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一個月

聽了陳洪的話,劉一璟微微一愣,天啓皇帝這是唱的哪一齣啊?什麼人還需要自己打招呼?天啓皇帝下旨其豈不是更好?可是劉一璟知道這不是自己該問的,笑着看着陳洪,劉一璟笑着問道:“公公,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公公請說!”

緩緩的點了點頭,陳洪笑着說道:“劉大人果然識大體,怪不得皇上那麼器重你,皇上說的這個人叫李標。皇上希望內閣下個條子,提拔他爲戶部侍郎。”

“陳公公放心,本官一定照辦,請公公上覆皇上!”輕輕的笑了笑,劉一璟十分客氣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回去了,劉大人這裡這麼忙,希望不要耽擱太多的時間!”笑着看着劉一璟,陳洪笑着說道。

看了一眼一邊的書吏,劉一璟沉聲道:“替我送送陳公公!”

天啓元年,四月初二,宜做竈沐浴,忌婚喪嫁娶。

在天啓一朝,這一天在歷史上流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世的人們把這一天稱作天啓中興的開端。在這一天裡,天啓皇帝頒佈了聖旨,將因遼東大案空缺的重要官職,全部都重新任命。

於此同時,天啓皇帝任命禮部尚書周嘉謨爲欽差,展開了一次規模盛大的京察。無論是在職官吏,又或者是士紳富賈,全部都在清查之列。不過和遼東案子不一樣,天啓皇帝似乎改了脾氣,凡是官員貪污的抄沒家產。不殺人,不株連,不滅族。凡是爲富不仁,橫行鄉里,縱橫的不法的土豪劣紳。也全都在整治之列。輕者罰款打板子,重者抄家!

一時間,整個北京城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在這場運動開始之後,天啓皇帝下旨嚴懲遼東一案的官吏,這個案子天啓皇帝卻沒有絲毫的手軟。依照大明律。該抄家的抄家,該滅族的滅族。連續半個月,京城的菜市口每天都在行刑,無數人被砍了腦袋。

於此同時,天啓皇帝頒佈了一條新的政策,但凡舉報貪官者,哪怕以前是同夥,只要拿得出證據。視案字情節輕重,將給與舉報者獎賞和免罪。在遼東的案子中。瀋陽參將陸林、遼東督師楊淵家的黃大掌櫃,因爲舉報有功。天啓皇帝特旨赦其死罪,只是抄沒家產,三代以內不允許從仕。

相對於天啓皇帝前面做的幾件事情,最後這一件可是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的都是目瞪口呆。接着便是曠日持久的爭辯,有的人認爲這是在爲犯官開脫,非常不妥。天啓皇帝應該收回聖旨。有的則認爲這是好事情,能夠更好的抓住貪官污吏。給了那些誤入歧途的官員一個機會。

雖然爭論的非常激烈,可是天啓皇帝似乎並沒有往心裡去,這道聖旨還是頒佈了。沒有人在出來犯顏直諫,因爲只要有人這樣做,很快就會被扣上爲貪官的庇護的帽子。

在這一切剛剛平息,天啓元年四月十二日。天啓皇帝再一次傳下聖旨。擢升內閣首輔大學士、太保、光祿大夫、遼東督師孫承宗爲薊遼總督。加兵部尚書銜,統領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省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所有兵馬。

朝野上下頓時被這道聖旨震懾住了,孫承宗頓時成了當朝一敵人。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內閣首輔大學士、太保、光祿大夫、天啓皇帝的老師,這一切讓人聯想到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萬曆皇帝的老師,當年的首輔太師張居正。可是和張居正不同,孫承宗這一次又掌握了兵權,整個北邊的軍隊全部歸孫承宗節制,就連京城所在的順天府也在孫承宗節制範圍以內。

無論是朝堂上還是民間,孫承宗的風頭一時無兩,只是很多人還是在沒人的時候發出一聲深深的嘆息。孫承宗的地位如此之高,將來的下場很難預料,很可能又是一個張居正。也有人在想,會不會又一天孫承宗也會來一個黃袍加身,有的人也是頗爲擔心。

不過這樣的議論並沒有很久,在聖旨到達遼東那一刻,孫承宗便派人寫了一封家書,孫家一家老小四十多口全部進京。天啓皇帝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特意傳旨將西城一處空閒的別院賞賜給了孫家。

這件事情在京城還沒有平息,天啓皇帝的聖旨再一次傳來,擢升原遼東督師熊廷弼爲遼東督師。賞升光祿大夫,賜穿飛魚服,以顯其功。

熊廷弼的升遷在很多人預料之中,楊淵倒了,熊廷弼的案子是個冤案,也查出了熊廷弼在遼東頗有功績。孫承宗又上了摺子,將這次熊廷弼在瀋陽之戰之中所立功勞一一上奏。這樣忠君爲國,又有功勞的大臣,自然應該得到提拔。

朝堂上的官員在一次將目光集中到了一個位置上,那就是遼東經略,熊廷弼升官之後,這個位置自然就空了出來。對於這樣一個位置,想要去的人不少,可是究竟誰去還是要天啓皇帝自己定。

只是天啓皇帝這一次提拔的人,再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天啓皇帝提拔的這個人是左光斗。左光斗和楊漣是同一年的進士,此時楊漣爲遼東巡撫,左光斗還只是一個從七品的小官。

經過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天啓皇帝將朝堂上的人事調整完畢,經過這次調整,朝廷上已經能夠非常有效的執行天啓皇帝的聖旨。自從萬曆年間就開始黨爭,在這次調整中,得到了初步的抑制,史稱天啓改官。

在這一個月裡,張居正的案子也有了結果。查張居正一生忠君爲國,實乃國之干城。內閣次輔張四維誣陷張居正,矇蔽聖聽,剝奪一切封號。天啓皇帝正式爲張居正平反了,一時間重朝上到朝下,對天啓皇帝都是一致的讚揚。在這之後,天啓皇帝下旨爲整個江陵黨翻案,無數的人被正名,其中包括戚繼光、俞大猷等武將。

外面雖然吵得沸沸揚揚的,可是紫禁城確是一片平靜,在這裡還沒有敢對天啓皇帝議論什麼。

看着跪在地上的陳洪,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沉聲道:“你跟在朕的身邊時間不短了,也是朕最信任的人,只是這次的事情朕不知道應該找誰。”

“陛下,無論有什麼事情,內臣都會盡全力去做,請陛下吩咐。”陳洪一個頭磕到地上,一臉凝重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道:“自從萬曆年間的遼東監軍太監高淮死了之後,遼東的戰事不斷,太監監軍也就一直名存實亡。朕升了孫承宗的官,是因爲朕馬上就會在遼東有所動作,朕不希望孫承宗牽扯過多。”

對於天啓皇帝的話,陳洪只能靜靜的聽着,因爲他實在不知道說什麼。既然天啓皇帝這麼說話,陳洪相信自己恐怕要去遼東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接着說道:“遼東現在有熊廷弼坐鎮,不會有什麼紕漏。楊漣作爲遼東巡撫,左光斗作爲遼東經略,相信接下來的事情他們能做的很好。雖然不知道左光斗能不能升任,先看看吧!有楊漣和熊廷弼在一邊,後面還有孫承宗,不會出什麼紕漏。”

靜靜的聽着天啓皇帝的話,陳洪的表情和平靜,他知道天啓皇帝這次肯定是派他去遼東了。

“朕在遼東流下了一大筆銀子,白銀六百萬兩,是朕用來籌建騎兵和水師的。朕準備讓你到遼東做監軍太監,幫朕看着這筆銀子,一定要讓這些銀子用到該用的地方。記住,到了遼東,朕給你節制調動錦衣衛和東廠的權力,遼東的錦衣衛和東廠你都可以調用。只是有一點你要記住,凡是遼東的軍政大事,你不要管。只要把你覺得該奏報的報給朕,朕既然會決斷,不要自作主張。”看着陳洪,天啓皇帝,沉着臉說道。

“內臣明白,這個分寸一定掌握好,請陛下放心!”對於天啓皇帝的脾氣,陳洪還是瞭解一些的,自己的職責是幫着天啓皇帝看着遼東,而不是在遼東指手劃腳。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知道陳洪管錢是個好手,自己的內庫一直以來都是由他打理,也一直是井井有條的。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頗爲感慨的說道:“你在朕身邊這麼久,忽然要走了,朕還覺得有些捨不得。不過國事爲重,朕希望你要以國事爲重。”

“是,陛下放心!內臣一定謹記陛下教誨,盡力盡力爲陛下辦事。”陳洪心裡也是頗爲感慨,不過他從小進宮,早就已經忘了外面是什麼樣子了,現在能夠出去走走,心裡自然非常的憧憬。

輕輕的嘆了口氣,天啓皇帝沉聲道:“皇宮裡的太假你非常的瞭解,你走了之後,誰能接替你的位置?”

“陛下,上一次陛下派往遼東的王承恩就可以,這個人頗爲才幹,而且陛下這個時候提拔他,也是給了上次的賞賜了!”陳洪躬着身子,聲音肯定的說道。(未完待續……)

PS:今天有點晚了,對不住大家了,不夠還是三更一萬字,這個大家放心。

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385章 御前第86章 策論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68章 覲見第610章 招生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407章 逛妓院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155章 交戰第322章 審問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609章 開臺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81章 出發第19章 紅丸第376章 大喜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380章 武狀元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158章 暮色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566章 崔福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426章 交易第529章 軍機處第194章 密摺第266章 滿桂第35章 新皇帝第479章 不忍心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142章 大婚四第388章 四強第76章 罷官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474章 人好多第158章 暮色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243章 改變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479章 不忍心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28章 善後第458章 甘薯第172章 拼了第105章 愁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121章 笑四笑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29章 山雨欲來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73章 將軍第241章 叛亂起第388章 四強第113章 出發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167章 抉擇第587章 打算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150章 準備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217章 夜襲第551章 蠢貨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119章 震動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602章 李旦第537章 老狐狸第530章 佈置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46章 木盒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146章 準備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2章 提上褲子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239章 分兵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103章 老狐狸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23章 鬥法第294章 軍隊來了
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385章 御前第86章 策論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68章 覲見第610章 招生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186章 抄家抓人第407章 逛妓院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155章 交戰第322章 審問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609章 開臺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81章 出發第19章 紅丸第376章 大喜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380章 武狀元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158章 暮色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431章 御製大誥第566章 崔福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426章 交易第529章 軍機處第194章 密摺第266章 滿桂第35章 新皇帝第479章 不忍心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142章 大婚四第388章 四強第76章 罷官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474章 人好多第158章 暮色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243章 改變第468章 龍昌票號第479章 不忍心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28章 善後第458章 甘薯第172章 拼了第105章 愁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501章 火炮焚城第121章 笑四笑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29章 山雨欲來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73章 將軍第241章 叛亂起第388章 四強第113章 出發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167章 抉擇第587章 打算第396章 武狀元曹文詔第150章 準備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217章 夜襲第551章 蠢貨第541章 大明脊樑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119章 震動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602章 李旦第537章 老狐狸第530章 佈置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395章 還是錢的事第46章 木盒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146章 準備第162章 血戰瀋陽城第2章 提上褲子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27章 現實很骨感第239章 分兵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103章 老狐狸第427章 錦衣衛的刀第23章 鬥法第294章 軍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