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世界運行的bug

失去了地面阻力的束縛之後,“騶虞”原型機的空速很快達到300節。

常浩南的聲音沿着塔臺通訊系統響起:

“關閉加力,維持速度,改平飛,繞機場一週。”

“明白,關閉加力,維持速度,改平飛。”

付國祥的聲音帶着一絲緊繃後的鬆弛。

他迅速調整節流閥,將飛行模式旋鈕擰到“渦噴/巡航”,隨後操作鼠標設定出新的航線,最後敲下回車鍵,指令通過數據鏈瞬間抵達。

大屏幕上,左右兩個攝像頭傳回的畫面中,原本微微上仰的視角開始平緩地調整,最終穩定地對準了遠處冬日裡略顯蒼茫的天際線。

幾秒鐘後,觀察員的聲音帶着確認的語調響起:

“報告,目標已到達一號路徑點!”

幾乎同時,傳回的畫面顯示,“騶虞”那獨特的前體乘波體後緣,幾片大型氣動控制面開始動作。

它們並非同步偏轉,而是根據預設的飛控邏輯,各自向上下兩側微妙地調整角度。

整個龐大的機體隨之開始向左傾斜,進入一個巨大的轉彎半徑。

塔臺內的空氣彷彿凝固了。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緊緊鎖定着屏幕上的姿態數據和實時畫面。

正如設計階段所擔憂的,“騶虞”在亞音速、尤其是中低速段的橫航向穩定性並非強項,加上機背進氣結構對氣流的影響,這個轉彎顯得異常遲緩而漫長。

深灰色的身影在空中劃出一道巨大的圓弧,速度感被距離稀釋,時間彷彿被拉長。

付國祥仍然按照過去的習慣,雙手穩穩搭在控制桿和油門杆上,但並沒有進行任何手動干預,只是不斷掃視着各項參數。

和大部分無人機類似,“騶虞”的飛行控制檯上也有一套完整的節流閥-側杆-方向舵控制系統,與現代有人駕駛作戰飛機的佈局無異。

但由於“騶虞”那如同走鋼絲一般的氣動特性和極高的飛行速度,在絕大部分速度包線中,人類飛行員的操作頻率和反應速度並不能完全滿足飛行要求。

因此多數時候,這套系統都是用於操作任務載荷,或者應對某些緊急情況。

至於飛行,操作員通常只需要扮演一個“指揮官”的角色,在電腦上下達目標指令,而無需做出具體的控制動作。

機身姿態雖然變化緩慢,但始終保持着令人安定的平穩。

這半分鐘,對塔臺內的衆人而言,漫長得如同半個小時每一秒都牽動着神經。

終於,那深灰色的身影完成了180°迴旋,機頭重新指向了北陵機場的方向。

一陣集體鬆氣的聲音在塔臺內響起。

衆人的目光也下意識地從中央屏幕移開,投向巨大的落地窗外。

很快,一個銳利的、三角形截面的黑色物體出現在視野的盡頭。

它以一種與體型不太相稱的輕盈姿態,迅速地劃過……或者更準確點說,飄過了跑道上方的天空。

對於常年在此工作的盛飛人而言,飛機掠過眼前是再平常不過的景象。

但今天這架“騶虞”,其顛覆性的外形和代表的含義,讓這一幕充滿了超現實的意味。

許多人下意識地伸長脖子,視線追隨着它,久久不願收回。

邊立楨站在常浩南身側,看着窗外掠過的黑影,忍不住低聲感慨:“雖然是我親自盯着它下線的,可這玩意兒從天上飛過去的時候……還是覺得像一團黑色的馬賽克飄過去了。”

他試圖用這種略帶調侃的語氣,來平復內心的震撼。

旁邊的刑牧春則給出了另一個比喻:“更像世界運行的程序裡,突然出現了一團亂碼。”

更抽象,但反而更貼近其他人的想法。

常浩南聞言,嘴角微微動了一下,沒有評論,目光卻更加深邃。

又過了大約三分鐘,“騶虞”順利完成了繞場一週的測試科目,重新精準地回到了起飛後設定的第一個導航點位置。

付國祥熟練地在控制界面上操作,將飛行軌跡重新設定爲原定的爬升加速航線,並將飛行模式從“渦噴/巡航”切換回“爬升/加速”。

大屏幕上,代表着“騶虞”尾噴口的畫面區域,重新亮起了加力燃燒室特有的幽藍色弧光。

飛行狀態欄裡,代表速度和高度的那兩個數字,如同解開了束縛,再次開始穩定而迅速地攀升。

常浩南的目光在實時圖像和儀表數據間快速切換。

當他的視線掃過角落裡的燃油表讀數時,眉頭不易察覺地微微蹙起。

僅僅剛纔那一段低速巡航和繞場飛行,渦噴14P就已經消耗掉了接近五分之一的燃料儲備。

“這燃油消耗……還是太大。”常浩南的聲音不高,更像是在自言自語,但清晰地傳到了身邊的刑牧春和邊立楨耳中。“原型機好不容易纔騰出點任務空間和載荷冗餘,結果全被這臺渦噴的油罐給佔掉了……後續必須想辦法增加體量。”

刑牧春聞言思索了一下,接過話頭:“衝壓發動機結合乘波體,在高超音速飛行狀態下確實對重量和體積都不敏感。但問題是……”

他頓了頓語氣帶着一絲疑慮:

“如果整體體量做得太大,單靠一臺渦噴發動機,恐怕很難把這麼大的平臺加速到1.8馬赫的衝壓啓動速度……畢竟那纔是關鍵門檻。”

常浩南沒有立刻回答刑牧春的疑慮,只是輕輕搖了搖頭:“航空動力集團正在主抓變循環發動機項目,目前地面臺架測試已經開始了,進展比預期順利。”

他正準備再解釋得更詳細一些,另一側的邊立楨卻眼前一亮,加入了這個話題:

“刑總,我前陣子看過渦扇25的初期性能簡報,在渦噴和渦扇雙模式下的綜合燃料消耗率簡直……低得有點離譜,而且還能在超過85%的速度範圍內保持接近紙面設計的推力輸出……”

“當然,地面測試的結果不能直接搬到天上,但總之可以提供很充分的想象力。”

刑牧春皺着眉頭努力想象了一下,最終還是帶着一絲困惑和難以置信搖了搖頭:

“還是很難想象,一架大型飛機能像‘騶虞’這樣加速……推力曲線還是太理想化了。”

常浩南目光重新聚焦到屏幕上正在爬升的“騶虞”影像。

“大型貨物艙或許暫時還容納不下,”他語氣帶着展望,“但運載一些重要的小東西,或者單純搬個炸彈,應該已經足夠了……”

“……”

就在這時,觀察員清晰有力的報告聲打斷了三人的低聲討論:

“報告!01號機已到達10500米預定高度!”

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間被拉回到實時監控上。

實際如果選擇1.2萬米以上的飛行高度,那麼空氣阻力還可以再減小一些,但高空的氣動增穩效應也會相應減弱。

因此根據設定,在啓動衝壓發動機之前,騶虞原型機將不會再進一步提升高度。

屏幕上,“騶虞”的速度數字已經穩穩地越過了600節,正一頭扎入對於它來說最危險的跨音速段。

這個速度區間,空氣動力學特性極其複雜,激波的形成和移動會帶來劇烈的氣動載荷變化和潛在的操縱反效。

之前在涪城進行測試時“騶虞”的靜態氣動模型就在這個速度段內反覆出現過幾次令人頭疼的問題。

主要集中在俯仰力矩非線性突變和橫向穩定性下降。

風洞畢竟只能模擬靜態或準靜態情況,無法完全復現真實飛行中高速氣流與彈性機體、飛控系統實時耦合的動態過程,更不可能還原氣動增穩效應。

所以當時的解決方案是,直接增加了一個額外的穩定項進去,模擬實際飛行的情況。

但模擬終究是模擬。

整個項目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能否安然渡過這十幾秒的“鬼門關”。

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512章 “走你!”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606章 多重曝光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794章 欺人太甚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32章 出結果了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702章 警衛九局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997章 大幹一場!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1487章 太空交通樞紐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512章 “走你!”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
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512章 “走你!”第1384章 忙裡偷閒第1606章 多重曝光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794章 欺人太甚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1470章 爲了熱核武器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1029章 遄達900有設計缺陷?第1081章 幾乎現成的方案第1391章 拴住歐洲的鎖鏈第32章 出結果了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604章 去你們華芯國際看一看第666章 1999,並不安寧的開局(新的一個月第1573章 糖衣炮彈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第1328章 來自海軍的反饋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955章 那麼代價是什麼?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702章 警衛九局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728章 南亞大國的野望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第997章 大幹一場!285.第285章 區域防空,不能再拖了第1487章 太空交通樞紐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稍微改了點前面的內容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512章 “走你!”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977章 你倆挺會玩啊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711章 特殊的紀念品第1460章 吸熱型碳氫燃料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1633章 往天平上再放一顆砝碼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