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

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

儘管英國方面已經採取了一切必要措施來封鎖消息,但2009年的輿論環境顯然跟1997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甚至在勇敢號驅逐艦恢復自主動力之前,就已經有好事的吃瓜羣衆注意到了這艘驅逐艦的異常AIS信息。

畢竟作爲一艘軍艦,即便任務需要在一片海域範圍內長時間駐留,也一般會呈現出以中低速繞圈的軌跡特徵,而非以不超過2節的速度進行漂航。

當然就算到了這一步,也仍然可以解釋爲正在進行某種特殊的訓練科目。

畢竟45型在設計階段就以“高度精細化的動力控制水平”作爲宣傳亮點,既然如此,那我在印度洋測試一下低速對抗洋流和波浪的能力,應該也是很正常的吧?

因此,在事件發酵的最初階段,也就是事故發生的當天下午,皇家海軍和國防部也確實在朝着這個方向進行輿論引導,甚至還一度在網絡上掀起了關於45型驅逐艦是否具有側推能力的爭論,把相當一部分注意力轉移到了技術層面。

可是好景不長,到第二天上午時,就已經有人找到了事發海域的商業衛星圖像,還剛好捕捉到了入夜之前滎州號與勇敢號近距離並排航行的一幕。

一般情況下,兩艘作戰艦艇之間不會展開這樣不便於機動且互相遮擋火力射界的補給陣型。

除非是一艘船在向另外一艘提供幫助。

而這個時候,勇敢號又恰好已經確定了無法靠自主方式重新啓動WR-21燃氣輪機,只能改變航向,靠兩臺柴油機提供的孱弱動力慢慢挪回本土準備修理。

原本一路向東出訪多國的計劃被迫改由肯特號護衛艦執行。

這麼一連串的消息組合起來,哪怕再怎麼遲鈍的人也該意識到有問題了。

更麻煩的是,經過這麼一番折騰之後,整件事情已經脫離了最開始的軍迷小圈子自嗨,進入了更加大衆的視野當中。

佔據着近水樓臺優勢的朴茨茅斯新聞甚至已經在第二天的報紙上臨時加入了一篇分析文章,並就此事開始質疑所謂“精兵計劃”的合理性。

已經在野了十二年之久的保守黨也蠢蠢欲動,準備藉着這個由頭重新上桌。

原本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就在人爲的推波助瀾之下演變成了一場公關危機。

而這一切,幾乎都是在一夜之間完成醞釀的。

因此,當國防大臣約翰·赫頓在第二天一早照常來到辦公室的時候,還頗爲自我感覺良好。

直到私人政治顧問貝阿特·埃爾曼把一份報紙放到辦公桌上時,他才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或者說,是腦補出了問題的嚴重性——

儘管和絕大多數同行一樣,赫頓能夠成爲國防大臣的最主要原因正是他根本不懂國防,但作爲一個從90年代初就已經在當時影子內閣中任職的老油條,赫頓可太懂英國了。

自打1965年把海軍部併入國防部,並取消了專設的海軍大臣這一職務之後,海軍本部的獨立性實際是被很大程度上增強了。

而第一海務大臣身爲職業軍人,立場實際更接近那些搖擺不定的公務員們,和他們這些政務官們吃的並不完全是一個鍋裡的飯。

要知道,12年前工黨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海軍本部無情背刺了當時的約翰·梅傑內閣,以換取海浪97任務的真實情況不被完全曝光。

而現在,這麼大的事情,海軍和秘書竟然都沒有專門彙報,自己堂堂國防大臣竟然是通過第二天一大早的報紙才得知消息。

就算帶英歷來都有這樣的傳統,但做到這麼過分也實屬罕見。

難保不是有人想要舊事重演,行清君側之舊事。

沉默良久之後,赫頓還是再次確認了一下:

“貝阿特,昨天下午我去參加內閣會議的時候,沒有其它報告送到辦公室吧?”

埃爾曼當即搖頭,指了指放在桌上的手提箱:

“只有裡面那些。”

作爲私人助理,他的利益當然是100%與大臣捆綁,因此也很快明白了對方所擔心的事情。

不過在他看來,海軍跟國防部之間的矛盾似乎還沒有大到這個程度,而且那整整一箱子的文件似乎也很難在一晚上的時間裡全部看完,因此還是謹慎地確認道:

“會不會是隱藏在了某一份報告的角落裡?”

把不想讓大臣知道,但又必須由大臣簽字的信息藏在壓箱底的地方,算是帶英公務系統的另外一項傳統藝能了。

但赫頓又不是什麼真的萌新,怎麼可能被這種小把戲給騙過去:

“我上任第一天就已經聯繫過德斯·布朗,從他那裡得知了國防部秘書系統隱藏關鍵信息的習慣……並且從結果來看,過去這幾個月裡也從來沒發生過類似的情況,應該不會是我漏過了什麼關鍵信息……” 二人同時沉默下來。

不過很快,赫頓就坐不住了,抓起自己的公文包和那張報紙:

“我得去一趟唐寧街十號,向首相閣下彙報這件事情,好讓整個內閣做好相關準備,你去聯繫一下特里,讓他……”

說到這裡,已經快要出門的腳步又突然一頓。

特里·威廉是他的私人秘書,平時有什麼不方便走官方流程的事情,大臣一般都習慣於交給對方來辦。

但現在,既然整個公務員系統都已經不太可靠,那麼私人秘書也自然而然被列入了“無法被信任”的名單之中。

因此,赫頓又馬上改口:

“不,你親自去聯繫一下BAE系統和羅爾斯·羅伊斯的代表,讓他們用最快的時間儘可能消除影響,否則如果事件失控,那大家都沒有好下場……”

私人助理這個身份在整個系統中比較微妙,其實很少處理這樣的事情,以至於埃爾曼本人也沒什麼經驗,有些猶豫地問道:

“優先級呢?”

前者又是一怔:

“首先保證後續的訂單,包括其它45型、朱姆沃爾特級和女王級都不能出問題,其次要儘快讓勇敢號恢復正常作戰能力……至少要恢復正常航行的能力,給外界公衆一個解釋……”

“好……”

警惕性已經拉滿的兩個人動作飛快,迅速離開辦公室,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而幾乎就在前後腳的功夫,私人秘書特里·威廉步履匆匆地抱着一個文件夾來到門口:

“大臣,來自海軍本部的緊急報告……”

然而,擺在他面前的,卻只有一扇已經鎖住的門……

……

實際上,赫頓這波完全是在跟空氣鬥智鬥勇。

馬克·斯坦厄普海軍上將作爲職業軍人,是真的沒有什麼個人的立場傾向。

至於什麼隱瞞消息搞下克上,更是半點心思都沒有。

他只是單純想要壓住事件影響,避免過度發酵而已。

並且得益於拉胯的信息傳遞效率,直到昨天下班的時候爲止,這件事情在英國本土的視角看來都還屬於一次正常的航行事故,遠沒到需要專門上報內閣的程度。

而當勇敢號最終確定自己的兩臺WR-21燃氣輪機都已經徹底宕機,必須返回基地才能維修時,又已經到了入夜時分。

照理來說,應該屬於第二天進行彙報的範疇。

然而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可不管你這個,於是如同聞見血腥味的鯊魚一樣連夜趕工,一大早就已經把報道給印了出來。

互聯網時代,新聞的速度就是一切。

至於什麼求證環節……那都只能往後稍稍。

再者說,內容錯了甚至更好,畢竟後面的反轉還能再出一版新的專欄……

總之,在這樣的陰差陽錯之下,整個布朗內閣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緊張起來,準備應對老對手的攻訐,以及根本子虛烏有的、來自海軍本部的背刺。

而這樣嚴峻的壓力,也被迅速傳導到了整個系統的最末端。

也就是BAE和羅羅兩家承包商的打工人們頭上。

(本章完)

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32章 出結果了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534章 被矇在鼓裡的艇長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435章 十倍壽命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552章 先來一次壓力測試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638章 前景未卜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539章 原子陣列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
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1376章 願者上鉤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1027章 有些時候,太快也未必是好事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406章 準備送一份大禮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32章 出結果了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502章 啓程前的插曲第938章 長期間諜?(4K)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743章 絕密檔案館(新的一月,求月票)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26章 發個專利吧第468章 媒體攻勢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015章 雙向數據鏈的關鍵!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1469章 針對性破壞第117章 來自的需求(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534章 被矇在鼓裡的艇長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435章 十倍壽命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552章 先來一次壓力測試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638章 前景未卜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539章 原子陣列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068章 型號保密,但參數不保密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704章 意外收穫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