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回 朗月山莊

且說羅坤那日到了沙洲島葛家村,不巧晚到了幾日,師父谷司晨與主人葛雲湘外出了,只好在葛家住了下來,以候師父。

第二日,羅坤坐得無聊,便出了門在島上閒走,管家葛六隨後尋了來,自陪了羅坤在水邊觀遊。此時從沙洲島另一側劃出了一條漁船來,船上立着一老翁與一少年,看樣是島上的漁民。那老翁一網撒向水中,回收了一半時便收不動了,魚網似在水中被什麼東西掛住了。那少年見了,道:“爺爺暫歇了,待孫兒下去看個究竟。”說完,赤了上身,但着一條短褲,“撲通”一聲投入水中,便沒了蹤跡。

羅坤見有漁家網魚之趣,自站在岸上看了。候了多時,羅坤見水中並無動靜,而那老翁坐於船上,悠然自得,打了幾個哈欠,卻無焦急之意。羅坤這邊倒有些擔心起來,擡手想向那位老翁喊話,以示提醒。

葛六這時跑了過來,懷裡抱着剛從陸地來島的船上相識的熟人那裡要的一把香蕉,見羅坤欲與人喊話,便道:“羅公要與何人說話?”羅坤指向湖中的漁船道:“適才那舟上少年入水查看魚網,可是過了多時還無動靜,我想提醒那位老人家一下。”葛六一邊掰了香蕉與羅坤吃,一邊望了那船上老翁一眼,隨即笑道:“原來是米氏祖孫倆,羅公不必擔心,無事的。”

羅坤急道:“那少年潛入水中多時,氣力不接,恐要憋出事來。”葛六笑道:“羅公有所不知,這米氏祖孫是本島上唯一的外姓,平時我家老爺對他們也是看顧的。這老兒人稱米翁,水裡的少年是他的孫,喚作米遷。那米遷天生一種奇異的本事,善於水性,在水中含水入口,再從鼻出,這空當間便把氣給換了,就如魚類在水中呼吸一般,奇妙得很,莫說這少許時間,就是在水中睡上一覺,七天八天地不出來,也不礙事的,人稱他爲‘小龍王’,在洞庭湖上,名氣大得很哩”

羅坤聞之,驚異道:“竟有這等奇人”又想昨日來時,在湖邊見到的那位使腿驅船的馬臉麻面之人,暗中尤是慨然道:“八百里洞庭,竟隱居着這許多奇人異士,此番不枉來一回了。”

這時,就見湖中水花一翻,那米遷浮出了水面,果無常人般的氣喘之相,雙手舉着一大段樹枝,對船上喊道:“爺爺,網是被樹枝掛住了。”那米翁點了點道:“我說呢”米遷棄了樹枝,翻身上了船,復把魚網收了。葛六旁邊瞟見羅坤敬慕的神情,不由笑道:“谷先生的弟,必然也是俠氣之人,羅公若想與這米遷結識,在下倒也能引見引見。”

羅坤正有此意,聞之喜道:“那麼就有勞葛管家了。”葛六道聲“不必客氣”,幾口吃盡了手中的香蕉,隨手丟了皮,用衣袖抹了抹嘴,前走幾步,朝湖中漁船上的米氏祖孫喊道:“喂米遷,把船划到岸邊來。”米氏祖孫見是葛家村的葛六與一位陌生的少年站在岸邊,不知何事,米遷忙迴應道:“原來是葛大管家,喚小人有什麼事?你昨天要的那條大鯉魚,我已託人送到府上了。”葛六道:“那件事我已知道了,我家老爺有一位朋友,島外來的貴客,就是這位羅坤公,聽說你有過人的水中本事,想與你認識認識,交個朋友。”米氏祖孫聞之,忙把漁船劃到了岸邊,米遷隨即跳到了岸上。

到了近前,米遷拱手一禮道:“在下米遷,見過羅大哥。”羅坤還了一禮道:“適才見賢弟在水中出沒無礙,真是好本事”米遷見羅坤與自己年齡相仿,且神采非凡,心中一喜,高興道:“羅大哥過獎了,今日小弟與羅大哥有幸相遇,可否到寒舍一敘,飲幾杯米酒如何?”羅坤見米遷熱情相邀,也自欣然道:“承謝賢弟厚意,如此甚好。”

葛六旁邊急道:“羅公不可亂走,若有閃失,我擔當不起的。”羅坤笑道:“不妨事,片刻即回。”葛六見羅坤真有去的意思,不好阻攔,便對米遷道:“羅公是我家老爺的座上貴賓,你不可怠慢了,掌燈前一定親自送回。”米遷道:“大管家放心便是,米遷曉得。”葛六道:“既如此,早去早回。”米遷隨後高興地拉着羅坤上了漁船,駕舟去了,葛六目送了片刻,搖搖頭,自回莊了。

羅坤上得船來,禮見了米翁,米翁一見羅坤,不由喜道:“好精神個孩當是個小貴人。”羅坤隨米氏祖孫一路談笑,乘船馳向了沙洲島另一側。到了岸邊,離船上岸,米遷引了羅坤向幾間竹舍走去。米翁攬好漁船,從倉中提出兩尾洞庭鯉魚,自去備飯了。

米氏祖孫所住的這幾間竹舍,居於岸邊高處,背靠青山,前臨湖水,是一處幽雅所在,院中掛曬了幾張魚網,旁邊一塊菜地,生長着數種翠綠的果蔬。米遷請羅坤於竹舍中落了座,隨後提了壺茶來,與羅坤品茗交談。羅坤端杯呷了一口,但覺茶香爽口,不由讚道:“好茶”米遷笑道:“這是洞庭湖特產,山銀針茶,很有名氣的。”羅坤點頭道:“有名氣的東西,就是與衆不同。”

米遷這時道:“羅大哥似外鄉人,不知何故來此沙洲島?”羅坤道:“島上的葛雲湘先生與家師是舊交,因與家師有約,來此與他相會,不巧家師與葛先生外出了,只好在此等候了。”羅坤接着又道:“對了,昨日來島上時,在湖邊候船,誰知洞庭魚米之鄉,船隻甚少,後來好不容易上了一條渡船,卻又在途中遭了盜劫。”米遷聞之驚道:“羅大哥可被劫去了什麼財物?又如何脫的身?”羅坤笑道:“那些水盜也太不濟事,都被我用船槳打了。”

米遷聞之,驚異道:“原來羅大哥是身懷武學的俠士,失敬失敬”羅坤笑道:“一點防身之術罷了,算不得俠士。”接着又道:“後來才明白洞庭湖上起了匪患,所以船隻少得可憐,米賢弟是當地人,可曉得其中一些事情?”

米遷聞羅坤一人將水盜擊退,知道不是一般的人,心生敬服之意,實言相告道:“最近幾年,不知哪裡冒出一夥強人,估計是一些洞庭湖畔的漁民與一些不法之徒勾結在一起,做那殺人越貨的買賣,八百里洞庭時血案,不但販貨載客的船少了,就連漁家也多在近岸捕魚,不敢深去,官府也曾派兵圍剿過這夥水盜,可惜都無功而返。聽說這夥水盜人數不少,由一個叫何飛雁的人領頭,行蹤詭秘,飄忽不定,忽聚而爲盜,劫財越貨,忽散而爲民,隱於湖畔及各島漁村間,故極難捕捉,乃是一夥十分厲害的強人。”

羅坤道:“不知那盜何飛雁是位什麼樣的人物?”米遷道:“此人尤爲狡猾,從不親自做案,估計這何飛雁也是化名,現今無人識其真面目,所率衆盜十分狠毒,攔船劫貨時,遇有反抗者即殺。也曾有遭劫之人識得幾名水盜面目,告官去捕拿。不出幾日,那告者便無端地身異處,所以有知情者也不敢舉報了。”羅坤憤然道:“這夥強人如此霸道,着實可惡,可惜昨日沒有擒拿住一個,否則問出些底細來,也好一舉剷除他們。”米遷道:“這夥強人鬼得很,也曾有深受其害者用計擒住過幾名水盜,皆雲臨時招集而來,只知頭領喚作何飛雁,至於巢穴在哪裡卻是死也不知。”羅坤聞之,詫異道:“如此看來,這夥強人倒是有心計的,不易對付。”

米翁這時端來一盆燒好的鯉魚,於桌上放了,道:“今日別無他物,但以湖中的鯉魚招待小貴人,明日再叫遷兒去湖中捉幾隻洞庭鱉,讓小貴人嚐個鮮。”說完,又提來一罈米酒,擺了幾碟果蔬,隨後道:“小貴人但與遷兒用了,老夫倦累了,先去歇了,你們年輕人說話。”羅坤忙起身謝過,米翁用手止了,轉身去了。

米遷、羅坤二人推杯換盞對飲起來,極盡歡暢,二人話語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不覺間,酒乾菜盡,飲了個淋漓酣暢。時近傍晚,米遷欲留羅坤徹夜長談,羅坤也有不捨之意,但恐師父回來見不着面,便起身告辭,欲在島上步行繞回葛家村,米遷不應,自掌船送了。行至半路,遇見了管家葛六派人來迎的小船,羅坤便換過了船隻。米遷與羅坤約定,明日一早來接,去湖中捕鱉遊玩,隨後駕舟自回。回到葛府,羅坤見師父谷司晨還沒有回來,與葛六招呼了一聲便去睡了,葛六自對羅坤埋怨了些“不回來用飯,卻去漁家飲那淡酒”之類的話。

第二天清晨,米遷早早地駕舟來迎了。葛六見有米遷相伴,也自放心他們去遊湖,羅坤別了葛六,自與米遷駕舟蕩去。八百里洞庭,南接湘、資、沅、澧四水,北向吞吐長江,水連天,天接水,碧波浩淼,氣象萬千,看得羅坤心醉神迷。舟至近岸而行,放目極望,但見湖濱處,平疇綠野,牧童牛牯,風掀稻浪,水帶禽漣;湖上遠景白帆,近飄荷香,魚躍鳥飛,令人陶然欲醉……。

羅坤立在船頭,覽此人間勝景,感慨不已。米遷則潛入水中,近沒遠出,手中不時地便多了只洞庭鱉或幾尾財魚、鯿魚來,直看得羅坤拍手叫絕,好生歡喜。洞庭鱉、財魚、鯿魚是洞庭湖中三種名貴的特產水鮮、味道極美,遠近聞名,爲廚家所青睞。米遷任舟在湖中自行,水鮮捉得差不多了,便上船來與羅坤說話,講些水中的趣事。

羅坤無意中擡頭,忽見遠處一大島,四面環水,羣峰聳立,山如螺髻,景色十分優美,不由問米遷道:“賢弟,這是何方妙處所在?”米遷道:“這便是山,也稱湘山,山中大小七十二峰,斑竹滿山,茶園四布,更有許多古蹟,如‘湘妃墓’,秦始皇‘封山印’便在其中。”羅坤聞之喜道:“如此勝地,不可不遊。”米遷笑道:“好極陪了羅大哥盡興便是。”

船近岸邊一渡口處,此時水面上已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岸上似一集市,人來人往很是熱鬧。米遷尋了一空隙,把船攬了,四下望了望,見不遠處,有一老者正在船上燒飯,便招呼道:“劉老爹,給我望會船,我上去走走。”那老者擡頭見是米遷,不由喜道:“原來是‘小龍王’,放心便是,老夫自會看顧了。”米遷謝了一聲,拉了羅坤上岸而來。途中遇見不少熟人,各都熱情地與米遷打招呼,羅坤笑道:“賢弟的名氣果然大得很,到處都有人識得。”米遷笑道:“多承鄉親們擡舉罷了。”二人尋了家飯鋪,飲了一壺碧螺春,吃了兩碗陽春麪,隨後米遷便引了羅坤四處閒遊。

山四處都是斑竹,與那常見的青竹翠葉自是有異,羅坤初次見到,覺得很是新鮮。米遷介紹道:“相傳舜帝南巡死於蒼梧,其妻娥皇、女英二妃,聞訊趕至此山,望南嚎哭,因悲傷過度,竟哭出血淚,滴於竹上而成血色斑竹。”羅坤聞之笑道:“可惜那二妃的眼淚也少了些,若涌如泉水,把這竹通身染成赤竹紅葉,豈不更有名氣。”米遷笑道:“傳說罷了,若照羅大哥所言,這洞庭湖水恐怕也會變成紅色的了。”

二人一路遊至湘妃墓,那墓身爲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獅、象,墓周遍植斑竹,別有一番肅然。羅坤看罷感嘆道:“真切兩位癡情的烈女,那舜帝也算死得值得。”二人又遊至柳毅井,羅坤先前也聽人傳說過柳毅爲龍女傳而入仙道的故事,此時不由感慨道:“人生當如柳毅,仙化而去,足矣”米遷見羅坤忽起向古之意,忙拉了他往別處游去了。

米遷、羅坤二人又觀遊了一陣,隨後尋了一家茶肆,討了兩碗閒茶來喝,暫作歇息。這時,羅坤無意中一擡頭,見茶肆外來往的人羣中,有三個人一晃而過,其中的一名漢,正是前日在湖上遭盜劫時,盜中爲的那名持叉大漢。羅坤心中立時一驚,起身拉了米遷就走。米遷不知何故,忙扔了兩個銅板在桌上,作爲茶資,便跟了出來。

出了茶肆,米遷詫異道:“羅大哥,何事這般急?”羅坤“噓”了一聲,附在米遷耳側,輕聲道:“前面那三人中,有一個便是我前日在湖上遇見了的水盜頭目,你我後面秘密跟了去,定能尋其老巢,現其同夥。”米遷聞之,大吃一驚道:“羅大哥可認準了?莫要誤識了人。”羅坤道:“保無差錯。”二人於是便悄悄尾隨而來。

此時,前面那三名漢離了人羣往山中走去,羅坤、米遷二人在後面遠遠地謹慎跟了。走至一片斑竹林前,那三人忽停住腳步,警惕地四下張望,米遷以爲被現,不由一驚。羅坤忙拉了他於路旁避了,低聲道:“他們做賊心虛,警覺一些罷了。”此時果見前面那三人觀察了一番,見無異處,便鑽進了竹林。米遷見羅坤經驗老到,心中佩服,二人隨後也進了竹林,沿着一條不易察覺的小路跟蹤而行,曲曲折折走了多時,那三人走到了竹林中幾間破舊的竹屋前,又四下望了望。接着,爲那名漢上前輕輕叩擊了三下竹門,裡面似有人迴應了三聲,隨即門一開,三人便閃了進去。

羅坤、米遷二人悄悄繞到了竹屋後面,在竹壁上尋了縫隙往裡觀看,見裡面除了先前那三人外,另多了五名兇悍的大漢。爲一人,滿臉橫肉,溢着殺氣,坐在一把竹椅上,對剛進來的那三人拱了拱手,道:“劉鬆老弟,還好嗎?”那叫劉鬆的漢一屁股坐於另一把椅上,搖搖頭道:“別提了,狄彪大哥,小弟前日在湖上險些栽了。”狄彪道:“此事我已知道了,查到那小的下落了嗎?”劉鬆道:“洞庭湖上哪有咱兄弟們查不到的事?聽說那小去了沙洲島葛家村的葛雲湘那裡。”

外面的羅坤、米遷二人聞之,暗吃一驚,想不到水盜已瞭解了羅坤的行蹤,二人不由互望了一眼,繼續窺聽。此時見那狄彪狠狠地道:“又是葛雲湘這老匹夫,我們遵照何大哥的意思,給他面,退避三舍,不動他分毫,沒想到他卻在暗中查我們的底細,最近又請了幫手來,看來你們在湖上遇到的那小,也是葛雲湘老匹夫請來的人了。”劉鬆此時不由自主地揉了揉手臂,心有餘悸道:“那小好大的力道,我這胳膊兩天沒敢動,現在還疼得很,要不是他住在葛雲湘那裡,我早就召集弟兄們下手了。”外面的米遷對羅坤敬服地一笑,羅坤努了努嘴,心中疑道:“葛雲湘先生似與盜何飛雁相識的,這是何道理?”

此時見那劉鬆道:“狄彪大哥這次約了小弟來,可是有大宗的買賣,合力一起做?”狄彪卻道:“禍事到了,還去做什麼買賣,此番不比尋常,是關係到弟兄們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劉鬆與外面的羅坤、米遷聞之,各是一怔,隨即聽那狄彪道:“三天前,葛雲湘那老匹夫與一位陌生人到了何大哥的朗月山莊。”

羅坤聞之,心中一喜,知道隨葛雲湘同去之人便是師父谷司晨,繼而暗訝道:“師父與那葛雲湘爲何去了水盜的巢穴?”米遷這時卻呈惑然之色,低吟一聲:“朗月山莊?”尤感驚異。此時見那劉鬆道:“他們去了朗月山莊又能怎樣?”狄彪道:“何大哥敬那葛雲湘老匹夫是洞庭一帶的名士,自是以禮相待,誰知那老匹夫一見何大哥的面,便相質問,刨根問底,何大哥雖然百般辯解,卻還是露出了幾處破綻。”劉鬆怒道:“那老兒如此不知死活,何不一刀宰了?”狄彪道:“葛雲湘老匹夫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膽,敢到何大哥的莊上質問,乃是那陌生人給他撐腰壓陣。”劉鬆訝道:“那人又不是什麼三頭六臂,加上葛雲湘老兒,頂多才兩個人,有什麼大不了的?”

狄彪這時面呈驚駭之色道:“老弟有所不知,那陌生人自稱姓谷,是葛雲湘老匹夫的朋友,不知什麼來頭,見何大哥辯解不過,對那老匹夫言語上露出威脅之意時,竟借討茶之機,把客廳中的那八仙大桌的四隻桌腳,以掌力按入地中半尺,而桌面上卻見不到掌印痕跡。”劉鬆聞之,大吃一驚道:“此人竟有這麼深厚的功力當是一位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

羅坤在外面聞之,心中笑道:“那盜何飛雁還沒有真正見到師父的本事呢,不過此舉已經把他鎮住了。”此時又見那狄彪忿忿道:“何大哥見葛雲湘老匹夫身旁有高人相助,言語上便緩和了些,極力掩飾。何大哥與那老匹夫平日裡也是交厚,年節都有禮物往來,面上很敬他的,葛雲湘不知從哪裡得了些風聲,來到何大哥這裡,一連追問了三天,何大哥已是無路可退了。”劉鬆一旁狠道:“明的不行就來暗的,何不在酒菜中下了毒藥,兩下不就都輕鬆了嗎?”外面的羅坤、米遷二人聞之,不由各是一驚。

此時便聽那狄彪道:“開始時何大哥極力辯白,想掩蓋過去也就算了,就在昨天,何大哥實在搪塞不過,便在茶飯中下了迷藥。”外面的羅坤、米遷二人聽到這裡,險些驚呼出來。此時見那劉鬆喜道:“早些這麼做,能省去多少麻煩。”狄彪卻搖頭嘆道:“何大哥被迫無奈纔出此計策,想把他二人迷倒,以滅口實,誰知他二人直至今日還是無事一般。”

羅坤聞之,猛然恍悟道:“是了,怎麼忘記師父是天下聞名的藥王了,這點雕蟲小技如何瞞得過師父。”心情立時一鬆。那狄彪接着又道:“何大哥見他二人安然無恙,心知不妙,便暗中傳消息於我,招集各路兄弟,待他二人坐船回沙洲島葛家村時,半路截殺,以絕後患。”外面的羅坤、米遷聞之,大吃一驚。

此時見那劉鬆道:“不殺他二人,我等皆有滅頂之災,不知葛老兒與那姓谷的何時離開朗月山莊?”狄彪道:“葛雲湘老匹夫卻也狡猾,見何大哥掩飾不住,也就不再追問,以免扯破了面,不好脫身,便出言勸慰,對何大哥說了些迷途知返、懸崖勒馬的混賬話。何大哥知道在朗月山莊內動不了手,便極力挽留二人,以有時間通知各路兄弟半路設伏,葛雲湘與那姓谷的似有察覺,今日已有了離去之意。”

劉鬆興奮道:“很好,就在半路幹他一傢伙,不至於泄了何大哥的底。”忽又憂慮道:“那姓谷的武功高強,弟兄們恐怕擋他不住。”狄彪道:“有葛雲湘這個沒什麼本事只會饒舌的廢物累贅,並且在水面上,那姓谷的本事再大,也施展不開多少的。爲了防止意外,恐令他二人逃脫回去,報官難,何大哥還專門請了鐵水鷹先生前來助戰。”劉鬆聞之,大喜道:“有了鐵先生出馬,那姓谷的再厲害,也會保萬無一失的。”

羅坤聞之,心中訝道:“這位鐵水鷹是什麼人?竟令衆盜如此推崇?”也自有些憂慮起來。此時見那狄彪道:“時辰不早,趕快通知弟兄們半路設伏,在他們必經的土龍島附近截殺,務必得手。”劉鬆應了一聲,隨後一拱手,帶了兩名手下興沖沖地去了。狄彪等人又候了一會,見沒什麼動靜,也出了竹屋,鑽進竹林中不見了。

羅坤見衆盜走盡了,忙對米遷道:“應快些找到家師與葛先生,告之危情,助以一臂之力,共同御盜。”米遷點頭稱是,二人便起身離了竹屋。待出了斑竹林,米遷自是惑疑道:“真是怪了,依剛纔強人所言,他們所說的何飛雁何大哥,應當是朗月山莊的主人,可是朗月山莊的莊主卻是葛雲湘先生的好友顧康之先生。顧莊主我見過,慷慨好施,也是洞庭一地的名士。”羅坤道:“莫非何飛雁是顧康之的化名?若如此,這個人可謂隱藏得極深。”米遷道:“有道理,不過顧莊主怎麼會成爲爲害一方的盜呢?實在不可思議。”

羅坤道:“事不宜遲,我們當去接應一下家師與葛先生,但不知朗月山莊在何處?”米遷道:“朗月山莊是山有名的一座莊園,離這裡不遠的。”羅坤道:“如此最好,我們這就去。”米遷道:“你我這時貿然進莊,勢必引起不便,爲免衆盜狗急跳牆,立時難,我們且在莊外候了尊師與葛先生,然後再從長計議。”羅坤道:“我也正有此意。”

羅坤、米遷二人轉過一座山,見前方一面山坡上坐落着一座山莊,莊門上有“朗月山莊”四字,羅坤知道便是這裡了,隨與米遷在路旁的竹林內隱了身形,密切注視着山莊的大門。此時有一些行蹤詭秘的人在朗月山莊的莊門前進進出出,氣氛顯得有些異常。米遷道:“今日果比平時熱鬧些,看來真要有所舉動了。”不多時,從莊門內陸續出來一些人,互相耳語了幾句,便都散去了,莊門前倒一時靜了下來。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莊門忽然大開,從朗月山莊內走出了一羣人。羅坤一眼便看見了師父谷司晨在其中,走在前面的還有一白衣人與一位綠袍儒士。米遷這時悄聲道:“那位白衣人便是朗月山莊的主人顧康之,着綠袍者是葛雲湘先生,另一位氣度不凡之人當是羅大哥的師父了?”羅坤道:“不錯,正是家師,看來有家師護着葛先生,那顧康之不敢妄動。”

此時見葛雲湘與顧康之拱手作別,又說了幾句什麼,那顧康之唯唯諾諾,也自恭敬,葛雲湘則是失望地搖了搖頭,一揖而別,谷司晨稍斷其後,不離左右。顧康之目送二人片刻,忽一揮手,率衆入內,莊門立時緊閉。谷司晨、葛雲湘回頭望見,便加快了度向羅坤、米遷這邊走來。走得近時,便聽葛雲湘道:“此事需細加斟酌纔是。”谷司晨道:“事急矣當以周全。”

羅坤、米遷二人這時從路旁路出,羅坤高興地喊了聲:“師父”米遷也道:“葛先生。”冷不防把葛雲湘嚇了一跳,待看清是羅坤、米遷二人時,谷司晨、葛雲湘心中各自一喜,都暗道:“來得正是時候。”接着,羅坤禮見了葛雲湘,米遷禮見了谷司晨,葛雲湘望了望他二人,詫異道:“你們倆怎麼會在一起?又如何來了這裡?”羅坤道:“晚輩前兩日到貴府會師父不着,便結識了米遷賢弟,今日相約去湖上游玩,偶然到了這裡,現有件重要事情有報於師父與葛先生知道。”谷司晨朝身後的朗月山莊望了望,止了羅坤道:“此地不便敘話,換了地方再詳談。”四人隨即離去。

谷司晨、葛雲湘、羅坤、米遷四人來到渡口旁的集市上,尋了一家茶樓,上了二樓雅座。葛雲湘與了店家二兩銀,囑其勿讓人打擾,店家也自識得葛雲湘,應了一聲,備了茶水,高興地去了,葛雲湘回身把門關了。羅坤隨後便把山中竹屋旁聽到的一切細述了一遍,谷司晨、葛雲湘聽罷,各是大吃一驚,谷司晨眉頭一皺道:“顧康之果然要動手了,事情變得嚴重了。”葛雲湘自是急得在桌旁來回走動,有些不知所措道:“我……我便知道他能做出這等傷天害理的事,這……這怎麼辦?”

米遷一旁道:“傳聞中的水盜頭領何飛雁,當真是顧康之莊主?”葛雲湘憤然道:“除了他還能是誰?與我稱兄道弟,真是個道貌岸然的東西,背地裡卻幹着如此殺人越貨的勾當,竟被他隱藏得數年來不露馬腳。我質問了他這幾天,始終不肯承認,如今還要做出狗急跳牆的事來,我……我不信,他……他真的敢加害於我?”葛雲湘這時已然變了臉色,額頭滲出汗來,谷司晨道:“葛兄少安勿躁,事情既已突變,當想出一條萬全之策纔是。”葛雲湘這才穩了穩神,桌旁坐了。

羅坤這時道:“師父與葛先生如何到了這裡?又如何現顧康之便是何飛雁的?”谷司晨道:“此事說來也巧,那日你我師徒分手後,爲師便去沙洲島拜訪葛先生,在岸邊久候無船。後來尋了一條網魚的漁船,船家起初不肯渡送,說湖中多盜,後來我與他五兩銀,船家重利心動,這才應了。開始倒還平靜,船至湖心時,忽有兩條盜船圍攻過來,可見這些強人因往來船隻甚少,生意不得做,連獨舟孤客也來劫了。當時,盜中有一名持紙扇的年輕人,見我沒有交出錢財的意思,便上前來欲制服於我,以扇擊來,我便乘機反拿其手腕,此人功夫似也不弱,驚急之下,全力回抽。我順勢拿住扇身,以內力將其震脫手。那人自知不敵,棄扇退走,呼哨一聲,率衆盡數去了。到了沙洲島見了葛先生,述逢盜經過,以紙扇示之,葛先生不由大驚……”

葛雲湘這時接着道:“谷先生是葛某故交,突然來訪,自是高興萬分,然以強人紙扇示我,葛某見之大驚,因識出此扇是兩年前葛某託人從蘇州買來,與顧康之飲酒賞月時題字贈送於他的。洞庭湖水盜猖獗,葛某也曾暗中查訪過盜蹤,自無線索,那日見了紙扇,便想起顧康之近年來做事神秘,多讓人不解。並且葛某平日出遊訪友,從不逢盜,覺得事有蹊蹺,便拉了谷先生壯膽,前去朗月山莊質問。見了顧康之之後,他雖百般辯解,但在言語間,還是有破綻露出,後搪塞不過,欲示以威脅恐嚇,多虧谷先生以神功將其鎮住,令他不敢有所妄動。那顧康之見事情要暴露,便起了陰謀害人之心,在前晚的酒菜中下了迷藥,谷先生不愧爲‘藥王’,自有防範,故不曾遭其毒手。谷先生見事已至此,叮囑葛某,不可再相質問,應想法脫身,從長計議。故又在莊上拖延一日,至今晨,葛某言緩和了些。那顧康之見我二人安然無恙,雖是驚疑,面上倒也未曾顯示出來,見我不再逼問他,也自鬆了口氣,說是朋友之間,當消除誤會,擺了一桌和氣宴,我與谷先生推辭不過,也是不讓他起疑心,只得應了,待酒席後立即脫身走人。席間隱見莊中人手頻頻調動,知道事情已處在了一觸即的險境,故草草飲了幾杯,便要別去,顧康之極力挽留不住,也只好將我二人送出,不料與你二人不期而遇,可謂來得正是時候。”

谷司晨這時道:“如今顧康之已伏兵半路,我們不能貿然相投,然而顧康之與我們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他是殺人滅口,免除後患,我們是滅盜安民,保存自身。如今爲了截殺我們,顧康之已盡調各路水盜於土龍島設伏,朗月山莊已是空虛,當是一舉剷除洞庭盜患的大好良機,可惜我們此時僅四個人,人手不夠,無法成此大事。”

葛雲湘道:“谷兄言之有理,如今不是他死,便是我亡,我們不能在此耽擱太久,以免顧康之起疑心,再生他變。”葛雲湘這時咬了咬牙,決然道:“顧康之,你這樣做,也怪不得我。”隨對谷司晨道:“谷兄,我有一計,現急一封於巴陵(現今岳陽),巴陵守備常於道指揮使與葛某素有交情,也曾託請我暗中查訪盜蹤。今讓常將軍分兵兩路,一路反襲土龍島設伏之盜,滅其主力,一路直搗朗月山莊、顧康之的水盜老巢,雙管齊下,定不讓他走脫一個,從此令八百里洞庭水盜患絕。”谷司晨、羅坤、米遷三人,聞之稱妙。

谷司晨隨後道:“如今我們的行蹤在朗月山莊的觀察之內,爲了計劃順利實施,需做周密安排。”米遷靈機一動,欲言又止,似有了主意。谷司晨看在眼裡,鼓勵說:“公有何妙計,但說無防。”米遷於是說出了自己想法,谷司晨、葛雲湘、羅坤三人聞之,點頭稱善。葛雲湘即從身上扯下一塊衣衫,咬破手指,給巴陵守備常於道寫了一份告急血,寫畢,交於羅坤收了。隨後四人下了茶樓,向渡口而來,暗中果有人遠遠窺探。

四人上了米遷的漁船,米遷解了攬繩,隨後又到了給望船的那位劉老爹船上相謝。劉老爹道:“小龍王爲何去了這般光景?讓老漢好等,若不是應了你,老漢早去了。”米遷一笑謝過,漫不經意地在劉老爹身旁低語了幾句,劉老爹自應。米遷復回船上,蕩起雙槳,載了谷司晨、葛雲湘、羅坤三人向土龍島方向而去。岸上有盯梢的,見他四人乘船往土龍島方向去得遠了,便回身飛報朗月山莊。此時,那劉老爹也起身駕船離去。

第63回 徐州棋案(1)第79回 太湖幫(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2)第110回 重逢(2)第6回 白虎山(上)第47回 龍鳳琴(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97回 脈卜(1)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16回 國手狀元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48回 相國寺(2)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65回 六合島(1)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111回 小活佛(3)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92回 奇遇大西島(3)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100回 地象(2)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38回 碧瑤山莊下(3)第20回 寶馬神駒第21回 百溪棋館第100回 地象(2)第42回 棋情(1)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110回 重逢(3)第2回 楓林草堂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106回 醫聖(1)第50回 棋公子(3)第50回 棋公子(1)第52回 響枰神針(1)第108回 口技(2)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13回 朗月山莊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3回 朗月山莊第56回 昆吾刀(3)第90回 海熒石(2)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96回 三王之亂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56回 昆吾刀(3)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30回 校場奪馬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47回 龍鳳琴(3)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26回 曲家集(下)第110回 重逢(4)第9回 棋擂歷險第106回 醫聖(2)第87回 三戰棋(2)第81回 起死回生(3)第5回 藥王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50回 棋公子(3)第24回 換腦術(下)第81回 起死回生(3)第26回 曲家集(下)第95回 黑衣盜(2)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5回 藥王第14回 緝盜洞庭湖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68回 五毒菊全(2)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77回 木各莊(3)第62回 戲鬧武昌府(2)第111回 小活佛(3)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47回 龍鳳琴(1)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112回 尋仇(1)
第63回 徐州棋案(1)第79回 太湖幫(2)第38回 碧瑤山莊下(2)第110回 重逢(2)第6回 白虎山(上)第47回 龍鳳琴(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55回 釋棋白兆山(1)第97回 脈卜(1)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16回 國手狀元第94回 印度商隊(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3)第51回 天人弈戰(2)第113回 羣英會上(2)第48回 相國寺(2)第12回 天元化境(下)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92回 奇遇大西島(2)第65回 六合島(1)第114回 羣英會下(2)第102回 地下之旅 中(1)第111回 小活佛(3)第57回 棋驚黃鶴樓(2)第92回 奇遇大西島(3)第54回 隨州客棧(2)第62回 戲鬧武昌府(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2)第82回 鄭和航海圖(1)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100回 地象(2)第49回 玉棋山莊(1)第38回 碧瑤山莊下(3)第20回 寶馬神駒第21回 百溪棋館第100回 地象(2)第42回 棋情(1)第23回 地煞棋經(上)第8回 三味玉清湯第110回 重逢(3)第2回 楓林草堂第64回 客留鳳陽城(2)第106回 醫聖(1)第50回 棋公子(3)第50回 棋公子(1)第52回 響枰神針(1)第108回 口技(2)第52回 響枰神針(2)第13回 朗月山莊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13回 朗月山莊第56回 昆吾刀(3)第90回 海熒石(2)第60回 蘭玲公主(3)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96回 三王之亂第59回 拒禮漢陽王(1)第56回 昆吾刀(3)第83回 風景盛宴(2)第30回 校場奪馬第75回 虎口脫險(3)第47回 龍鳳琴(3)第74回 漢陽王府(3)第45回 火器專家(2)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7回 碧瑤山莊上(3)第26回 曲家集(下)第110回 重逢(4)第9回 棋擂歷險第106回 醫聖(2)第87回 三戰棋(2)第81回 起死回生(3)第5回 藥王第37回 碧瑤山莊上(4)第31回 困阻獨石口(1)第115回 巧破徐州案(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3)第66回 大明公主(1)第70回 兵護黃鶴樓(1)第50回 棋公子(3)第24回 換腦術(下)第81回 起死回生(3)第26回 曲家集(下)第95回 黑衣盜(2)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5回 藥王第14回 緝盜洞庭湖第52回 響枰神針(3)第72回 棋戰黃鶴樓(下)第68回 五毒菊全(2)第74回 漢陽王府(4)第77回 木各莊(3)第62回 戲鬧武昌府(2)第111回 小活佛(3)第35回 牧野仙蹤(3)第47回 龍鳳琴(1)第75回 虎口脫險(2)第61回 誤陷囹圄(3)第112回 尋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