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服軟認罪(合章5K)

“快快快,快燒,快燒啊!”

傍晚,高邑城西一大宅,此地是城中某世家大戶的宅邸。

家中的主事人聽聞耿氏被滅,正匆忙地焚燬賬目、轉移財物,試圖銷燬罪證。然而,還沒等他們完成這一切,錦衣衛便如神兵天降,將大院圍了個水泄不通。

“開門!錦衣衛辦案!”爲首的校尉一聲怒喝,炸在門房僕人的心頭,似乎那大門都被震的是嗡嗡作響。

院內衆人嚇得面如土色,有的想要翻牆逃竄,卻被牆外的錦衣衛用長槍逼了回來;有的躲在屋內瑟瑟發抖,幻想着能逃過一劫。

主事人妄圖負隅頑抗,手持利刃,指揮着家丁們抵抗,可面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錦衣衛,他們的反抗顯得如此無力。

僅僅片刻,大門便被攻破,錦衣衛潮水般涌入,將所有人制服。

那老家主被押解出來時,已是雙腿發軟,無法站立,被人一路拖行,眼裡滿滿都是絕望。

與此同時,城中的其他角落也在上演着類似的場景。

世家大族們苦心經營的關係網、藏匿的不法財物以及謀劃的陰謀詭計,在蘇曜的雷霆手段下,一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百姓們躲在自家屋內,透過門縫,看着街上的混亂與威嚴的錦衣衛,心中既害怕又隱隱有些興奮。

那些被遊街示衆的大家們,哪一個不是昔日高高在上的存在?

結果如今卻各個都如喪家之犬一般,威風掃地,這讓百姓們深感痛快。

不過,同樣一幕,看在另一羣人眼中,那就完全不是一個滋味了。

夜幕深沉,高邑城某宅邸,燈火通明。

“太狠了,太快了,太瘋狂了!”

“再讓他這麼殺下去,怕是還不等遷徙,城中就沒幾個世家了呀!”

在宅邸的後花苑,一羣世家代表正圍着常山王劉暠,神色焦急,言辭懇切,試圖說服這位大王出面制止蘇曜的“瘋狂行爲”。

這些世家之人,看着城中如狂風驟雨般的清洗行動,心中滿是驚惶。

他們本以爲憑藉着家族底蘊和錯綜複雜的人脈,在蘇曜的統治下,即便不能如韓馥治下那般逍遙自在,但繼續人上人的生活應該不難。

可如今蘇曜的手段之狠辣,遠超他們的想象。那一顆顆頭顱和一串串被押赴大牢的罪人們,把他們的心防徹底擊碎。

“大王,您別不說話呀。”

“您可是咱大漢的諸侯王,不能不管啊!”

常山王劉暠眉頭緊鎖,目光在衆人臉上一一掃過,心中亦是波瀾起伏。

他雖貴爲王爵,但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手中的權力與往昔相比已大打折扣。

蘇曜如今手握重兵,在朝廷中權勢滔天,自己貿然出面,能否起到作用尚未可知,弄不好還會引火燒身。

於是,他轉頭看向河間王劉陔,希望能從這位同族那裡得到一些支持。卻見河間王只是一味的低着頭,雙手背在身後,也是一言不發。

“大王!”

“大王!”

“大王啊!”

聽着那一聲聲的急切的呼喊,常山王劉暠是心浮氣躁。

他甩了甩長袖,嘆口氣說:“寡人何嘗不想爲諸位排憂解難,可蘇大將軍如今風頭正盛,手握重兵,又深得朝廷倚重,寡人貿然出面,恐難有成效,反而會給諸位帶來更大的麻煩。”

“大王此言差矣。”

一位白髮的世家老者急切說道:

“那被捕的人裡,還有您王府的長史啊。”

“什麼?杜長史被抓了?!”常山王劉暠悚然起身。

“是啊是啊。”

“就在今天傍晚,我看到杜長史全家都被帶上了枷號,押往大牢去了。”

“就算不爲旁人,爲了您自己的王府,您也得出面勸勸大將軍吶!”

“不然的話,下面那些人胡亂攀咬,萬一牽扯到您身上,說點有的沒的出來,那又該如何是好啊?”

“放肆!”

常山王劉暠聞言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案:

“寡人行得正坐得端,豈會與那些亂臣賊子同流合污?杜長史若真有不軌之舉,那也是他個人所爲,與寡人何干?!”

劉暠真是怒了。

這怎麼能怪他頭上來呢?

這不能啊!

韓馥當了冀州牧以後就控制了常山局勢,那杜長史也是韓馥指名派來監視他的。

就連他被軟禁一事,也少不了那杜長史出力。

杜長史被捕,與他何干?

這些世家之人潑髒水真是讓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這一發怒,一時間還真是有些威嚴把衆人嚇得是噤若寒蟬。

但很快,又有人壯着膽子道:

“大王息怒,我等並非懷疑您,但瓜田李下,這些事情本就難以撇清。那蘇曜又是行事狠辣的主,連耿家這樣的望族都說殺就殺,萬一他.”

“夠了!”

劉暠厲聲打斷,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你們若真有冤屈,大可去找大將軍申訴。寡人雖爲宗室,但如今冀州軍政大權皆在大將軍之手,你們找寡人又有何用?”

說罷,他甩袖就要離開。

這時,一直沉默的河間王陔終於開口:

“王兄且慢。”

他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

“這些世家雖有過錯,但畢竟根基深厚。若任由大將軍這般殺戮下去,恐怕會動搖冀州根本啊。不如.不如我們聯名上書朝廷,請陛下下旨約束大將軍?”

劉暠聞言,腳步一頓,眼中閃過一絲意動。

但很快又搖頭道:

“不妥。如今朝中誰人不知大將軍與陛下的關係?這摺子遞上去,怕是”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在場衆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時間,園中陷入死寂。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衆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名錦衣衛校尉大步走來,抱拳道:

“兩位大王,大將軍有請。”

“什麼?!”

劉陔和劉暠同時變色,其餘世家代表更是面如土色,有人甚至雙腿發軟,險些癱倒在地。

“不知.不知大將軍喚我等何事?”

劉暠強自鎮定地問道。

那校尉面無表情:

“末將只是奉命傳話,其餘一概不知。兩位大王,請吧。”

劉陔臉色慘白,顫聲道:

“王兄,這.這該如何是好?”

劉暠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走吧,去見見大將軍。”

說罷,他當先邁步,跟着校尉離去。

劉陔見狀,只得硬着頭皮跟上。

留下一衆世家代表面面相覷,惶恐不安。

郡守府正堂,燭火明亮。

蘇曜高坐上首,荀攸、王凌等人分列兩側。

當兩位諸侯王戰戰兢兢地進來時,蘇曜正低頭翻閱着一份文書,頭也不擡地道:

“兩位大王來了?坐。”

劉陔和劉暠小心翼翼地行禮落座,心中七上八下。

片刻後,蘇曜合上文書,擡眼看向二人,淡淡道:

“本將軍請二位來,是有件事要告知。”

劉陔連忙道:

“大將軍請講。”

蘇曜手指輕叩桌案:

“經查,常山王府長史杜忠、河間王府丞周舉等人,勾結賊逆,貪贓枉法,罪證確鑿。本將軍已下令將其收押,待審明罪行後依法處置。”

劉陔心頭一跳,急忙道:

“大將軍明鑑,此二人所爲,寡人實不知情啊!”

劉暠也趕緊附和:

“對對對,寡人也是被矇在鼓裡啊.”

蘇曜擺擺手,打斷他們:

“本將軍自然相信二位的清白。不過.”

他話鋒一轉,目光陡然銳利:

“本將軍剛剛聽聞,有不少世家族人深夜出入兩位宅邸,不知所謂何事?”

劉陔頓時冷汗涔涔,慌忙解釋:

“這個.他們只是來向寡人訴苦,說大將軍.說大將軍執法過嚴”

“哦?”

蘇曜似笑非笑:

“那大王以爲,本將軍執法可有過嚴之處?”

劉陔嚥了口唾沫,硬着頭皮道:

“這個.大將軍秉公執法,寡人寡人不敢妄議。”

蘇曜冷哼一聲:

“大王倒是謹慎。不過本將軍今日請你們來,就是要告訴你們——”

他站起身,居高臨下地俯視着兩位諸侯王:

“冀州乃朝廷之冀州,非世家之冀州。本將軍奉旨平叛,整頓吏治,任何人膽敢阻撓,休怪本將軍不講情面!”

這番話擲地有聲,震得兩位諸侯王心神俱顫。

劉陔連忙起身,躬身道:

“大將軍所言極是,寡人定當約束府中上下,全力配合大將軍行事。”

劉暠也趕緊表態:

“對對對,寡人也是這個意思。”

蘇曜這才神色稍霽,點頭道:

“如此甚好。兩位大王能這般深明大義,本將軍也就放心了。”

說罷,他揮了揮手:

“若無他事,兩位大王請回吧。”

劉陔和劉暠如蒙大赦,連忙行禮告退。

待二人離去後,荀攸上前一步,低聲道:

“大將軍,這兩位大王雖表面順從,但恐怕.”

蘇曜冷笑一聲:

“無妨,他們若識相,本將軍自然不會爲難。但若敢陽奉陰違嘛.倒不如說我求之不得呢。”

深夜。

回到安置的府邸,兩位諸侯王便立刻召集各自心腹密議局勢。

“大王,情況如何?”

劉陔主簿急切地問道。

劉陔臉色陰沉,將今日見蘇曜的經過說了一遍,最後嘆道:

“這蘇曜,當真是不給半點轉圜餘地啊。”

主簿咬牙切齒:

“大王,難道我們就任由他這般肆意妄爲?”

劉陔苦笑:“不然呢?他手握重兵,又有朝廷大義,我一個連封國都回不去的大王,又能有什麼辦法?”

主簿無奈跺腳:“那常山王那邊又怎麼說?”

河間遠離高邑,他是鞭長莫及,但高邑可就是在常山國境內,常山國又是劉暠的封地,按理說常山王在此事上應該更有發言權纔對。

劉陔搖頭嘆息:“常山王比寡人還要惶恐。他那個長史杜忠,本就是韓馥安插的眼線,如今被拿下,他高興還來不及,哪敢多言?”

主簿不甘心地壓低聲音:“大王,不如我們暗中聯絡其他宗室,聯名上書朝廷?那蘇曜再囂張,總不能把宗室都得罪光吧?”

“朝廷?朝廷裡剛被他大清洗了一次,現在還有人敢反對他嗎?”

劉陔無奈苦笑:

“況且,你莫要忘了,當今陛下與他是什麼關係,這種事情,休要再提。”

劉陔的主簿聞言,頓時泄了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滿臉的沮喪。

屋內衆人左右看看,俱是無計可施。

這也是理所當然,正所謂天下大勢,浩浩湯湯。

蘇曜帶來的壓力下,在那無可匹敵的絕對實力面前,這兩位尊貴的諸侯王紛紛選擇閉門謝客,夾起尾巴做人,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念。

不但如此,他們甚至還紛紛主動上書蘇曜,表示自己能力不濟,請大將軍選派國相和長史等人,助他們治理封國。

兩位諸侯王的服軟,標誌着冀州舊勢力的徹底瓦解。隨着蘇曜的鐵腕整治,高邑城內的秩序迅速恢復,那些曾經盤踞在冀州上層的世家大族們,要麼乖乖接受遷徙安排,要麼被連根拔起。

在戲志才、法正等新科進士的主持下,冀州的田畝清查和人口普查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

這些年輕官員銳意進取,又有錦衣衛保駕護航,他們拿着世家大宅中抄出來的文書,很快就將隱匿的人口和土地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大將軍請看,這是最新的統計結果。“

戲志纔將厚厚的賬冊呈上:

“冀州早年在籍人口五百八十萬人,如今在冊人口卻不滿兩百萬。除了戰爭造成損失,諸世家豪強隱匿人口竟有四十萬之巨。這些世家大族,當真是膽大包天!“

蘇曜翻閱着賬冊,冷笑道:“好一個冀州世家,怪不得他們能鼓動韓馥搞出來二十萬大軍。”

“傳令下去,按計劃執行遷徙,將這些隱匿人口全部登記造冊,重新分配土地。“

“諾!“戲志才領命而去。

就在大普查如火如荼的時候,崔烈也終於在孫女崔鶯的勸說下,放下了最後的驕傲,公開向朝廷請罪。

他在高邑城中心廣場上,當着全城百姓的面,痛陳自己跟隨韓馥反叛的罪過,並宣佈散盡家財,支持朝廷的遷徙政策。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個萬分艱難的決定。

當數日前,崔烈得知孫女爲了救自己而偷偷混進郡守府,向蘇曜求情,換來自己有條件的赦免後,他的第一反應並非是高興與欣慰,而是勃然大怒:

“你你你!”

“你怎能做出如此有辱門楣之事?!”崔烈氣得鬍鬚直顫,指着崔鶯的手指都在發抖,“我崔家世代清名,豈能靠孫女獻身來換取苟活?!”

崔鶯跪在地上,淚如雨下:“祖父,孫女不忍見您不忍見您”

“住口!”崔烈猛地一拍桌案,茶杯被震得跳了起來,“老夫寧願堂堂正正赴死,也不要這般屈辱地活着!”

屋內一片死寂,只有崔鶯壓抑的抽泣聲。

良久,崔烈長嘆一聲,頹然坐回椅中:

“鶯兒啊,你可知道,你這一時衝動,不僅毀了你的名節,更會讓我崔家永遠擡不起頭來啊.”

崔鶯擡起頭,淚眼朦朧中透着堅定:

“祖父,大將軍並非傳言中那般不堪。他他答應孫女,只要您公開認罪,支持朝廷新政,便可免您死罪,讓您去邊疆教書育人,將功折罪。”

“至於獻身一事.那也非他強迫,而是孫女主動去做的,孫女不能無故受人恩情。”

崔鶯的話讓崔烈一時語塞,他望着孫女倔強的面容,心中是五味雜陳。

在本心裡,他對於孫女的孝順頗爲感慨。

但在大節大義之上,他卻無法接受這樣的事情。

“哼!好一個將功折罪。他蘇曜不過是想拿老夫當個榜樣,好讓其他世家乖乖就範罷了。”

“祖父!”崔鶯膝行幾步,抱住崔烈的腿,“求您了,就當是爲了崔家,爲了父親,爲了我.”

崔烈低頭看着孫女哭紅的雙眼,心中某處突然軟了下來。

他伸手輕撫崔鶯的髮絲,聲音沙啞:“傻孩子,你父親遠在西河,若是知道此事,不知該有多痛心.”

崔鶯堅定地搖頭:“父親常教導孫女,孝道大於天。若父親在此,也定會贊同孫女所爲。”

崔烈沉默良久,終於長嘆一聲:“罷了.罷了老夫這一生,終究是愧對先祖啊”

就這樣,在孫女的勸說下,崔烈最終選擇了妥協。

廣場上,崔烈白髮蒼蒼的身影顯得格外蕭索。他顫抖着聲音,將韓馥如何脅迫自己、自己又如何一時糊塗參與叛亂的經過娓娓道來。

“老朽罪該萬死,愧對朝廷厚恩.”崔烈說到動情處,老淚縱橫,“今日甘願受罰,只望冀州百姓能得享太平”

臺下百姓議論紛紛,有人唾罵,有人同情,更有人暗自慶幸自家沒有捲入這場風波。

蘇曜站在高臺之上,冷眼旁觀這一幕。待崔烈陳述完畢,他才上前一步,高聲道:

“崔烈雖有大過,但念其年邁,又主動認罪,本將軍決定免其一死,發往涼州教書贖罪,其家族財產充公,族人按律遷徙。”

第109章 斬殺第259章 烏桓鐵騎起重圍,護駕路上有好眠(第156章 兵威赫赫,四夷賓服第966章 血虐烏孫,卑陸國滅,壘築新城(合第562章 倒戈卸甲,賈詡以禮來降第666章 螳螂與黃雀第511章 袁氏借力施策,宦官一敗塗地第618章 我乃蠻子第216章 呂布歸隊第751章 備大典,蘇曜改制新軍第755章 公主臨朝,羣臣圖窮匕見第571章 離譜蘇曜,吹牛害人不淺第40章 王帳鐵衛第211章 天使再臨第72章 聖旨第992章 都擺平了,我的女帝(5K2)第334章 聚英豪羣星薈萃第877章 袁紹升官第51章 擴軍第72章 聖旨第204章 破門第412章 大勢之所趨第988章 蘇曜凱旋與特別的漢禮(6K2)第870章 波折第456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527章 涼州軍囂張跋扈,蘇君侯夜襲渡口第971章 三路出擊討烏孫第104章 五百騎足矣(加更)第249章 蘇曜返程思前路,漢家天子定決心(第668章 塵埃的反擊第404章 蘇君侯一騎當千第146章 天將軍第298章 以牙還牙,賊營烽火起洶洶(合章4K第585章 正義代行第314章 後方震驚,蘇曜速推無懼兵糧寸斷(第726章 董卓登基,蘇曜凌空飛踢第584章 好大官威第757章 科舉取士收民心,緹騎四出懲妖孽(合章6K)第31章 目標黃蘆嶺第505章 蘇曜揚帆起航第879章 袁氏嫡女第595章 菜雞跪地,蘇曜攆人第22章 無雙,誰能擋我!第1022章 蘇曜的真意第136章 發老婆第480章 英雄遲暮第459章 戰狼第447章 意外之兵第153章 女人哪有砍人重要第75章 名人第115章 望風而降第254章 蘇曜升官又加銜,何袁緊急謀新策(第81章 懂事第251章 百官逼宮求迴鑾,君臣對峙夜未央第964章 新時代宗藩體系(合章)第810章 雁門難克,馬騰聞風而走第637章 冠軍侯,多才多藝第335章 趙子龍與牽子經第726章 董卓登基,蘇曜凌空飛踢第80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54章 投漢第843章 伏擊血戰第935章 天下歸一第747章 張仲景神醫出手勘破玄機第815章 馬騰全面投降,關外一片沸騰(合章)第748章 蘇君侯釜底抽薪根治老登第316章 盧奴城外,賊兵爭相獻降第175章 人盡其才(加更)第934章 益州降(合章)第815章 馬騰全面投降,關外一片沸騰(合章)第442章 兼領屬國第358章 賊兵潰不成軍,蘇曜單騎急追第1032章 稍許的歡愉第714章 鐵壁崩塌,關中門戶開閘第740章 袁本初居心不良,賈文和獻計獻策第87章 一步到位第518章 走投無路,官宦團滅第393章 汝要戰,那便戰第896章 水師覆滅第701章 高瞻遠矚,經驗豐富第210章 皇帝,喜怒無常(合章4K)第1083章 大漢中亞新城第493章 無路可走,先跪爲敬第436章 待宰羔羊第858章 亂局平定,再會熟人(合章4k7)第778章 諸侯反蘇風氣,北方狼煙遍地第579章 蘇君侯忠義,董相國暴跳如雷第334章 聚英豪羣星薈萃第205章 亡命第92章 斥候戰第1067章 真正的價值(4K2)第728章 皇帝駕崩,衆臣忙議新君第174章 賣慘第1057章 破城第1047章 送貨上門第881章 一點小禮第258章 一馬平川賊兵來,君臣齊心禦敵寇(第192章 粉碎第815章 馬騰全面投降,關外一片沸騰(合章)
第109章 斬殺第259章 烏桓鐵騎起重圍,護駕路上有好眠(第156章 兵威赫赫,四夷賓服第966章 血虐烏孫,卑陸國滅,壘築新城(合第562章 倒戈卸甲,賈詡以禮來降第666章 螳螂與黃雀第511章 袁氏借力施策,宦官一敗塗地第618章 我乃蠻子第216章 呂布歸隊第751章 備大典,蘇曜改制新軍第755章 公主臨朝,羣臣圖窮匕見第571章 離譜蘇曜,吹牛害人不淺第40章 王帳鐵衛第211章 天使再臨第72章 聖旨第992章 都擺平了,我的女帝(5K2)第334章 聚英豪羣星薈萃第877章 袁紹升官第51章 擴軍第72章 聖旨第204章 破門第412章 大勢之所趨第988章 蘇曜凱旋與特別的漢禮(6K2)第870章 波折第456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527章 涼州軍囂張跋扈,蘇君侯夜襲渡口第971章 三路出擊討烏孫第104章 五百騎足矣(加更)第249章 蘇曜返程思前路,漢家天子定決心(第668章 塵埃的反擊第404章 蘇君侯一騎當千第146章 天將軍第298章 以牙還牙,賊營烽火起洶洶(合章4K第585章 正義代行第314章 後方震驚,蘇曜速推無懼兵糧寸斷(第726章 董卓登基,蘇曜凌空飛踢第584章 好大官威第757章 科舉取士收民心,緹騎四出懲妖孽(合章6K)第31章 目標黃蘆嶺第505章 蘇曜揚帆起航第879章 袁氏嫡女第595章 菜雞跪地,蘇曜攆人第22章 無雙,誰能擋我!第1022章 蘇曜的真意第136章 發老婆第480章 英雄遲暮第459章 戰狼第447章 意外之兵第153章 女人哪有砍人重要第75章 名人第115章 望風而降第254章 蘇曜升官又加銜,何袁緊急謀新策(第81章 懂事第251章 百官逼宮求迴鑾,君臣對峙夜未央第964章 新時代宗藩體系(合章)第810章 雁門難克,馬騰聞風而走第637章 冠軍侯,多才多藝第335章 趙子龍與牽子經第726章 董卓登基,蘇曜凌空飛踢第80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54章 投漢第843章 伏擊血戰第935章 天下歸一第747章 張仲景神醫出手勘破玄機第815章 馬騰全面投降,關外一片沸騰(合章)第748章 蘇君侯釜底抽薪根治老登第316章 盧奴城外,賊兵爭相獻降第175章 人盡其才(加更)第934章 益州降(合章)第815章 馬騰全面投降,關外一片沸騰(合章)第442章 兼領屬國第358章 賊兵潰不成軍,蘇曜單騎急追第1032章 稍許的歡愉第714章 鐵壁崩塌,關中門戶開閘第740章 袁本初居心不良,賈文和獻計獻策第87章 一步到位第518章 走投無路,官宦團滅第393章 汝要戰,那便戰第896章 水師覆滅第701章 高瞻遠矚,經驗豐富第210章 皇帝,喜怒無常(合章4K)第1083章 大漢中亞新城第493章 無路可走,先跪爲敬第436章 待宰羔羊第858章 亂局平定,再會熟人(合章4k7)第778章 諸侯反蘇風氣,北方狼煙遍地第579章 蘇君侯忠義,董相國暴跳如雷第334章 聚英豪羣星薈萃第205章 亡命第92章 斥候戰第1067章 真正的價值(4K2)第728章 皇帝駕崩,衆臣忙議新君第174章 賣慘第1057章 破城第1047章 送貨上門第881章 一點小禮第258章 一馬平川賊兵來,君臣齊心禦敵寇(第192章 粉碎第815章 馬騰全面投降,關外一片沸騰(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