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

“小鷹號?”

聽到這個結論,大屏幕前的幾名海軍軍官幾乎同時眼前一亮。

臉上的表情,更是精彩紛呈。

其實剛剛,大家就對這個目標的性質有所猜測。

只是由於擔心空歡喜一場,所以誰也沒敢妄下結論。

但現在,有了美國方面碰巧發佈的消息作爲旁證,基本上是穩了。

這片海域本來就不是什麼繁忙的國際航道,突然出現一個尺寸大概在300米*40米的東西,航向和時間段也能對得上。

幾乎不可能再有其他可能。

“總算吶……”

衆人當中軍銜最高的那位發出一陣悠長的嘆息,緊接着走到大屏幕前,雙手背於身後,擡頭緊盯着那一小片有些扭曲失真的淺色影子。

不知道是不是出於心理因素,在聽到剛剛的消息之後,現在用肉眼再看,似乎都有了些航母甲板有棱有角的模樣……

“總算是抓到你了……”

他低聲喃喃自語道。

作爲很長一段時間當中的第七艦隊旗艦,小鷹號服役生涯中的大多數時間,都活躍在華夏周邊的各個熱點地區。

得益於常規動力航母無需經歷超長時間的維護和更換核燃料,其有效在航時間相比後來的核動力晚輩們要高出許多。

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後,更是一直充當急先鋒。

儘管在96年那次最廣爲人知的事件當中並未出現小鷹號的身影,但在更早兩年的1994年,它卻與當時尚且弱小的華夏海空軍進行過一番對峙。

也就是進入到21世紀後,由於服役時間實在太長,加上2001年還跑到北阿拉伯海去參加了一圈持久自由行動,所以近兩年稍微淡出了一些視野。

但無論如何,小鷹號,對於華夏海軍來說,都絕對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而且是不太好對付的那種——

單論出動率,航空母艦當然無法抗衡陸地機場。

而在多個型號的二代半,以及三代機服役之後,華夏空軍在小規模頂尖戰力的質量上,倒也不虛那些F14或者F18。

但問題在於。

航母作爲海上移動機場,擁有無可比擬的主動性。

作爲缺乏反制手段的防守方,華夏往往需要像剛纔那樣,通過公開信息推斷對方艦隊的行蹤。

而除非在某處港口靠泊,否則這種推測是不準確的

況且,如果別人真想幹點什麼,那往往會隱匿,甚至刻意提供假的艦隊航行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就只有當目標非常靠近海岸線的時候,才能通過對海探測雷達或是偵察機來追蹤對面的位置。

但超地平線雷達受制於原理,精度普遍非常抱歉。

偵察機則很難突破防空圈攔截衝到對面頭上。

這也是爲什麼,海軍方面即便在馬上就要高速換裝的當口,還是擠出了一部分經費,用於支持海洋一號的技術驗證項目。

然而今天的經歷,卻堪稱大起大落一波三折。

首先是海洋一號第一次開機工作,竟然就捕捉到了有效目標。

結果還沒來得及高興起來,一盆冷水就兜頭澆了下來——

幾乎沒人想到,在特定情況下,海洋遙感的成像效果會如此抽象。

想象中由衛星羣發回來大量遙感圖像,然後通過參謀單位研判,最終形成打擊鏈的場景,顯然並沒有那麼容易走通。

然而另一方面,最終的結果似乎又證明,星載程序對於目標特徵的識別能力比預想當中更強。

參謀單位壓力很大,但參謀單位的壓力又沒那麼大……

“這一顆衛星發揮的效果,幾乎頂得上我們過去全部的偵察手段了……”

來自總裝備部的陳達直來到常浩南身後:

“維永同志,還有小常,依你們之見,如果想要在太平洋……至少太平洋西部的我國周邊海域實現不間斷的連續監視,大概需要發射多少海洋一號這樣的衛星?”

陳達直在就任總裝備部副主任之前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儘管在常浩南發跡之前就已經調走,但總歸還是屬於最早和常浩南有過聯繫的一批人。

稱呼也就這麼一直習慣性地保留了下來。

這個有些突然的問題,讓張維永和常浩南一時間有些難以回答。

顯然,今天發生的事情讓裝備部門很受鼓舞。

以至於有了些新的想法。

按照原計劃,在海洋一號技術驗證成功後,真正的海洋監視衛星將在5-6年後完成研發併發射。

但看現在這意思,用戶好像有點不太想等了……

二人對視一眼,還是作爲衛星專家的張維永首先給出意見:

“陳主任,想要真正實現在軍事上有效的偵察監視,只靠海洋一號這樣的衛星……恐怕是實現不了的。”

“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是個近似圓軌道,優勢是一顆衛星可以在一天之內掃過幾乎整個地球表面,而且每天掃過同一個點的時間一致。具體到海洋一號,就是每天上午9時會通過通過我國的喀什測控站。”

“但太陽同步軌道的高度不高,而受制於目前星載設備的性能,也沒辦法提供特別寬廣的視角,所以每次拍攝的範圍其實很有限……這樣的衛星更適合對全球做普適性監視,而不是針對某一個點進行高頻重訪……”

“總之,對我國周邊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偵察監視,難度跟對全世界任意一個點進行24小時不間斷偵察監視是一樣的……”

“那地球同步軌道呢?”

陳達直仍然不死心,他當年上學是學導彈技術的,雖然不完全對口,但倒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地球同步軌道確實可以保證對一個比較大的範圍進行連續監視,但軌道高度太高,需要非常先進的成像設備……這類設備幾乎沒有除了軍用以外的任何需求,而且核心零部件被美國人壟斷,就算我們現在和歐洲關係不錯,也很難搞到成品。”

“另外,就算真把設備問題給解決了,也需要一顆體積非常龐大的衛星才能搭載,而且還需要很大的能源供應,重量也相應會提高……目前的東方紅四號無論如何都不夠,另外把十幾二十噸的龐然大物打到地球同步軌道上去,又需要比長三乙大得多的重型火箭……”

“……”

顯然,儘管華夏近些年來的發展已經相當迅速,但面對這種體系性的落後,仍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追回來的。

看着一臉“師傅求求你別念了”表情的陳達直,主管整個航天產業發展的欒文傑略顯無奈地搖了搖頭,開口安慰道:

“也不是沒有好消息,現在10噸級的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還有起飛重量在500-1000噸範圍的幾種新型運載火箭都已經開始論證了,估計很快就能立項,20噸不敢說,但以後往地球同步軌道上打個15噸的東西應該問題不大……”

陳達直心說你小子隔這哄小孩呢,從開始論證到完成研發,中間隔上十幾年都是正常的……

但話到嘴邊,看了看站在旁邊低頭不語的常浩南,終究還是憋了回去。

“其實……倒也未必就沒辦法。”

就在這個時候,常浩南卻突然開了口:

“目前的海洋一號,因爲是技術驗證星,所以星載設備的拍攝角度是固定的,只侷限於衛星正下方,如果想要調整拍攝角度,那就需要耗費燃料調整衛星本身的姿態。”

“但如果我們在專門的海洋偵察衛星上去掉其它功能,利用多餘的空間和供電安裝一套凝視設備……就是類似人的脖子……呃……或者說是貓頭鷹的脖子一樣。”

常浩南覺得單靠語言可能不太直觀,因此找旁邊一名工作人員要了張紙,歘欻幾筆畫了個示意圖:

“可以在衛星本身不動的情況下調整拍攝角度,這樣一顆衛星能提供的有效偵察時長就會大大提高,需要的衛星數量也可以減少到……大概個位數的水平。”

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56章 前往盛京!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95章 國際倒爺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38章 學年結束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313章 全球威懾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339.第339章 凱旋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696章 擊落B2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
第915章 M883發動機升級計劃第56章 前往盛京!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198章 被發現了?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95章 國際倒爺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55章 另請高明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38章 學年結束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1313章 全球威懾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339.第339章 凱旋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64章 我真上天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1184章 東風,發射!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696章 擊落B2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