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雪景(下)

禮部尚書虞昭越班站出,跪下叩頭,奏着:“王上,王上先前有旨,令禮部釐定官制,禮部已議定,上奏王上。”

“依王上旨意,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覈、升降、調動,長官爲尚書,正三品,僅一人,副官爲侍郎,正四品,左右兩人,下面設司,司之長官爲郎中,正五品,副長官爲員外郎,從五品,其屬官有主事,正六品。”

“禮部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之政令,尚書一人,正三品,其它一如上制。”

“戶部掌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一切財政事宜。”

“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隸、按覆讞禁之政。”

“工部職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

“又依王上旨意,建樞密院和兵部。”說到這裡,衆人微微變色,恭謹聽着,只聽虞昭朗郎而說着。

“兵部依制,掌武職選授和處分……”

這就是說,兵部具備着對軍隊的人事管轄和任免權。

“……以及更卒營和軍籍、軍械、關禁、驛站。”

也就是民兵系統,和士兵的選拔,還有着武器,都歸於兵部管轄,全國的關禁和驛站也是同樣。

“樞密院掌全軍日常訓練計劃之權,爲王上參謀軍機。”

“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樞密院有統軍之權而無出兵之令,此爲永制。”

“此時,樞密院和兵部都釐定正三品。”

實際上就是文職和武職的區別,兵部雖管人事,卻是文職,樞密院都由武職任之。

“依王上旨意,地方設省、郡、縣三級,省正三品,郡正五品,縣正七品,各級官品依制在附文。”

“依王上旨意,以上都是本官,又有爵和散官二種。”

“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公授田一萬畝,蔭三百戶,儀同正一品,許有兵一隊。侯授田七千畝,蔭二百戶,儀同正二品,許有兵四火。伯授田五千畝,蔭一百五十戶,儀同正三品,許有兵三火。子授田三千畝,蔭百戶,儀同正四品,許有兵二火。男授田一千畝,蔭五十戶,儀同正五品,許有兵一火。”

“以上又都世襲罔替,又有三級民爵——國士、公士、郡士。”

“民爵不世襲,各賜田、免役,國士儀同正六品,公士儀同正七品,郡士儀同正八品,一任終身。”

這實際上是王弘毅日後針對有功的社會人士的頒發的爵位,相當於英國的爵士。

“又有散官,有官名而無職事,有俸祿,賞賜或者退休,論品授祿,附錄如下。”虞昭念着。

一直唸了半個小時,才把本官、散官、爵位三種重要的制度唸完。

王弘毅聽了,臉上帶着微笑,掃看羣臣,問着:“衆卿對此有意見不?”

這種大事,都是在王弘毅指點下進行,誰敢有異意,當下伏身說着:“王上聖明!”

王弘毅一笑,又倏地的停住,說着:“那就以此頒旨用璽吧!”

這些話,不是一道旨意,總計三道,實際上都已經潤色寫完,這時,一個太監託着王旨,一個太監託着新雕刻的楚王玉璽而上。

又有太監舉着書案而上,放到了王座前。

王弘毅親自動手,思考了一下,隨即拿起筆,沾染着硃砂,在王旨後面,親自加上了欽此兩個字。

實際上,除了和皇帝稍有區別,王弘毅已經都用了。

這幾個字加上去,頓時華蓋上的紫氣,一股股流轉下來,通過硃筆,傳輸到王旨上,頓時把它染成了紫色。

王弘毅停下手中的筆,拿起王旨看了看,取出玉璽,染了朱泥,雙手扶住玉璽,對着王旨中間,雙手用力按了下去。

當王弘毅擡起玉璽,露出王旨上的玉璽印記,天空有着震雷,幾乎同時,殿中有着大量的紫氣,被強行抽取出來,在殿中就化成了一卷由紫氣組成的王旨。

這卷王旨迅速飛上天,半空中展開,上面每個字,都綻放着律令。這些律令先是鏈接成長龍,隨之,又“轟”的一聲,變成了無數淡紫色的網絡,伴隨着炸響,不斷延伸出去。

王弘毅能夠看見,先是這些網絡,將殿中的各人直接連接上,每個人都獲得了合適的位置和氣運。

生殺予奪,貴賤貶褒只在一念之間,王弘毅終於明白,古代皇帝爲什麼是造命之主,能改變命格氣運了。

隨着淡紫色的網絡鋪天蓋地的延伸出去,迅速把舊的網絡代替,將蜀地和半個楚地都籠罩在內,節制萬民和百官。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王弘毅第一次真正直觀的看見了政權的本質。

國家以制度和法律,形成網絡,控制着管轄內的運轉。

隨着這網絡的形成,鼎內積存的氣運,在迅速消耗,不過幾乎同時,每控制一地,大量的白氣、紅氣、黃氣,瘋狂的通過網絡涌了過來,彌補着消耗。

第一卷王旨總攬全局,最消耗氣運,大鼎雖然在拼命吸取氣運,但是鼎中巨大的淡紫色的氣運,還是迅速下降下來。

瞬間之間,本來有三分之一鼎器的紫氣,一下子只變成了薄薄的十分之一。

王弘毅突然之間,又有明悟。

每次變法改制,如果有切實的需要還罷了,如果只是折騰,無法產生新效益,就等於巨大的浪費,並且還會影響着國家的控制力。

出於這點,大批有識之士,才“敬天法祖”,不肯輕易改變法律和祖制。

這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當然,這些羣臣並沒有看見,只覺得王弘毅蓋了一個玉璽後,就看着王旨,目中炯炯生光,怔怔出神。

一時間,殿中靜默,卻無人敢打攪,許久,王弘毅才又蓋上第二個,這是爵位的王旨,不過這次,雖然和上次一樣,也有隱隱震響,同樣化成了一卷由紫氣組成的王旨,同樣延伸出律令和網絡,卻小了許多。

這很容易理解,這範圍就小了無數倍,只使鼎中的氣運略下降一點。

毫不猶豫,又頒佈了散官的王旨,這次比爵位消耗多點,使鼎中氣運下降更多些,但是還有些留存。

⊙ ttκΛ n⊙ C○

王弘毅本來無法看見這些,但是他現在是國主,自然能感應,一瞬間,一聲響砌天地的龍吟。

只見無數氣運自網絡上浮現,隨着凝聚,漸漸形成着一條蛟龍。

這使王弘毅皺緊了眉頭。

不過仔細看時,只見這蛟龍,並非單純的是氣運凝聚,更是無數律法融合,變成一個個符咒,種種靈光龍身上旋轉閃爍。

隨即浮現出來了一條二爪兩角蛟龍,這蛟龍咆哮一聲,迅速回過來,先在王弘毅身上盤旋,隨之才盤在鼎上。

王弘毅疲倦的一笑,知道到了今天,纔算是真正完成了國家建立,也徹底明白了蛟龍的本質。

前世修煉,無數人修煉,用法力模擬出了龍形。

或者是大地龍脈之氣,所謂的潛龍。

或者神佛世界,所謂的天龍八部。

實際上這些都是僞龍,甚至王弘毅之前,都稱不上真正的龍氣。

真正的龍氣本質,實是最純粹的氣運和律法(敕令)組成,彼此互爲陰陽,糾纏在一起,律法越深沉厚實,就越接近真理,氣運越深沉厚實,具備大力,因此具備着不可思議的力量。

等以後掌握了已知的疆土,至高無上,就凝聚出真龍和所謂的天子氣。

這條蛟龍,實際上就是候補真龍,自它誕生後,才真正有着王氣,之前的紫氣,如果缺少律法,就僅僅是一種氣運罷了。

同樣,假如王朝滅亡,失去了律法,就算氣運還在,也只是氣運,不復爲王氣和天子之氣。

當然,真龍只是一種寄託的形態,假如某個國家認爲形態是鳳凰,也就是鳳凰。

不管怎麼樣,這蛟龍,實際上就是王氣的具現化,就算日後稱帝,也只是增補了。

第一階段,分判陰陽,凝聚蛟龍,已經大體上完成。

王弘毅也明白爲什麼可以剝離浩然正氣,浩然正氣雖然強大,無論在氣運和律法上都不如之,自然被絲絲剝離。

能抵抗到現在,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儒了。

這事就辦到這裡,太監高喊着:“退朝。”

衆臣伏身行禮,因王弘毅未動,也都不敢真的離開。

只見王弘毅起身,吩咐:“起駕罷!”

“王上起駕了!”太監高喊一句,王弘毅乘輿回宮。

雖然是臨時的王宮,照樣修整,半年來,這裡修出了不少景觀,潭、亭、臺一類景緻點綴起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

“停輿!”

王弘毅突然之間吩咐的說着。

輿停下來,王弘毅下來,雙腳踩在柔軟潔白的雪地上,慢慢踱着走了幾步,他舒展了一下身子,感受着一片片雪落下來,只覺得剛纔的疲倦都被趕得無影無蹤。

看着天空,良久,王弘毅深深地透了一口氣,吩咐的說着:“孤下午去張卿家賞雪,你們都準備了,不要興師動衆。”

“諾!”自然有着應着,就算是微服,實際上也要大批親衛暗中保護,但是這就不是王弘毅考慮的問題了。

第279章 就戮(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279章 就戮(上)第99章 懸首(上)第308章 夜襲(三)第96章 決意(上)第197章 失意(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13章 定心(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18章 大怒(上)第326章 消息(下)第170章 竊龍(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42章 迎娶(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73章 豐收(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321章 長安(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15章 賴同玉(上)第126章 歸順(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54章 大喪(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47章 吐血(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75章 想先誅(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93章 產子(三)第250章 器量(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23章 破關(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307章 夜襲(一)第239章 將星(上)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95章 出兵(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91章 神道(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73章 豐收(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0章 婚事(上)第31章 嗣子(上)第198章 信使(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46章 船運(上)第279章 就戮(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92章 急報(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89章 雪景(下)
第279章 就戮(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279章 就戮(上)第99章 懸首(上)第308章 夜襲(三)第96章 決意(上)第197章 失意(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13章 定心(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266章 法會(四)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18章 大怒(上)第326章 消息(下)第170章 竊龍(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42章 迎娶(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246章 船運(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73章 豐收(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321章 長安(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15章 賴同玉(上)第126章 歸順(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54章 大喪(下)第196章 女婿(下)第47章 吐血(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75章 想先誅(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93章 產子(三)第250章 器量(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23章 破關(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307章 夜襲(一)第239章 將星(上)第204章 蠱神廟(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95章 出兵(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91章 神道(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73章 豐收(下)第208章 交旨(下)第20章 婚事(上)第31章 嗣子(上)第198章 信使(下)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46章 船運(上)第279章 就戮(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92章 急報(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189章 雪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