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

“咳咳——”

就在楊亮已經準備好現場表演一個“面對質疑,瘋狂道歉”的時候,已經快要被衆人忽略了的那臺筆記本電腦中,突然傳出了一陣咳嗽聲。

原本你來我往好不熱鬧的會議室內,頓時安靜下來。

不過,熱烈的氛圍卻並沒有因此而中斷。

至於正在臺上的楊亮,當聽到常浩南似乎也準備提問的那一刻,就四肢發軟手腳冰涼,一副快要暈倒過去的樣子……

前面那四位的輪番進攻就已經讓他疲於應對了。

這位大佬要是再來個致命一擊……

在某個瞬間,他的眼前似乎閃過了兩個大字。

延畢。

而李雄江教授雖然也有點心疼臺上的自家學生,但事已至此,總不可能強行打斷其它評審提問。

所以只好強顏歡笑:

“常院士,您請問吧。”

然而,畫面中的常浩南卻只是用筆帽輕輕敲了敲桌上的論文,接着說出了一句出乎所有人預料的話:

“嗯……我其實不是要提問。”

他說着又從畫面外拽進來兩張寫滿了公式的紙:

“我是想說,我這裡剛好有一些現成的研究成果,似乎可以解決剛纔其它幾位評審提出的問題……”

“???”

這一瞬間的風雲突變,直接把所有人都給整不會了。

現場的幾位教授先是一愣,繼而面露喜色——

他們之所以奪命連環問,並不是真的不想讓楊亮畢業。

而是真的對後者研究的課題感興趣。

只不過問着問着,就讓對方掛在臺上下不來了……

現在有人提出說能解決問題,自然是好奇中夾雜着興奮。

而同一課題組,以及部分慕名而來的旁聽研究生們,則是單純沒見過這種場面,準備開始看戲。

至於剛纔都快要哭出來的楊亮……

這句話傳到他的耳朵裡,更是宛如天籟——

我答辯的時候,院士不僅沒提問,甚至還主動幫我回答問題。

這事說出去能吹半輩子……

總之,儘管會議室裡仍然維持着和剛纔一樣的安靜,但氣氛卻已經出現了180°的變化……

……

實際上,對於電腦另一邊的常浩南來說,ERS點的校準和補償,並不能算個很複雜的問題。

只是稍微需要一些理論功底而已。

但也正因如此,似乎很難用三言兩語就把這個問題給說明白……

組織了一會語言之後,他纔開口說道:

“正如一開始楊亮同學所說,ERS點通常部署在裝配輔助型架上,用於建立裝配座標系,而在這種情況下,其相對於OBP和TBP發生的位移和變形就都是線性的,因此可以構建多組補償後的ERS理論值與實際測量值之間最小加權距離誤差函數的優化模型……”

“舉個例子,在m個站位、k個溫度下測量出的g組數據,其測量值與修正後理論值的匹配關係是Σ(i=1,n)(│RnP^k+Tn-Pa^k│)……”

得益於網絡技術的進步,常浩南可以把這讀起來令人頭大的算式直接寫在一張紙上,然後貼近屏幕展示給網線另一邊的衆人。

一開始,楊亮還動作飛快地回到座位上拿了個本子,準備記下來一些有用的東西。

但還沒寫幾個步驟,就輕輕撓了撓頭,然後默默把筆放下,用充滿智慧地眼神看向前方,並時而微微頓首,時而緊皺眉頭做思考狀……

這種表現,真正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想要裝作聽懂。

好在其他人這會要麼顧不上注意前面,要麼也是和他處在一樣的狀態下,所以無事發生。

稍微停頓了幾秒鐘後,常浩南把手上的紙放下,繼續介紹起自己的:

“這是一個典型的無約束多目標非線性優化問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我和阿貝拉·利塞爾教授在上個月新發表的那篇論文,裡面提出了一種經過改進之後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只要稍作調整之後,就正好可以用來解決這個問題。”

“唯一可惜的是,這個成果實在太新,所以眼下還沒有現成的預設軟件可以用,如果各位有程序和算法設計能力,那麼可以自行設計程序進行計算,如果沒有的話……MathWorks公司前些天已經跟利塞爾教授取得了聯繫,MATLAB應該很快就會提供一個計算工具包……”

“……”

聽着常浩南的解釋,李雄江教授略帶唏噓地輕嘆了口氣——

人家這才叫研究啊……

一篇文章投出去,還沒等怎麼樣,就有應用端的大企業主動找上門來。

不過話說回來,別人自己手裡就有一家應用端的大企業。

比不了比不了……

就在他這邊emo的時候,剛纔踊躍提問的幾個人也重新被激發起了積極性。

雖然大家其實都還沒看過,甚至未必知道常浩南發表了新論文,但顯然不可能有人會質疑他剛纔說法的真實與否。

至少不可能當場質疑。

而如果大尺寸三座標測量的精度問題能夠被克服。

那麼很多問題似乎可以迎刃而解了……

“常院士。”

之前最開始提問的那名教授再次一馬當先:

“楊亮同學的研究是基於單機總裝的,那如果我們把視角放大,在整條生產線,甚至車間尺度上應用同樣的技術,再結合室內GPS定位,是不是有可能擺脫總裝過程對於特製型架的限制?”

傳統的飛機裝配過程採用非自動化模式,各項操作高度依賴人工,因此對於不同型號和設計特徵的飛機,還需要針對生產流程專門設計一系列裝配型架。

例如給C808飛機安裝發動機的型架,就不能用於C909飛機。

甚至同一型號在經過一些設計改動之後,也要相應更換輔助工裝才行。

這無疑大大降低了生產速度和靈活性。

而常浩南也順勢給出了積極的迴應:

“以目前三座標測量設備的實際精度而言,要想完全擺脫型架還很困難……但可以把絕大部分的專用工裝更換爲通用設備,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生產靈活性,甚至讓不同型號實現共線生產……”

說到這裡,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來自半個多世紀以前的經典比喻:

“就像是生產香腸那樣生產飛機!”

頓時引發了一陣笑聲。

接下來,包括常浩南在內的幾名答辯評審之間開始高強度交流討論,一時間反而把正主給忘在了講臺上。

楊亮雖然覺得有點尷尬,但眼下畢竟是學位要緊,所以也樂得見到這種場面。

然而,畢竟是一場學位論文答辯。

不可能真的一直把答辯人當成小透明。

最後還是最先引起歪樓的常浩南重新回到了正題:

“楊亮同學。”

已經快要神遊物外的楊亮差點被這一聲給嚇得跳起來,趕緊挺胸收腹站得筆直:

“常院士,請您批評指正!”

這有些一驚一乍的反應倒是讓常浩南有些忍俊不禁。

“別緊張,從總體上來看,你的答辯非常不錯,只是有些問題明顯超出了這篇博士論文的研究範圍,但這不能算是你的不足……”

聽到這一番帶着點定調意思的評價,楊亮那七上八下的內心終於平靜下來。

李雄江教授更是瞅準時機,使出一手稀裡糊塗突然落錘計:

“那麼……各位評審老師,還有沒有其它疑問了?”

常浩南話都說到剛纔那份上了,別人自然不可能再生什麼事端,紛紛或是搖頭或是擺手,表示已經足夠了。

而全程都沒怎麼開過口的周書萬,這會也跟着露出一抹放心的笑容,一直繃緊的上半身緩緩放鬆,靠在了身後的靠背上。

直到此時,他才發現自己的襯衫後面已經幾乎溼透——

畢竟也才博士畢業兩年而已,當年自己答辯時的記憶很容易就追了回來……

“還是常院士牛逼啊……”

看着面前恢復到其樂融融狀態的會議室,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了一聲:

“多虧給請過來了……”

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638章 前景未卜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1621章 現在和未來,都是我們的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571章 C919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172章 五種構型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687章 歐元,崩了
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238.第238章 海軍也想要新裝備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第1638章 前景未卜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449章 消失的坦克方隊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525章 Nh90直升機,看向東方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3章 現在的本科生都這麼厲害了?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212章 你們做不了,我們可以做!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1494章 磁流體發電的真正意義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1189章 提前部署F22(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1621章 現在和未來,都是我們的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289.第289章 我原以爲他是來輔佐我的(日萬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322章 目標一分爲二了?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108章 渦輪前溫度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571章 C919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第1086章 中低軌道通信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172章 五種構型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687章 歐元,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