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帶路黨(下)

這人的聲音雖不大,卻穿透力十足,在屋內的衆人聽的清清楚楚。

來的是高手!

而且來的還是外人!

這個認知,讓房間內的衆人都是一驚,要知道現在談論可不是尋常事,事關道脈氣數和天下氣數。

普通人聽到了沒有多少關係,有許多辦法可解決,可同是修行人聽到了對話,這就可大可小了。

於是一聽到這聲音,在場幾個道士,都準備亮出武器。

“莫要驚慌。”屋內的中年道人制止住舉動,搖頭笑着:“定是這人到了。”

這人,會是誰?

見師父露出這表情,剛纔又派大師兄出去辦事,莫非是來了同門中人?

衆人猶疑着,收起了武器向着門處望去。

說話間,腳步聲臨近,有人從外面推開木門,步入房間。

外面陽光燦爛,由於揹着光,只隱約看見兩人從外面走了進來。

進了房間,將門關上,在場的衆人看的清楚。

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師兄,在大師兄身後跟着一個年紀在三十歲左右的青年道人。

這青年道人容貌普通,身材並不高大,可是一身清氣,濃郁不散,功果遠在同門之上,就算和師傅相比也不遜色。

青年道人一進房,目光掃過衆人,落到了中年道人身上。

衝着中年道人一拱手,微笑着說:“德陽師兄,許久未見,別來無恙?”

“哎,已老了許多,師弟許久不見,越發的道行精進了。”德陽道人笑的說着,甚至站起身相迎來人。

德陽道人這情況,讓一衆弟子很驚訝,在過去歷史中,師父從來都是對人淡淡,何曾如此熱情過?

聽師父對來人的稱呼,顯然此人是門中人,且輩分不低!

見自己一衆弟子面顯猶疑,德陽道人笑着介紹來人:“這就是爲師多次與你們提起過德樸師叔,你們還不快快向他見禮?”

北明道自金世卿創立,立下了十字輩分:“昭德謹行處,興宗傳承廣。”

不過由於金世卿自號昭陽真人,實際上傳承的只有九字,以後雖輪流,但是首字昭爲了避諱而不用。

德樸,對這個道號,在場的衆人的確並不陌生。

當初金世卿創立北明道,收有七徒,立下七脈,其中德樸就是其中一脈祖師,早就聽聞師父說起過此人,有着極高修行天賦,道行高深,只不過偏愛雲遊四方,難尋蹤跡。

不想次人今日來至面前,從此人氣度來看,道行的確深厚。

“見過師叔!”不管在場衆人心中怎麼樣想,北明道重視戒律規矩,這人總歸是自己的師叔,聽了師父提起,都站起身來,向着來人稽首。

“不必多禮!”德樸擺了擺手說着。

躬身下去的幾人,同時感覺到,一種奇妙的力量,竟然不自覺起身。

這並非所謂的內力,而是一種微妙的道力,起身後,師兄弟幾個互相對視一眼,心下一驚,此人看上去比他們年紀大不了幾歲,道行這樣高深!

見自己弟子退後,德陽道人再次面向了師弟德樸道人。

“師弟,建觀時,想與你聯繫,奈何你雲遊四方,無跡可尋,你今日能到此地,真是大喜事!”

德樸哈哈一笑,金世卿有着道運,收弟子七人,都有些氣運,而眼前這人,雖是第三徒,卻有大福德,因此道號裡甚至有個“陽”字。

而眼下道觀中衆人,都個個身帶清氣,顯是修行有成,這氣運的確隆重。

不過,掃過一眼,德樸道人就說着“師兄,我這次來,可是給你帶來了一個消息,與你剛纔所說之事有關吶!”

“師弟,還請坐下講。”早在德樸道人在外說出這一句後,德陽道人心中就是一驚,這時見對方主動提起這事,自是想知道帶來的是怎麼樣的消息。

德樸道人就座,接過一個弟子奉上的茶水,只抿了幾口,直接開門見山的向德陽道人說着:“師兄這裡離草原近些,得到的草原上消息多些,可對於中原的事,怕是遲緩了一些,師兄你恐怕還不知道,荊州在七日前一統了。”

這話一出,頓時讓德陽道人面色一驚。

“荊州一統了?莫非是……蜀國公所爲?”接到過王弘毅在荊州奪取郡府的消息,聽到這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弘毅。

這是想對了,可惜有些情報,他得到的並不準確。

德樸道人說着:“師兄,蜀國公早自立爲王了,師兄還不知道吧?”

“自立爲王?莫非是秦王?”德陽道人顯是想到了先前朝廷給王弘毅的旨意。

德樸道人搖頭:“非也,並未取號爲秦,自立楚王了!”

“楚王?此人一統荊州……楚侯鄭平原戰死了?”德陽道人臉色凝重,問着。

身爲修行人,自知道,蜀荊二州統一,會給天下氣運造成什麼影響,說白了,天下氣運就這樣多,有人先取了,就步步佔先,別人只得步步後退。

“師兄,你猜錯了,昔日楚侯鄭平原,已經交了降表,成了楚王水師大都督。”

兩件事先後讓德陽道人神色變化。

擁有龍氣的鄭平原,也臣服王弘毅,這真是如虎添翼!

“師弟去荊蜀二地看過了?氣相如何?”德陽道人追問的說着,現在有些明白,師弟爲何反駁自己了。

德樸道人點頭,微笑着說着:“正從荊州而來。”

“師弟剛纔不太贊同我的觀點,可是因楚王之事?”

“正是,現在荊蜀統一,龍氣已成,楚王也可成真龍也!”德樸道人直接說着:“我觀其龍氣,赤色濃郁,法度森嚴,內含紫氣,都是真王之氣。”

“與大汗相比呢?”

“大汗龍氣我也遠遠觀過,黑赤之氣,殺戮大盛,此時相比,單是位格,可以說不相上下,只是楚王是我華夏貴胄之後,自然有些先機,豈是外族可比?中原之主,自當由中原之人所佔,要是無可奈何也就罷了,現在有着楚王這一人選,師兄又何必非要捨近求遠?”

“這個……”德陽道人聽到這裡,不禁沉默下來。

本來的確想好了,要帶着門下,北上拜見大汗,以帶路進攻中原。

此舉不但可以搶奪先機,使道統興旺,並且還可以作大功德。

只要黑龍入主中原,所行殺戮就是應劫而起,這時上言少殺,不管有沒有用,就有一場功德。

話說前朝,一個卸任的官員返回老家,途經大湖,對着水神的塑像出言不遜。

當晚官員做了一個夢,夢見水神派手下的神將綁到水底官府,要治他的不敬之罪。

一開始官員還力圖辯解,當水神從倉庫裡搬來的竹簡木簡堆滿了大廳,上面記載着官員一生中無數貪贓枉法的劣跡和欺男霸女的惡行,自覺罪孽深重難免一死的官員表示願意認罪伏法,水神依照慣例把記載有他以往的功德的一張薄薄的文書拿出,放置於天平之上進行稱量。

結果出乎預料所有人的預料,代表功德那一張薄薄的黃紙重愈萬斤,任憑小吏把堆積如山的竹簡木簡放在天平上,天平的另一端始終紋絲不動。

“君之功德非但抵消生平罪孽有餘,尚可遺澤後代。”官員自然知道一生中做過多少缺德事,可怎麼也想不起自己有積下這樣多功德可抵消罪孽,於是提出自己是否能看看這張紙。

當從水神手裡接過文書,官員發現是十多年前,朝廷欲增加天下三成鹽稅時自己所上請求朝廷撤銷決定的奏疏,大惑不解的官員請水神說明箇中緣故,水神說:“君當日上此奏疏心無雜念,純爲天下蒼生祈耳!此事可抵十萬功德,非常人可比。”

大惑不解的官員又問:“鄙人的奏疏朝廷並未允准,那因何可以算作功德呢?”

水神笑道:“正因奏疏未準,才抵作十萬功德,若是真能完成此事,君便功德無量了。”

所以說,上言少殺,就是功德,要是能稍微影響,就是數萬百姓,這就是大功德了。

而有此功德,又扶龍庭,本脈甚至整個北明道,都可大興,所有計劃都計算好了,可師弟帶過來的這個消息,卻讓他不得不遲疑下來。

荊益統一,王弘毅龍氣已成……這誰纔是真龍之主?

“師弟,既你這樣說了,我沒有不信,那楚王龍氣已成這事,必是事實,但草原大汗龍氣勃發,勢不可擋,這兩人氣運上誰高誰低,誰承天命,還未可知……”說到這裡,德陽道人嘆了口氣,閉口不言。

德樸道人見師兄這樣猶豫,有些心下不樂。

但他知道,這事非同小可,事關着道統延續,更事關着很多人的性命存亡,於是只是微微皺了下眉,說着:“那以師兄的意思?”

德陽道人沉吟片刻,說:“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啊。”

“師父,楚王龍氣已起,去輔佐於他,總比去輔佐外族入主中原強!師父……”這時有人已是忍不住開口說着。

“哎呀,你枉費修道人,修道就要體天心,去人慾,這漢夷之辨,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我們只要上承天命,下修功德氣運就可,既然天命在胡說,我們帶路就是上應天命啊!”

又一道人持不同意見,說:“這事哪有這樣簡單?師父師叔不是已說了麼?楚王和大汗,二人在氣運上高低未分,實在不好推斷,到底誰纔會是真龍!這時選擇錯了,將來鼎定之時,不僅你我會遭天譴,就是我門之道統,也會受損,這事可是兒戲?”

“依師兄所言,只能這樣等下去了?”

“不是等待,但是總要避免匆忙結論,難道倉促行事,事後悔恨,纔是對的?”

“你們先住口!”被弟子幾人爭辯,吵的有些不悅的德陽道人開口:“這事非同小可,自有我們商議,你們吵什麼?”

他的話,讓在場人立刻沉默下來。

無論是選哪一個,看來都有着巨大風險,他們雖修行不低,可根基不深,要是貿然行動,只怕真會前功盡棄,道統盡毀。

對道人來說,這些極是可怕,自是不會胡亂行事。

一時間,屋內的氣氛冷了下來,大家都在思考。

當然,德陽道人知道,這時選擇對了,自然可以讓門派扎穩根基,可要是選錯了,就不止是道統衰敗這樣簡單,所有門人都會受到牽連,就是仙去的祖師爺,都會受到巨大牽連!

想到祖師,德陽道人心中一亮,當年祖師可是仙去前大悟,寫下天機,卻幾乎明確,草原大汗纔是真龍。

而且,雖然祖師傳七支,可是七支內也有爭奪,也有氣運深淺。

德陽道人氣運最隆,卻是受到格外優待,去草原是十幾年師傅就秘密定下的大計。

想來想去,天平漸漸傾斜,心中一定,就說着:“師弟所說甚是,這荊蜀之主,和草原之主,目前難分高下,但是這時也是我們投靠扶龍庭的機會,要是等到天下鼎定,再去投靠就泯於衆人,只怕分不到氣運功德了。”

說到這個,就算是德樸道人也不得不承認,的確是這樣,於是問着:“那師兄的意思是?”

“師弟你可知道,師傅爲什麼分化七支?”德陽道人意計已定,就從容問着。

“唔,難道是分籃之計?”

“正是如此,所謂雞蛋不放在一籃之中,既然現在真龍無法分辨,就依師傅舊計,我這一支還去投靠大汗,而你率支投靠這楚王,別的分脈也可選擇別的去路。”

“只要不是都選錯了,自然就有一支扶龍庭成功,得大量氣運功德,雖然這樣相互抵消,扣去了部分,總比沒有好,到時候,整個道脈就存活下來。”

“扶龍庭的機會難尋,誰能成功,誰就是主脈,別支失敗的罪孽,只要有着主脈照應,雖然可能極衰頹,總能存活一線,就可慢慢行事彌補,等到了下一朝再作興起打算……師弟,你覺得如何呢?”

這也是決定誰是主脈的關鍵了。

德樸道人皺着眉,想着,過了會,不得不承認師兄說的有點道理,當下嘆的說:“師兄所言有理,那我們就這樣辦吧!”

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30章 厚重(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50章 造鼎(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144章 宴(下)第87章 一人活(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2章 望氣(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48章 天意(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132章 雙喜(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144章 宴(下)第50章 造鼎(下)第255章 出船(下)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98章 信使(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78章 就仕(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108章 獻城(上)第266章 法會(三)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8章 大怒(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60章 出山(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37章 暗流(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312章 轉運(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134章 機會(上)第2章 望氣(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章 奪舍(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44章 來由(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4章 狐疑(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82章 憤憂(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14章 狐疑(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148章 皇商(下)
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30章 厚重(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298章 天兆(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50章 造鼎(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62章 從軍(上)第144章 宴(下)第87章 一人活(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118章 度江(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233章 誅滅(下)第2章 望氣(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48章 天意(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132章 雙喜(上)第212章 青色(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319章 長安(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144章 宴(下)第50章 造鼎(下)第255章 出船(下)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98章 信使(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78章 就仕(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108章 獻城(上)第266章 法會(三)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8章 大怒(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60章 出山(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51章 大戰(下)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37章 暗流(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312章 轉運(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327章 應命(上)第195章 餘烈(上)第134章 機會(上)第2章 望氣(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章 奪舍(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44章 來由(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14章 狐疑(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59章 痛哭(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82章 憤憂(上)第9章 修氣士(上)第278章 焚燒(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14章 狐疑(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148章 皇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