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曾布的情詩

揚州。

一座因運河而興盛的城市,也曾是一座,無比繁榮的城市。

在唐代,有揚一益二之說。

然而,唐末五代亂世,摧毀了一切。

畢師驛、孫儒之亂,將繁華的唐揚州,打成了白地。

楊行密苦心經營,好不容易,使其恢復了些元氣。

但很快,戰火又將之打回了原形。

特別是後周與南唐,圍繞揚州持續發生的戰爭,幾乎摧毀了一切。

於是,哪怕大宋都已承平百餘年。

但揚州,依然沒有恢復到唐代的全盛水平。

不過,在人文和商業氛圍上,揚州已經完全恢復了過來。

甚至,足可與盛唐揚州比肩!

這是因爲,大宋朝的宰執們,若出知地方,揚州一般都是第一選擇。

在一位位宰執文豪們的治理下,這揚州城的文化與商業,蓬勃發展。

於是,揚州城成爲了一個大宋朝獨一無二的城市。

甚至可以說,這個城市在如今的這個時代,已經有些畸形了。

譬如說,揚州城有着整個大宋最極端的主客戶比例。

元豐三年,朝廷統計天下戶口。

在揚州計得主戶兩萬九千零七十七戶,客戶兩萬四千八百五十五戶。

兩者之比,無限接近一比一。

而與之相比,汴京城在同一年的戶口統計中,計得主戶十八萬三千七百七十七戶,客戶五萬一千八百二十九戶。

兩者的比例是接近四比一。

這個數據,說明了一個無比客觀的問題——揚州的第三產業極其發達,服務業繁榮昌盛。

想象一下,在這中古的封建社會,有這麼一個城市。

它至少有一半居民,是完全依靠於自己僱主的僱傭,才能維繫生活。

同時,這一半居民,還是幾乎沒有自己產業的無產者。

在封建社會,這樣的數據,只是想想,都很瘋狂。

不過,揚州人和歷任揚州知州、通判以及在揚州的宣毅軍的兵馬總管、都大江淮轉運使司的文官們,對此都沒有任何感覺。

甚至大多數人,都覺得揚州就該是這個樣子的。

曾布,也是一般。

此時此刻,這位端明殿學士,正帶着愛妾,漫步於揚州城外的大明寺內。

這裡是揚州的名寺,寺中有着數十年前,歐陽文忠公知揚州時所建的【平山堂】。

不到二十歲的小姑娘,正值青春,姣好的面容,嬌嫩的肌膚,婀娜的身姿,無不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曾布也不例外。

他淺笑着,看着自己的愛妾兼舊日的養女,天真燦爛的在這古剎之中,歡快的遊覽。

於是,他悠然自得的找了個涼亭,坐了下來。

左右元隨,立刻爲他奉來煮好的茶水。

也是在這個時候,一直跟在曾布身後的司閽,才終於找到了機會,湊到了曾布身前,低聲道:“主公,主母近來又寫詞了……”

“嗯?”曾布眉頭一皺。

他的妻子魏玩,年少之時就是遠近聞名的才女。

兩人新婚之時,也曾是你儂我儂,恩愛無比。

但,隨着他仕宦在外,妻子在家鄉照顧年邁的老母,撫養子女。

在這個時候,身爲才女的妻子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щшш_ ттκan_ ¢〇

因爲……

她有才名,而且會寫詩詞!

閨中詩詞,總能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出來。

然後,成爲他曾布仕途上的障礙。

譬如,當年他初仕地方,爲宣州司戶參軍的時候。

妻子就寫了一篇閨中詞《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裡,樓臺影動鴛鴦起。

隔岸兩三家,出牆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這詞好不好?

非常好!

文字之中的眷戀與思念,讓他讀之落淚。

但是……

官場上的人就不這麼看了。

小曾啊……聽說你有個好妻子,天天在家思念你啊……

工作雖然重要,但家庭生活也要顧好嘛。

這樣吧!

我放你幾個月假,回家去和妻子團聚如何?

而在大宋官場上,一步慢,就是步步慢。

越是低品官員,時間對他們來說就越重要!

別說是放他幾個月假了,就算是半個月的假期,也是要被計入磨勘之中的。

回頭改官的時候,吏部(審官院)的官員,是會拿着告身,計算任職時間的。

不滿任,就是不滿任。

除非天子特旨親除或者都堂堂除這兩種特殊情況外。

其他所有人都要受制度約束。

官聲再好,政績再高,指標達不到,也沒有用。

而吏部選闕,卻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也就是他曾布,有個好爹和好哥哥在朝中,可以幫他疏通關係。

換一般人,被上司這麼搞一下,至少耽誤兩三年!

吃了那次虧後,曾布再次爲官的時候,就帶上了妻子。

然而,他不可能永遠將妻子帶着出去做官。

朝廷一般情況下,也不允許官員,帶着妻子在外地州郡爲官的。

當兩人有了子女後,妻子就必須留守家中,教養子女。

於是,魏玩寫的詞,越來越多。

這些閨閣詞中,對他的思念、想念,漸漸變成了某種怨言。

就像他在元豐元年出知桂州後,妻子就寫了一首《點絳脣》思念他。

其詞曰:波上清風,畫船明月人歸後。漸消殘酒,獨自憑欄久,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煙疏柳,隱隱蕪城漏。

曾布看了,勃然大怒,寫信回去,第一次訓斥了妻子。

魏玩當時,看了他的信,據說哭了好幾天。

之後就很少再寫那些閨閣詞了。

不意,如今,妻子再次提起了筆。

這讓曾布的臉色,立刻變成了寒霜!

現在,可是他的關鍵時刻啊!

就在昨日,汴京才傳來消息,蒲傳正已奉詔入京述職。

曾布對此無比關注,親自派了人,前往應天府,專門盯着朝廷的邸報,以便他第一時間知道朝中情況。

“夫人又寫什麼詞了?”曾布沒好氣的問道。

司閽將一張宣紙,呈遞給曾布。

曾布接過來,打開宣紙,輕聲念着,其上的文字:“小院無人簾半卷,獨自倚闌時……”

“寬盡春來金縷衣,憔悴有誰知?”

只讀到這裡,曾布的臉色就變得無比陰沉。

偏他還發作不得。

一旦發作,被人傳出去,對他的官聲和形象,將是致命的打擊!

他和魏玩,可是很多人眼中的金童玉女,是才子佳人的完美組合!

只能咬着牙齒,繼續看着其他詞句。

“玉人近日書來少,應是怨來遲……夢裡長安早晚歸,和淚立斜暉……”

看到這裡,曾布的臉色,就變得通紅起來。

因爲,這些文字,告訴曾佈一個事情——妻子,已經知道了他和張氏之間的事情。

文字,是會自己說話的。

“應是怨來遲……應是怨來遲……”曾布微微籲出一口氣來。

一種類似於偷盜主人家的東西,被主人發現的心虛感,在他心底升起。

“夫人在京中,可還好?”曾布放下宣紙,轉身看向司閽。

“回稟主公,小人聽說,主母在京中,常常爲太皇太后延請入宮……”

“娘娘愛幸主母,常執主母手,共賞宮中花……”

“尤其近來,娘娘每隔兩三日,就要詔主母入宮說話!”

曾布聽到這裡,臉色從通紅,恢復了正常。

他柔聲道:“夫人在京,教養吾諸子……吾在外,卻很少有書信回家慰問……”

“此吾之失也!”

“取筆墨來!”曾布對着左右吩咐:“吾要寫信回京,一慰夫人相思之苦!”

儘管,他已經多年未與妻子同牀共枕了。

但在此刻,當曾布聽說,他的妻子最近經常受太皇太后詔請入宮說話後。

他就忽然想起了,自己與妻子當年新婚燕爾時的那些山盟海誓,也想到了當年,兩人年輕時,在撫州老家的後院之中,彼此依偎着寫着他們的愛與眷戀的詩詞的那些時光。

於是,他提起筆,用着他年輕時的筆觸和溫柔,寫下了一篇溫情脈脈的書信。

想了想,曾布對着正在這古剎中游玩的少女招了招手。

“小蠻……”他叫着對方的小名,這個小名,還是他當年在懷仁縣給還是小姑娘的張氏所取的。

“郎君……”小蠻邁着婀娜嬌俏的步子,緩緩來到曾布身前,然後依偎到他懷中。

曾布一隻手懷抱着少女,一隻手拿着筆,感受着懷中少女的青春與嬌嫩。

同時回憶着,當年新婚燕爾時的愛戀。

一個個文字,在他筆鋒出現。

曾布不愧是做過翰林學士的頂級文人,只是少許,一篇溫柔的《武陵春》,就在他筆下出現。

仔細的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曾布提筆在詞後寫到:因讀夫人之詞,吾不勝慚愧,思及當年燕好,如今紛飛,情之所起,難以言說,故寫此詞,以記與夫人之情。

曾布懷中的小蠻,也看到這些文字。

她癡癡的笑着,因她知道,這首詞實際上是自己的丈夫寫給她的。

這讓她很開心。

唯有一點不滿意的是——這麼好的詞,卻要送給那個女人!

那個已經四十好幾,人老珠黃的老女人!

那個還不肯死,將正妻的位子讓給她的可恨女人!

但,不管怎樣。

很快的,在揚州市井中,一首名叫《武陵春》的思妻詞,不脛而走,並很快被人瘋傳。

無數人,因詞中的溫柔詩詞,以及對妻子的濃濃愛意而沉醉。

只是……

當這首詞,沿着大運河,傳到了江寧府的時候。

王安禮拿着這首詞就笑了起來。

“曾子宣的這首《武陵春》確實是極好!”

“只是……”

“假若曾子宣與其妻魏氏,是如此的恩愛……”

“他何必寫這首《武陵春》?”

他的長兄王安石,與長嫂吳氏,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成婚之後,更是一生一世一雙人,不離不棄,互相扶持,相互依靠。

哪怕到了現在,兩人都已白髮蒼蒼,歷經了無數風霜與磨難,但依然能雙手緊握,漫步在保寧禪院的竹林中。

也依然能你喊我‘獾郎’,我喚你的乳名。

他們之間的愛戀,需要詩詞文章來襯托嗎?

不需要!

確實,他們互相彼此給對方都寫了很多詩詞。

但,這些詩詞,沒有一首流傳出去。

唯一在外傳的嫂嫂詩詞,只有一句《定風波》的殘句:待到明年重把酒,攜手,那知無雨又無風。

只是在記述與親友遊樂的場景而已。

而且,文字之中的歡快與幸福,是不受限制的滿溢而出。

每個讀者,都能從文字中感同身受。

而另外一個國朝夫妻典範,司馬光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司馬光與其髮妻之間恩愛數十年。

也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即使其妻不能生育,他也依舊與妻子相守百年。

司馬光什麼時候需要寫詩詞來表達他和妻子之間的感情?

所以啊……

王安禮放下手裡的詩詞,輕笑一聲:“正經人誰寫情詩啊?”

“哪個恩愛夫妻,需要靠着這些東西來證明彼此的感情?”

“我兄長不寫,司馬十二也不寫!”

“就你曾子宣寫?”

“呵呵!”

“下賤!”

然而,曾布爲什麼要寫這首詞呢?

王安禮陷入了沉思。

正好,這個時候,兩個月前,被他的兄長從泉州請到江寧來幫助教學的鄭俠,來到他府上。

鄭俠是受邀來與他商議江寧書院的擴建事宜的。

江寧書院,一開始是準備拿着江寧府府學的舊學舍來辦的。

但很快,隨着天下士子紛至沓來,舊學舍已不能容納這麼多人求學。

天子聽說後,特旨批了十萬貫的辦學經費。

讓他這個知江寧府,在江寧書院附近徵地建設一個至少一百間學齋的書院。

本來,這事情應該是他兄長親自辦的。

但,兄長身體不太好,於是,此事便落到了鄭俠手中。

“介夫來的正好……”王安禮見到鄭俠,就將手裡的曾布詞交給對方,問道:“介夫曾與曾子宣爲友,且看一看,這曾子宣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鄭俠拿着曾布的詞,看了一遍,就笑了起來。

“曾子宣,這是在逢迎當朝的太皇太后呢!或許是想着靠這個辦法,來讓太皇太后擡舉他吧!”

“嗯?”

“太皇太后與英廟當年是如何?”鄭俠聳聳肩膀。

王安禮恍然大悟。

對啊!

太皇太后當年和英廟,也算是另一種類型的模範夫妻了。

英廟無論是登基前,還是登基後,都沒有妃嬪。

所以……

這曾布是通過這種辦法,來營造他也是這樣的人的形象,從而讓太皇太后高看他幾眼?

這有用嗎?

王安禮表示懷疑。

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823章 御前會議(1)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975章 金明池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第522章 和離169.第160章 錢荒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92.人事原因。第782章 再次彈劾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24章 請君入甕374.第354章 弟弟們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第36章 命運之日(3)第829章 新軍(1)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第771章 明州來的噩耗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259.第245章 黃金的呼喚(2)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第886章 卸任與留任第16章 王珪的心思第790章 開京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812章 士大夫天生都有着愛人的能力468.第444章 決戰(2)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104.兩宣麻大拜除。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295.第280章 蔡京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602章 開戰(2)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5章 心動的皇后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720章 漣漪第931章 扶持買辦(3)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683章 王棣入京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34章 命運之日(1)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196.第186章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第820章 爭寵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第53章 陳美人第40章 太子(3)
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第823章 御前會議(1)第547章 向宗回 高公繪: 我也可以聽話,我也可以做事355.第337章 蘇軾在登州348.第330章 司馬光:交趾瘴癘不毛之地,得第975章 金明池第799章 呂惠卿的異動第763章 暴利的紡織業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第514章 賈種民:汴京城能自己長金子了!(新春快樂)第994章 蕭不噠野攻取石見第522章 和離169.第160章 錢荒352.第334章 黑化的舔狗儂智高221.第210章 佛牙舍利起風浪426.第403章 提議增加宰執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第1007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1)313.第298章 呂公著的提醒92.人事原因。第782章 再次彈劾188.第179章 經筵之地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24章 請君入甕374.第354章 弟弟們第23章 趙煦:攻仵李憲,就是打我118.第113章 外戚的手段 (【我是分析師】萌第36章 命運之日(3)第829章 新軍(1)474.打磨劇情,請假一天。第771章 明州來的噩耗第31章 首議立儲,王珪失分(求追讀,月票259.第245章 黃金的呼喚(2)274.第260章 司馬光和汴京新報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第670章 太學教導主任程頤第886章 卸任與留任第16章 王珪的心思第790章 開京第925章 菜單上的高麗第693章 被人揹刺的太皇太后400.第380章 欲加之罪326.第310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115.第111章 呂惠卿第917章 朕爲天下,何惜做一番賀六渾?!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第812章 士大夫天生都有着愛人的能力468.第444章 決戰(2)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104.兩宣麻大拜除。第716章 趙煦:賺錢最要緊295.第280章 蔡京第877章 向太后:但願二大王從此以後安分守己261.第247章 趙煦:還是滅了西賊最划算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第32章 向皇后:遠近親疏,一目瞭然 (求追第774章 阿里骨不是真的跪了,他只是怕了!第11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633章 燒錢的戰爭第602章 開戰(2)256.第243章 母慈子孝第531章 點下重商主義的第一個點數157.第148章 望母成龍150.第141章 司馬光的宣戰書第477章 文彥博要被文及甫蠢哭了107.第103章 想要爲國捐軀的趙煦138.第132章 太皇太后的轉變第5章 心動的皇后304.第289章 宋遼友誼,蒸蒸日上!( 電飯煲395.第375章 告狀的來了第954章 賜名幼子第720章 漣漪第931章 扶持買辦(3)345.第328章 戰前部署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282.第268章 再次接頭第683章 王棣入京第516章 王大槍的奇妙之旅106.第102章 章惇在暗中觀察 【四更12000字第865章 耶律洪基:汴寇!睜開你們的眼睛看看,朕手裡拿的是什麼162.第153章 向太后:吾必殺汝!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238.第226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1)第772章 角色扮演第34章 命運之日(1)113.第109章 想卡位塞人的曹家196.第186章第609章 吐蕃人的生存智慧233.第221章 這條魚有點大第1005章 努力給孫女攢嫁妝的文彥博第820章 爭寵第773章 進擊的遼人335.第318章 開戰!開戰!(3)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864章 安排和賊船第973章 趙煦的傳家寶第53章 陳美人第40章 太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