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

理查德·漢密爾頓的評價,畢竟只是在數學年刊的編輯部,而不是某個學術會議上做出的。

而拉格斯泰特爲人周密,也不可能大嘴巴隨便出去亂說。

因此,要把這個影響力擴散出去,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對於常浩南來說,還是閱兵帶來的影響更大一些。

準確地說,是閱兵式上亮相的裝備。

10月8日。

根據常浩南的計劃,節後他的主要精力會放在開發流形學習的具體算法上面。

畢竟集團的發展規劃已經基本定好,正常來說,一個不掛副總經理頭銜的總規劃師,除非開dang委會,否則也不會有太多日常工作甩到他頭上。

當然,畢竟是集團裡面有名有姓的領導,總不能國慶節假期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就找不見人影,因此常浩南還是決定先去辦公室坐一會,等吃過午飯之後就回學校那邊。

結果,他剛到辦公室給自己倒了杯水,屁股還沒坐熱,就看到綜合二處的章亮平出現在了門口。

“常總?”

後者輕輕敲了敲門。

從語氣來看,似乎心情很好的樣子。

但常浩南心裡卻咯噔一下,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進來吧,隨便坐。”

章亮平實際上就是集團給常浩南配的個人秘書,只是遵照上級規定精神,避免直接提到這兩個字而已。

所以,他出現在這裡,大概率是帶着“任務”過來的。

不過這次,倒是常浩南猜錯了。

對方一進來,就把幾份報紙和一本雜誌放在了辦公桌上。

“常總,國慶放假這幾天,我專門蒐集了一些媒體對於這次閱兵,尤其是跟空中編隊有關的報道,您看一下。”

常浩南聽罷,總算鬆了口氣。

然後把那一摞報刊拿到面前,簡單翻閱了一下。

實際上,過去幾天裡,常浩南自己也看了不少新聞和報紙。

中英文都有。

那些報道的主要視角,自然集中在第一次公開亮相的殲10原型機上面。

跟他之前預測的差不多,幾乎所有分析都認爲,閱兵式上展出的,應該已經是非常接近量產的狀態。

不過,章亮平給他蒐集過來的這些,不太一樣。

重點竟然都在那兩架殲11WS驗證機,或者說,渦扇10上面。

要知道,這可不是信息大爆炸的自媒體時代,飛機換個發動機,只要有第一個人發出來,很快就能傳遍全網,都不用等到第二天,全世界就都知道了。

紙媒時代,信息流通的速率很低。

就算有比較專業的媒體,或者開源情報分析機構注意到了渦扇10的存在,消息擴散的範圍也不會很廣。

而眼前這些報道,竟然清一色都在關注那兩架側衛上面的新型發動機,顯然是經過章亮平專門篩選的。

給領導提供新聞報道摘要,確實也是秘書的工作之一。

但如此精確地把關於渦扇10的內容挑出來……

路走寬了,小子。

常浩南還真就願意看這個——

他當然不需要從這些外部資料蒐集什麼信息。

主要是有一種“父母在朋友圈裡顯擺自家孩子,然後偷偷窺屏看評論區”的快感。

於是,常浩南興致勃勃地翻開第一份報紙……

這篇在10月2號就發行出來的、佔據了足足大半個版面的報道,內容十分充實,詳細分析了殲11完全國產化之後,對華夏空軍的重要意義,以及未來兩種第三代戰鬥機的定位問題。

還加上了一段非常吸引眼球的、跟空中自衛隊F15J的對比。

只可惜作者斷得一手好章,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並宣稱在後面發行的畫冊雜誌中,還有更加詳細的內容。

好奇之下,常浩南又找到了那份裝幀精美的雜誌。

然後就繃不住了。

雜誌裡面的內容確實非常詳細。

不僅有大幅的彩色照片,還用了十幾頁的篇幅,繪聲繪色地描述了“渦扇11發動機”隨殲11一同引進、國產化並進行改進升級的歷程——

沒錯,這篇文章把渦扇10描述成了AL31F的升級型號。

又因爲是裝機對象是殲11,所以直接給按了個渦扇11的名字。 其中甚至還有“俄方技術人員”發表的回憶和評價,以及發動機的詳細技術數據等。

給常浩南看得一愣一愣的。

如果不是包括型號名稱、總師身份、研發單位和重要時間節點在內,根本沒有一個標點符號是正確的話,他甚至會以爲是不是研發團隊裡面哪個人泄密了。

顯然,這位作者沒有任何內部消息源。

但能在純架空的條件下洋洋灑灑寫出這麼一篇東西……

文學水平確實非常了得。

常浩南哭笑不得地指了指那本雜誌:

“這怎麼說的跟真的似的……”

坐在對面椅子上的章亮平探過頭看了一眼,也跟着笑了出來:

“嗐……內容不重要,民間的瞎猜嘛,主要是民衆對於咱們新發動機的期待和呼聲很高……”

“我跟您說,這本雜誌定價20塊,我那天加價加到50,才從那書攤老闆手裡搶到。”

顯然,他之前也看過,知道里面寫的內容是些什麼。

常浩南聽罷人都驚了,但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只好無奈地搖搖頭:

“也不奇怪,寫的確實好。”

“多虧了渦扇10是我自己設計的,否則我看見這篇……文學作品,估計都要信個三分……”

шшш☢ ttκá n☢ ¢ ○

……

就在常浩南準備看看後面還會有什麼離譜內容的時候,辦公桌上的電話卻突然響了起來。

章亮平趕緊起身,示意自己先到外面去等。

常浩南接起電話。

那邊響起了一個稍顯陌生的聲音:

“常總,我是航空工業集團樑卓平。”

常浩南過去的老上司。

不過,二人之間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直接接觸。

畢竟常浩南基本都是直通丁高恆,後來兩邊分了家,交集就更少了。

“樑總,您好您好。”

常浩南一邊回答,一邊想着對方找自己能有什麼事情。

“航技那邊剛剛傳過來的消息,他們接到一份來自達索航空華夏大區負責人奧利弗·魏利簽名的合作邀請函。”

樑卓平開門見山:

“達索方面的意思是,他們目前的幾個主力型號公務機都是針對歐洲市場設計的,因此希望能跟我們合作,開發一款能夠適應華夏和北美市場的新型號。”

航空工業總公司分家之後,華夏航技並沒有跟着分家,而是仍然掛在航空工業集團。

畢竟在當時看來,華夏要想單獨出口航空發動機,可能還得些時日。

就算有,只要業務量不太大,那繼續沿用航技的渠道也沒什麼問題。

而聽到樑卓平的話之後,常浩南的第一反應就是離譜:

“跟我們合作開發?”

雖然華夏如今的經濟水平一路飛速增長,但仍然處在“進步快是因爲起點低”的階段,至少在99年這會,要說佈局公務機這種高端市場,還是稍微早了億點。

更別提聯合研發了。

公務機,講究的是一個調性。

而至少在90年代這會,常浩南也不得不承認,華夏在高端市場,還缺乏說服力。

就算真需要這邊的某些技術,比如機翼設計或者主動降噪,也應該選擇供應商模式。

樑卓平猶豫了一下,然後解釋道:

“在文件裡面公開的原因,是說他們現在的幾種主力型號都不能跨太平洋飛行,也沒辦法從華夏直飛歐洲,確實需要航程更遠的型號來跟龐巴迪,還有灣流競爭。”

常浩南皺了皺眉。

合理。

但不夠合理。

而且如果是因爲這個理由,那跟他航空動力集團也沒直接的關係。

樑卓平稍微停頓了一下,又繼續道;

“不過,我們通過之前建立的一些私下關係打聽了一下,據說是斯奈克瑪集團希望能找個機會,跟我們,嗯……準確來說是跟你們,進行技術合作,而達索只是提供一個白手套。”

“丁主任的意思是,讓我問一下常總您的意見。”

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098章 全球鷹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597章 試飛F14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716章 挖牆腳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35章 保研名額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84章 離間計第1378章 前後十年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389章 天降大禮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50章 搶人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
353.第353章 腳踏實地,從拯救江城重機開始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098章 全球鷹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597章 試飛F14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478章 怎麼,你又要改國軍標?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81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721章 南亞風雲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716章 挖牆腳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312.第312章 來到華夏的伊爾78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35章 保研名額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84章 離間計第1378章 前後十年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389章 天降大禮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562章 GPS軍用導航模塊,到手了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50章 搶人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1126章 預連接工藝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670章 不準有中文!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