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策論

看着天啓皇帝坐在那裡發呆,這位久經沙場的宿將,此時也有些手足無措。擡頭看了一眼站在天啓皇帝身後的陳洪,熊廷弼的眼中滿是詢問。

輕輕的的笑了笑,陳洪對着熊廷弼搖了搖頭,熊廷弼不知道怎麼回事,陳洪卻是明白的很。每次天啓皇帝露出這樣的神色,都是在想着什麼大事情,這次恐怕就是遼東的事情。

半晌,天啓皇帝輕輕的舒了口氣,看了一眼有些不知所措的熊廷弼,在心裡輕輕的嘆了口氣。無論是熊廷弼,又或者是王化貞,能力是有的,不過主要說的是熊廷弼。至於王化貞,就是一個典型的東林黨人。志大才疏,嘴上說的很好聽,做起事來毫無章法。

天啓皇帝爲熊廷弼下了一個定義,這是一位深知遼東局勢的官員,是一位忠心報國的將軍。最重要的是他有能力,可是他的能力主要在作戰和防守上,可爲一軍之長,卻不可統領全局。

熊廷弼若爲將,必能攻無不克,戰不無勝,守土安民,爲一方良將。可是要做總覽全局,佈置整個遼東的戰事,這個人沒那個能力。

“熊愛卿,將你的想法和朕說說吧!朕自登基以來,對遼東的事情就是頗爲憂慮,愛卿有什麼話經管說。今日朕和愛卿相談,無論愛卿說什麼,朕都不怪罪!”笑着看了一眼熊廷弼,天啓皇帝爲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那臣就說說,臣在遼東的多年,對於遼東的局勢十分的清楚。我軍和後金的軍隊戰鬥力相距甚遠,自從薩爾滸以來,我軍已經失去了和後金一戰的實力。”說着熊廷弼起身,在不遠處的櫃子裡拿出了一幅地圖,掛在了大堂的中央。看了一眼天啓皇帝,熊廷弼指着地圖道:“此時的遼東可分爲三方勢力,一爲後金,後金佔據着瀋陽以北大面積地盤。這裡水草豐盛,既有大面積的平原,又有山林。爲後金提供了很大的戰略縱深,且後金多位騎兵,速度飛快。可以長途奔襲我防守各點,尋找弱點進行擊破。”

“爲了對付後金的戰法,我軍當以防守爲主,在遼河一線,建築城防,堡壘,進行防守阻擊。至於第二方勢力,就是韃靼,雖說是韃靼卻不如說是蒙古人。此時的蒙古人已經進行整合,名義上的統領是林丹汗,蒙語叫做丹巴圖爾臺吉。現在我們雖然和林丹汗有着良好的關係,不過也是爲了對付崛起的後金,此時我們在廣寧和韃靼通商。”說道這裡熊廷弼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天啓皇帝,見天啓皇帝面無異樣,輕輕的吁了口氣。

其實此時蒙古和明朝之間的和平是短暫的,是不穩定的,如果不是有後金**哈赤牽制,這兩方恐怕早就爆發大戰了。在萬曆三十六年夏季的薩爾滸大戰之前,林丹汗所統治下的蒙古與後金、明朝所形成的三足鼎立中處於有利的地位。自萬曆三十八年起,林丹汗連年進攻明朝的遼東邊界,要求市賞。在面臨日益壯大的後金威脅面前,明朝爲避免兩線作戰,並希望藉助林丹汗的力量牽制後金,明朝於萬曆三十八年同意以廣寧鎮(今遼寧錦州北鎮)作爲與蒙古通商的窗口,予蒙古以經濟方面的好處,因而在**哈赤進攻遼東地區初期,明朝北部邊界與蒙古相安無事。作爲回報,明朝每年向林丹汗贈送白銀千兩以示感謝。

薩爾滸戰役大獲全勝的後金與蒙古和明朝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薩爾滸戰役結束後不久,**哈赤又馬不停蹄地繼續攻擊明朝駐守的鐵嶺,大傷元氣的明朝此時不得不向林丹汗求援。於是林丹汗急派內喀爾喀五部、科爾沁部率軍萬餘人馳援明軍,當蒙古援軍抵達鐵嶺時,**哈赤已攻陷鐵嶺,在數量佔優且士氣高漲的後金軍的攻擊下,蒙古軍敗下陣來,幾個王爺將領也被後金俘獲。

對於這些事情,熊廷弼自然是清楚的,此時蒙古雖然還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卻已經沒有了攻打後金的實力。加上後金採取的乃是分化蒙古諸部的策略,這讓林丹汗自顧不暇,在解決了蒙古對與自己的威脅之後,後金的**哈赤迫不及待的想要將遼東的明軍擊潰,奪下水草豐美,物資豐富大的遼河平原。

“現在蒙古自顧不暇,很難有實力出兵幫助我們,而我們自己的實力有不足以攻擊後金,所以臣認爲還是以守爲主的好。”熊廷弼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看了一眼天啓皇帝,可惜這位少年的天子的臉上沒有絲毫表情。看不到贊同也看不到反對。

緩緩的站起身,天啓皇帝來到了地圖的前面,看着上面三個勢力的佔據的位置以及兵力部署的情況,天啓皇帝的眉頭皺得緊緊的。

“愛卿,不知道對於朕能爲遼東做些什麼?”半晌,天啓皇帝輕輕的笑了笑,目光灼灼的看着熊廷弼。

“陛下,臣雖有想法,卻不敢說。”熊廷弼撩起自己的衣服,雙膝跪倒,大聲道。

看着神情激動的熊廷弼,天啓皇帝知道,這位心中苦悶異常。心中有凌雲志,可是卻不能施展,總是被外物所左右,這種抑鬱不得志,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

天啓皇帝心情也有些沉重,緩步的走到熊廷弼的身邊,將他攙扶了起來,沉聲道:“愛卿,今日有話經管說,朕恕你無罪。”

“陛下,臣覺得大明之禍,不在遼東,不在後金,而在朝內啊!後金雖然實力強勁,可是我大明幅員遼闊,地廣物博。當年太祖被逐蒙元,用的不也是這些兵嗎?成祖掃被,也是亦然,爲何到了此時,我明軍卻被小小的後金壓制?臣說句大不敬的話,是因爲朝中的掣肘啊!軍餉被貪污,將軍領兵在外卻是多方掣肘。大臣們結黨營私,爲了各自的利益置國家和萬民於不顧,此禍不除,我大明永無寧日啊!”熊廷弼再一次跪了下來,以頭觸地,這位鐵骨錚錚的漢子,此時卻是淚流滿面。

第一章來了,求票票哦!

第375章 考狀元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23章 出城第155章 交戰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339章 因由第587章 打算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160章 人手第219章 佔領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401章 登岸第51章 密談第80章 審問第347章 成都第610章 招生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114章 吳三桂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57章 開始了第258章 回京城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126章 夜宴第81章 出發第347章 成都第125章 命案第251章 廣寧第444章 抄家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19章 紅丸第573章 立太子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613章 攤牌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126章 籌備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376章 動作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42章 杭州第324章 天亮了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619章 遼東有事情了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332章 選將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114章 吳三桂第28章 奏摺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554章 密謀第597章 九邊第388章 四強第65章 請辭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461章 出城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165章 幕後第353章 改制第610章 招生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126章 夜宴第560章 張大可第295章 明火執杖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224章 一個月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502章 血戰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138章 找人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47章 進京第532章 武研院第36章 早朝第400章 關係第627章 談判二第302章 文震孟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159章 喝酒第626章 談判第100章 葉志高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237章 會盟
第375章 考狀元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323章 出城第155章 交戰第533章 火龍出水第339章 因由第587章 打算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160章 人手第219章 佔領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401章 登岸第51章 密談第80章 審問第347章 成都第610章 招生第583章 一箭三雕第114章 吳三桂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57章 開始了第258章 回京城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390章 四川的局勢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126章 夜宴第81章 出發第347章 成都第125章 命案第251章 廣寧第444章 抄家第639章 登島之戰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288章 撲朔迷離第19章 紅丸第573章 立太子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613章 攤牌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126章 籌備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376章 動作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542章 杭州第324章 天亮了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619章 遼東有事情了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332章 選將第597章 何枝可依第114章 吳三桂第28章 奏摺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554章 密謀第597章 九邊第388章 四強第65章 請辭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461章 出城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165章 幕後第353章 改制第610章 招生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126章 夜宴第560章 張大可第295章 明火執杖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190章 互相試探第224章 一個月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502章 血戰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138章 找人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47章 進京第532章 武研院第36章 早朝第400章 關係第627章 談判二第302章 文震孟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159章 喝酒第626章 談判第100章 葉志高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237章 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