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

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

雙基地雷達,對於在座這些人來說都算不上是一個新概念。

簡單來說,只要把發射機和接收機分開,就能成爲一部最簡單的雙基地雷達了。

另外在實際操作中,發射機並不一定需要獨立存在。

有時也可以利用非合作信號進行探測。

實際上,常浩南在多年前爲了反隱身而給出的那個雷達改進方案,也可以算是一種簡易版的雙基地雷達。

不過,那時候之所以要搞這麼一手,反隱身還是次要的。

主要是爲了保證探測的隱蔽性和突然性,以免被臨近空域內待命的EA6B給物理壓制掉。

跟眼下的應用場景又不完全相同。

當然,空軍指揮線的絕大部分領導都是飛行員出身,並不是雷達系統專家,所以更深入的細節,就基本不再清楚了。

一旁的參謀長何榮猛地吸了兩口煙,把菸頭處那一團火光燃得通紅:

“別的都不動,只要把雷達分開部署,就能提高對低RCS的探測能力?”

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半個世紀前的老式雷達。

與集成度拉滿的現代雷達系統不一樣,很多老型號在設計的時候,發射機和接收機就是分開的。

當時只是因爲元器件的功耗和體積太大,所以塞不到一塊去。

但如果真如對方所說,那豈不是弄幾部老式雷達過來,反而更容易發現隱形飛機?

李建強很少經歷這麼大的架勢,雖然難免有些發露怯,但還是沉住氣:

“雖然隱身飛機會在外層採用吸透波塗料,直接削弱入射的雷達波能量,但最主要的隱形措施還是通過外形設計,使入射的雷達波不沿原路返回,而是被波偏轉散射到其它方向,這些雜波對於傳統的單基地雷達來說幾乎無法探測,但雙基地或多基地雷達卻能夠加以利用。”

“當然,散射的電磁波波束很窄且強度沒有規律,很容易被當做背景雜波並且幾乎不可能連續接收,但90年代以來研發的新型雷達功能靈活性很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濾波方式,至少在遠程預警領域有相當大的可操作性……”

何榮意識到,自己應該是把事情給想簡單了:

“所以……這雙基地,或者多基地部署模式,對於雷達本身也有一定要求咯?”

李建強這會兒的表現也比剛纔流暢了不少,當即點了點頭:

“那是自然,而且,雙基地模式對於接收機和發射機的部署位置也有要求。”

“比如,當目標與收發基地形成的雙基地角在180°附近的時候,會誘使目標發生前向散射,無論是否塗有吸波塗料,其RCS都會明顯增大。”

“另外,當目標從任一方向接近雙基地雷達基線的時候,會出現多普勒拍頻現象,其多普勒頻率在越過基線的時刻爲零,採用拍頻接收機可檢測出這一零拍頻,記下其發生的時刻,再通過多點推算即可求出目標的航跡……”

他這邊越往下說,就看到前面幾名領導的眼神越是灼灼亮起,顯然是對這套方案抱有相當高的期待。

這反而讓李建強又覺得有點心虛。

所以在最後還額外找補了一句:

“當然,這些都是原理層面的結論,要想真正實現多基地雷達的反隱身效果,還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但這一句找補的效果顯然並不太好。喬晨青、鄧昌有和何榮三人分別對視了幾眼,都從對方表情中看到了相同的答案:

“建強同志不要灰心,能有原理就是好的。”

作爲政委的鄧昌友這會已經不再紅溫,遂重新進入自己的本職角色,開始做思想工作:

“根據那邊新聞發佈會的說法,F22會在宣佈形成初始戰鬥能力之後才飛往沖繩,這中間怎麼也應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雖然從頭研發新裝備肯定是來不及,但新戰法還是有一定操作空間的……”

這時候,喬晨青也接上了老搭檔的話茬:

“當然,我們也不是一定要通過你的這個思路抓到對手,還會有其它手段共同發揮作用,實在不行,也可以聯合海軍航空兵,再從內陸機場調集一些單位,提高起飛應對的頻次。”

“但這次有別人最新服役的飛機作爲陪練,絕對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俗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嘛……另外如果你有什麼要求可以現在就提出來,我們也會全力支持你。”

李建強非常清楚,這對於自己來說,絕對是一個極佳的機會。

因此,他稍微定了定神,接着在腦海中飛速搜索了一圈:

“要想提高對低RCS目標的捕獲概率,我們最好可以佈置一個Z字形的雷達網,所以至少需要四臺型號相同的雷達,最好是近些年裝備部隊的新型號。”

這當然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不可能既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吃草,再說空軍這兩年的日子也好了不少,多的不敢說,調四部雷達出來還是沒問題的。

喬晨青當即大手一揮表示同意。

“另外,最佳的雷達部署位置還需要詳細計算,我們會綜合考慮部署的便捷性和探測能力,但物理原理不由人,最後計算出來的結果很可能在城市周邊,您看……”

面對這個要求,幾位領導可就沒有剛纔那麼果斷了。

一方面,軍隊要忍耐的階段雖然過去,但如今的重中之重畢竟還是經濟建設,軍隊在軍地協調當中仍然處於弱勢地位。

像這種比較敏感的用地問題,與地方,尤其沿海地區的地方部門協調並不容易。

另一方面,拖着新型雷達在城市裡面亂跑,也實在不利於保密和安全工作的進行。

“我們儘量保證你的試驗環節不受干擾,但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儘量把雷達部署在相對偏僻的位置。”

鄧昌友給出了一個相對保守的回答,然後示意了一下李建強:

“繼續說吧。”

這一次,後者卻稍稍猶豫了一下:

“還有就是……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

正在低頭記錄的喬晨青筆鋒一頓:

“你是說……常浩南院士?”

李建強點點頭:

“我們在研究中使用的很多工具和理論,都是在他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展開的,所以有些地方,畢竟還是沒有提出者本人那樣瞭解……常院士現在日理萬機,如果我通過個人途徑私下聯繫,他可能沒辦法很快收到消息,現在又是爭分奪秒的時候,所以……”

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1381章 通往太陽的第一步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512章 “走你!”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1480章 撕裂蒼穹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1476章 高超音速導彈,上艦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549章 聽你指揮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56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628章 我成替身了?第1552章 先來一次壓力測試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918章 獵鷹Z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84章 離間計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
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580章 水下力量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745章 關於艦載機的規劃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320.第320章 地面測試驗收,以及總裝備部的誕生第1381章 通往太陽的第一步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512章 “走你!”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1480章 撕裂蒼穹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335.第335章 海鷂起飛第1589章 這下卡住美國人的脖子了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1476章 高超音速導彈,上艦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549章 聽你指揮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270章 導彈飛向雲外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56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1653章 亂了,全亂了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628章 我成替身了?第1552章 先來一次壓力測試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918章 獵鷹Z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594章 你管這叫導彈?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84章 離間計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