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神道(上)

回去後,王弘毅先去看望老夫人,趙婉也在這裡。

老夫人見了他回來,就吩咐開飯,又問着:“聽聞城裡又建了個道觀,和你岳父有些關係?”

“是,不過這神是新建,來歷不明,母親你就別去拜了,捐些款子可以。”王弘毅說着,坐了下來。

沒一會,菜就送上來了,一盤腰片炒,一盤宮爆雞丁,一碗雞湯,熱騰騰泛着香味,王弘毅嗅了一下,不禁讚的說:“好,不錯!”

老夫人笑了笑:“既然說好,我兒就多吃些!”

王弘毅和大家一起用餐,邊說邊吃,十分融洽,飯後,又見老夫人拿出一卷畫來,說着:“這是你親家送來的畫,給我慶壽用,你看看這是什麼?”

王弘毅聽了,拿到桌上展開,卻是一幅《仕女賞月圖》。

只見一仕女,側身而立,面向左方,細腰長袍,衣長曳地,下襬向前後分張,衣上飾捲曲的雲紋圖案,仕女腦後挽垂髻,兩手向前伸出,合掌作揖。仕女上面,是一輪明月,端是精美,畫卷雖然保養的非常不錯,卻有些發黃,畫兒押着密密麻麻印章,這是歷代收藏的人的印記,顯見是一幅極爲名貴的古畫。

王弘毅不禁問着:“這是誰的手筆?”

老夫人想了想,說:“據送的人說,是前朝大家紀道之的畫。”

王弘毅笑了笑:“兒子不善鑑別,不過宋家送來,想必是真跡,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畫現在不值很多,若是到了和平盛世,只怕五千兩都不止。”

又想了想,說着:“這是宋家的心意,就收起來,我們家內庫在這方面的確不多,以後要收藏積累纔是。”

就算日後成王成帝,內庫豐滿也不是一代二代的事。

說了這話,王弘毅就有事,吩咐了素兒一起跟去。

到了書房,王弘毅就吩咐的說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你對正祀和淫祀怎麼看?”

素兒活過來,繼承了肉體的記憶,這陣子又讀了些書,當下就想了想:“總是有益無益吧?”

心中暗想,自己對王弘毅就有益。

王弘毅聽了,撲哧一笑,說着:“你這話雖然粗,卻也說中了些,但是還要多讀書,特別是禮典。”

王弘毅說着,執筆在紙上寫着:“歷代冊封過的,一般都是正祀,哪怕是前朝,前前朝所封,這是第一點原則。”

“第二點,就是強者爲王,久受香火,或者上古真神,有大能者,多半不能罷黜,只要此神不明着倡言造亂,就不宜廢除。”

說到這裡,王弘毅自失的一笑,一切政治都是實力爲根基,神道也不例外。

素兒卻沒有多少心思,很是以爲然,說着:“表哥說的原本就是正理。”

王弘毅又說着:“《禮記》謂: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又道,夫聖王之制祭祀也,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御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這有幾個意思,也是以後神道的規範。”

“第一,就是淫祀無福,民間祭祀本是爲了求福,但是他們不知道不少鬼神不能賜福,因此不能祭祀——若是不能賜予福分者,就是非祭。”

說簡單點,就是按照氣運的道理,只有低位向高位祭祀,沒有高位向低位祭祀的道理。

大部分鬼神,層次比人類低,根本沒有庇護或者賜福的力量,人類祭祀時,人本身氣運就向低處流了,這些鬼神和吸血鬼一樣吸取氣運,卻無力反惠,因此誰信了就會破家,甚至身死,這就是必須去掉淫祭。

素兒心裡直跳,她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卻不想王弘毅對此一清二楚。

“道德經雲: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此言甚是大善,立神道可借鑑於此。”

“人死之鬼,是陰靈,最多隻能庇護一家一戶,因此除了子孫祭祀外,不許公祭。”

“神力顯紅色,能庇護一鄉一縣,並且能不擾民,就是縣級允許的正祀,但是縣令不許公祭,以免高祭低,流失氣運,國家也只給予縣級封號,封號與神力相當,纔是正祭,加恩有損朝廷氣運。”

簡單的說,如果神力原本只有縣級,朝廷加封更高的封號,就等於拿朝廷的氣運來提升鬼神的階級,王弘毅豈肯作這事?

“神力紅中帶黃,纔可出縣,不然就是越格,有損民運,不可提倡。”

王弘毅當然清楚,神祇爲了擴大自己的實力,提高自己的階級,都希望掙脫“祭不越望”的束縛,到外地建立行祠。

所謂的“祭不越望”,就是祭祀的鬼神不許超過所在範圍,這限制了信仰世界神靈傳播的可能性。

但是對於實力低微的神靈,大面積擴大信仰,就等於是淫祭,因爲它根本沒有這樣高的神格來影響這樣大的範圍,所以祭祀時,大部分是索取,很少能反還恩典。

這種行爲是有損民運,而損失的民運,事實上也損失了朝廷的氣運。

聽到這裡,素兒不由一陣莫名的恐怖,心悸得卜卜直跳,額上也滲出一層細細的冷汗,一陣慌亂不能自持,臉色變得異常蒼自,細白的手指握緊。

她想不到王弘毅對這個理解的這樣透徹,她自己的神力,也就是紅中帶黃,按照這標準,勉強可出縣流傳。

“若是色澤金黃,靈驗很多者,可由郡縣祭祀,列爲郡級正祀,有大功者,纔可立爲省級正祀。”

“這是從神力的角度上看,列爲各級正祀的最初標準,但是朝廷自有貶褒。”

“祭者,禮也,或者風調雨順有功一方,或者代表忠,孝,節,義,仁的鬼神,或者執司陰陽者,可由各級官府每歲親祭,以潛移默化傳播道德,輔助官府治民。”

說到這裡,王弘毅一笑:“比方說,汲水龍女若是能調整風雨,就是有功一方,每歲就可由縣令親祭。”

素兒聽着,才擦乾的冷汗,又滲出,不知道王弘毅是何意。

王弘毅又說着:“神人共治,陰陽相濟,纔可善政,這事實在非同小可。不過,對於淫祀,歷朝歷代絕大多數帝王都是持反對態度,並嚴加禁止。”

“大燕成帝即位後,丞相上奏:所祠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應禮,及疑無明文,可奉祠如故。其餘四百七十五所不應禮,或重複,請皆罷。成帝曰可。”

“大紀皇朝禁斷淫祀,奸宄逃竄,詔諸郡國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大楚武帝建德三年五月,禁諸淫祀,非祀典所載者,盡除之。”

“此等都是正理。”說到這裡,見素兒面如土色,王弘毅就說着:“這些事現在只是說說,若我能爲蜀王,就有名分和地位治之。”

“現在你只要觀察郡內鬼神,列出名單,以後自然有用處。”

素兒聽了,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歡喜,只得應着:“諾!”

這是正本清源的大事,若是王弘毅能統一蜀中,又委託她辦理這事,她的權柄就遍於蜀中鬼神界,若能成功,她就同時有功鬼神界、民間、蜀王小朝廷,必因此事而提升位格,汲水元神必可長成,說不定還可以吞併周圍的分支,隱隱成爲蜀中大龍神。

至於治之於天下,她想都不敢想。

正事說完,王弘毅讓僕人去搬了小炭爐來。

王弘毅靜靜,只等着茶壺裡的水沸,水沸初絲絲大響,過會響聲消退,水面涌泉連珠,這時素兒就上前,提起茶壺,將水注入早已放置茶葉的茶盞裡,她又蓋上盞蓋,盞蓋有一小孔,可以透出淡淡茶香來。

王弘毅靜靜的拿過,先聞了聞,素兒見了,受到了這肉體的影響,看上去,見王弘毅額面如鏡,發黑如漆,眸如寒星,心中暗想:“聽聞大燕太祖固是威儀不測,但是卻也沒有這等風度氣質。”

王弘毅卻在沉思,二郡的氣運差不多就到頂了,當然開發的餘地也有些,但是就算開發到極點,也不過一個從四品的氣運。

自己若是能奪取東益州六郡,似乎就可再改變一下名號了,畢竟定遠將軍這名號不太適宜了。

人臣的話,一州之官,是州牧或者刺史、武將或是宣威將軍之類,但是作爲人主,這些官號就不適宜了。

應該以爵稱之。

稱王是想都不想,王氣是紫氣,最起碼要得了深紫之氣稱王才適宜,淡紫也可以,但是就有些勉強了。

青氣是公器之氣,國公就是深青之氣(藍),這公不是什麼雜牌郡公縣公,都必須以歷史上的國號纔是正宗。

蜀地就是蜀國公,這已經是建國立制。

雜牌公最多是淡青。

但是國號之侯,實際上也是淡青,按照現在王弘毅的情況,奪取了東益州六郡,就可稱蜀侯了,若是能統一蜀地,就可稱蜀國公。

至於王號,還是這話,必須有着紫氣纔可稱,不然就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些壞處。

尋思着,卻說着:“據說王潔庭自現在已經有八個月,還有一個多月就可出產,你去看看,回來稟告我。”

素兒應着:“是,我明天就去探望。”

王弘毅便未再說話,只是慢慢品茗,靜過這段時光。

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68章 滅亡(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68章 滅亡(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51章 仙方(上)第36章 移縣(上)第118章 度江(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6章 封賞(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32章 雙喜(下)第10章 運數(下)第126章 歸順(上)第34章 破陣(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174章 氣運(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173章 絕境(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21章 入門(上)第19章 破寨(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288章 起兵(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6章 封賞(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49章 病變(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178章 意定(下)第57章 來使(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44章 來由(下)第71章 喜事(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80章 茶思(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42章 迎娶(下)第33章 就義(下)第113章 定心(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18章 收房(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49章 病變(下)第37章 暗流(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34章 破陣(下)第82章 憤憂(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52章 金子(上)第230章 海關(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69章 隕落(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91章 神道(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265章 法會(二)第163章 洗城(下)
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68章 滅亡(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68章 滅亡(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51章 仙方(上)第36章 移縣(上)第118章 度江(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6章 封賞(上)第21章 入門(上)第132章 雙喜(下)第10章 運數(下)第126章 歸順(上)第34章 破陣(下)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174章 氣運(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173章 絕境(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21章 入門(上)第19章 破寨(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288章 起兵(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6章 封賞(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172章 首戰(上)第49章 病變(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178章 意定(下)第57章 來使(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44章 來由(下)第71章 喜事(下)第114章 水賊(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80章 茶思(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42章 迎娶(下)第33章 就義(下)第113章 定心(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22章 英雄氣(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118章 收房(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49章 病變(下)第37章 暗流(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34章 破陣(下)第82章 憤憂(上)第263章 尋思(上)第52章 金子(上)第230章 海關(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269章 推恩令(下)第69章 隕落(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91章 神道(下)第308章 夜襲(三)第265章 法會(二)第163章 洗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