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終定(上)

開明縣縣衙,自打李氏父子歸來後,便陷入到死寂當中,本來溫和有禮的李承業,這幾日,有些喜怒無常。

向來有威嚴的李存義,就更讓下人小心翼翼了。

與文陽府城熱鬧喜氣情況正相反,自從觀禮歸來後,李家人皆沉默許多。

這並不意味着,上面發下來的遷縣消息便能壓得住,只幾日,整個縣城均已傳開,李家,要遷移出開明縣了。

一時之間,縣城內人心浮動。

夜已深,李存義書房內,卻燭光仍亮着。

儒雅的開明縣知縣,此時正就坐於書桌前,面現倦容。

在他面前,展開着一份文書,上面內容,雖然已經不知道讀了幾遍,卻還是觸目驚心,使他感覺好象有劍刺心一樣。

“……開明縣知縣李存義治政寬厚,甚得人心,本鎮甚重之,特轉爲太素縣縣令,縣衙衆官可隨之。李承業年少有爲,特賜正九品營正之職,歸屬太素縣。”

“……燕山都宣武校尉陸忠成和錢信,各率其衛,駐紮太素縣,以防長定鎮襲擊。”

“……任命王彥爲開明縣縣令。”

“……以上任命,立時生效,不過嗣子大典後,再各上任。”

別人或許一時看不出這其中之意,他卻一眼便明瞭,這是大帥不信任自己,想要動李家根基了。

只不過,雖然自己已經作出了決斷,但是還有幾分僥倖和試探。

自己的兒子,娶大帥義女爲妻,這大帥也要給他李家幾分薄面吧?

在這大典儀式上,父女相見,多年情分敘上一番,事情便能有所轉機,也說不定。

可是大典上反而大帥發出了明顯疏遠的政治信號,這可是大事,李家的黨羽的確盤根錯節,但是並不是固若金湯,一旦大帥疏遠,那些趨炎附勢的人,只怕立刻會散去大半。

目光落在這文書上,李存義再仔細看了幾遍,心中嘆息不止。

終究還是成了定局。

這時候,門外傳來輕輕釦門聲:“夫君,給你煮了些銀耳粥,趁熱喝些吧。”

夫人李張氏聲音,從外面傳來。

李存義這時也覺有些餓了,略將桌上文書收拾一下,方對門外說着:“進來吧。”

門被推開,一婦人從外面進來,只見她手中有一托盤,上置一小盞香氣四溢的粥,婦人輕移碎步來至他面前,將粥輕輕放下,又將湯勺擺好。

這纔有些憂心的看向李存義,勸慰的說着:“夫君,公務再忙,也要顧及身體。”

李張氏乃是李存義續絃之妻,也是出身大族,年輕雖輕,卻很是賢惠,倒讓李存義甚愛之。

“夫人,我知道,這不是最近出了點事嘛……咦,這粥倒是味道很奇特。”端起小盞,輕輕吹一口,潤粥緩緩入口,頓時,一股清香,入了舌尖,將他心中鬱結之氣,頓時驅散。

李存義很是享受的閉上眼,嘆息一聲,睜開眼,看向自己夫人:“這粥,怎和平常銀耳粥不同?”

李張氏盈盈一笑,說着:“這是媳婦尋來的方子,說是去火很是有效,我見了,便要了過來,也做了這麼一盞,想讓夫君品嚐一番,若真是可口,以後我讓廚上也學着來做。”

“你們倒是有心了。”妻賢子孝,這倒讓李存義心中漸漸平靜下來。

這粥賣相很是好看,他食慾頓起,便一口吃了。

李張氏便站在一旁,見夫君將這粥一口口喝光,這才笑盈盈將碗盞收了去,欲出去,卻被丈夫喚住。

“對了,你今日可曾見到承業?若是見到他,讓他到我書房一趟,我有事找他。”

“是!”李張氏順從應了。

見丈夫不打算歇息,做妻子的,也不好再說什麼,隨後,李張氏便退下了。

又過一會,李承業從外面走入。

“父親,您找孩兒?”

“你過來坐,爲父有事問你。”李存義一指對面那坐位,說着。

“諾!”李承業在父親面前坐下,卻只敢正襟危坐。

李存義也不去理會,只說着:“承業,爲父問你,昨日大典,你有何感想?”

李承業沉默片刻,突然撩衣服跪倒在地:“父親,孩兒不孝,是孩兒任性,在田紀事上,牽連了父親。”

李存義嘆息着,將長子從地上扶起,說着:“你怎麼還不明白,這田紀以及周竹,都心向我李家,若我李家連這小小幼兒都無法庇佑,豈不是寒了他們的心?爲父並不怪你搭救這田氏後人,爲父也認爲,這事是無法避免。”

“只是大帥命我改任太素縣縣令,遷離開明縣,這還罷了,我們大可讓人認爲這是器重,但是昨日宴會排席之事,使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這是大帥對我李家起了疑心,這纔是最致命之處。”

“畢竟此時,我們的寄人籬下,那些人投靠李家是沒有錯,但是卻只是趨炎附勢,一見到我們失了大帥歡心,就會立刻疏遠我們。”

“你說說,你怎麼樣應對吧!”李存義盯住長子,認真問着。

李承業心裡就是一涼,心中明白,就是父親在對自己進行考覈,自己雖是長子,還有着承業這個名字,下面卻有兩個繼母所生幼弟。

這李家看起來,似乎合法繼承權固若金湯,但若不善於經營,卻隨時可能是爲他人做嫁衣裳。

低下來,略微沉吟,李承業回答的說着:“父親,大凡之興,不僅僅要恩澤和黨羽,這些趨炎附勢的人不可不有,少了他們就無法成事,但是卻也不是關鍵,現在大帥威烈還可震服全鎮,這就是秋霜寒打,大浪淘沙。”

“這時還跟隨我們的人,就是可依重,可重用的忠臣賢臣,我們李家就要與之君臣同心,共圖大業。”

李存義聽着,“嗯”了一聲,說着:“你這點說的還可以,但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我們李家的根本都沒有了,再怎麼樣忠賢,又豈會依附?我們李家怎麼樣度過這個秋霜寒打呢?”

這問題很是嚴酷,李承業想了一想,就說着:“成事之初,唯在於望也,往昔謝玄明,十數年屢戰屢起,流落各地,但是名望滿於天下,就算漂泊之時,還有着大批人跟隨,最後在五十歲時崛起,典定了謝家三世基業。”

“父親大人有名士之稱,兒子不才,若是能建聲望,卻不必一城一地之得失,到時只要手上有數百兵,就可觀蜀地甚至天下,而崛起於縫隙之間。”

這話還是上次施維行說了,李承業回去反覆思考,眼界大開。

聽完之後,李存義半晌無語,嘆息一聲:“你呀,唉!果然如此!”

李承業低下頭,一時說不出話來。

一雙大手,按在他的肩上,父親的話,繼續着。

“兒子,你的志向,爲父又豈會不明白?萬物初出,三難必至,睽者,天之難,要的是你的眼光。蹇者,地之難,要的是你的心胸。解者,人之難,要的是你的人爲!”

“爲父之所以問你這些話,不是責備你,而是要堅你之心,愈是艱難,愈要精誠,不經此難,不成龍虎。”

“吾兒,你可知我們的李家的根基?”

“父親……”李承業猛擡起頭,驚訝的看向父親。

只聽李存義語氣沉重的說着:“現在也是和你交底的時候了。”

李承業閉住呼吸,等待着。

“汝曾祖李裕,遷移到了蜀地,當時天下還沒有大亂,爲郡丞之職,爲官清正,死後擇地入葬。”

“入葬七日後,就有着道士前來,和你祖父李冀相談,說我們李家機緣湊巧,天機暗合,已經入葬龍脈,日後必有大貴。”

“只是龍脈還需天機驅動,必有三代潛龍,只是龍氣珍貴,不可浪費,如果提前掌了兵權,殺戮之事多有耗費,不利騰飛,因此你祖父劉冀開始,就專心文事,治政一方,利益百姓,積累陰德。”

“而我繼之。”

“三代潛龍,你曾祖李裕主持龍運,是一代也,你祖父劉冀轉爲文職,治政一方,也是一代也,而我是第三代,我李家之望就在你身上。”

“正因爲勃發,所以有難,此難歷過,往今以後,無事不吉,但是你的選擇,也決定着我李家的命運,所以我一直嚴於要求你,你可知曉?”

聽聞了這些消息,李存業終於大悟,原來李家還有這秘聞。

而父親是英才,卻一直表現的中規中矩,在他需要支援時,每每提供援助,自己有野心,曾經也看不起父親小心謹慎之舉動,可現在看來,到底是自己太過稚嫩了,父親是甘於當潛府啊!

若非父親小心做事,以王遵之那性情,又豈會容忍李家在開明縣立根如此之久?

李承業的驚訝和感動,落入李存義眼中,這位中年人,再次拍拍兒子肩膀:“承業,我曾經說過,你是我李家麒麟兒,現在,這話依舊奏效,李家未來,就看你了。不要讓爲父失望。”

“父親,承業知道了。”李承業眼圈一紅,差點落下淚來。

李存義又說着:“現在局勢已定,怕是無挽回餘地了,這幾日,就準備遷縣事宜。白天爲父已接到通知,王彥已經前來了,我們必須在幾日內完成事情。”

頓了一頓,又說着:“你二個幼弟才四五歲,這事他們參與不了,我已經準備把他們送到江南,我已經購買了莊園,又有着張家照應,短時間內不會有問題,以後的事,哎,天機蒼莽,各憑天命吧!”

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187章 王業(下)第136章 出兵(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30章 再得(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75章 想先誅(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134章 機會(上)第17章 藉口(下)第1章 奪舍(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08章 獻城(上)第4章 出擊(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3章 山民(上)第32章 破局(下)第138章 對比(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50章 造鼎(上)第326章 消息(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53章 大喪(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66章 影響(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39章 觀禮(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06章 繼位(下)第90章 賞賜(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66章 影響(上)第255章 出船(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108章 獻城(上)第71章 喜事(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21章 入門(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288章 起兵(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55章 出船(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96章 決意(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49章 病變(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1章 奪舍(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97章 合圍(下)第51章 仙方(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44章 宴(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60章 出山(上)第12章 能吏(下)第153章 大戰(二)第31章 嗣子(下)第73章 豐收(下)第56章 疑心(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287章 決意(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51章 仙方(下)第280章 盧高降(下)
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187章 王業(下)第136章 出兵(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30章 再得(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75章 想先誅(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134章 機會(上)第17章 藉口(下)第1章 奪舍(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08章 獻城(上)第4章 出擊(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3章 山民(上)第32章 破局(下)第138章 對比(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50章 造鼎(上)第326章 消息(上)第301章 說降(上)第53章 大喪(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66章 影響(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39章 觀禮(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06章 繼位(下)第90章 賞賜(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66章 影響(上)第255章 出船(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108章 獻城(上)第71章 喜事(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21章 入門(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288章 起兵(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55章 出船(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96章 決意(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77章 敕封(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49章 病變(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1章 奪舍(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97章 合圍(下)第51章 仙方(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249章 潛勢(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144章 宴(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60章 出山(上)第12章 能吏(下)第153章 大戰(二)第31章 嗣子(下)第73章 豐收(下)第56章 疑心(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287章 決意(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51章 仙方(下)第280章 盧高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