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卷嶄露頭角2

“好!”

張華軒精神一振,眼眉一挑,吩咐道:“你立刻帶人,去高郵把書稿抄下來,記住,一個字也不準錯!”

張得利精神一振,雖然搞不懂大少爺究竟做的什麼文章,不過一樁樁差事交辦下來,憑着剛剛大少爺對那些朝奉的手筆,也準定不會虧待了自己。

肚裡正在歡喜,張華軒就又吩咐道:“不單單是《海國圖志》這一本,魏老爺還有什麼著述,都給我抄了來,多僱人手,不要怕煩勞,不要怕花錢,把這事好生辦好了,曉得麼?”

“曉得!”張得利精神抖擻答道。

張華軒展顏一笑,手中摺扇“啪”一聲一展,剛要再吩咐兩句,看到門外有個小廝伸頭探腦,就將到了嘴邊的話頭一收,吩咐道:“少爺手裡將來要有得用的人,張得利,好生去做,去吧!”

張得利又連聲應承着,曉得少爺還有別的事,於是把身子面對着少爺,屁股向後,慢慢退了出去,到了門前石階上腳底一滑,差點一個打跌。

張華軒看的直搖頭,這什麼規矩,張府一個普通的鹽商家庭,都這麼能擺譜,僕人不能讓主人瞧見自己個的屁股蛋子,這要換了皇宮還了得?

看到張得利半退着出了房門,轉身離去,張華軒向外朗聲道:“五常,進來。”

“是勒,大少爺。”

剛剛還在門外頭探頭探腦的青衣小廝聞聲而動,極麻溜的進了房,在青磚地上給張華軒單膝跪下請了個安,這才又麻利的站起來,垂着手低着頭伺候。

張華軒很不喜歡眼前這一套禮節,不過卻很喜歡眼前這個十五九歲的少年。任何事情,只要用心才能做到極致,眼前這個青衣小廝雖然身份下賤,全身上下就好像是一個陀螺,轉起來就叫人眼花繚亂,再看眼神,怎麼看都有一股機靈勁,不由得人不喜歡。

能在張府老太爺跟前伺候的,沒這股機靈勁,還真是不成。

張華軒和顏悅色,向着張五常問道:“什麼事?”

張五常低眉順眼的答道:“侄少爺又來了,還有總賬房裡的黃老爺子,也在老爺房裡。”

府里老爺子只有張華軒一個親生兒子,整個張家在淮安卻是個大族,近房的遠房的親戚一大堆,張華軒病時都來探視過他,也記不得那麼許多。

等張華軒身上的症候全好了,這些原本想來沾點光的親族,又都消失不見了。只有三房裡一個叫張華築的,心一直不死,仗着老頭子還算喜歡這個近房侄子,天天沒事兒就往老爺子跟前湊,逮到空子就詆譭張華軒幾句,伎倆可笑,也沒什麼用處,就是忒煩人。

至於總賬房裡的幾個朝奉,最近這程子被張華軒奪了權,又揪出幾個手腳太不乾淨的開革出去,看到張華軒就跟烏眼雞似的,兩股子人今天就和到了一起,只怕又要在背後搞搞小動作,所以張華軒安插的眼線,立刻就來少爺房裡報信。

“好!”張華軒雙眼炯炯有神,站起身來在房中轉了一圈,笑道:“這件事五常做的好。”

張華軒又沉吟片刻,吩咐道:“來人,帶五常去支銀子,五常辛苦,日後這一類的事情,一定記得要來稟報。”

張五常年紀不大,倒也還沉穩,被張華軒不停誇獎,還是神色如常。

張華軒又吩咐道:“五常去罷,這件事我知道了,自有應對之法,你仍然去觀察動靜,有什麼異常,再來報我。”

“是。”張五常極利落的又打一個千,然後悄然退下。

張華軒心裡暗暗冷笑,眼前這幾隻蒼蠅嗡嗡,他還真的沒有放在心裡。吵來鬧去,不過是想多佔點便宜,分點家財罷了,一點點中傷他的小伎倆,還不至於被他放在心上。

到是吩咐張得利的幾件事,還值得他放在心上。

大清的官兒就是豬狗不如,現在也還得借那一件鴛鴦補服和青精石頂子用上一用,有了官員身份,底下要做的事,就便利許多了。

第一件,先捐個道臺,然後藉着魏源名聲,刻書刊印行之天下,把他的《聖武記》和《海國圖志》先打響亮,在士林官紳中製造影響,要搶在洋務派二十年前,讓中國人粗略的懂一點變法圖強的道理。

小日本的明治維新,可以說魏源的《海國圖志》起到了極大的影響,憑什麼在中國就不受重視,屁用不頂?

把這件事一做,他張華軒就先在已經開眼看世界的官僚和士紳眼裡有了一個模糊的影像,再走好下一步,張華軒就會聲名雀起!

聲譽,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可是至關重要!

這一步走好了,就能再走下一步,利用他的道員身份,直接上書朝廷,請求大開團練,對付來勢洶洶的太平軍!

張華軒熟讀史書,知道團練一說,首先是李鴻章極力慫恿。

咸豐三年初,太平軍在佔領武漢聲威大振後,分兵入皖,李鴻章於是極力慫恿同爲皖人的工部左侍郎呂基賢上書團練一事,甚至有傳言說,連奏摺稿子,都是李鴻間代爲書寫。

朝廷此時已經慌了手腳,也顧不得滿漢之防,先有曾國藩,再派呂基賢爲安徽團練大臣,再接着,就是全國各地團練紛起。

太平軍,就是敗在各地團練的手裡,換個後世說法就是,敗在了地主武裝手裡。

用團練這一步棋,曾國藩看的出,李鴻章看的出,清廷上下只要稍的頭腦的官僚都能看的出。大清八旗已經不能用了,往日騎射無敵天下的女真騎兵,這時候能騎上馬已經是奇蹟,別說去縱騎沙場,射箭殺敵了。八旗如此,綠營也是如此,一營兵該着九七百人,實際可能就百來號人,老的老,弱的弱,抽大煙就在行,打仗?別開玩笑了!

如此,團練必行,也非得團練不可。

張華軒決意要搶先一步,在李鴻章出這個風頭之前,自己先上書中央機樞,首倡團練,取得這個風頭之先後,然後自己辦團練,募兵!

想到這兒,張華軒嘿嘿一樂,露出滿嘴白牙,讓四周的小丫頭們看着直打寒戰!

第一 卷嶄露頭角18178 憂心忡忡237 交待119 最後的騎兵93 舒城之變60 王莽禮謙下士時136 軍紀37 勝利81 測港214 教員與學員28 夜談113 淮軍進擊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69 城管局235 青雲直上233 新軍銜127 剪辮34 衝鋒再衝鋒111 內衛調整47 工地58 提親191 背黑鍋猛虎出柙15116 易旗第一 卷嶄露頭角320 夜行軍234 皖系36 槍刺如林184 幕僚64 毛瑟兄弟122 向南向北71 迎親242 最後一搏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06 強兵84 港口防禦235 青雲直上猛虎出柙12第一 卷嶄露頭角12162 鞭辟入裡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49 求是大學堂186 左宗棠159 機關算盡4 報捷9 封賞部下194 海州鎮218 禍福難料128 拜年176 大帥138 鼓惑71 迎親14 宴客231 瘋狂154 入城94 李中堂猛虎出柙3100 反攻倒算195 良吏88 暗流205 英姿99 王爺高見123 向北76 爭執211 轉折8 人才209 談判215 國家7 覆信215 國家37 勝利127 剪辮猛虎出柙28 人才47 工地191 背黑鍋222 登岸193 出巡第一 卷嶄露頭角2373 成親33 衝鋒第一 卷嶄露頭角3217 鎮之以靜70 淮安土改第一 卷嶄露頭角319 親民大運動228 打白旗的英使28 夜談38 宴客232 軍驛100 反攻倒算91 遭遇187 睥睨80 進城第一 卷嶄露頭角17第一 卷嶄露頭角935 肉搏134 嚴陣以待192 鐵路之爭192 鐵路之爭
第一 卷嶄露頭角18178 憂心忡忡237 交待119 最後的騎兵93 舒城之變60 王莽禮謙下士時136 軍紀37 勝利81 測港214 教員與學員28 夜談113 淮軍進擊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69 城管局235 青雲直上233 新軍銜127 剪辮34 衝鋒再衝鋒111 內衛調整47 工地58 提親191 背黑鍋猛虎出柙15116 易旗第一 卷嶄露頭角320 夜行軍234 皖系36 槍刺如林184 幕僚64 毛瑟兄弟122 向南向北71 迎親242 最後一搏第一 卷嶄露頭角22206 強兵84 港口防禦235 青雲直上猛虎出柙12第一 卷嶄露頭角12162 鞭辟入裡51 一八五四年的土改49 求是大學堂186 左宗棠159 機關算盡4 報捷9 封賞部下194 海州鎮218 禍福難料128 拜年176 大帥138 鼓惑71 迎親14 宴客231 瘋狂154 入城94 李中堂猛虎出柙3100 反攻倒算195 良吏88 暗流205 英姿99 王爺高見123 向北76 爭執211 轉折8 人才209 談判215 國家7 覆信215 國家37 勝利127 剪辮猛虎出柙28 人才47 工地191 背黑鍋222 登岸193 出巡第一 卷嶄露頭角2373 成親33 衝鋒第一 卷嶄露頭角3217 鎮之以靜70 淮安土改第一 卷嶄露頭角319 親民大運動228 打白旗的英使28 夜談38 宴客232 軍驛100 反攻倒算91 遭遇187 睥睨80 進城第一 卷嶄露頭角17第一 卷嶄露頭角935 肉搏134 嚴陣以待192 鐵路之爭192 鐵路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