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遠程點穴

捎帶手整回來一批巡航導彈,這事其實可大可小。

往小了說,連戰略轟炸機都弄到手了,那這些跟戰斧技術水平相當的kh55似乎最多也就是算個添頭。

但往大了說……

涉核無小事。

圖160畢竟是在去核化協議上白紙黑字寫着的,任誰也說不出什麼毛病。

可導彈畢竟是節外生枝的事情。

哪怕你說裝核彈頭和裝常規彈頭的kh55是兩種不同的裝備,但畢竟從外形和彈體銘文上根本區分不出來。

至於蘇聯那套複雜到逆天的序號編列系統……

如今這會兒恐怕連分家之後的幾個毛子自己都弄不太明白。

總歸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想到這裡,喬晨青朝着已經準備離開的李德文招了招手:

“李團長,等一下。”

“到!”

後者當即停下腳步,轉身面向喬晨青。

“這彈倉……”

喬晨青說着指了指頭頂:

“能在不啓動飛機的情況下關上麼?”

巨大的彈倉門其實可以遮住所有來自旁邊的視線,加上整個旋轉發射架也是深埋於機體內部,所以除非有人來到他們這個飛機正下方的位置,否則根本看不到裡面的情況。

但他還是覺得悄悄關上最保險。

“這個……”

李德文猶豫了一下:

“運輸地面設備的幾架伊爾76航程和速度都不夠,爲了保證飛行安全,今晚會在俄境內休整,預計明天下午才能送到……”

“那就……”

正當喬晨青準備說那就算了的時候,李德文又突然眼前一亮:

“不過,駕駛艙裡有個搖把,應急用的,可以手動把彈倉給關上。”

“……”

聽到這句話,周圍幾人幾乎齊刷刷地看向了那兩片體積頗爲誇張的艙門。

搖把省力歸根結底是靠槓桿原理,省掉的力氣要從圈數上找回來,要想把這麼兩個東西給關上,恐怕得費點功夫……

“多找幾位同志過來吧,還是關上比較放心。”

喬晨青稍微扶了扶自己頭頂的棉帽子,對李德文說道:

“這幾天你們再辛苦一些,我會盡快聯絡航天科工集團的同志,過來把這幾發彈給接走,他們應該會感興趣的。”

李德文隨即敬了個禮,領命而去。

看着他逐漸遠去的背影,心情大好的喬晨青轉過身,興奮之下本想要拍一拍打開的彈倉門。

結果手都已經伸出去了,才意識到自己夠不着……

只好一拳砸在飛機前輪上。

這個一套動作略有些滑稽,不過喬晨青的身份擺在那,大家也實在不方便笑出來。

導致場面一度有些尷尬。

“咳咳——”

喬晨青也覺得自己剛纔好像有點失了體面,遂輕咳兩聲,接着趕緊轉移話題:

“說起來,浩南同志。”

“我剛纔看,彈倉裡總共是三發彈,航天三院那邊應該最多也就需要個一兩發,你看看,你們航空工業系統那邊,拿過去有沒有需求?”

雖然航空動力和航空工業已經完成集團化改制有幾年功夫了,但對於喬晨青這樣的老一輩來說,還是習慣了過去的稱呼,一時間很難改過來。

而且實際上,由於雙方在業務層面並不直接構成競爭,甚至是以合作爲主,因此關係相較其餘幾對老冤家確實要密切得多。

“這幾發kh55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總體結構和彈道控制系統上面,至於氣動和結構……只能算中規中矩,對於我們航空部門來說……倒是沒什麼值得參考的。”

常浩南一邊跟着喬晨青往3號和4號機棚的方向走,一邊回答道:

“只有那臺小型渦扇發動機算是個亮點,但咱們眼下的問題不是沒有這方面技術,而是缺資金和人手,所以就算拆一兩個樣品出來,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不過……”

本來,他還想把自己早就在想,但始終沒機會幹的一件事和對方說一下。

結果剛說了個轉折連詞,就被驟然停住腳步的喬晨青給打斷了:

“小型渦扇……你們手頭有現成的型號?”

常浩南趕緊搖頭:

“有技術和有型號是兩回事,眼下渦扇10正在生產定型的關鍵階段,之前通過這個項目練兵的成果,目前也還在沉澱,短時間內不適合把攤子鋪得太開。”

“所以,集團方面最近幾年還是打算以重點型號牽引,鍛鍊隊伍能力爲主。”

聽到這個回答,喬晨青的臉上露出了幾許惋惜:

“那實在有點可惜了。”

常浩南沒有出聲,只是有些好奇地看向對方。

喬晨青稍作停頓,又重新邁開步子:

“上個月底,我們根據美軍在愛烏罕使用武器彈藥的情況,開過一次涉及全軍的精確制導武器研討會。”

“當時航天科工三院的同志和我們講,爲了保障東海10遠程巡航導彈的按期服役,他們計劃先在上面安裝跟KD63一樣的渦噴發動機,只是航程會從原計劃的2500公里縮短到1500公里左右。”

“當然,這其實應該是海軍和二炮那邊重點操心的事情,我只是剛纔聽你提到kh55上的小型渦扇,才突然想起來這件事的……”

常浩南露出一臉瞭然的表情。

所謂東海10,其實也就是後來的長劍10。

只是華夏這會還沒有讓巡航導彈精確打擊地面目標的技術,所以就計劃先用同樣的彈體搓一個遠程反艦導彈出來,在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之外威懾一下航母戰鬥羣。

不過後來很快發現,反艦導彈的攻擊目標是處在移動當中的軍艦,而亞音速導彈飛一千多公里需要差不多一個小時,這中間涉及到目標搜索和中繼引導的問題同樣沒法解決。

於是就不了了之了。

“喬老總,其實巡航導彈用的小型渦扇或渦噴發動機,因爲是一次性的,所以技術難度真不算高,航天科工那邊應該也有一定的技術基礎。”

常浩南稍微思索片刻之後說道:

“如果真有這方面需求,那以他們爲主,我們進行協助,在老式渦噴的基礎上改一個渦扇出來倒也用不了太長時間。”

“但說實話,以我國的實際需求來說,1500公里射程和2500公里射程……中間未必有質的區別,巡航導彈,尤其攻陸巡航導彈的關鍵技術,還是中段航路規劃,以及末端的目標篩選和識別。”

“哦?”

聽常浩南講的頭頭是道,喬晨青倒也來了興趣:

“你們航空動力集團,對這些也有研究?”

“嗯……嚴格來說,不是我們集團有研究。”

常浩南擡起手,輕輕摸了摸下巴:

“是我有些研究。”

“……”

“……”

周圍的空氣似乎安靜了那麼一瞬間。

見到無人應答,常浩南只好繼續解釋下去:

“之前搞理論推導的時候,我無意中開發出來過一個系列算法,可以用於圖像數據的分類和處理上面,目前正在嘗試以此爲基礎,結合一些其他技術來完成圖像分割和輪廓跟蹤。”

“如果技術經過測試沒問題,應該可以把作爲一種有效的末制導手段,就相當於讓導彈像人的眼睛一樣,通過圖像自動識別和跟蹤目標。”

“結合地形匹配跟蹤和衛星制導,能把武器的最終精度提高……嗯……一個數量級這樣吧。”

這下子,不光是喬晨青。

周圍其他人也紛紛把耳朵給豎了起來。

如今已經是21世紀初,距離沙漠風暴行動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

對於精確制導武器的神話,至少在軍隊內部算是祛魅了。

由於衛星在高程測量上的先天不足,單純由GPS或者類似手段制導的導彈,精度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具體到眼下,大概可以達到20-30米。

差一些的可能要到50米。

而且還容易受到干擾——

尤其是這一點,由於某人的原因,如今算是在幾乎所有人的腦子裡紮根了。

總之,如果想要實現更加精細化的操作,那就需要激光制導,或者電視制導之類的手段。

但前者需要有東西持續照射目標,而且受到天氣影響非常顯著。

而後者則受制於全程人在迴路,有效控制的極限距離也就是二三百公里。

所以“遠程點穴”這件事,其實並沒有想象中,或者是美國人宣傳當中的那麼神奇。

很難的啦。

然而,常浩南剛纔的那一番話,卻再次引出了衆人對此的關注——

如果導彈能像人一樣,自己識別目標呢?

那不就相當於解除了電視制導的控制距離限制?

提高一個數量級的精度,那就是2-3米。

換句話說,隔着一千公里、兩千公里甚至更遠,也不需要冒險提供什麼激光照射,只要一個大致的座標數據以及目標的外形輪廓,就能把導彈送到目標頭上。

說精確到一面窗戶可能有點誇張。

但精確到一個樓層,或者一輛車……

似乎並不是完全沒可能。

“還……還能有這樣的技術?”

人羣當中,不知道是誰首先問了出來。

“嗯……理論上肯定是有的。”

常浩南篤定地回答道:

“不過,二進制計算機沒辦法完全模仿人腦的運作……當然實際上我們也不是很理解人腦的運作邏輯……”

“總之目前的研究重點還是處理靜態圖像,也就是照片,想要對動態圖像,尤其是角度比較複雜的動態圖像進行識別,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說到這裡時,常浩南似乎聽到有人發出鬆了口氣的聲音……

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721章 南亞風雲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202章 回家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38章 學年結束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339.第339章 凱旋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
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582章 先天反輻射聖體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721章 南亞風雲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295章 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202章 回家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38章 學年結束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568章 在你們找上華夏人之前,我們就已經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339.第339章 凱旋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