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

使用固體火箭將高超音速飛行體推進至門檻速度,之後再啓動超燃衝壓發動機維持速度或是繼續加速,屬於設計上最簡單最直觀的技術策略。

不過,這對於助推器本身的性能和穩定性要求很高。

一方面,作爲主要動力的超燃衝壓發動機需要在大約5.5馬赫的速度下才能正常開始工作,並且對於啓動過程中的速度和進氣參數相當敏感,加之固體火箭發動機無法中途停止推進,所以需要非常精確的能量管理水平,而不能靠簡單的大力出奇跡來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吸氣式高超本質上相當於一枚巡航導彈,出於戰術靈活性方面的考慮,需要掛載到一般的戰術飛機上面,或者是裝進軍艦的垂直髮射裝置,因此其動力系統不僅要保證足夠的推進性能,還有相對嚴格的體積和重量限制。

不可能像驗證彈那樣,直接整個彈道導彈作爲助推器接在後面。

而現在重中之重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出了問題,自然不是小事。

一時間,會議室裡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林成剛身上。

航天科工三院的主打產品是華夏海軍裝備的一系列反艦導彈,也順便搞些武器出口業務。

雖然效益還算不錯,屬於不聲不響賺大錢的類型,但在進入到21世紀以後,常規反艦導彈這一塊實在算不得什麼顯學。

所以在被選中參與到高超音速武器項目之前,林成剛儘管已經擔任過兩個型號的動力系統設計師,但也沒見過什麼大陣仗,算是這間會議室裡最年輕的成員——

除了常浩南以外。

現在突然被一衆大佬和前輩盯着看,難免有些後背發毛。

暗自嚥了口唾沫之後,纔開口解釋道:

“之前整個高超項目剛剛開始的時候,常總就給我們院發過一個關於火箭助推器參數指標的大致要求……實話說相當苛刻,所以我們計劃在複合推進劑中添加部分高能氧化劑,以提高推進劑的性能。”

“但不論是長尾管發動機還是翼柱裝藥發動機,在更換新型推進劑之後都出現了的一定程度的不穩定燃燒現象,於是爲了保證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啓動成功率,就需要延後燃氣壓力出現震盪的時間點,並保證在這個時間點之前讓導彈突破5.5馬赫的速度牆,然後直接拋棄助推段……”

“……”

真正開始介紹情況之後,林成剛倒是很快就進入了狀態,三兩句話就講清楚了問題出現的背景,接着話鋒一轉,開始進入正題:

“大概去年年中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一系列新的研究闡明瞭鋁顆粒在含鋁固體推進劑金屬燃料中的燃燒特性和機理,所以就在這個方向下了些功夫……前期研究倒是相對順利,很快就通過光學拍攝手段採集到燃燒室中微觀區域的燃燒圖像,也就搞清楚了AP/HTPB/Al複合推進劑體系的燃燒過程和燃面化學反應特徵。”

“但是今年7月份,我們開始嘗試把之前測試出來的幾個優化配比裝填到發動機裡面做試車,發現性能確實是有一定提升,但無論怎麼調整,測試結果都跟設計指標對不上,而且數據的規律性很差……如果用參數擬合的路子,倒是可以強行獲取一個關係式出來,但絕對算不上可靠的設計方法……”

“目前基本可以確定,這條技術路線是能走通的,但如果始終找不到可靠的設計方法,就只能迴歸傳統路徑,通過大量試驗找到符合我們項目需求的參數,時間方面恐怕……”

說到這裡,他有些心虛地擡頭看了眼常浩南,苦惱地嘆了口氣:

“說實在的,我此前從未接觸過對指標要求如此精確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沒辦法法給出一個具體的進度時間表,但估計大概要4-5年左右……”

其實就一款全新的,而且性能有跨越式提升的發動機型號而言,4-5年的研製週期怎麼都不算長。

如果是之前在三院內部,那這個效率沒準還能拿個集團層面的技術進步獎之類。

但現在眼見着其它同僚進度飛快,紛紛給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研發週期,他哪裡好意思因爲自己個人的原因而拖累整個項目的總體進度?

相比於林成剛本人,這會兒已經重新坐回到會議桌主位上的常浩南倒是一臉平常。

他當然也覺得4-5年這個時間有點偏長,但這顯然不是林成剛工作態度的問題,作爲主持全局的總負責人,絕對不能在這種時候再給對方額外增加壓力。

“小心一點是對的……寧願事前檢查,絕不事後返工。”

常浩南隨口說了句從上一世一直記到現在的標語:

“另外,在金屬形貌和氧化反應這塊,我的課題組也有幾個人正在關注,你等會兒把相關資料挑重要的發我一份……”

林成剛一愣,接着趕緊點了點頭:

“好……”

如果不是常浩南提到課題組的事情,他都快忘了對方還在京航大學掛着個教授的名頭。

至於爲什麼一個搞航空的教授會去研究金屬材料和化學反應……

嗐,雙料院士的課題組,研究範圍多離譜都不奇怪。

隨後,考慮到一衆老同志的精力問題,常浩南宣佈了一次休會。

不過他的擔心顯然有點多餘。

因爲就在他的話音落下之後,會議室裡緊跟着便響起了一片討論聲。

雖然其他人在項目中並不專門負責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研發,但畢竟都是來自差不多系統的,又都是經驗豐富的資深技術人員,哪可能完全不瞭解。

甚至隔壁幾個院本身也有固體火箭動力研究部門,只不過因爲專精方向不同,所以沒有被分配到相關任務而已。

“話說林研究員,你剛纔提到的那一系列研究是哪做的啊?不會是被論文給坑了吧?”

來自航天科技六院、已經在驗證彈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陳志巍湊到林成剛旁邊。

雖然他們都是搞火箭動力的,但不同推進劑之間的差別可以說隔行如隔山,所以平常倒也不太關注固體推進劑那邊的情況。

林成剛此時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聽到來自旁邊的聲音之後才反應過來,但剛點了點頭還沒來得及出聲,就被對面的另一位代表搶了先——

洪孝義同樣來自六院,只不過是航天科工六院。

實際要說固體火箭發動機,他們纔是資歷最老、實力最強、經驗最豐富的單位,只不過眼下幾乎全部力量都在主攻幾種彈道導彈的動力研發,所以只好交給兄弟單位來牽頭。

不過,洪孝義本人作爲41所副總工程師,在能力方面絕對沒的說。

“這個應該不會……”

他接過陳志巍的問題說道:

“老林剛纔說的那個研究我們也注意到過,是MIT一個課題組做的,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連續發了好幾篇材料和能源動力方面的頂刊……而且你聽他說的輕巧,好像就是把別人的成果借鑑了一下,但實際這些論文都是偏基礎的理論研究,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轉化到應用層面,那絕對是下了大功夫的。”

已經回過神來的林成剛突然聽到一波如此直白的吹捧,難免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點點頭,表示洪孝義說的沒錯:

“主要是我們也做過前期的研究論證,跟他們提出的理論模型基本都能對得上,所以至少在宏觀燃燒特性特這塊是不會有問題的,至於微觀機理……只能說這方面現在的爭議本來就很大,而且一般都是理論化學那邊纔會去碰的內容……”

他說着長舒了一口氣,整個人向後仰倒,把上半身埋入到座椅靠背裡:

“總體上,我們傾向於這是固體推進劑在以藥柱形式被裝填進燃燒室之後,受到了某些目前尚未被瞭解到的特性影響,才導致燃燒特性跟在外面相比發生了顯著變化……”

“……”

三人本來也只是趁着休息時間閒聊,何況大家雖然是兄弟單位,但往深了說也都有各自的絕活和秘密,所以這個話題很快便告一段落。

但常浩南卻因爲洪孝義剛纔的一句話而電光一閃——

“林研究員。”

他開口打斷了那三個人之間的交談:

“你後面發資料的時候,記得把那幾篇原始論文也一起給我。”

“我覺得有可能是他們的研究過程出了些問題……”

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609章 常院士還是保守了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98章 緊急起飛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567章 “團結精神”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1560章 切割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62章 我要上天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1121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997章 大幹一場!
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890章 給院士上一課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97章 柳暗花明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372.第372章 堪比戰術導彈的遠程火箭炮!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609章 常院士還是保守了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1486章 在軌加註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1287章 液體和固體,我全都要第98章 緊急起飛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502章 抱緊常浩南同志的大腿!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1325章 還真放了個煙花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567章 “團結精神”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1250章 休斯頓,我們有大麻煩了第1560章 切割第569章 面貌一新的江城重型機牀廠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62章 我要上天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112章 我給兩院帶來了一份禮物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1121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1526章 神秘條紋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第997章 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