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趨勢(上)

十月,連下着幾場雨,秋風漸寒,這時是督催各郡縣收納糧銀,可以說,兩方面前在準備着。

“各位大人,實在對不住,這是我們大王的意思,大王有旨,讓你們立刻返回成國,中途不得停留,否則出了什麼意外,可不要怪罪。”將百人送出了長安城門,一個官員拱手說着。

“請轉告你家大王,就說我們明白了,就此告辭,以後總有見面之時。”李臺瓊一拱手,向着城外行去。

使節團的人,緊隨着,雖幾乎是被驅趕出長安,絲毫不見狼狽之態。

“還真是傲氣。”眼望着他們離開,一臉輕視表情的官員,將表情收起,嘆了口氣。

“大人,這樣做豈不是得果了大成皇帝?”一人見四下無人,愁眉苦臉說着。

“這也沒有辦法,我們現在是秦王的臣子。”這官員壓低了聲音,說着。

體會着現在這個詞,周圍幾人都默默點頭,嘆了一口氣。

這些人自不想和大成朝交惡,只不過秦王有旨,做臣子的也只能是按旨辦事。但想想離開時使者的神情,官員俱是嘆着氣。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規矩。

郭文通再無善意,也不會斬殺來使,只是禮遇稱不上了,見過使者,拒絕歸降,命人將他們當天就驅趕離城,其實早在意料之中。

騎在馬上,回望了一眼漸遠的長安城,李臺瓊說:“此番經歷,回去要稟明陛下,你們不要氣惱,陛下自有雷霆之怒以臨。”

“大人說的是,用不了多久,我們必能再次來到長安。”回望過後,這些人不再停留,直接策馬離開,只留下一蕩的塵煙。

使節還沒有回來,洛陽秘文閣,就接到奏章,張攸之就命在秘文閣當值的官員進去稟告,沒有片刻,就見一個內侍出來傳旨:“皇上叫進。”

“是!”張攸之躬身答應,向裡面而去,到了書房前,就聽王弘毅在御書房說:“是張攸之來了?進來吧!”

“給皇上請安!”三跪九叩是正禮,天天見的自然不用這樣,張攸之叩拜了下,就起身了。

張攸之說着:“有要緊的事上奏。”

說着將摺子遞了上去。

“嗯,是關於秦王郭文通的摺子。”王弘毅接過來,就笑了笑說着,說罷展開觀看,一頁一頁細看。

張攸之賜了座,上了茶,見王弘毅面無表情閱讀着,片刻推開摺子下地踱步,說着:“果不出所料。”

對張廷玉說:“這件事,你看怎麼樣?”

張攸之拱手答着:“此事都已議定了,現在勸降不成,就詔告天下,起兵伐秦。”

王弘毅聽了,冷冷說着:“你說的沒有錯,朕即照準。聖旨都準備好了,你現在立刻發旨,令丁虎臣自漢中發兵,而朕起兵逼向潼關,牽制其主力!”

張攸之應了一聲,又沉思一會說:“皇上,起兵逼向潼關,牽制其主力是大政,但秦川這樣,實際上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皇上只要開仁,令秦”別的郡縣歸降,就是郭文通不降,別的郡縣和大將呢?”

“實在是老成謀國之見!”王弘毅眸子放光,回身欣然提筆,疾書諭旨,口中說:“就這樣吧!”

宏武元年,十一月二日

袁俞望天,只見天空昏暗,周圍彷彿已至傍晚一樣,但事實上,此時離着天黑,還有着幾個時辰。

“大人,時辰已到……”有親兵催馬上前,提醒的說着,這次是奉着秦王的旨意,趕至邊關去支援。

因事情緊急,一集冇合完畢就立刻啓程了。

袁俞冷冷的發令:“上馬,準備出發!”

“是!”在身後是五千五百人,在得到袁俞的命令後,他們一起應命,大軍出動,連地面前隱隱顫動着。

這時街道上有着不少路人,又非是夜半人稀,城中百姓自是還未到着安歇時。道路的店鋪也基本都開着,出入的客人不在少數。

這時大軍個個帶着的凜冽氣息,讓被嚇到的百姓,都閉緊了嘴。

最近一段時間,邊關傳來的消息多了,有一些被百姓們聽說並暗地裡議論着。

這兩日氣氛越發緊張,哪怕心下惴惴不安,在外人面前,百姓都是謹言慎行,無人再敢多加議論了。

城中大營急馳而出這麼多兵卒,全副武裝,不僅身上穿着甲衣,帶着武器,背後更是揹着長弓,在騎兵隊伍的後面,步兵陣營裡,還有着十幾輛大車,用着馬匹帶着補給,他們在將領的帶領下,向着城外飛馳而去。

“看來,關城情況不容樂觀啊。”臨着城門的茶肆,老闆看到這一幕輕聲感慨着。

看到這一幕的人,都暗自揣測着前方的情況。

三日前,成國皇帝宣旨開戰,整個秦川上下,人人心裡打鼓,秦王在這裡有多年統治,自是威信頗高,有震懾力。

可大成軍的威名同樣天下都知,這場戰役,結果如何,牽動着太多人的心,秦”地界上更是暗流涌動。

秋雨初歇,寒意逼人

十一月八日,潼關

袁俞纔到,一眼看上去,正是一場戰鬥結束,鮮血和屍體積累着,大片的傷兵正在搬運下去,很明顯戰鬥結束。

袁俞走上門樓的望角。,看到城內,軍士鞭策下,軍僕螻蟻一樣穿流,將磚石木料輸送上城。

城外大營連綿數裡,整個大成軍的營地內都瀰漫着一股肅殺。

旗幟飄着,城上向下觀望,肅穆的氣息瀰漫着,袁俞眯了眸子,心中有些憂慮,這大成軍果如傳聞所說,是了不得的精兵。

袁俞算是一個有着經驗的大將,對戰場十分了解,一觀看就知道大體上的虛實。

觀看大成軍規模,以及態度和軍氣,就知道這次攻打潼關是勢在必得。

這時,一個隊正上來,見四下無人,低聲報告的說着:“將軍,主帥常伯遠昨夜帶人前去偷營,卻不想反被對方算計,折損了上千人,現在正在氣惱中。”

袁俞點點頭,這應該是事實,現在連自己這些援軍到了,都沒有第一時間召見,而且觀察的很明顯,軍營內的士氣很是低落。

幾個明顯是軍官的人,更是臉色陰沉帶着人在城中巡邏。

下了城頭,袁俞帶着幾名親兵,在城內走動着,這裡的街道上沒有多少百姓了。

幾日攻城,能出城都已經出了城,不能出城都關門閉戶,沒有急事絕不會在外逛着。

“將軍,城內空蕩,也沒什麼可看,去軍營看看吧。

”有親兵隊長提醒的說着:“而且說不定大帥要召見。”

袁俞一想,自己帶來的人雖是安排了副將去安置,具體安置還是要去看一看。

嚴格的說,袁俞和所帶的隊伍不是秦王的嫡系,當初秦川統一戰時,是隨着自己之前主公一同歸降郭文通。

他原本主公,在歸降不久就病逝了,只留下幼子,託付給袁俞。

而袁俞連同幾將,在失去了主公,並且都向着秦王表了忠心,因此漸漸受到了重用,只不過要非自己手中有五千軍,又向來不顯山不露水,也未必沒有禍端。

袁俞向着軍營行去,面沉似水,讓人摸不清此時正在想着什麼。

在行過一處歇滿了傷兵的營房時,一陣打罵聲,使得他眉頭微皺起來。

幾個被五花大綁着的兵卒,在衆人面前,受着杖刑,看着他們眼睛已現出空洞,臉上表情木然,怕是情況不妙了。

他們的臀部,已血肉模糊,軍棍還是一下又一下的落下來。

袁俞目光掃過周圍,看到的是圍觀士兵臉上的畏懼神色。

“這是怎麼回事?”知有親兵去打聽,袁俞在離開後,半路上問着左右。

“將軍,這幾個是逃兵,被抓了回來,當衆杖斃了。”

“逃兵?”袁俞微微一怔,看不出神氣,只是喃喃的說着:“纔開戰數日,這時就有逃兵了?”

有着逃兵時,多數是在戰役已無勝算,軍卒心下不安,故作鳥獸散,或是趁亂逃走,或是臨陣倒劃這樣的情況下出現逃兵再正常不過。

可眼下,大成軍逼近潼關數日,連秦川還未進入,這時有着逃兵,就非常不妙了,這就是軍心和人心所向。

袁俞不由又想起了心事,眼眸裡深沉。

很快來到援軍所在的營地前,袁俞不再去想這事,眼前很是破舊雜亂的營地,讓他的臉色,陰沉不定。

“將軍,他們說這是大帥有令,只能是在這樣的地方紮營了。”副將迎接上來說着。

袁俞淡淡的說着:“既是大帥的意思,就先這樣吧。”

別的話,袁俞並沒有多說,而且臨行帶着一些補給,吩咐立刻發了下去。

袁俞治軍甚嚴,就算營地破舊雜亂,但經過一個時辰,幾千人一起動手,先進行大掃除,屋內屋外,營地各處無處不清掃,最後掃出了十米高的垃圾堆。

城內不可用火,令人挖坑填了,清掃後各處幹千淨淨,讓各人覺得神清氣爽了許多,再清點營房,打理着雜物,並且還分設帳篷。

再過一個時辰,整個營地頓時法度森嚴,袁俞看着年輕的一些校尉在忙碌着,又見得了炊煙上升,主要的就是大餅,只聽滋滋聲響不斷,香氣撲鼻,這才露出一絲微笑。

糧是兵的命根,不可大意,幸虧自己攜帶了一些。

()

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96章 決意(下)第71章 喜事(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98章 舉師(上)第3章 山民(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53章 大喪(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32章 破局(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37章 暗流(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144章 宴(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53章 大喪(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31章 嗣子(下)第20章 婚事(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8章 見親(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67章 選擇(下)第92章 產子(一)第82章 憤憂(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139章 選擇(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331章 逃亡(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8章 見親(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95章 出兵(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24章 氣短(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0章 再得(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307章 夜襲(一)第56章 疑心(下)第11章 練兵(下)第31章 嗣子(上)第124章 氣短(上)第2章 望氣(下)第71章 喜事(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42章 迎娶(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93章 產子(四)第36章 移縣(上)第187章 王業(上)第279章 就戮(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77章 衝鋒(上)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240章 夜襲(上)
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96章 決意(下)第71章 喜事(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98章 舉師(上)第3章 山民(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53章 大喪(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32章 破局(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37章 暗流(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144章 宴(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53章 大喪(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31章 嗣子(下)第20章 婚事(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8章 見親(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67章 選擇(下)第92章 產子(一)第82章 憤憂(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139章 選擇(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331章 逃亡(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8章 見親(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95章 出兵(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124章 氣短(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0章 再得(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307章 夜襲(一)第56章 疑心(下)第11章 練兵(下)第31章 嗣子(上)第124章 氣短(上)第2章 望氣(下)第71章 喜事(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42章 迎娶(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93章 產子(四)第36章 移縣(上)第187章 王業(上)第279章 就戮(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77章 衝鋒(上)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22章 龍擡頭(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240章 夜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