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展旌旗,岸頭迎事忙。
待到約來午時三刻上(上午十一點四十五分)。
蕭行五人一葉扁舟,赴會西渡朱仙鎮臨水間。
吳三桂親迎假客氣,噓寒問暖事,抓蕭腕口,並足而走。
看去,這刻正對水岸之營寨,由裡到外,左右兩列幾百人列陣,銀盔銀甲好不英武逼人。
由遠及近,旌旗展闊,合營布排,瞧是也堪章法齊全,頗有玄妙經驗是矣。
“哈哈哈”
“前些時日,聽聞蕭督軍大喜,恭賀恭賀。”
“可惜呀,老哥我帶甲營中,實在走不開。”
“未能親到您府上討杯喜酒吃,亦不能作禮表賀,我這心裡真他奶奶的過意不去!”
“好些天,這晚上每每想到此事,就覺慚愧,夜不能寐,好些天都睡不好覺哇!”
吳三桂假模假式虛套詞言,聽得人直嘬牙花子。
“呵呵,多承,多承,承蒙吳大帥掛心。”
“蕭某娶親小事,竟惹得大帥勞神費心,過意不去的,該是在下才對。”
“不瞞說,這開封啊,河南之首鎮是也。”
“早知大帥在此扎鎮,一直也有心,說來走動一二。”
“賴隻眼下局勢頗有尷尬處,不得不避嫌吶。”
“實是罪過,未能早來拜謁,大帥不會怪罪吧?啊?!哈哈哈”
接口去,蕭靖川場面話也較虛奉。
二人揣着明白裝糊塗,各懷鬼胎,談笑間,雙雙步走朝近帥帳。
臨抵帳前,其二又虛禮,互引謙讓,展手左右推攬。
好半晌,才墨跡個夠,遂前後貫入帳中。
而其後同走跟隨的,虎臣、袁平二將,殺神黑塔般組合,始終不苟言笑,警覺甚異。
自始至終,跟前保持五步內距離,寸步不讓,盡在把握是矣。
當然啦,別瞧是此般虛套一路,實際無時無刻,那錦蕭郎,亦及壓後的齊綱、長庭,業都在暗底偷眼四望。
直是俱未能搜找到什麼大處破綻,這纔算有作罷,順勢而爲。
玉宴瓊漿酒氣濃,吳營將士氣如虹。
大排宴樂款來客,不知誤掉鴻門中。
帳內,待去蕭作上賓之人堪入,擡眼望,只見案几兩列,杯碗堆迭,美酒佳餚早作備下。
少頃,各排入座。
吳爲主席,正中作陪,左上,蕭之席位,次去,袁平、虎臣二人卻俱不肯入座,只蕭後兩翼矗立,以鎮聲威,也較離之吳三桂更顯近便,可隨時出手矣。
右上,齊綱此前出使之役,本算此番牽線搭情人,遂忝居列坐,後身處,長庭竟也不入席,唯齊綱之後杵站。
這一項,實際也是來前便有所謀的,畢竟齊綱文弱,身手稀鬆。
旦要遇事要逃,有個長庭護左右,也堪保險些。
“哈哈哈。”
“蕭督軍北上而來,一路辛苦。”
“來,齊老弟,你也同舉此杯,咱先滿飲幹一個,以賀今日面晤順利成行啊!啊?!哈哈哈”
吳三桂身作東道,待合衆落定,侍從斟酒,忙緊來張羅事,擺得客宴之情。
且爲話間,這廝復再瞄去帳口郎官處。
只消一個眼色,旋即帳外走入十餘舞女。
登時,樂聲和鳴,席間歌舞春色起。
對此,蕭郎、齊綱面色不改,不置可否,因去對坐,互望一眼,靜觀其變。
“呵呵呵”
“某看蕭督軍,對此舞樂之事,興致不高哇,啊?哈哈哈.”
“實不瞞說,河南地,氣候,風水,自比不得南面兒。”
“都言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旁個不論,倘就單拎這女子形貌膚色來比。”
“中原女子,皮色姿容糙一些,恐是難入督軍法眼吶!哈哈”
吳三桂神色機敏,端擺飲酒架勢,可一雙賊眼卻時刻察言觀色,不住閒兒的四里探瞧。
剛下,見是舞女入帳,那蕭某人愣就眼皮都沒眨一下,僅瞥望齊綱處。
其下便知女色亂心之法,對其毫無效用是矣。
話打秋風,隨言席間熱鬧,說得這一通,也實有控場之意,叫得對過兒心神耗在己處,總好過私下來算計。
“呵呵,大帥說笑,說笑啦。”
“南去,自有南地之好。”
“秦淮畔,揚州景,這些世人皆知,相說,當是有其道理。”
“只是我嘛.”
“大帥呀,咱二人,可都俱乃北地中人矣,難道忘了?”
“要我說,這北面兒的娘子,自也獨有妙處。”
“休是妄自菲薄嘛。”
“大帥你說可是?!”
蕭郎岔口,着言向虛,盡是搪塞。
“哈哈,是,是是。”
“蕭督軍所言極對。”
“唉,想是當年吶,咱吳某人鎮守遼東。”
“交道的,好些都是關外土長之人。”
“呵呵,這老弟你可能是沒去過關外呀,那兒的情況,一個字兒,荒!”
“荒草甸子,野豬林的。”
“民風彪悍的緊。”
“就是娘們兒,一個個的,也賊他媽潑辣。”
“身子結實,皮肉那叫一個緊!”
“一膀子力氣。”
“別看女流,可要是不走運,碰個硬茬子,虎逼朝天的。”
“膀大腰圓鐵漢子,照樣是抗不住哇。”
“那傢伙,老樹盤根似的,往你胯上一坐!”
“嘿!”
“你交代早了,人家還得抽你倆嘴巴子,罵你損雛兒不禁使吶!”
“哈哈哈哈.”
“沒法子,就這條件。”
“可不像督軍你,南去之後,騰龍而起,是娶得美嬌娘不說。”
“國公國公有了,關鍵,這跟皇上成妯娌,那可不是一般的天福。”
“說句沒那臉皮臊的,我吳某着實是羨慕的緊吶。”
“啥前兒,老弟你要有心,給咱老吳也說個媒。”
“江南好哇,大姑娘小媳婦,聽人說,那可遍地都是一掐一汪水的美人兒。”
“咱光條漢子這些年,饞得慌,啊?!哈哈哈”
吳三桂深諳席面兒酒局之道,且是軍中待久了,這怎是能叫賓主之間,最快打成一片?
對得爺們兒漢子來講,聊女人,絕是最保險最高效之法也。
甭管你道貌岸然,人五人六假正經,還是信佛取道的吃齋人。
紅塵俗往,這話題只要是扯到娘們兒身上,定就不會冷場。
饒是於其間,還能咋呼兩句渾口兒,那就更妙了,事半功倍必不可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