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國士(下)

次日,啓程,大軍趕赴長沙。

三月初,春意越濃,河川的水變大,荒草綠油油。

大軍所向,行人遠避,唯有遠遠的山上,突一陣歌聲隱約隨風而來

“驚雷勢欲拔三山,急雨聲如倒百川。但作奇寒侵客夢,若爲一震靜胡煙?田園荊棘漫流水,河洛腥羶今幾年?擬扣九關箋帝所,人非大手筆非椽。楚漢分爭辯士憂,東歸那復割鴻溝?鄭君立義不名籍,項伯胡顏肯姓劉?”

這歌頌雖然細微,卻數裡可聞,清晰可見,王弘毅聽了,不由一怔,不知爲什麼,前世往事,恍然眼前。

轉眼之間,卻猛的想起了《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長江縱貫東西,延綿數千裡,再加上其支流,將一片遼闊的地域聯繫起來。長江上通巴蜀、中經荊襄、東連吳越,上下游之間相互呼應,使整個南方地區的形勢得以完整。另外,長江本身即發揮着阻擋北方鐵騎衝擊的天塹作用。

地球上,魏文帝曹丕南征孫吳,兵至廣陵,面對長江,不得不感嘆:“嗟呼!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魏雖有武騎千羣,無所用之,未可圖也。”

苻堅伐晉,以爲自己擁兵百萬,“投鞭於江.足以斷流”,但終不能越長江而滅晉。

孤欲得南方,以長江爲塹,先定根基,再復北方,以挽回神洲氣數。

心念到此,傳下令來,片刻之後,只聽軍中有高歌傳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鄭國六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黃初當年,少年初領軍,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鄭國六郎,是這個世界英雄人物。

這修改一下,就用得上去,歌聲傳出,迴盪在山谷之中。

此時,一處縣城

一個滿臉鬍子的人,正在稟告。

“此次蜀軍出征,漢中留兵一萬,連廂兵在內,還是五萬正向上庸而來,明日就可達到。”

“所部,除了騎兵二千,步軍三萬,霹靂營五千,後勤營一萬……”

“霹靂營……”這時,聽的人,發出了低不可聞的聲音。

此時,江陵軍營

冷風陣陣,就算是白天,走在外面,還會讓人感到寒冷,也許是最後一場襲擊了。

營地內,稍明亮些的光,只在幾個帳篷裡閃爍着。

紮營時,在外面點燃的火把,是難以在這樣的天氣下繼續燃燒,除了偶爾有依舊亮着的帳篷,營地內大部分地方都黑了下來。

主營帳是荊州軍主帥鄭平原的臨時住所,帳篷內只有一盞琉璃燈,在散發着光亮。

雖對鄭平原來說,琉璃燈並不是什麼價值不菲的開支,但面對着即將到來的大戰,即便是鄭平原,心思也沒在這裡。

帳篷內光線不如家中大廳明亮,視物是足夠了。

其他帳篷沒有燈火,對士卒來說,油燈也是不小的開支,極個別的隊正級別軍士所住帳篷內,隱隱可見黯淡的燈光,在風雨中,幾不可見。

鄭平原的心腹將領部屬雖然有着鄭平原賜下的琉璃燈,可這時不曾休息的人,畢竟是少數。

這時鄭平原的帳篷內,有着多個人影晃動着。

鄭平原還在進行晚餐,琉璃燈散發着柔和的光芒,在一處案几上,有着四人,鄭平原居主席,還有荊州軍的謀士紀圭,還有着一員武將,還有一個文人。

菜餚很是豐盛,在這行軍途中,鄭平原所帶的大廚,依舊每日給他做着小竈飯食。

八菜一湯,味道非常之鮮美。

世家出身的人,都很講究禮儀,就連平時言行粗獷的武將,此時在鄭平原的面前,也都是坐姿端正,細嚼慢嚥,儘量不出聲音,表現出恭敬的姿態。

“張先生,你不贊同攻打夷陵?”鄭平原見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才放下筷子,問着。

紀圭說着:“是啊,張先生,蜀地易守難攻,拿下夷陵和上庸,未必算他成了氣候,拿下夷陵但無後續水軍支援孤立無援,主公全力調集水師反擊,奪回夷陵,封死三峽也是可能。”

“我軍可以和襄陽孫昌聯合,出步兵支援,聯合攻擊蜀軍。”

襄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

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

襄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個世界也一樣。

王弘毅軍出上庸,是逼襄陽和江陵兩鎮合力抵抗。

張先生,名張瑜,此時聽了這話,放下筷子,笑的看着坐在主席位置那裡的鄭平原,說着:“紀先生說的不錯,如此一來,阻擊蜀軍亦非難事,可您可曾想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

帳篷內的幾個服侍的侍從,早在鄭平原說話的時候,就退了出去,這時聽了,皺眉問着:“張先生的意思,是吳軍?”

“現在天下大亂,各地諸侯,紛紛而起,朝廷在魏越自稱吳王后,已經是空架子。吳王要坐穩吳越,就要奪取荊州,這是毫無疑問。”

“蜀地一統,又是強藩,可以說,兩個都是虎狼,主公想想,如果現在西擊夷陵,北援襄陽,那消耗的誰的兵力和元氣?”

“就算能一時阻擋,主公那時還有餘力擴大疆土嗎?等魏越掃平五鎮後,背後一擊,主公還能抵抗?”

這話一說,鄭平原頓時一驚,不由一口將杯中之酒飲盡,鄭平原喝完了,才發覺,不由苦笑,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舉起放到脣邊,輕輕抿了一口,說着:“張先生,你說的有道理,有何奇計,還請說來!”

“蜀軍在夷陵,只是偏師,絕無可能威脅到江陵,而現在之計,是擴大實力,而非是硬拼。”

“襄陽護城河寬闊,有上百米,城牆堅固無比,就算王弘毅有巨石投石機,也很難撼動,至少一時不能撼動,主公何必擔憂呢?”

“爲今之計,就是攻取長沙,取了荊南,荊南六郡先是野蠻之地,但是到三百年來,已經人口稠密,不下於荊北,這是帝王之資。”張瑜的聲音,似乎永遠從容不迫,自然而然的帶着一種能夠安撫人心的味道,深入人心,哪怕是在座的人中,有着脾氣暴躁的武將,和善於謀劃人心的謀士,可張瑜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個個都傾耳聽來。

“可是張先生,按照你說,就算這樣,我們能趕在襄陽城破,或者吳王掃平五鎮前,奪下荊南嗎?就算奪下荊南,沒有一二年的時間,我們也來不及鞏固消化。”紀圭問着,並非質疑,只是詢問。

“哈哈,紀先生說的很好,臣有一計,就看主公能不能決斷了。”張瑜說着,帳篷外,傳來了呼呼的風聲,彷彿是怒吼着的虎狼,在狼狽爲奸的禍害塵世。

“張先生請說。”

“表朝廷,獻江陵,大都督,取荊南!”張瑜一字一句的說着,眸光如電,直盯着鄭平原。

鄭平原大驚,猛的站起,說着:“什麼?”

又立刻發覺自己失態了,皺眉度步而行,思考着這裡面的含義。

張瑜投靠的時間不算很長,但是氣度寬宏,精於戰略和奇計,多謀善斷,胸襟廣闊,鄭平原被張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感動得說:“與張瑜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又是君臣,又是良友,這時才靜下心來想着這句話,若是別人說,早就拉出去當奸細斬了——江陵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佔據江陵可全據巫山之險,是荊州中樞,又是鄭平原大本營,交出去怎麼可能!

但是仔細一想,卻又有些含義,只是一時想不透。

“王弘毅雖攻佔下了上庸,可他非是急躁之人,貿然與襄陽決一死戰的事情,他未必會去做,但是取襄陽或者江陵,勢在必得,我懷疑還是取江陵爲多!”

“吳王虎視耽耽,一旦掃平了五鎮,立刻會兵壓荊州,第一個也要取江陵。”

“主公,此時虎狼已到,佔有江陵只會粉身碎骨,再無絲毫爭霸的機會。”

“但是在這時,如果主公上表朝廷,獻上江陵,求取荊南大都督之職,你說朝廷或者吳王許不許?”

“吳王現在大敵,就是蜀國公,我們上表朝廷,他必應諾,兩家合攻蜀國公。”

“現在蜀攻襄陽,吳掃五鎮,都顧不得我們,只要領了聖旨,荊南就能短時間內攻下,朝廷旨意,在天下人看來,還是有些力量。主公這時能借這朝廷或者吳王之勢,攻下長沙後,剩餘數郡至少有一半會降服,花費一年時間就可穩固荊南。”

“主公要想奪取天下,唯一之計,就是以江陵爲餌,讓蜀吳交戰,主公穩坐荊南,積蓄實力,等候機會。”

“這是煌煌陽謀,也是主公唯一機會,望主公明鑑。”張瑜平心靜氣,說着,似乎天機盡在手中,洞察如火。

頓時,一帳內,各個目瞪口呆。

還是明日補上,不過明天一定要徹底解決更新晚的問題了

第133章 兩郡(上)第133章 兩郡(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221章 殺機(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278章 焚燒(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97章 合圍(下)第20章 婚事(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16章 水師(下)第17章 藉口(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13章 婚禮(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92章 產子(一)第183章 勸進(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309章 挽回(上)序章第322章 回都(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6章 封賞(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56章 疑心(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42章 迎娶(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157章 國士(下)第130章 厚重(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17章 藉口(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197章 失意(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41章 終定(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21章 入門(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77章 衝鋒(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49章 病變(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188章 登基第99章 懸首(下)第11章 練兵(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129章 赤蛟(下)第312章 轉運(下)
第133章 兩郡(上)第133章 兩郡(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221章 殺機(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278章 焚燒(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97章 合圍(下)第20章 婚事(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16章 水師(下)第17章 藉口(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98章 天兆(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13章 婚禮(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92章 產子(一)第183章 勸進(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309章 挽回(上)序章第322章 回都(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6章 封賞(上)第83章 道德衰(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56章 疑心(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87章 決意(上)第42章 迎娶(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157章 國士(下)第130章 厚重(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17章 藉口(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197章 失意(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41章 終定(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21章 入門(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77章 衝鋒(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49章 病變(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188章 登基第99章 懸首(下)第11章 練兵(下)第248章 召集(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129章 赤蛟(下)第312章 轉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