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

常浩南的這一張照片,直接把整個會議,乃至整個海洋一號項目的走向給幹偏了。

不等他講完接下來的全部內容,航天局局長欒文傑就當即叫停了這場報告會。

原本,海洋一號只是一個軍地共同參與、旨在進行基礎技術驗證的實踐類項目。

甚至都沒人指望它發揮什麼具體的功能。

真正的重頭戲,在於把這些驗證技術分別落實之後,再發射的第二批海洋系列衛星。

因此,別看海洋一號的話題被拎到科工委層面上討論過很多次,但真正長期領導項目的,一直是國家海洋局和國家航天局兩個副部級國家局。

但從這一點就足以看出,這個項目屬於被重點關注但具體層級並不高。

關鍵在於其潛力。

然而,任誰也沒想到,原計劃在下一個十年才能兌換出來的潛力,今天突然就被提前預支了。

換句話說,就常浩南設計出來的這套算法,如果華夏目前有足夠的人物力物力財力,直接打二十幾顆海洋遙感衛星上去組個網,就能馬上實現在全球範圍內鎖定美軍航母位置的目標了。

但問題就在於。

有點早了。

無論是從意圖上還是能力上,華夏都沒有立即和美國人撕破臉的打算。

在手頭沒有合適打擊手段的前提下,就算能定位美軍航母位置又如何呢?

再者說,好不容易通過一次巨大的黑天鵝事件把對方的關注點引向了中東,接下來這段時間,還是要以偷發育爲主。

沒必要給美國人施加太多不必要的刺激。

因此,今天的會議內容,以及整個海洋一號的情況,都必須保密——

指更高程度的保密。

實際上,一直以來,美國人對於華夏建立天基海洋遙感系統的嘗試都是比較警惕的。

海洋一號之前在硬件上遇到的困難,就是對方給下了絆子。

否則早大半年就應該發射了。

但警惕和警惕之間,也還是有區別的。

類比一下的話。

過去發現華夏想搞海洋一號這顆衛星,那感覺大概只是“有人私藏武器盔甲”。

屬於可大可小的事。

尤其華夏也不是什麼軟柿子,不可能爲了這種事撕破臉。

然而要是對面發現了這套圖像分割和定位的技術,那就相當於已經聽說有人從魚肚子裡吃出了張紙條,又聽說有人從河道里挖出個一隻眼睛的石頭人,還聽說有人寫了首詩“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飄搖熒惑高”……

總之性質肯定就完全不一樣了。

當然,常浩南既然會選在今天講出來,也是看準了這個場合規模不大且與會者級別都不低。

大多數都是航天口的內部人員。

其它的就只有兩名海軍領導,至於國家海洋局,更是隻有負責人王曙光自己。

所以,主要的變化在於後續工作上的變化。

“曙光局長。”

欒文傑猶豫片刻之後,看向旁邊和他一起主持會議的王曙光:

“眼下這個情況……我覺得,是否應該收緊關於海洋一號……包括整個海洋系列衛星後續型號的具體知情範圍?”

海洋一號的歸屬權在紙面上畢竟是國家海洋局,因此有什麼政策上的變動,必須得他們倆人一起決定才行。

而王曙光本來也不是涉軍單位的人,這次完全是被牽扯進來的。

現在突然被問到如此嚴肅的問題,哪還可能有否定意見,自然是光速點頭:

“我同意文傑主任的意見。”

欒文傑除了是國家航天局的負責人以外,還是科工委副主任之一。

雖然這兩個職位級別相同,但顯然還是後者說出來更好聽些。

“海洋一號涉及到海洋遙感的具體情況,海洋局目前只有我一個人完全瞭解。”

稍微停頓了一下之後,王曙光繼續說道:

“另外我認爲,以目前的局面來看,海洋一號的軍事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海洋科學研究價值,是否可以考慮把衛星歸屬權轉移到海軍……或者遙感中心名下,我們海洋局只要能分享其中一部分非敏感數據就可以了……”

作爲部門領導,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把手裡的資源主動往外推。

因爲海洋一號衛星,對於王曙光,乃至整個海洋局來說已經從香餑餑,變成了一顆燙手山芋——

太嚇人了。

這怎麼前一分鐘還在識別幾個人畜無害的小方塊,後一分鐘直接就要瞄準航空母艦了?

之前說好的可不是這樣啊?

我不伺候了還不行嗎?

結果……

還真就不行。

欒文傑果斷搖了搖頭:

“曙光局長您想,在衛星發射之前的節骨眼上,突然出現明面上的所有權變更這種大事,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告訴別人這顆衛星有大問題麼?”

“而且,不僅這一顆,後面的海洋系列衛星,也還是得以海洋局的名義進行發射,畢竟至少在明面上,我國是反對太空資源軍事化的……”

他越說,王曙光的臉就越白。

後者也知道,今天自己算是上賊船了。

再想下去,恐怕有些難度。

只好嘆了口氣,有些頹然地點了點頭。

“不過……您也別太緊張。”

看着有點底氣不足的王曙光,欒文傑半是安慰半是玩笑地說道:

“衛星的具體操作,肯定是由遙感中心來負責,您只要在需要的時候負責籤個字,並且不要把相關消息透露給其他人就可以了……”

“那是當然,那是當然。”

王曙光擦了擦額頭上並不存在的虛汗:

“配合兄弟部門工作,應該的……”

……

“浩南同志。”

勉強安撫了王曙光的情緒之後,欒文傑總算重新轉向了剛從講臺上回到座位的常浩南:

“回去之後,我會給上級領導寫一份具體的報告,到時候,海洋一號項目的直接負責層級很可能要進一步提高。”

“按照原計劃,你們火炬集團應該只需要負責與五院合作,完成星載軟件程序的設計,後續的軟件注入,以及地面程序設計和維護工作,都另有其他部門負責完成。”

“但現在局勢有變,航天局希望能在海洋系列衛星項目裡面,與火炬集團開展長期合作,不知道浩南同志你意下如何?”

雖然是在徵求常浩南的意見,但實際上,答案對於二者來說都是心知肚明。

常浩南原本就是想通過海洋一號獲取更多研究資源。

就算這些資源不都是直接給到他頭上的,也會對未來的計劃產生諸多好處。

例如最簡單的一條——

既然海洋監視系統已經建立起來了,那研發一種可以在上千公里外精確打擊敵大型水面目標的武器裝備,難道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還不算輪廓分割和圖像識別技術在其它領域可能發揮的作用。

因此,決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沒問題。”

常浩南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算法和軟件部分,可以都交給我們集團,還有航天五院的同志們。”

“不過。”

在欒文傑做出迴應之前,常浩南又話鋒一轉:

“我還有個小小的請求,希望欒主任能同意。”

前者一臉“我就知道你小子還留着一手”的表情,示意他繼續說。

而常浩南也不客氣,當即開口道:

“我剛剛已經提到過,目前的輪廓分割算法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只能簡單識別出背景區域,和最多一個目標區域。”

“當涉及到多目標,以及特徵沒那麼鮮明的目標時,效果就會打一定折扣。”

“所以,我們之前已經成立了一個針對多相,也就是多目標圖像進行分割和識別的預研小組,目前也算是取得了一些理論層面的成果。”

“您看……是否能趁着這次給海洋一號提升項目級別的機會,把我們這個預研課題給轉了正?”

聽到這個請求,欒文傑沒有馬上給出回答,而是盯着常浩南看了一會。

“浩南同志,我可得提前跟你說好。”

他早就從丁高恆那邊聽說過常浩南的“詭計多端”,對此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哪怕海洋一號的負責層級提上去,經費這塊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猛增,所以你可不能給我安排一個吞金獸進來……那就算把我這身老骨頭賣了也養活不起……”

“欒主任,你是瞭解我的。”

常浩南做出一副坦誠的樣子:

“在經費利用率這塊,我說第二,那估計沒人敢說是第一。”

“至於這個新的項目組呢……其實也不需要你撥太多款項,只要優先提供超算資源,以及在衛星載荷方面稍微傾斜一下就可以了……”

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199章 驅離F22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1405章 顛覆了,但不是通過你想的方式第1116章 大大黑魚?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106章 浮動裝夾方法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1466章 賭約第921章 大變局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86章 遠程偵察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453章 絕對震懾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
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1446章 軍力提升計劃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234.第234章 干擾吊艙,逆向工程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203章 動力不是問題第1299章 沾沾常院士的喜氣第1199章 驅離F22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1405章 顛覆了,但不是通過你想的方式第1116章 大大黑魚?406.第406章 給領導畫餅第1266章 讓美國人進入自證陷阱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1156章 大洋彼岸的反應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第1331章 問題不大jpg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106章 浮動裝夾方法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1466章 賭約第921章 大變局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第86章 遠程偵察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453章 絕對震懾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