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選擇(下)

長壽縣,第二次大軍在此紮營,夜空下,赤紅的篝火光,處處可見。

寒月清輝。

杜恭真坐在窗前的桌旁披閱文書,雖非甲冑在身,卻帶着殺氣,就在這時,門打開,進來一人,正是謀主朱信。

“大帥,我們派去的密探,已經查明瞭王鎮的消息,李家謀反的消息,只怕已經泄露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要進攻嗎?”朱信詢問的說着:“而且還調了六千之衆,抽了大半精兵,後方甚是空虛啊!”

杜恭真凝神想了想,取出一封信,給朱信看去。

朱信拿到手上,展開一看,纔看見署名,就不由臉色一變:“竟然是魏存東的信。”

展開細看,更是變色。

“嘿嘿,這廝嗅覺倒是敏銳,沉不住氣了。”杜恭真哈哈一笑。

“是爲了這王弘毅的事?王弘毅的確少年英雄,處政理事井井有條,只是也不必這樣吃緊,竟然主動撤軍五十里,讓我等能騰出手來。”

“你說的沒錯,這雖然了得,我輩少年青年時,還不是一樣,如果我們年輕二十年,何懼之有?”

“可是,就在這年歲上,我今年是五十二歲,魏存東比我還大一些,五十三了吧?”

“是!我記得魏存東確確實實是五十三歲。”

“人生七十古來稀,實際上我們能活到六十已經不錯了。”杜恭真自失的一笑,有些惆然:“久在軍中,風霜雨雪,都是折壽之因。”

“我長子杜信遠,雖然也算不錯,但是中規中矩,我如果一死,豈能敵得這王弘毅,你不看柳思明本是大將,和王遵之相持十數年,但是一死,其子柳朝義繼位不到一年,就被攻破,身死族滅,我每想到這事,就心中擔憂啊!”

說到這裡,杜恭真冷冷一笑:“而魏存東好不了多少,他一身經歷三十餘戰,幾乎每年都有大戰,才建了這基業,可是年老體衰,舊病已發,豈不會擔憂子孫?”

“此戰不爲雄心,卻爲子孫計,他信上說的沒有錯,我輩雖已年邁,當不留此子爲子孫憂。”

話語間,已經滿是森寒殺意和決心。

朱信聽了,心中異常沉重,卻沒有再勸,爲子孫憂,這是最大的事。

此時大堂中一時默然,朱信緊鎖眉宇,又說着:“那李家就是牽制時間的棋子了?”

“不錯,李家謀反的消息,泄露出去是好事,如是不泄露,我明天也會派人宣出,太素縣本是王柳二鎮的兵家必爭之地,城高池深,李家有六七百兵,若是連府中親兵家丁都拉上,湊個千人綽綽有餘,再強迫百姓守城,可有數千人。”

“李家已叛,卻在腹心,這王弘毅不得不先行攻打,可是太素縣城高池深,他有兵也不過一萬,還分散各部,宿將也未必完全從命,真正掌握他手中的,不過五千。五千攻太素縣,能攻下嗎?就算攻下,又要消耗多少時間和士兵呢?有這時間,我必可破呂川縣,甚至破長定府!”杜恭真直言不諱的說着,從這裡也可看出,此人的確有着恢弘大度和狠辣果決的本性。

朱信想了想,稱“善”!

當今之世,腹背離叛是常事,何況是各有私利的盟友,朱信絲毫不覺得有錯。

杜恭真這時,放下文書,大笑一聲:“來,不必擔憂,我就不信久蓄謀反的李家,依着太素縣,不能抵抗半個月。”

就在這時,十數騎奔馳而來,到了縣城,就通報了一聲。

由於早有聯繫,就有人用巨籃把數人拉了上來。

“大帥此時正在廳內,還請李公子稍等片刻,容小的進去通稟一聲。”片刻後,門口就有人應着。

“恩,去吧。”聽出對方話意,李承業點點頭,這次事關緊急,他是通過小道而來,就是爲了確定內應外和的大事。

這人通報了總管,總管又快步進入大廳,一步入大廳,便見到正在喝酒的的大帥,忙走過去。

“大帥,太素縣的李氏長公子李承業要見您。”總管不敢大聲,只得在杜恭真面前站住,輕聲說道。

杜恭真雖有些醉意,聞聲將目光投過來:“太素李氏?李承業來了?”

“是,大帥,李公子此時正在外面等候,您看……”這人看向杜恭真,小心翼翼請教的說着。

杜恭真雖好酒,卻不會誤事,他沉思了片刻,說着:“先讓他到小廳裡去……我等會就去。”

杜恭真吩咐的說,又命侍從和僕人,去取潔淨服飾以及醒酒茶。

總管得到吩咐步出大廳,對外面李承業說着:“李公子,大帥馬上就到,令小人帶您去側廳,您這邊請吧。”

“有勞了。”李承業點頭,跟着朝側廳走去。

這側廳,實際上就是一小型議事處,房間內幾把椅子,有桌案,上面有文房四寶,一旁書架上,書籍卻並不多。

接過奴僕所上之茶,李承業等候着。

不一會,一陣大笑,杜恭真便從外面步進來:“原來是賢侄到了,歡迎歡迎。”

他也是第一次看見李承業,就凝神看去,一看,就微微皺眉。

原本傳說李承業天資過人,自有氣度,但是此時看去,卻見一個有些憔悴的年輕人,雖然帶着幾分英氣,卻也是普通,暗中覺得傳言不可信。

李承業卻忙站起身,恭謹行禮。

“快坐,有啥事,坐下說。”示意李承業就座,杜恭真同時坐定。這方問着:“不知賢侄到訪,可是爲討伐之事?”

“正是。”李承業沉聲說着:“大帥,有一事,您可能還不知道,如今局勢如今已到危急時刻,我李氏這兩日已得到秘密消息,王弘毅已知李氏與杜家之盟約,只怕很快便會對李杜兩家發難,還請大帥儘快發兵,奪得此戰先機。”

“王弘毅已知你我兩家盟約?”杜恭真聽了,表情凝重下來:“這種重要事情,他從何而知?”

李承業面色一凝,不知該如何解釋。

好在杜恭真只是自言自語,很快便說着:“你父親有何打算?既是同盟,這一仗卻是要兩家共同出力纔是……真是倉促了,你我兩家還未對戰術達成共識,便倉促出兵,只怕會有所折損?”

李承業看出對方有些猶豫,心急如焚,卻還鎮定的說着:“大帥,就是有些折損,亦是顧不得了,若我們不立刻出兵,佔據先機,被對方各個擊破,只怕優勢全無,這事反倒成了禍端。”

“若是這樣,大帥也許一時間不要緊,我李家必會覆滅。”

“本來我李家覆滅事小,只是這樣話,這文陽長定二郡,必被這王弘毅經營的固若金湯,只怕不但以後再也沒有攻打的機會,相反攻守異勢,王弘毅狼子野心,一旦穩固了這二郡,豈有不擴張的道理,還望大帥三思。”李承業誠懇的說着,如是王弘毅在,必可看見這李承業頂上殘餘龍氣運轉,發出一波波,意圖干預判斷。

“……哈哈,賢侄你說的不錯!”杜恭真開始有些輕視這李承業,現在聽這一說,亦覺得此人,不失是個人才,並且這個道理,他早就明白,倒也不想折騰:“你說的沒有錯,我派六千人,必可攻克呂川和長定,時間只要半個月,你等只要堅持到這時,就可與我匯兵,擒殺王弘毅。”

“謝大帥!”李承業一顆心放下,不由起身,重重拜謝!

杜家這邊整頓人馬,準備出兵,太素縣李家亦沒有閒着。

李存義將長子派出之後,便召集來衆將領,整頓軍卒。

“……文陽王家,自王遵之起,便目無法紀,藐視天子,天子向來予以容忍,王遵之卻絲毫不體諒天子仁德之心,犯上之舉越發頻繁,先是廢節度使之官職,自號定遠將軍,統轄文陽府。後又私自將長定郡納爲己有,長定郡原帥雖有罪過,卻理當交由朝廷法辦,王遵之私自斬殺,已是過錯,事後不知悔改,反納此郡爲自己統轄版圖,其野心昭然若揭。其後,又不顧上命,執意傳位於王弘毅,依舊沿襲定遠將軍名號,罪上加罪。”

“……天子予我李氏職權,可代天子,行誅殺逆賊之職責。李氏身爲百年大族,蒙受君恩,自當報效朝廷,今日之會議,便是發兵起誓,所有欲與我李氏同心伐賊者,可飲血酒。”

因事不尋常,李存義召集來部屬後,更擺上數十碗酒,打算仿效前人歃血爲誓,以防止有人有着二心。

這時召集的衆人,都是李家老人,當下人人應諾:“願爲大人效死,討伐逆賊!”

說着,都一口飲盡血酒,然後把碗向地上一砸,頓時碎成碎片。

就在此時,外面匆忙奔進一兵卒,在他耳邊耳語幾句,李存義面色頓時大變。

“諸位,王賊已得到消息,發兵於城下,爾等速回營地,集合士卒,準備戰鬥。”聞此,衆人臉色亦變,匆忙離開,集合隊伍去了。

“你二人,隨我去城頭。”指了二名護衛,李存義來到城門處,登高樓,向外面一望,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亦是皺起眉來。

戰鼓震天。

晨曦的曙光照耀,只見軍容鼎盛,一個個以五百人爲一衛的方陣,踏步而來,一點之下,就有九塊,在中間,一個“王”字的大旗挺立,威勢迫人。

此時太陽不斷上升,普照大地,映得兵器閃爍着亮光,更添殺伐之氣。

“討伐叛逆,討伐叛逆!”猛的,這五千人齊聲吶喊,震天動地,頓時使太素縣上下,無不變色。

第94章 瑞雪(下)第232章 關稅(上)第51章 仙方(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81章 大變(下)第89章 落定(下)第93章 產子(四)第177章 敕封(下)第66章 選擇(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47章 吐血(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73章 豐收(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6章 封賞(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90章 賞賜(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5章 易命(下)第90章 賞賜(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12章 能吏(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73章 絕境(下)第81章 大變(上)第76章 急返(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3章 婚禮(上)第320章 趨勢(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149章 桑姑(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144章 宴(下)第67章 選擇(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97章 合圍(下)第1章 奪舍(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60章 出山(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287章 決意(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91章 神道(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92章 產子(一)第60章 出山(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106章 繼位(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119章 通途(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5章 易命(上)第238章 伊動(上)第119章 通途(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48章 天意(上)第93章 產子(三)
第94章 瑞雪(下)第232章 關稅(上)第51章 仙方(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81章 大變(下)第89章 落定(下)第93章 產子(四)第177章 敕封(下)第66章 選擇(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47章 吐血(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73章 豐收(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165章 送行(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6章 封賞(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90章 賞賜(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5章 易命(下)第90章 賞賜(上)第262章 金陵(上)第12章 能吏(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73章 絕境(下)第81章 大變(上)第76章 急返(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3章 婚禮(上)第320章 趨勢(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149章 桑姑(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144章 宴(下)第67章 選擇(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97章 合圍(下)第1章 奪舍(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76章 天譴(上)第60章 出山(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287章 決意(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91章 神道(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92章 產子(一)第60章 出山(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106章 繼位(下)第263章 尋思(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119章 通途(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5章 易命(上)第238章 伊動(上)第119章 通途(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48章 天意(上)第93章 產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