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下)

數日後,江陵迎來貴客。

吳王魏越出門相迎,來的是楚侯鄭平原,隨行自然還有楚軍水師衆將。

在江陵城中,魏越與鄭平原一番密談,最後達成共識。

就是聯合對蜀軍發動大水戰。

所以決定速戰速決,實是因爲局勢不等人,十萬大軍在動員,幾日後就撲來,一刻都緩不得。

達成共識後,鄭平原回了自己營帳去部署下去。

吳王魏越早做了準備,自只待來日一戰。

次日一早,天還未完全亮起來,江上已是艦隊雲集。

垂正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凌晨這時,夏意已去,秋意已濃,天已經亮了,江面上瀰漫着一層薄霧,風浪微起,靠近着一處河口,建了龐大的水寨。

王弘毅在水寨的高臺上看了過去,只見對面遠處隱隱重重,全是艦隊,真是檣帆林立,戰艦蔽江,十分盛大,不由微微變色,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明白這到底意味着如何龐大的艦隊。

幾乎同時,周圍的將士都是面露等張之色,有的人甚至將拳頭捏得發緊。

這都可以理解,水戰打輸了,雖然荊北各郡就難保,就算有襄陽守着,也是被動挨打,難以進展了。

“矢都督何在?”“臣在!”這時,呂肅海應聲出列,伏身在地,神色肅穆剛毅。

“敵艦大舉進襲,與我軍決戰,孤就與之決戰”孤在此設水寨大營,內有補給,孤就坐鎮到此。”

“此戰,孤命你用上陶雷,要知此法只能用一次,孤希望你能一次建功,徹底打垮吳楚聯軍。”水上原本就有利器,就是陶雷,這種武器就是擴大版的手火雷,卻用着簡化版的投石機來發射,投放到敵艦上。

這種陶雷巨大,重十斤左右,一旦擊在敵船上,必“轟”,的炸開”威力遠在手火雷之上,只是古代油料不足,油彈代價非常高昂,蜀地一年的積蓄,也不過是千顆油彈”在襄陽一下子用掉了大半,現在只有三百顆。

上次本來就給張範直運來,卻沒有使用,可以留到現在。

這隻能當奇計,因爲一旦被敵人知道,大量使用火箭”自己船反而變成了火焰地獄”所以可一不可二。

“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主公養練水師如此之久,就是爲了今日”臣等必誓死以報,爲主公打破強敵。”“多謝都督!”呂肅海聞聽此話”目光之中,也是微微流露出一絲喜色。

這水上陶雷的威力,可是明白。

“或者你打破敵軍,或者敵軍破了我水寨我方勝負,就交給大都督了。”王弘毅緩緩的說着,將身上的佩劍鞘了下來:“你以此號令全軍,若有不從者,立斬之!”

“諾!”呂肅海應着,先是端正行大禮,磕頭過後,舉手接過長劍。

片刻後,角號鳴動,一連續的聲響聲傳來,將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江面上去。

只見廣闊的江面上,水寨口,大批艦隊已經涌了出去。

這是二百艘船船組成的龐大水師,而敵方,有三百艘,卻船高船大,能裝更多的水兵,在它們的背景下,是波洶浪涌的大江。

天上太陽東昇,廣照大地,江水閃映着陽光,金光閃動,王弘毅早就令左右發炮(這是古代的響聲炮),正式下達了作戰命令。

接到了這命令,就先有着一批五十艘戰船,形成了一條條線狀的箭頭,而幾乎同時,對方形成了扇形,形成包圍攔截的陣形,相互殺了上去。

這是由兩軍指導方針不同導致。

蜀水師依靠船小,火器,快速,實行“水上騎射戰術”,就必須顯一條條線狀的箭頭,而吳楚水師,船大而高,就實行包圍攔截,中途切斷的戰術。

各自指揮艦上,產生一種有規律和節奏的異音,一下接一下,這是戰鼓。

王弘毅在高空上遠遠看去,只見最初的戰船已經靠近,接近到三百步的距離,就在這時,只見蜀軍一揮令旗。

“船轉舵!”

船就立刻偏離相對的航線。

“豎鐵板!”

頓時,側舷的鐵板肅了起來。

幾乎同時,敵艦也在命令:“上藤盾!”大批刀盾兵被調到了船上,他們高舉着盾牌,在側舷左右高舉,形成着一批批防禦,而幾乎同時,弓箭手和弩弓手,都準備着,這是應對着火“拋石機!”。

“上陶雷!”每船上只有三發陶雷,特意調了原本霹靂車營,善於射出投石車的人裝填完畢,這時都在閉息等待。

眼見着距離已經達到,船長一聲號令:“發射!”

引信點燃,撲哧哧地燒向着陶雷,幾乎同時,三發陶雷一起升到空中,在天空中划着二條線,落了下去。

一個擦過了船舷,落到了水中,在落水前,就引爆了。

“轟”,火光炸開,大量油火落了下來,炸的一片船舷木屑紛飛,火花四處都是,但是大部分卻落到了水面上。

一個落到了水中,在水裡悶的一聲。

還有一個卻命中了敵艦甲板上,只聽“轟”,的一聲。

這一炸開,就算是隔了船,也感覺到震動,在黎明的陽光下,一股力量深深炸開,無數的鮮血和火焰的軌跡,就此飛舞出去。

任憑勇士和盔甲,在這種力量下支離破碎,烈火隨之熊熊而起。

第一次遇到這種襲擊,敵水兵紛紛慘叫,不消片刻,黑煙漫空,着火焚燒。

不少士兵帶着嚴重燒灼的痕跡,嘶啞着嗓門慘叫,在甲板上,就象一羣瘋子在驚慌炸營着。

“預備,射!”這時,本來林立在敵艦上的盾牌自然已經不存在,船上醒悟過來,一個軍官就此號令。

已經準備好,卻被震驚的火鏡兵,下意識的扣動了板機,“啪啪”連聲,火鈍冒出火光與煙霧,一齊開火。

火光與煙霧中,正在敵艦甲板上奔跑呼喚的幾個敵兵將領,身上頓時出現數個巨大的血洞,強大的衝攻擊力,使他們踉蹌向後摔倒出去。

“肆!”

慘叫聲未停,接着又是震耳欲聾的火統聲,第二排火統兵又是一齊射擊,這一起射擊,又將一批吳兵打翻在地。

一時間,吳楚艦隊的先鋒,迅速瓦解,戰船紛紛着火焚燒。

在後面指揮的水軍大將,包括鄭平原的水軍都督趙景,頓時臉上再無半點血色,身旁一衆將領呆若木雞,不知怎樣應付這變生肘腋,強弱懸殊的一戰。

“搶上風,射準了!”見此搏況,呂肅海大喜,立刻命令的說着。

實際上這種武器,貴在第一次使用,卻不實用。

首先就是水戰中,船本身在不住航行和搖晃,定準不易,用投石機放,就算調了軍中善射者,命中率也不高。

並且陶雷的數量不多,一旦被敵人發覺要害,單是火箭就會導致自己方面大爆炸,不能一錘定音,就大事去矣。

不過在這時,轉瞬之間,聯軍十數艘鉅艦被命中,一時烈焰飛騰,霎時水面沸騰,火光沖天,哭聲和慘叫聲連成一片。

在水寨高處,一看見這情況,王弘毅頓時大喜。

夫戰,勇氣也!

歷史上,地球的鄱陽湖之戰,號稱一把火燒掉了陳友諒五十萬水軍,實際上不但數目誇大,而且具體也誇大了。

當時朱元璋選擇勇敢士兵駕駛七艘漁船,船上裝滿火藥柴薪,迫近敵艦,順風放火,風急火烈,迅速蔓延,但是也不過折損十數條船而已,只是這時朱元璋揮軍乘勢發起猛攻,才斃敵二千人。

不過有此大勝,明軍士氣大振,發起猛烈攻擊,最後陳軍不支敗退,遺棄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

在此後,陳軍屢戰屢敗,形勢漸越不利,最後大敗。

這時,正是趁着敵軍第一次受到這武器,驚慌失亂時,進行猛攻的時候了,只要敵軍指揮和士氣一崩潰,大勢去矣!

真正炸死的實際上未必超過幾千人!

這時,呂肅海果然立刻把握了戰機,連續發出七道命令,下達總攻。

在後面七十艘戰船,搶了出來,散開殺了上去。

濃煙滾滾,甲板上發出了歡呼聲,旌旗招展,鑼鼓鳴響,看着這情況,頓時鼓舞全軍的士氣。

二萬大軍在各將的指揮下,赤旗招展,揮動大旗,直撲了上去。

“轟!轟!”

越是在這時,進攻方面越是沉着,高昂的士氣,甚至使這些帶着陶雷的船隻,冒險靠近着敵艦,只有二十米處,才直射而來。

這樣短的距離,射中甲板,就爆炸起來,爆炸籠罩數米方圓,在這裡誰也無法倖存,最厲害的是,遠一點區域,爆炸的氣流和油火,同樣恐怖。

江面上,已經冒起數十股濃煙,隱見烈焰騰奔而起,大火熊熊,能升上數十木高,使江面上都覆蓋着濃厚的烏煙。

這時,雖太陽照耀,但在黑煙遮蔽下,江面上卻一片昏暗。

原本列下的陣,已經破開了好幾個缺口,蜀軍的水師,穿了缺口,鐵流一樣打破着陣列,而燃燒的甲板上,吳軍最精銳的水兵,在火焰中慘叫,有的還組成血肉長城,拚死頑抗。

看着這廣幕,別說在前面指揮的水軍都督趙景,就算是後面的魏越和鄭平原,都手腳冰冷,幾墮落在冰雪中。。

第99章 懸首(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176章 天譴(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49章 病變(下)第21章 入門(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41章 終定(下)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53章 大喪(上)第95章 出兵(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248章 召集(上)第87章 一人活(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24章 氣短(下)第59章 引戮(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11章 練兵(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15章 緘默(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53章 大喪(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81章 大變(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6章 封賞(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47章 情分(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49章 病變(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31章 嗣子(上)第2章 望氣(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31章 殺人(下)第25章 素兒(下)第168章 火器(上)第173章 絕境(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67章 選擇(下)第54章 大喪(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71章 喜事(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49章 病變(下)第2章 望氣(下)
第99章 懸首(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176章 天譴(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49章 病變(下)第21章 入門(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179章 遷移(下)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34章 收賞(上)第183章 勸進(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09章 預備(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41章 終定(下)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53章 大喪(上)第95章 出兵(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248章 召集(上)第87章 一人活(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286章 使節(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24章 氣短(下)第59章 引戮(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11章 練兵(下)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15章 緘默(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53章 大喪(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81章 大變(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322章 回都(下)第6章 封賞(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147章 情分(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49章 病變(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31章 嗣子(上)第2章 望氣(下)第156章 撤軍(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177章 敕封(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31章 殺人(下)第25章 素兒(下)第168章 火器(上)第173章 絕境(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78章 意定(上)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67章 選擇(下)第54章 大喪(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71章 喜事(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49章 病變(下)第2章 望氣(下)