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

“上次閱乓,其實不少人都參觀,雖然不是正臺,但是管中窺天,僅從表面看到的王弘毅實力,都讓各人暗暗心寒。

在場的人,都有一種感覺,這次展現的力量,是充滿着朝氣,帶着一股摧枯拉朽的氣勢,似乎無人可以阻擋。

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卻使不少人深深震撼。

這消息當然就立刻被有心人收集了而去。

十三司王從門上前行禮,稟告:“我們的人在前幾個月就安插成都,不過最成的也只是一個小妾,其它方面插不上手。”

“這次成救出了宋老大人,卻是有多方支援。”

“宋家的底涵?”王弘毅問着,這些日子來,宋家安插的人手,不斷和十三司配合,自然等於被掌控,這大大加強了十三司的力量。

“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成都七家道觀聯手,使監獄副長曹射,半夜時以職權調了包,直接帶着人出了監獄。”

“微臣暗中監查,實是觸目驚心,真是盤根錯節,滲透井市,無所不包,而且,還和咒禁司的二個咒禁司有着聯繫,我們追查到後來,卻是五百年前紀敏之,道號青蓮真人的道統。”

說着,將一卷資料,交給了王乒毅。

王弘毅拿過,耐心的讀了,這青蓮真人原本是散修,獲得二卷天書領悟真言,到了蜀地建立道脈,五百年來已經漸漸成爲了蜀中第一派。

王弘毅坐得久了,想動下身子,但是看着這些資料又坐回了身子,神色變得凝重,怔怔的凝視着遠一點的窗口,良久,嘆息一聲:“真是臥龍藏虎!”

“這些事,由你和他們合作,別打草驚蛇了!”說着又問着:“現在紙甲發放情況怎麼樣?”

“主公,紙甲司自今年二月開始製造,又擴大了規模現在總計造出一萬一千六百套紙甲,現在加班加點,最早在今年十一月就可造出二萬套。”

“杜恭真的情況呢?“王弘毅間着。

“杜鎮和魏鎮之間一直有着聯繫,特別是最近一些日子,來往極頻繁,我們十三司初建,實在無刺探情報,只得了隻字片語一——據說就是要借道。”,

“借道出兵?這可臣服有什麼區別?”,王弘毅不由扯笑的說着。

這世界春秋戰國還是與地球類似,這借道出兵就是假途滅貌,有着這教訓誰都不敢輕易借道。

“不錯,你差事辦的不好……”退下吧!”

“是!“王從門應着。

“叫張攸之進來吧!“王弘毅順便吩咐一聲,端茶啜着,才過了五分鐘就見得張攸之進來了。

張攸之步履從容,腳下穿着木屐,秦秦有聲進來。

王弘毅微笑,見他行禮,就溫聲說着:“起來,不必多禮你先坐。】,

半年的官員和參政軍機生涯”使這人起了很大變化,原本是才子氣息雖然風流卻失之於濃重。

現在,九品官服,洗得乾乾淨淨,眉宇平直,黑幽幽的眸子帶着精神,細抿着嘴脣,有着隨時都在凝神聆聽王弘毅說話的儀態。

對王弘毅來說人才是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器宇這往往就是先天命格。

第二就是凝重,這是當了官受了體制給予的官氣養出來的威儀,說穿還是衆生之力,雖然張攸之不是百姓的直接父母官,但是還是受到了供養。

二郡二十萬軍民,都是臣民“他們日日夜夜的氣息,不斷被王弘毅的“王制”所吸取”因此產生着“龍氣”。

這是“人道龍氣,“與風水的地龍之氣,有着區別。

王弘毅作爲潛龍之主,顯然受用着最大的份額”這日日夜夜的供養,使王弘毅的命格和氣運不斷潛移默化的改變。

又按照品級,供養着上下官員,按照體制,每品都有定數。

所以張攸之雖然不直接管着百姓,甚至許多百姓都不知道,但是他是合的正九品官,照樣可以獲得正九品的官氣供養。

他本身命格器宇就不凡,一受這氣,就如久渴遇到甘露,半年時間,形氣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繃這就叫凝重端莊。

第三就是練達,這和前面二者沒有直接關係,卻是經驗、閱歷、才能沉澱出的幹練,往往能折射出人的具體才能。

王弘毅看着這張攸之,已經有了幾分“器宇不凡凝重端莊深沉練達”“不禁暗贊。

就連王弘毅自己,也覺得看了此人,就忍不住垂愛,這種人才,一見就令人欣賞,到底是前世就突出的大才,給點陽光就燦爛,相比之下,薛遠就遠遠不如了。

薛遠受了七品,不但享着七品給予的氣運,還由於直接爲父母官,因此有額外的感恩,這日日夜夜積累起來資本也不少n

可是潛移默化改變,到現在卻還沒有眼前此人的氣宇軒昂,這就是命格差別了,看了此人,就想起了樊流海…——這將也是如此。

這就是現在手下最強的文武二人了。

“杜鎮和魏鎮最近一些日子“來往極頻繁,據說就是要借道。”,王弘毅微微笑的說着。

“這就是要求臣服,杜恭真很難下這決心吧?“張攸之皺着眉說着。

“不錯,但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這事你有什麼看呢?“王弘毅當了上位者這樣久,學會了先詢問臣子的意見,再作決定。

這步很簡單,卻很關鍵,兼聽者明,而且還不容易露怯。

張攸之笑了一下,說着:“魏存東和杜恭真,都是大將,打了一輩子仗,魏存東屢戰屢勝,連奪三郡,但是統一東益州的事,就受阻於杜恭真,心裡豈沒有怨恨?”

王弘毅心裡有着思量,卻傾身問着:“正因爲此二人都是大將,會不會聯合起來呢?”

張攸之端坐,舉着扇子輕拍,說着:“主公說的是,以這二人的見識,都知道主公纔是大敵,若是二鎮都在我鎮周圍,必會聯軍進逼。”

“可是東益的地形,杜恭真夾在我們之間,魏存東要攻打我鎮,必通過杜鎮,這是杜恭真接受不了的事。”

“現在,魏鎮比我鎮要強,但魏存東年老,已經不是可以託付的人,這就是杜恭真猶豫不定的主因。”

他頓了一下,又說着:“現在情況,若是我鎮進逼,杜恭真這等大將,說不定真下了決心,投靠一方——魏鎮有六成機會。”

“現在這時,我方鎮之於靜的話,魏存東卻會急着壓迫杜恭真,杜恭真是大將,剛烈直道,一旦受辱,往往不肯罷休,這時,投靠我鎮舟反而有六成。”

“如此拖延着時間,轉眼之間就是冬日,魏存東的身子骨,斷無在冬春出兵”到了明天四五月,我鎮已經好整餘暇,兵強馬壯”這時魏存東必出兵攻打杜鎮,趁此相戰時,等候時機,一旦出兵就要首戰能勝,只要損失不大,杜恭真必降我鎮。”

“到時候決戰於野,只要一舉大勝,魏存東的身子骨,必承擔不了,到時,三郡紛亂,主公可從容取之,一統東益州。”

“主公拔於我出之蓬蒿,受恩如此深重,焉敢不盡力策劃,唯臣見識陋淺,只有此計耳,還請主公恕罪。”

說完,張攸之再行一禮,說着。

王弘毅仰着臉想一陣,笑着:“鎮之於靜是其一,急者越迫緩者越裕是其二,獠蚌相爭是其三,首戰必勝促其投靠,又一舉擊潰以定大局……”你這話我越想越是有味道“的確是洞察如火。”

突然之間,王弘毅想起了三國。

官渡之戰後袁紹病逝,曹操進攻連戰連捷。

曹軍諸將都想乘勝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時,先前力主北進的郭嘉卻力排衆議,獨進奇策,建議退兵。

袁譚和袁尚,急着壓迫,他們一定會聯合抗擊,如果暫緩用兵,他們會爆發內訌。

郭嘉建議曹操裝作向南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

果然曹軍剛回到許昌袁軍生變的消息就已傳來。

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詩袁尚各個擊破,因爲郭毒的妙計。這一仗贏得輕鬆又順利,損失極小。

現在這時,也是一樣,急者越迫緩者越裕”沒有絕對的實力,誰先壓迫杜恭真,往往逼着杜恭真轉投一方。

想到這裡,王弘毅已想定了,說話便十分從容,凝視着張攸之:“先生你說的不錯,此戰若勝,先生居首!”

說着一笑,仰身靠向椅背,又說着:“我本想派人遊說杜恭真,看這情況不要了。”

“主公,遊說還是要的,派人去遊說,杜恭真才能確定我們的心意,來個左右奉源搖擺不定,若是我鎮什麼人都不派,倒使他心中猜忌了。”張攸之笑笑說着:“只是遊說不必焦急,讓杜恭真知道我們的心意就可。”,

這樣說着,王弘毅連連點頭,說着:“你連這一層也想到了,果是周詳。”,

就在這時,遙遙聽見外面傳來陣陣鐘聲。

這是中午時分,城中上林寺的鐘聲,鐘聲悠揚,遠播四方,餘韻迴盪在室內,想起了剛纔所說的“鎮之於靜”,兩人都有所神會,不說話傾耳而聽,一時都覺得塵俗盡洗“淡遠醇厚。

天人交運,往往有所共鳴,人生之味,幾察可比。

第331章 逃亡(上)第68章 滅亡(上)第18章 大怒(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91章 神道(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189章 雪景(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312章 轉運(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3章 山民(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32章 破局(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68章 滅亡(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167章 降表(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134章 機會(上)第59章 引戮(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99章 懸首(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71章 喜事(下)第4章 出擊(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105章 論鎖(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19章 破寨(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6章 封賞(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32章 破局(下)第116章 水師(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43章 破關(上)第174章 氣運(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52章 金子(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285章 預兆(上)第305章 洛陽陷(上)第264章 尋思(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33章 崩解(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4章 出擊(下)
第331章 逃亡(上)第68章 滅亡(上)第18章 大怒(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91章 神道(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189章 雪景(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312章 轉運(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3章 山民(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32章 破局(上)第320章 趨勢(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68章 滅亡(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167章 降表(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251章 大戰(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168章 火器(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134章 機會(上)第59章 引戮(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99章 懸首(上)第197章 失意(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71章 喜事(下)第4章 出擊(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105章 論鎖(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19章 破寨(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6章 封賞(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32章 破局(下)第116章 水師(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43章 破關(上)第174章 氣運(下)第309章 挽回(下)第52章 金子(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285章 預兆(上)第305章 洛陽陷(上)第264章 尋思(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33章 崩解(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4章 出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