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孟起來了?”
金城,夕陽西下。
這日蘇曜剛剛帶衆美自城外遊山歸來,剛到城門口就見趙雲匆匆來報,言馬超部已抵達城外,現正在軍營等候。
“動作倒是夠快,讓他來城中見孤吧。”
蘇曜說完話後便一揚馬鞭,徑直準備入城,這時,趙雲又喊住他說:
“大將軍,這之前還有一事:馬將軍來時正好是閻校尉帶隊巡哨,他們兩人”
蘇曜一愣,笑問:“差點打起來了?”
趙雲苦笑一聲:“何止是差點啊?”
“閻校尉帶隊巡哨南山,等末將在城頭見到他人的時候,正被馬超部一路追殺,多虧他跑的快,先來到城下,末將趕忙出去勸阻,纔沒有命喪當場。”
“真是冤家路窄,這都能讓他們碰上。”蘇曜搖頭一笑。
不得不說,有了之前城中李堪等人藉機鬧事的先例,蘇曜對於閻行和馬超之間的衝突是有預見的,這才把閻行調入先鋒營,分到了城外駐防。
可是顯然,緣這一字啊,那真是妙不可言。
就這樣他兩人還能正好撞見。
“馬超那小子竟然一見面就喊打喊殺?他不知道擅殺同僚的乃是大罪?”蘇曜翻身下馬,將繮繩遞給親兵。
趙雲一嘆:“馬孟起年輕氣盛,上次在閻行手下險些喪命,顯然一直引以爲恥。這次一見閻行就說他是韓遂餘孽,必要除之而後快。閻校尉則辯解自己已歸順朝廷,但馬將軍根本不聽,還說他詐降.”
將領同僚之間內鬥相殺,這種後世極爲惡性,不可接受的事情在大漢朝時卻是屢見不鮮。
說到底還是因爲武帝獨尊儒術,其中公羊儒又大行其道的緣故。
這公羊儒可了不得,它可不是後世那些被理學荼毒被無數帝王扭曲改造後的儒家思想,而是強調“大復仇”理念,主張“九世之仇猶可報也”,鼓勵血親復仇,主張個人通過激烈手段實現正義。
在這種思想影響下,漢朝民間百姓和士人官員往往都快意恩仇,睚眥必報。
對此,朝廷不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有的還會被豎立典型表揚,爲士林推崇,成爲仕途晉升的階梯。
比如數十年前,就有一個幽州漁陽人名叫陽球,因母親被當地郡吏侮辱,便集結數十人殺其全家,並滅其族。
如此慘烈的滅門事件,一時間轟動天下,然而這陽球不但沒有被追究責任,反而因此飛黃騰達,初舉孝廉就補尚書侍郎,然後官運亨通官至司隸校尉,尚書令和衛尉等職。
另有酒泉女趙娥,因父親被當地豪強李壽殺害,其家中諸子便磨刀霍霍時刻準備復仇,然而天有不測,其三位兄長皆被疫病所害,趙娥便立誓必斬此獠。
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趙娥果然得手功成,斬殺仇敵,轟動天下,海內之人聞知此事,無不動容讚歎趙娥,佩服她的高義。
對於如此越過官府動用私行謀殺的惡性事件,朝廷不但沒有懲罰,反而大加表彰,刻石立碑顯其趙家門戶,甚至當時的太常張奐欽佩趙娥所爲,還以個人名義贈予二十段束帛,黃門侍郎樑寬更是著書追述趙娥的事蹟,爲其作傳。
在這樣的風氣下,大漢一朝可以是復仇成風,“得勢之後殺你全家”絕非一句虛言氣話,而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比如,三國時期,蜀漢的法正就是此種典型。
法正爲人睚眥必報,據《三國志》記載,他得勢後曾對“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甚至擅自殺害數名誹謗過他的士人。諸葛亮何等正直的賢人?但也是雖知其違法,因“法正爲股肱,未可輕也”而默許,世人也都不以爲意,殺了也就殺了。
士人百姓都是這樣了,軍中因私冤火拼之事也就更是層出不窮了。
西涼邊軍本就桀驁不馴,馬超又是在漢羌混居的文化下長大,又在最年輕氣盛的年紀,怎可能輕易放過閻行?
但是顯然,如今的蘇曜絕不會助長這種私鬥風氣。
“他們倆人現在都在何處?”蘇曜問道。
趙雲答道:“閻校尉已回營包紮傷口,馬將軍則被末將安排在城外軍營暫歇。”
蘇曜點點頭:“傳令下去,讓馬超立刻來見孤。另外,把閻行也叫來。”
不多時,馬超與閻行先後抵達將軍府。
兩人一見面,目光便如刀劍相擊,火花四濺。
馬超一身銀甲,英氣逼人,抱拳行禮時卻難掩眼中的怒火:“末將馬超,參見唐王、大將軍!”
閻行則面色略有蒼白,右臂纏着繃帶,單膝跪地:“末將閻行,拜見唐王、大將軍。”
蘇曜坐在案几後,目光在兩人之間來回掃視:“聽說你們差點在城外打起來?”
馬超立刻擡頭,憤然道:“殿下!此人乃韓遂女婿,不但率衆追殺末將,害死我衆多兄弟,還曾險些要我性命。如今韓遂反叛身死,他卻率衆歸降,必是詐降混入我軍,其心可誅!末將請命,即刻誅殺此賊!”
閻行苦笑一聲,也不辯解,只是低頭不語。
蘇曜微微閉目,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開口:“孟起,孤知你與他有冤,但如今彥明(閻行字)舉得是我漢家旗幟,你卻率部追殺,眼中可有軍法?”
馬超昂首道:“末將甘願受罰!但此賊不除,我軍難安!”
“放肆!”蘇曜一拍桌案,“閻行已歸順朝廷,本將軍親自招撫,你這是質疑孤的決定?”
馬超這才意識到自己失言,連忙跪下:“末將不敢!”
蘇曜沉聲道:“你們之間的私怨,本將軍不管。但如今正值西征之際,誰敢再因私廢公,我必軍法處置!”
他站起身,走到兩人面前:“孟起,你勇猛善戰,本有大好前程,莫要因一時意氣毀了自己。彥明,你既已歸順,就當以大局爲重,過去的恩怨暫且放下。如何?”
兩人深吸口氣,低頭稱是,但顯然眼中的敵意並未完全消散。
待兩人退下趙雲擔憂道:“大將軍,這兩人積怨已深,恐怕.”
“只怕還要生事。”
蘇曜接過話來,手指輕敲桌案几下,一拍說:
“這樣,他們不是想要報仇嗎?孤就給他們個機會,三天後叫他們來城外校場,孤親自設擂給他們解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