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練兵(下)

十月十六日,練兵伊始

開始時,就是學習站隊列隊,左轉右轉,齊步行進跑步,這就是軍訓新兵的內容。

這隊列一開始,慘不忍睹,大批的人,連左右都分不清楚。

這時,就體現出老營的好處了,大批棍棒鞭子上去,又打又罵,維持着他們訓練,不過,除了這個,倒也沒有非常重的訓練,因此就算這時沒有肉,只要有大口香噴噴的米飯吃,他們也都滿足了。

時間快速流過,半個月後,終於基本上隊列完成了。

從十一月開始,就是更密集的訓練了。

列隊、長跑、學會聽從鼓聲和旗號,並且又要練習着基本的武術。

分量也加重了,分成晨、午、晚三操,除了病人,一律必不可少。

晨、中、晚三操,又是寒風中操練,軍中頓時出現了暈倒累垮的現象,各人臉上都是被凍得青紫,怨言不可避免的蜂起,特別是山民更是如此。

“管你什麼勇士,敢逃亡者斬!”這一日,王守田穿着皮甲,在雪中站立,怒吼着。

一揮手,只見五個逃兵,被拉了上去,他們有二個山民,身形剽悍,一臉桀驁不訓,有三個是被鼓動的少年,哭喊:“小官人,饒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其中一人,竟然還是以前王守田的親兵虎子。

面對此景,王守田毫不動搖:“殺!”

只見五人被拼命按下,五個老營就拔出刀來,刀光一閃,五顆人頭就落了下來,鮮血飛濺,噴出了數尺。

面對這情況,整營二百人,個個鴉雀無聲。

“拉去下,懸首示衆三日,餘下等人,繼續訓練!”王守田目光掃過衆人,喝着。

這時,他已經把所有內政,全部交給薛遠打理,自己整日整夜都居於軍營中,夜裡也不回房睡覺。

王守田嚴申軍法,有逃亡捕獲者斬,又以老營爲核心,漸漸挑選出一些人當軍法隊,進一步加強軍紀。

單有殺戮還不夠,還要施恩,王守田以身作則,每日同樣三操不綴,食宿和所有人一樣,磨的身上,都出了大批血泡,手上更是磨出了老繭。

又令薛遠不惜金錢,竭盡全力,供應肉類,專門請了廚師來改善伙食。

再後來,更是聘請了醫生,送茶送藥。

爲了維持士氣,更是編唱軍歌,並且訓練優秀者,給予提拔和獎勵,並且許諾以後訓練出來,斬殺敵人,有多少賞賜,又會怎麼樣惠及家人。

如此種種手段,終於硬是壓住了士兵的反彈。

十一月結束,一切終於上了軌道,軍中除了高唱軍歌外,再無異聲,個個養的剽悍壯實,聽令從事。

這時,才正式讓士兵持兵練習,這時,王守田已經摸的相對明白了。

“軍中練兵,以長槍爲主,槍爲百兵之王!”

“武諺有云‘年刀月棍當時槍’,即是說槍法最易學,學即能用,立竿見影,適宜士兵所用。”

“大將用將,還有十八勢之說,士兵用槍,只要六式,大封大刺。”

兵書雲:“臨陣便捷,可望常勝者,無過大封大劈爲最上,即說大封大劈是真正的戰場槍法,是從戰場臨敵者那裡總結的實用技法,並認爲此法最上、最急、最疾、最勝。

戰場槍法不如遊場槍法複雜細膩,因爲在戰場生死搏殺之際,人心慌亂,平時所訓練的技法得不到發揮,唯有以槍擊地,這都是人之常情。

實際上,這些都不是什麼獨創,兵書上前人都記載了,可是能學成者,並無幾人。

王守田甚至覺得兵書上的六式,還嫌複雜,與老營商量之後,簡化成三步——列陣、擡槍、突刺!

軍中自然有會槍者,聽了王守田的要求,心領神會,沒有幾日,就弄出了一套標準的練槍方法。

“軍中自然以大槍爲主,但是長刀、弓箭、騎兵不可忽視,挑出各一火,訓練之,以爲未來種子。”這也是王守田的命令,他雖然也認爲長槍是流水線訓練的最好選擇,但是戰場上,不是長槍就行。

若無長刀營和弓箭營配合,單是調來一百弓弩,只要一戰,就可把強調方陣,卻相對遲緩的數倍槍陣全部射殺。

若是騎兵,更是容易,只要策行到長槍營五十步外,停馬從容射殺就可,若是長槍向前,策馬再遠五十步,靜等長槍隊到射程內受死,如此循環。

畢竟長槍不過數米,步行速度更是有限,長槍若不亂,就是受死的靶子,若是亂,長槍威力頓散。

當然,無論是弓弩營,還是騎兵營,都是價格昂貴的兵種,諸鎮裡沒有多少,但是這不是理由,天下之大,總會遇到,不得不先準備。

“擡槍!”

“殺!”軍中怒吼着。

轉眼之間,就是十二月底了,薛遠覺得新年要到,諸事繁忙,特來軍營請示。

通報許可後入營,頓時震驚了。

只見二百營兵,列成幾個隊列。

“擡槍!”

“殺!”只見長槍兵,在號令之下,都動作整齊,長槍林立,動作劃一,腳步整齊,筆直如長線。

見此情況,本來有事的薛遠不由目瞪口呆,觀看良久後,方纔受一親兵提醒,進入王守田營帳。

才進去,就當即長揖賀的說着:“大人今日練此強兵,他日必能富貴不可言。”

“這些都是種子而已,若能數倍數十倍之,纔可稱強軍。”王守田微笑的說着,就算是冬天操練,三個月的軍營生活,也使王守田面容黝黑,瘦了不少,只是身上和臉上,更顯剛毅之氣。

以前少年的稚氣,已經全部消失不見,舉手投足,已經有着明顯的威儀。

薛遠見營帳內沒有人,卻笑的說着:“主公,您才十七,過年才十八,有此才器見識,可稱明主,何愁未來不盛?我原本只是小吏,本沒有多少心思,但是遇到您這樣的明主,也不由生出遇明主,襄大事,蔭妻子之感。”

王守田聽了,不由一怔,仔細看上去,只見此時薛遠已經和以前不同,原本貧寒之色,現在都已經消去。

一根白色本命之氣高高挺立,而一團瀰漫的白氣已經凝聚在其上。

王守田再看看自己,竟然一驚。

只見金印中,白氣大盛,凝聚成團,有着凝實之相,竟然不知不覺,已經把整個金印裡填滿了十分之八九。

不知不覺,積累的氣數,已經達到了八品官的顛峰。

心中歡喜,卻又說着:“這事先不說,你如今到來,必是有事吧?”

“主公,我已經建完城牆,生活所需的物品,也一一齊備,現在臨近新年,是不是要建廟祭祀?”

“建廟祭祀?”王守田問着。

“是,主公,民無祭者不安,原本萬事草建,先擱置也是可以,現在萬事安定,又逢新年,自然希望有祭祀。”

“祭祀者誰?”

“本地原本是汲水縣,這汲水縣蔓延百里,寬處有大河,灌溉左右良田,據說現在是龍女當神,原本縣裡就有汲水龍女廟,只是因爲攻戰討伐,因此破落,不如重建之。”薛遠說着。

“重建要幾日,耗費多少?”王守田考慮的問着。

“主公,百姓都希望建之,必踊躍參與,再加上磚、木、石都有,建一新廟,只需三日,那時正好是二十五,主公可率領軍民祭祀,然後主公也要進府回鄉了。”

見王守田一時沒有明白,薛遠說着:“每逢新年,下屬都要拜見大帥,主公豈可不去?又要回鄉祭祖,主公豈可不去?”

“你說的沒有錯,這些都是必須辦理,你這些日子來,將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辛苦你了。”王守田聽了,度了幾步,說着:“你不說,我操練的狠,還一時想不到。”

又說着:“軍中操練甚久,也要放鬆了些了,軍中我會派出代表,帶着糧回鄉,我也要拜見大帥和母親……這些都拜託你了。”

“主公放心,臣已經都安排好了。”薛遠磕頭說着:“這是臣的本分。”

王守田雷厲風行,既然決定,就立刻去幹,當下召集全軍。

片刻之後,二百人都隊列在空地上,領頭的就是何五郎和張毅。

“這些日子,你等辛苦了,現在新年將至,雖然爲了防禦敵人,不能讓你等個個還鄉,卻可委託同族同鄉人帶着還鄉。”

“我發你等每人二斤肉,十斤面,挑選出訓練優秀者回鄉,回去者要盡數送回,不得貪墨。”

“其它留在軍營中的人,只操練一次,可以放鬆,新年時加餐一倍!”

王守田這一說,只靜了下,全場的人,頓時歡呼起來,終於熬過去了。

而且還有二斤肉,十斤面,雖然在軍營裡吃的不錯,但是衆士兵只要一想,就可以想象到現在的情況,家裡只怕都要開不了鍋了,只怕現在都要每日是靠糠菜過日,現在帶着面和肉回鄉,這大是風光,足以引起旁人的羨慕,並且這些糧肉帶回去,就可以讓家人過個好年了。

一時間,人人歡騰,張毅若有所思,不知道在想什麼,而何五郎卻臉色有些複雜,觀看着這沸騰歡呼的情況。

這數月訓練,王守田的權威漸漸深入人心。

這支小小的部隊,算是真正掌握了。

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103章 蜀龍(下)第98章 舉師(下)第5章 易命(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0章 運數(下)第52章 金子(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320章 趨勢(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33章 兩郡(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89章 落定(下)第31章 嗣子(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50章 造鼎(上)第50章 造鼎(上)第30章 再得(上)第230章 海關(上)第167章 降表(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73章 甦醒(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90章 新生(下)第3章 山民(上)第78章 就仕(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322章 回都(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26章 突破(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序章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73章 豐收(下)第245章 決意(下)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60章 出山(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38章 叮囑(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章 山民(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206章 二王(上)
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103章 蜀龍(下)第98章 舉師(下)第5章 易命(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0章 運數(下)第52章 金子(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320章 趨勢(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33章 兩郡(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89章 落定(下)第31章 嗣子(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50章 造鼎(上)第50章 造鼎(上)第30章 再得(上)第230章 海關(上)第167章 降表(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73章 甦醒(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90章 新生(下)第3章 山民(上)第78章 就仕(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322章 回都(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26章 突破(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序章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73章 豐收(下)第245章 決意(下)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60章 出山(下)第178章 意定(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03章 蜀龍(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38章 叮囑(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章 山民(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206章 二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