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再得(下)

六月初

王彥此番趕赴成都府,任務無它,即成功促成聯姻,與宋家確定訂婚之禮,因此,在這婚事未正式訂下之前,他自是不能獨自返回文陽府城交差。

免不了又是一番奔波。

好在這一路上,有宋家長子陪伴,其風趣言談,倒是令王彥頗爲佩服。

“宋公子,你看,前面那大河便是汲水河了,只要順河而行,不出三五日,便可到達汲水縣了。”

王彥步於路上,身後跟着一行人,他手指前方大河,說於那宋公子聽。

“汲水河,我之前也曾聽人說過,似乎這汲水河裡,有龍女棲身?”宋子燁笑的看着這河,似是對這傳言有些興趣。

王彥倒也聽說過這傳說,只是到底未親眼見過,心中未免不信,只笑笑,說着:“或許有之吧。”

見他興致不高,宋子燁便未再談。

很快,之前預定好的一艘大船,從對岸行來。

這船靠岸後,一箇中年男子從船上步下,一眼便看到了王彥,一臉恭謹的過來:“大人,這船已備好了,隨時可啓程。”

王彥朝他點下頭,轉臉問宋子燁:“宋公子,船已至,走否?”

“船既已至,這就啓程吧。”一想到父親的囑託,宋子燁便想立即到達汲水縣,考查一番王守田其人,自是不願耽擱。

“既如此,請。”王彥向宋子燁一讓。

宋子燁雖是宋家繼承人,卻也是一晚輩,自不肯在這種事上失禮,笑的說着:“還是王伯父先請。”

略相讓後,王彥先一步入船,宋子燁緊隨其後,一行人陸續上船後,大船隨即起航。

一路上,宋子燁倒是好興致,臨船望景,一派悠然。

可愈是臨近汲水縣,王彥暗中有些遲疑,汲水縣,王彥之前也曾來過,滿目蒼涼之景,到現在還繞於腦海,只一年許,此地能有多少氣象?

好不容易說動了宋家家主,若是這宋公子到了汲水縣,見到了滿目荒蕪,雖然不會覺得治理此地的主事太過無能,但是也會覺得失望。

王彥也是聰明人,自然知道宋家家主派長子前來,是個什麼意思。

這婚事到底成否,如今,還是未定之局呢!

於是,這般憂心,只三日光景,王彥就上了些火,卻不敢聲張,只希望到了那汲水縣城,王守田能爭些氣,給王家長長臉。

多日接觸,王彥早去了對宋家子弟的輕視之心,雖市井皆傳這一代宋家子弟平平無奇,可言談舉止細思量,王彥卻發現此子滴水不漏。

這等沉穩老練,又兼言談風趣,實是那些尋常子弟難以比擬,大家風度,果然一斑。

有兄父如此,想宋家小姐,也必非尋常之女了。

王彥不禁感嘆王守田之好運,又想到自己雖有一子,卻還尚未訂親,未來之妻,也絕對比不上宋家嫡女,未免生出一絲黯然來。

但轉念一想,得宋家這一助力,對整個王家皆有益處,便暗自嘆息一聲,不再多想了。

三日後,棄船登岸。

一行人由汲水西岸上岸,各自牽着馬,先是認真看了眼前景象。

入目的,是大片河灘,河灘盡頭,是一片疏林,再遠處,就是靠近縣城的農田。

這時,已經六月中,稻田一片金色,田地裡,有農人在忙碌。

人人臉上的喜悅之色,離的雖遠,卻也可感受到。

王彥望着眼前這一切,內心驚訝非常,轉臉,他對宋子燁說:“宋公子,這裡距離汲水縣城還有五里地,上馬行一會便到。”

“真是迫不及待想進城一觀。”宋子燁沉默片刻,說着。

看的出,他也被眼前景象震撼了,畢竟,傳聞中的汲水縣遭了戰亂侵擾,民不聊生。

可從眼前景象來看,卻是另一番模樣,只見數萬畝圍繞着縣城,只見稻田連綿一片,似乎天際都是沉甸甸的金黃色……

有下人牽過馬,二人翻身上馬,朝縣城方向行去。

行的這一路上,所見所聞,皆讓王彥很是驚訝。

直到此時,他在心裡,對兄長的這個選擇不再懷疑,試想,若將這一爛攤交於自己之子,即便有他相助,短短時日內,也絕不可能出如此之成績。

選此子做繼承人,如今看來,倒也不那麼讓他難以接受了。

連王彥這本鎮之人都如此驚訝,同行的宋子燁心裡,就更是暗暗吃驚了。

雖身在成都府,可對這文陽鎮四縣一府的情況,宋子燁也略有耳聞。

這汲水縣可說是四縣中,遭戰亂之苦最盛之地,這樣一個縣,如今看起來,竟是一派欣欣向榮之態,就看這一連片稻穀,就有十萬石吧,這在亂世的重要性,不必多說。

有糧有兵,起先對王守田那點莫名的敵意,倒是消了大半。

只是,那王守田其人如何,他還要仔細看個究竟才成。

宋子燁心中,能配自己妹子之人,也須是那人中之傑。

王宋二人心中各有盤算,一時,路上無話。

一行人依河岸而行,策馬向前,行出四里多地,終見一城現於眼前。

饒是之前有了一番震撼,此時見到新修的城牆以及那厚重的城門,王彥依舊是免不了一番感慨。

倒是宋子燁之前並未來過汲水縣城,見此也只是暗暗點頭而已。

城門開處,偶有百姓出入,看衣裝,卻也乾淨整潔,面上更無飢寒之色。

宋子燁見此,心中越發滿意,見身旁王家二爺有些怔着,他笑說:“想不到這汲水縣城城牆竟是重修了一遍,倒也像個縣城了。”

聞言,王彥回過神來,也忍不住發出一聲嘆息:“實不相瞞,自這汲水縣城重建以來,我也未曾來過,如今親見這重修的城牆門面,倒是讓我吃驚非小。”

“城外都如此光景,子燁迫不及待想見識一下城內景象了。”見宋子燁面帶期待之色,王彥點頭,命一行人進城。

同時,他也派一人做急先鋒,前去縣衙報信。

★тtkan ★¢ O

但那人卻在之後返回,在王彥身旁耳語幾句,王彥頓時臉色微變。

一旁的宋子燁只當未見,一邊欣賞兩旁景色,一邊馬不停蹄的朝縣衙而去。

而此時,縣令府衙內,卻有一起謀殺案在審。

上座官者,自是此地縣令王守田。

說來湊巧,王守田纔回來三天,由於得了一將,安排着去兵營,心情不錯,不想就有人前來問案了。

王守田無奈之下,只得當一個青天老爺,這時衙役已經建立,各持刑杖,倒也顯出了公堂的威風。

縣衙外,卻圍着不少百姓。

堂下所跪幾人,只一女,其他都是男子。

此女容貌清秀,身材婀娜,別有一番風流之態,此時更是哭得淚人一般,好不可憐。

王守田掃了一眼,心中就有數了。

汲水縣雖然殘破,主要是前線,後面半個縣還有些百姓,特別是一些大戶。

這案子死者便是可稱大戶,張少雲,是堂下少婦之夫。

張少雲是嫡長子,父母早亡,平日爲人寬厚,並無仇家,家中只他一脈,又無兄弟爭奪家產,因此,當他失蹤多日被人從城外田間發現屍身後,案件便難解了。

因剛下過一場雨,縱有痕跡也早就沒了,死者身上又未發現傷痕,頗有幾分暴斃模樣。

身上銀錢不少,又非路遇歹人。

偏偏那死者一老僕,也隨後病死,死前,卻與自己兒子談及過此事,透露主家是被人所害。

雖未詳說,事情卻終究傳了出來,被死者族人一狀子告到了府衙。

王守田接了此案,當堂審理,令仵作細細查看,終在死者頭部,發現了一根深入腦髓的銀針。

兇手卻依舊難查。

那日堂上,王守田索性將死者之妻直接關進牢中。

今日,便是重審之時,三日牢獄之災,讓婦人越發楚楚可憐。

圍觀百姓,更是竊竊私語,雖這審案之人,是他們尊敬之人,可這斷案方式,卻有些莽撞了。

因圍觀者衆,因此堂上王守田並未發現,有十幾人擠入人羣,也觀看起來。

堂下女子哭的悲切,堂上王守田卻似是無奈了,最後索性,命人當堂放了此女。

見此,衆人議論紛紛,因有其他案子審理,倒也一時未散去。

不過,人羣中,卻有一人微微挑眉。

“王叔伯,您覺得,此案斷的如何?”說話之人正是宋子燁,他們十幾人已在人羣中觀看一會了,對王守田如此斷案,宋子燁有些失望。

這案子也的確不好斷,無任何證據,無任何痕跡,兇手根本就找不到。

可期待越大,失望也便越大,因見了城中景象,這宋子燁對這王守田更多了一份期待。

因此,見這案子斷的如此,他心裡嘆息了一聲。

王彥在一旁見了,自然察覺到了,不過,這城中所見,已然讓他很滿意了,在他看來,王守田不過是初次爲官,又是少年,這打仗農業之事或許了得,可這斷案,未必在行,也不是什麼太了不得的事情。

因此,只說着:“此案,的確無解。”

可這話還未說出多久,卻見幾名衙役,拘了二人,從遠處行來。

其中一人,竟是那剛剛放出之少婦,此時卻是一臉死灰,連哭都哭不出了。在她身旁,拘的另一人,卻是個年輕人。

“這是……”王彥和宋子燁見了,都現出驚訝之色來。

不光是他們,那些未散百姓,見此,更是一片譁然。

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198章 信使(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331章 逃亡(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38章 叮囑(下)第12章 能吏(下)第153章 大戰(二)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77章 衝鋒(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148章 皇商(下)第194章 時壽(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33章 就義(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13章 定心(上)第37章 暗流(上)第67章 選擇(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87章 決意(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161章 巨石(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69章 隕落(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331章 逃亡(上)第42章 迎娶(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39章 觀禮(下)第233章 誅滅(上)第67章 選擇(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65章 法會(一)第162章 從軍(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47章 吐血(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209章 海關(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69章 隕落(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59章 楚侯(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37章 漢中城(下)
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50章 器量(上)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155章 大戰(六)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198章 信使(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331章 逃亡(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38章 叮囑(下)第12章 能吏(下)第153章 大戰(二)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77章 衝鋒(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148章 皇商(下)第194章 時壽(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33章 就義(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13章 定心(上)第37章 暗流(上)第67章 選擇(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87章 決意(下)第147章 情分(下)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161章 巨石(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296章 東郡(上)第69章 隕落(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98章 天兆(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331章 逃亡(上)第42章 迎娶(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39章 觀禮(下)第233章 誅滅(上)第67章 選擇(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65章 法會(一)第162章 從軍(上)第277章 旨意(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47章 吐血(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209章 海關(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208章 交旨(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08章 夜襲(四)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69章 隕落(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59章 楚侯(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106章 繼位(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37章 漢中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