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

雖然常浩南已經儘可能讓自己的語氣顯得不那麼篤定,也並沒有做出什麼實質上的保證,但對面幾個參與十一號工程的人一聽到他說“爭取”,臉上就已經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沒辦法,過去的履歷實在太硬。

在花了不到兩年功夫就把渦扇10從圖紙上搬到驗證機上之後,常浩南在項目研發這塊,基本已經奔着鐵口直斷的方向去了。

哪怕他這次根本沒說出一個確切的時間表,真就是純純畫餅,但一樣說服力拉滿。

因此,劉高卓當即接過話茬:

“咱們國家的空軍,至少當前的核心任務還是國土防衛,給地面部隊和海軍爭奪制空權,所以偏向於空優的型號肯定還是目前的重點。”

“但我們之前也跟海空軍航空兵的領導,還有一線飛行員都開過座談會,基本上,大家都一致認爲,在保證空戰性能的前提下,也應該考慮賦予殲11平臺執行更復雜任務的能力。”

“所以,如果渦扇10能保證供應量,也不需要太多,每年能保證供給十一號工程這邊40臺以上的話,那我們還可以考慮把計劃中的多用途型號和特種機平臺的研發往前提一些。”

“每年40臺麼……恐怕產能還得繼續爬一爬坡,才能滿足劉總的期待啊……”

常浩南笑着看了看旁邊隔着幾個位置的黎明廠副總經理鍾世宏。

後者也是一臉苦笑地點了點頭。

“不過劉總倒也不必過於糾結產能問題。”

在給黎明廠稍微減輕了一點壓力之後,常浩南又話鋒一轉:

“多用途型號還有特種機平臺,如果目前你們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和人手,那騰出2-3架量產型的產能去做研發,從長遠角度上看肯定不會虧。”

“尤其多用途型號,其實就是把雙座教練型後座的駕駛功能給去掉,再把騰出來的空間安裝一套專門的武器控制系統,改動幅度不大,研發週期應該也不會很長。但是有了專職的武器控制員之後,就可以相對輕鬆地使用像是激光制導、電視制導、圖像匹配製導這些需要人在迴路控制,或者發射前設定很複雜的武器,算是個非常明顯的優勢。”

“空優型號雖然也有武器總線,能執行這些任務,但是光靠飛行員操作面板上的一個多功能顯示器,還是有點力不從心。”

“另外,我在設計過程中,特地給減推之後的渦扇10A預留了50kW的發電能力,在雙發都帶發電機的情況下,可以提供總計100kW的供電功率,我可以坦白地說,這就是給戰術特種平臺準備的,也是重型機最無法被取代的優勢。”

“這……”

劉高卓當然理解常浩南的意思,但多少還是有些顧慮。

雙發飛機就是這點不好。

在航發供貨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一架飛機用兩臺發動機實在是太吃資源。

儘管戰鬥力肯定會比單發中型機更強,但也很難說就能一個頂倆。

更何況,現在還是個急需提升三代機紙面數量的當口。

那單發飛機的優勢就更顯得大了。

所以,也怪不得剛纔他和何明幾個人感到緊張——

在如今的1999年,華夏這邊連殲6都還有大幾百架正在服役,殲7則更是“主力”“新型”戰鬥機。

別看常浩南最近兩年好像折騰出來不少新玩意,但哪怕是最早出成果的殲8C,到現在也就裝備了不到了50架。

只能算是撒手鐗,根本算不上主力。

就這,對於空軍和航空工業來說,都已經是過去二三十年不敢想的“盛況”了。

所以,眼下這會,劉高卓哪怕把腦洞開到天上,也只是覺得解放軍可能會在未來裝備有數的二三百架三代機。

在數量如此有限的情況下,還要兩個型號分。

那自然只能先到先得。

這也是112廠那邊計劃先生產一部分有限改進版本的原因之一。

畢竟裝備這東西是有慣性的。

一支部隊只要用上了重型機,那除非後面沒得選,否則未來更新換代的時候,一般也還是會延續過去的習慣。

現在把坑位占上,怎麼都不會虧。

看着一臉糾結的劉高卓,常浩南大概也能猜出對方的擔憂。

從他一個重生者的角度而言,這自然算是杞人憂天。

華夏海空軍航空兵未來會把手裡的兩千來架戰術飛機全都換成第三代和第四代,換裝空間異常充裕,根本不差這幾年的功夫。

但這種事情畢竟不是做項目,哪怕說出來別人也未必會真信。

所以最簡單的辦法還是直接製造一波危機感。

於是,常浩南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道:

“其實……十號工程目前也是在照着這個方向去改,你們肯定也聽說了,611那邊正在計劃對飛機的總體設計進行修改,以滿足未來可能的多功能需求。”

“連中型機都在往這個方向努力,那十一號工程在多用途方面的潛力明顯更大,總不能落於人後吧……”

常浩南這一手如今已經玩的非常熟練了。

之前他在蓉城那邊的時候,就是用殲11在發展潛力上的優勢,讓611所接受了那個幅度異常巨大的改進方案。

而現在只不過是反過來了而已。

什麼叫一魚兩吃啊.jpg

“十號工程改方案的事情,我倒是確有耳聞……”

激將法雖然老套,但是有用。

劉高卓內心原本還晃晃悠悠的天平頓時就傾斜過去了:

“那……我們爭取年前再跟海空軍確認一下具體需求,然後儘快着手啓動項目。”

“還是要儘可能主動一些。”

常浩南這邊直接開始出主意:

“用戶對需求的理解經常是滯後的,很多時候,都是在需求出現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意識到,國防工業的性質又比較特殊,很多時候錯過時間窗口就很難再等到下一個。”

“所以,最好是能夠通過預判,提前把握住機會。”

90年代末這功夫,造飛機的航空工業系統和用飛機的航空兵部隊之間,關係相對比較複雜。

在此之前,華夏基本上是造出什麼飛機,軍隊就得用什麼飛機。

根本沒得選。

到了常浩南重生之前那會,則已經可以實現軍隊要什麼飛機,航空工業就能造出什麼飛機。

而如今正好是中間的過渡階段。

屬於是有得選了,但選擇範圍還比較窄。

所以兩邊很多事情都是商量着來。

而客觀上說,海空軍對於多用途空中力量,或者也可以說是空中戰術打擊力量的需求,其實是在千禧年以後,由於局勢重新緊張而被催生出來的。

前世空軍的第二批蘇30MKK,和海軍的那一個團蘇30MK2,都是在這個背景下引進的。

所以,在如今有了條件的情況下,還是早做準備的好。

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437章 徹底拿捏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1583章 測試計劃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538章 週期性光學晶格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63章 比他們更強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1648章 瞄準未來的錨點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1499章 向好向上的蓉飛集團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53章 直道超車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284.第284章 覆盤第1313章 全球威懾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1640章 超級迴旋鏢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
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437章 徹底拿捏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1583章 測試計劃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538章 週期性光學晶格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63章 比他們更強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1648章 瞄準未來的錨點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1499章 向好向上的蓉飛集團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972章 生產定型鑑定,以及未來的打算第409章 飛機出口還是要嚴抓宣傳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53章 直道超車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308章 磁流體力學第31章 全新的工程模型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284.第284章 覆盤第1313章 全球威懾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314章 給孩子送個禮物第1462章 來自北方的代表團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694章 幽靈出擊第1640章 超級迴旋鏢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