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

江陵至金陵關鍵是太近了,沿江行舟,數日就到,幾個來往,只花了十數天,就完成了荊州大變。

而成都到金陵,水路並用,卻要一月,這就是差距。

自上庸而下,大軍從漢中到上庸,急行軍要七日,正規行軍要半月,纔在上庸修整三日,就接到了荊州大變的消息。

“若奪江陵,水師沿江而下,數日可攻金陵。”王弘毅不勝感慨,這就是上游對戰下游的優勢。

第二日,大軍起拔,舉向新城郡。

新城郡本管轄巨大,後分出西部,置上庸郡,轄境縮小。

孫昌據上庸、新城、襄陽。

王弘毅接下來,就是攻打着新城郡。

留下來處理上庸事宜,自然是準備的官僚班子,上庸七縣,都是這樣,留三千人,在此地清理殘餘勢力,已是足夠了。

不到兩日,大軍來到了新城郡郡城外,大軍包圍了郡城,而在郡城外不遠處駐紮軍營,沿途卻還是有些戰鬥。

軍營扎完後,各長官巡查着營地。

劉果是廣武都指揮使,他是先代的舊將,現在自然受到重用,這時,巡查軍營,看到又一批新上戰場的士兵已適應了節奏,正在默默擦拭甲兵,打掃營地,執行着巡邏,不由暗暗頷首。

隨着更卒營體制的建設和完善,由大量富有經驗的老兵充入當教官,並且訓練的時間漸漸擴大到半年,這幾批輪換上來的新兵,雖未經戰陣,卻無論是體質,服從,還是戰鬥,都比以前拉上去的新兵,出『色』了不知道多少。

可以說,只要經過幾次見血的戰鬥,蜀軍一萬就可打贏二萬敵軍,天下無敵並不是夢想,而是事實。

並且也許是由於主公親征的緣故,軍隊要人有人要糧有糧,物資供應絕不缺乏,想到這裡他嘴角不由『露』出一分笑意。

巡看中,突一火長沖沖快步過來,趨身半跪:“將軍,國公有召!”

劉果說着:“知道了!”

突面上一涼,點點雨點落下,有人輕呼了一聲:“又下雨了!”

春雨啊,這是好事,劉果思量着,卻已經立刻去了主營。

中軍大帳,燈火通明,衆將羅列階下,劉果過去,發覺來人已經一半,再等片刻,衆將都來了。

王弘毅“啪”的一聲,營帳內鴉雀無聲。

“報!郡城內有消息傳出!”這時,早已經等候的親兵喊着。

“講。”

“根據消息,我大軍抵達城外,郡城內已是『亂』做一團,守城將領中有三分之一,毫無鬥志,其中有幾人甚至向太守提出歸降,雖然被太守盧聰關入大牢,可卻沒有當即斬首,城中已流言四起,百姓惶恐不安,街道上基本看不到行人出沒。”

“還有什麼?”

“主上預先安『插』的十三司百戶,率人已經半公開活動,在策反事上有了些成果。”

“半公開?這百戶是誰?”王弘毅微微一怔,半公開意味着不再照顧隱秘,很容易被發覺。

“是百戶高路,言主公大軍壓境,無需隱瞞,最多一死耳。”

王弘毅聽了,又是一怔,不由一笑,說着:“善!”

情報聽完,王弘毅的心情還是很不錯,本就對平定這新城郡沒有壓力,話說這上庸、新城、襄陽三郡,本是孫昌所有,在第一城時,說不定可以集兵抵抗,在上庸失陷後,實際上沒有反抗餘地了。

如果孫昌敢出兵野戰,或者在新城郡抵抗,求之不得。

不過孫昌沒有,這固然保了根本,卻也使新城郡果熟了,新城郡有兵一萬,被抽去三千,還有七千。

這實力本來就很低,攻打下上庸郡後再來平定這郡,難度一下子降了下來了。

不過能儘量減少折損的話,王弘毅自然還是很高興。

聽着面前屬下的彙報完,王弘毅的面容上,浮現出勢在必得的神情。

“這件事你做的甚好,下去吧。”王弘毅滿意的對着親兵說着,打發掉此人,王弘毅起說着:“城中只有七千,等會就去勸降,若是不降,再攻大不遲,張卿,這次議的還有一事,你給大家說說。”

張攸之聽了,應着:“諾!”

轉身又盯看着衆將,說着:“主公先分廂兵和正兵,百姓自十八到三十,必須每年去更卒營訓練,輪流值勤,這就是廂兵,入選軍隊的軍壯,是正兵。”

“正兵之上,又有着精卒、上卒、甲士三級。”

說這裡,張攸之頓了一頓,就見大家都是凝神聆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主公有賞,凡能斬首四級,都可回城,去講武堂修習。”

“主公,這講武堂是何物?”這時,柴嘉踏上一步,問着。

“斬首四級,就是伍長,官職雖卑,但是卻是武職起步,按照我軍軍制,以後都是累級提拔,日後校尉大將都是從中提拔,不可不學。講武堂者,就是授業。”

一說這話,頓時衆將“嗡”的一聲,杜恭真皺眉問着:“主公欲開武舉,授其兵書?”

兵書是嚴格管制的書籍。

“非也,只是授其識字、基本行軍之理,請老兵教之。”王弘毅開口說着:“以使你們能駕御得意。”

古人不缺少豐富的戰場經驗,卻缺乏系統的軍事教育,全靠兵書和實踐。

軍官養成制度,可說是古代的缺失,當然,官員養成也是一樣,長期缺乏系統『性』有效的培養體系。

軍官大家都知道,就說官員吧,大把書生寒窗十年,一下子中舉中進士,然後就直接當縣官,管幾萬幾十萬人,你說這怎麼管理得了?

所以這不是武舉,是十人管,百人管,千人管,萬人管,十萬人管的分級,先是在軍隊實行,以後王弘毅會推廣到政官上——不推廣政官是因爲改變根深蒂固的傳統,導致的反撲和消耗實在太大,還不如先在軍隊空白地實行。

十人管,百人管,實際上都算是士官,就是讓他們學習這層次的內容,王弘毅沒有興趣一下子教導高深的內容,所學的就是識字,聽令,背誦,以及戰術層次的初級的內容。

王弘毅這樣一說,衆將都明白了,並無異意。

王弘毅見又一隻棋不動聲『色』的落下,心中大喜,這不但加強了軍隊戰鬥力,更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一舉多得。

“告訴下面,每戰了結,你們就推舉合適的對象去講武堂修習,時間定爲一個月或者二個月就可!”

“諾!”衆將應着。

一柱香時辰後,王弘毅趕赴郡城。

“主公,郡城已到了。”隨他一同來的張攸之提醒着。

王弘毅聞言,勒住了坐騎。

擡起頭,看了看不遠處宏偉的郡城,卻只是略帶不屑的輕嗤一聲。

在別人看來,可能很是高大的圍牆,和襄陽以及漢中相比,還差的遠。

“主公,可以下令喊話了!”張攸之繼續說着。

“勸降吧!”王弘毅令着。

直接攻城,以現在的情況,不出三天,同樣能攻下此城。

這座郡城在荊南雖算的上城池堅固城牆高厚,可現在城內人心紛『亂』,自己手中握有些籌碼細作,花費些時日,也能達到自己目的。

但能不費一兵一卒便能解決之事,他又何必非要折損些人馬去做?

這城池,出現些破損,修補起來,需人力財力,這些算下來,着實是一大筆費用。

雖然有錢,可不代表便可以這般『亂』花。

片刻,一個嗓門巨大的軍官,在幾個親兵護衛下,策馬向城牆而來,奔到離城一百步的距離,遠遠的停了下來。

這軍官對城上高呼:“城上聽着,我奉蜀國公之令告知爾等,此值『亂』世,蜀國公應天受命,是爲真主,並且重賢重能,對德才者不吝封賞,城上太守和衆將,若是率部歸附,輕者原任原職,重者升賞。”

“這是蜀國公一片愛才愛民之心,再敢頑抗,大軍攻入城內,悔之晚矣。”

這聲音遠遠傳揚開去,城上城下都是聽得清清楚楚,一時之間,城樓上的氣氛,詭異起來。

無人開口說着什麼,可有些人的眼神,已經有些不對了。

看着上面突然出現『騷』『亂』,隨後有弓弩手,向下『射』箭,王弘毅的脣角『露』出了一絲微笑:“害怕了麼?”

“來人。”片刻後,他對身旁的親兵輕喚一聲。

立刻有親兵上前,王弘毅吩咐:“給他們一天時間,一天後不降,立刻攻之!”

“諾。”

夜幕,降臨。

月『色』下,被圍的郡城內,靜寂無聲,除了城頭上巡邏士兵外,對方只圍不攻的情形,使整天緊繃了一根弦的衆人,終是疲憊了。

太守盧聰府內,太守盧聰不安的在房間內來回走動着。

“主公,若是不及早獻城投降,待明日攻城,就很難獲得善果了……您是向外面求援,也不可能有人派兵支援。”太守盧聰的心腹,小心翼翼勸着。

隨着王弘毅聲勢浩大,現在勸降者都明目張膽了。

這樣的道理,太守盧聰又豈會不知。可拱手送人,實在是不甘心。

“王弘毅之前能攻下上庸,實力可見一斑,與其被攻打下來,任由他處置,不如投降。”心腹繼續勸着。

太守盧聰聽到這裡,不由嘆了口氣,說着:“罷了,明日就降吧!”

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53章 大喪(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89章 落定(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98章 舉師(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91章 神道(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97章 合圍(下)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93章 產子(三)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4章 出擊(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274章 晉見(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4章 出擊(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28章 攻略(上)第308章 夜襲(四)第297章 震怖(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170章 竊龍(下)第54章 大喪(下)第7章 鞭打(下)第2章 望氣(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54章 大喪(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50章 造鼎(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93章 產子(四)第47章 吐血(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259章 痛哭(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161章 巨石(下)第97章 合圍(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86章 使節(下)第58章 引戮(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30章 再得(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91章 快意(上)第159章 楚侯(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31章 嗣子(下)第69章 隕落(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71章 喜事(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267章 法會(六)第13章 婚禮(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59章 引戮(下)
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53章 大喪(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89章 落定(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98章 舉師(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91章 神道(上)第119章 側室(上)第97章 合圍(下)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93章 產子(三)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4章 出擊(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274章 晉見(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4章 出擊(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28章 攻略(上)第308章 夜襲(四)第297章 震怖(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170章 竊龍(下)第54章 大喪(下)第7章 鞭打(下)第2章 望氣(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54章 大喪(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318章 惡報(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240章 夜襲(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50章 造鼎(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296章 東郡(下)第93章 產子(四)第47章 吐血(下)第128章 攻略(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259章 痛哭(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161章 巨石(下)第97章 合圍(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86章 使節(下)第58章 引戮(上)第296章 東郡(上)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30章 再得(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91章 快意(上)第159章 楚侯(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31章 嗣子(下)第69章 隕落(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71章 喜事(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267章 法會(六)第13章 婚禮(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59章 引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