 招生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330章 新火器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27章 計劃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30章 憤怒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394章 平定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571章 出大事了第172章 拼了第548章 遠見第461章 出城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445章 食鹽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103章 老狐狸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76章 罷官第170章 無賴第532章 武研院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38章 選後第86章 策論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391章 渡赤水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430章 廠衛第354章 警察第206章 早朝詩第230章 聯姻第235章 徐家集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605章 回京第605章 回京第401章 登岸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504章 希望第92章 隆中對四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31章 妥協第328章 善後
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8章 父子第127章 選定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70章 人心第10章 起風了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90章 隆中對二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59章 接着密謀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67章 孫承宗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488章 突入第561章 回合第207章 登聞鼓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66章 送行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87章 遼東行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213章 瀋陽中衛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251章 廣寧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134章 局勢一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40章 做媒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140章 大婚二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200章 遼東之變第167章 抉擇第523章 銀子第235章 徐家集第57章 開始了第181章 人和人第228章 科爾沁第610章 招生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330章 新火器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527章 計劃第398章 這就是兩百萬兩?第30章 憤怒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394章 平定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571章 出大事了第172章 拼了第548章 遠見第461章 出城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445章 食鹽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103章 老狐狸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76章 罷官第170章 無賴第532章 武研院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38章 選後第86章 策論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09章 大朝會三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391章 渡赤水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430章 廠衛第354章 警察第206章 早朝詩第230章 聯姻第235章 徐家集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605章 回京第605章 回京第401章 登岸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504章 希望第92章 隆中對四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31章 妥協第328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