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

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

與此同時,師徒倆人已經在金聚德解決了晚飯,坐在了返回京航大學的專車上。

“小常啊,按照目前的進度,殲8C應該很快就能完成設計定型,關於後面的研究方向,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車子開動之後,杜義山向旁邊的常浩南問道。

能給杜義山開車的司機也都專門安排的人員,工作上的事情自然也是可以在車裡面談的。

“我覺得這段時間參與八三工程的經驗就很好,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研究方向的自由程度,又可以深度參與到項目開發的過程中,所以最好還是能夠用這種模式繼續下去。”

常浩南幾乎是馬上就給出了早就想好的回答。

“我就猜到你會這麼選。”

杜義山笑着繼續道:

“我從南鄭回來之後的這段時間,611所那邊可是明裡暗裡問過不少次,說是想讓你過去幫他們的新型號做飛發匹配工作,不知道伱個人的意見如何?”

“另外,這次蓉城那邊說會給我們申報橫向項目,在經費使用這方面會更加自由。”

這句話說的並不是很明白,但常浩南自然是能聽懂的。

所謂橫向項目,其實就是企業和高校課題組之間直接簽訂的研究項目,不經過部委、地方政府或者其它國家機構,所以在管理上會鬆很多。

比如按照一些學校的規定,橫向經費中甚至可以直接劃分出最多30%-50%作爲“項目組提成”,餘款再作爲項目研究經費。

一般的縱向課題經費中肯定是沒有這一項的。

儘管也存在各種巧立名目的辦法,但終究不如名正言順的錢拿着舒服。

杜義山強調橫向課題的事情,顯然是要表達611所那邊的誠意很足。

不過實際上,這些細節本來就是常浩南在香洲那邊就跟盧育英說好的,所以並不會讓他感到意外。

“去做611的項目當然沒問題,他們的殲7F現在正在考慮換渦噴14,而且咱們國家的自主三代機十號工程也在那邊搞,倒不如說這本來也是我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既然如此,我明天就給611那邊確定的答覆了。”杜義山說着擡起手錶看了看日期:

“今天是12月16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設計定型鑑定可能會放在元旦附近,這樣你可以考慮到等到春節過後直接加入611那邊的工作。”

然而常浩南卻搖了搖頭:

“沒必要等到春節過後,我回盛京之後就可以馬上開始工作。”

“過去咱們是受到客觀條件限制,只能把飛發匹配的重點都放在飛機上,但是這次,我準備換個思路,嘗試以航發爲中心展開設計。”

“所以就算是給611所做項目,我也打算先去盛京那邊跟進一下航發的情況,畢竟咱們的二代動力渦噴14還有三代動力渦扇10都是606所和410廠在負責。”

“渦扇10……”

杜義山摘下眼鏡,掏出一張麂皮輕輕擦了擦鏡片,然後又重新戴了回去:

“你覺得以目前十號工程的進度,渦扇10還有希望趕上首飛麼?”

要論立項時間而言,被稱爲“太行”的渦扇10其實並不比渦噴14晚多少。

但是以華夏目前的航空動力水平,連一個推重比6.5一級的渦噴機研發都突出一個磕磕絆絆,最後還是常浩南帶着外掛才救了場,就更別提預計推比7.5-8一級的大推力渦扇了。 所以這個項目目前的進度麼……

基本就是沒有進度。

常浩南能在幾個月時間裡把渦噴14給改出花來,除了有系統作爲後盾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型號本身就有着不低的完成度,他只需要在原有設計基礎上修改即可。

並且渦噴14對於材料和製造的要求也相對較低,他只要拿出一個足夠好的設計方案,410廠哪怕效率低一點,終究還是能把圖紙上的東西給造出來。

但渦扇10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按照原本的時間線,殲10會在1998年3月首飛。

現在是1996年12月份,裝着AL-31FN發動機的01號原型機實際上已經接近下線了。

哪怕開着掛,常浩南也不可能從無到有在14個月的時間裡搞出一臺全新的第三代大推來。

坦白來說,他就算想要在14個月的時間裡真正開始對渦扇10的設計工作,都頗有一些難度——

太行發動機在立項的時候,是嚴重缺乏預研的。

說白了就是帶着點大幹快上的意味在。

這就導致儘管項目已經擺在桌面上了,但很多先期準備都還沒有完成。

所以常浩南非常乾脆地搖了搖頭:

“我聽說611所那邊搞十號工程的進度還算順利,渦扇10畢竟得從頭開始,要趕首飛大概是沒什麼可能了。”

不過還沒等杜義山接上話,就又是話鋒一轉:

“但是跟殲8C一樣,先用不完全狀態進行首飛,後面再換裝新的國產動力並調整進氣道設計,去趕定型節點,這我覺得還是有希望的。”

“AL31FN這個發動機,總體性能上還是過關的,但不管怎麼說,畢竟是俄羅斯那邊的設計,不可能讓禮炮設計局根據咱們的需求來調整,或者說定製發動機的性能細節,這樣在做飛發匹配工作的時候終究會差點意思。”

這個回答顯然有些出乎杜義山的預料之外,尤其是關於讓渦扇10去趕殲10設計定型節點的那一段:

“說說你的具體計劃?”

常浩南沒有馬上給出自己的答案,而是低着頭思考了大概幾分鐘時間:

“首先,大推力渦扇對於咱們目前的航空發動機研究水平而言還是太遠了,我之前改渦噴14的時候就能感覺出來,現在的設計思想、設計工具、材料水平還有工藝水平都不夠,所以這次回盛京,重點肯定還是在渦噴14上面,殲7F畢竟是個單發機,對於航發的要求跟殲8C有些不同,需要微調一些參數。”

“另外,606所和410廠都可以在渦噴14的生產和改進過程中積累一些經驗,包括我自己,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於航空動力的理解,這也算是給太行項目進行技術準備。”

“所以給殲7F做完飛發匹配工作之後,我應該會先去參與十號工程的首飛準備工作,正好之前在涪城那邊研究航發穩定性的時候,我利用跟機翼顫振控制差不多的思路,構思了一套主動的發動機喘振預測和抑制系統,可以趁着這個機會來實際測試一下可行性。”

聽過這個回答之後,杜義山在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剛剛有那麼一瞬間,他開始擔心自己這個天才的學生會不會因爲在八三工程中的經歷過於順風順水而有些飄了。

但是從常浩南給自己制定的計劃來看,他對於自己、對於整個華夏的航空工業水平仍然保持着冷靜且客觀的估計。

實在是杞人憂天了。

“那就按照你的計劃來吧。”

(本章完)

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952章 航空文化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55章 另請高明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34章 關鍵抉擇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709章 我 們 仨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239章 反衛星?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
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952章 航空文化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220章 華夏人的神奇小妙招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1258章 歐空局的誠意第1187章 全新的對抗模式第55章 另請高明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第1229章 帶彈起飛!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34章 關鍵抉擇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36章 作繭自縛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901章 一年之期已至!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709章 我 們 仨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77章 滑行試驗(爲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1239章 反衛星?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1301章 常院士夫人要生了?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